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茱萸蛀果蛾是山茱萸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河南省产区普遍发生为害并蔓延成灾。据2009年在嵩县发生重点区调查,虫果率达60%~80%,严重的地块高达90%以上。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要求,选择无公害农药,结合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等技术措施,综合防治山茱萸蛀果蛾,平均防治效果达94.52%。农药残留、重金属检测检不出,产品和环境均无污染。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是传统的贵重木本药材.根据多年实践,结合当地群众培育经验,现将山茱萸主要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简要总结了西峡县山茱萸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危害症状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木本药材品种繁多,其中人工大量栽培的主要有杜仲、厚朴、黄柏、辛荑、木瓜、山茱萸、吴茱萸,银杏、五倍子等十余种,还有用木材来培育的茯苓、银耳等。这些木本药材不仅是许多中医药方中不可缺少的成份,有些品种还是传统的出口物质。发展木本药材生产,不仅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扩大森林资源,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创汇来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山茱萸是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树种,果肉为珍贵木本药材,药用价值高,用途广,畅销国内外,很有发展前途。但山茱萸存在着始果期迟、大小年明显,产量不稳、品种杂乱、嫁接和扦插不易成活等问题。为了改变山茱萸的半野生状态,逐步改造低产园,实现良种化,1987—1992年,我们对不同树龄的山茱萸进行了嫁接试验,使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为贵重木本药材。其性耐阴、耐寒,对高温的抵抗能力较弱,适宜在海拔200~1000m的阴坡、半阴坡及阳坡的山谷、山麓地带生长。绩溪现有山茱萸栽培面积达1200多亩,其高山区有大面积种  相似文献   

7.
解决桔梗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方法、适合于桔梗的栽培方式、有利于桔梗生长和生产