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二氧化氯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并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但是它的推广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二氧化氯与液氯、紫外线和臭氧等进行水质消毒比较,结合广西农村饮水工程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器的实际效果,探讨二氧化氯消毒器在农村饮水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替代优质水,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用水,可以节约有限的水资源。采用PSA现场制氧系统制备纯氧,再利用纯氧通过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投加至臭氧接触池,达到对出水的脱色及消毒。介绍了水处理工艺、臭氧系统中臭氧投加量的确定方法、氧源的确定、现场制氧方法、臭氧发生器的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臭氧消毒近年来为各地农村供水工程所广泛采用,但其带来的副产物溴酸盐超标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北京若干区县的实际水样进行臭氧投加试验,考察了副产物溴酸盐的生成情况,探讨了臭氧消毒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地下水采用臭氧消毒时溴酸盐超标的风险较高,建议在选择臭氧消毒前首先对原水进行臭氧投加试验,并考察生成溴酸盐的浓度水平;臭氧投加方式对于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深井泵后带压投加ClO2工艺的参数设计和消毒试验研究,探讨了深井直供水正压加药的可行性及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压力为0.30~0.40MPa的深井泵后管道水中投加ClO2,ClO2投加浓度为0.50mg/L时,通过水流的输送和混合作用可以达到较好分布和消毒效果;加药60min后,各末梢水中ClO2的余量均可达到0.02 mg/L以上,符合GB5749-2006的要求;对于深井直供水,采用ClO2的在线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加药,可以保证ClO2的投加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石灰混凝法深度处理城市二级出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汉西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石灰混凝沉淀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石灰法能够有效降低二级出水的浊度、总碱度、总硬度、总磷,对氨氮和COD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石灰投加量350 mg/L,聚铁投加量35 m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0.75 mg/L,快速搅拌(200 r/min)2 min,慢速搅拌(35 r/min)15 min,沉淀60 min。浊度、总硬度、总碱度及总磷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8.6%、73.5%、60.1%、100%,氨氮、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0.2%、24.5%;二氧化氯和BL-653G两种杀菌剂均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二氧化氯的合适投加量在0.6~1.0 mg/L之间,BL-653G最佳加药量为0.8 mg/L。经过石灰混凝沉淀和杀菌处理后,水质完全达到回用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深井泵后带压投加ClO2工艺的参数设计和消毒试验研究,探讨了深井直供水正压加药的可行性及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压力为0.30~0.40 MPa的深井泵后管道水中投加ClO2,ClO2投加浓度为0.50 mg/L时,通过水流的输送和混合作用可以达到较好分布和消毒效果;加药60 min后,各末梢水中ClO2的余量均可达到0.02 mg/L以上,符合GB5749-2006的要求;对于深井直供水,采用ClO2的在线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加药,可以保证ClO2的投加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喀斯特山区农村工程性缺水严重、农村分散供水微生物超标问题突出、饮用水水质消毒技术及装置缺乏等现状,研发了户用型饮水自动消毒装置,并进行了消毒运行参数及消毒效果研究。该装置以廉价的食盐为消毒剂的原料,将电解槽、消毒槽以及自动控制单元组合起来实现了消毒装置的小型化、模块化和自动化,采用消毒液一次制备、自动投加、多次消毒的运行方式,对山区农村常用的微生物超标的雨水和山泉水进行自动消毒。对消毒装置运行参数及消毒效果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运行参数选择盐水浓度为20 g/L,电解时间15~20 min,消毒时间为5~10 min,装置出水微生物指标完全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单位运行成本低至0.4元/m3。该装置可廉价优质地满足山区农村用户及时获取所需的安全饮水。  相似文献   

8.
粉末活性炭能有效吸附去除饮用水中的污染物。针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和水厂特点,在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不同规模农村地表水厂的粉末活性炭应用模式,包括应用条件、活性炭的选择、投加系统、投加量、运行管理注意事项等。开发出了一种适合农村水厂应急水处理的新型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设备投资少、粉尘污染少、运行管理简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适宜农村供水工程采用的次氯酸钙片剂及比流式自动变量投加设备、次氯酸钙饼剂及简易浸泡式自动变量投加装置。针对2种不同固体形态的次氯酸钙消毒剂及其加药装置,分别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工程应用情况及运行效果,通过理论计算、试点工程观测2种方式测算了其运行成本。结果表明2种装置运行稳定,消毒效果达标,成本低,在农村供水工程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其中比流式次氯酸钙自动变量投加设备适合管理条件较好的适度规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简易浸泡式次氯酸钙自动变量投加装置适合管理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小型集中或分散供水工程。  相似文献   

10.
筛选适宜的消毒技术是保障农村饮用水微生物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分析影响农村供水消毒技术综合性能的相关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13项指标的农村供水消毒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求解各项指标权重。对6项消毒技术方案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无论对于规模化供水工程,还是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综合排序前五名中共有的消毒技术均包括次氯酸钠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农村供水消毒技术的选择除了可参考基于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还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及农村供水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11.
ClO2和Cl2对城市污水再生水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O2和Cl2分别对西安市城市污水再生水进行消毒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CIO2投加量大于7.67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茵群,以氯代有机物为代表的消毒副产物(DBPs)较进水未有明显增加,COD和浊度的平均降幅为13.2%和17.9%,色度减少5度;当Cl2投加量大于6 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是进水时的2~3倍,三卤甲烷含量则达到进水时的4~6倍,同时生成少量的二氯一溴甲烷,COD和浊度平均降幅为17.8%和8.75%,色度减少5~10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城市水源系统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调度管理工作繁琐、调度决策计算量大等问题,通过开发城市水源的调度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城市水源调度管理科学技术水平,是强化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深圳市的原水调度系统设计开发为例,分析城市水源调度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体系,开发系统功能模块,阐述了系统开发中实时监视模块、水厂需水量预测模块和水源调度模型设计等核心模块的设计思路,最后介绍系统在深圳水源调度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为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与水源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方法储备。  相似文献   

13.
PLC监控系统在自来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自来水厂水处理的特点和工程实例,介绍了贵州铜仁自来水厂采用FX2N-128MR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下位控制机实现自来水生产工艺中排泥除沙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网络结构及软件设计等。结论认为:系统中PLC与PC微机的串行通信方法稳定可靠,效果良好,实现了自来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提高了水质。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与氯混合消毒对水消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二氯化氯(ClO2)和氯(Cl2)混合消毒剂与氯化前驱物间苯三酚和间苯二酚反应后三氯甲烷(CHCl3)的生成情况,混合消毒剂中ClO2质量百分数为53%和78%用于水消毒的Ames试验结果,以及混合消毒剂与间苯三酚的间苯二酚反后亚氯酸盐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混合消毒剂ClO2质量百分数必须足够大才可控制CHCl3的生成(ClO2>90%),并可保证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ClO2>78%)。  相似文献   

15.
在车辆跟驰过程中,车辆制动系统和驾驶员自身的一些参数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例如车辆的制动减速度、车辆制动器的作用时间及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等.这些不确定量的变化范围通常比较容易确定,然而,如何预测这些不确定量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是目前已有车辆跟驰模型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文中使用区间数学中的区间数来描述车辆跟驰过程中的车辆制动系统和驾驶员自身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车辆跟驰过程中车辆安全距离的近似计算公式,采用区间分析方法计算了两种典型工况下的车辆安全距离.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车辆安全距离不是确定值而是区间值或者说是一个变化范围,因此能更加真实地预测各种不确定量对车辆安全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雨水集蓄利用中的水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雨水集蓄利用中的雨水水质安全问题,从大气污染、雨水收集、窖水贮存、窖水消毒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集蓄雨水污染成因,提出了研发筛选集流和窖体新材料、优化水窖结构设计和改进消毒方法、加强集流面与水窖管理等防止窖水污染和改善窖水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改造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目前大型泵站技术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泵站的特点,提出了技术供水解决的办法。并对系统结构进行了阐述,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为泵站设计、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作物栽培过程中连作障碍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尤其是针对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的取材便利、资源丰富和对环境污染几乎为零的有机基质。该文对常规的蒸汽消毒、化学消毒和太阳能消毒等消毒方法的研究现状、应用范畴、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臭氧消毒特性及应用现状提出对有机基质进行消毒的方法,设计了有机基质臭氧消毒设备,可为设施农业有机基质消毒方法、消毒设备和工艺流程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自来水的发展普及,早期的大部分工程因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结合典型农村供水工程的改造实践,按照摸清基本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寻求破解方法,确定实现途径的技改设计思路。采用改造清水池设置消毒专区、改变并增加投药点、增设自动投药和控制装置,开挖排查管道漏损并先行修补加固、换填细砂保护管道消除隐患,加强维护保养、提高运行效率等方法和措施。进行的工程改造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规模化猪舍人工劳动强度大、重复作业多、疫病传播与防控形势严峻等问题,设计了猪舍消杀巡检机器人系统。该系统融合基于2D激光雷达的即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和超宽带(Ultra wide band, UWB)技术,实现舍内地图构建和系统实时定位;在确定热红外模组安装高度为125cm和安装倾角水平向下夹角5°的基础上,运用Jetson Xavier NX边缘计算单元进行视觉处理与识别算法的部署,完成在线猪只体温巡检;边缘计算单元依据终端指令对消杀模块中超声波雾化单元、紫外线辐射单元等进行决策控制,实现多模式舍内环境消杀;通过传感器技术对舍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搭建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监测信息的显示、报警、存储等。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完成地图构建、自动导航、猪只体温检测,记录异常猪只热红外图像及圈舍所在位置;依据设定的消杀模式,在目标点开启相应消杀功能的准确率为100%;机器人在巡检状态和静止状态下,舍内CO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4%、3.00%、2.10%。本研究可为疫情形势下猪舍巡检消杀少人化/无人化作业提供技术装备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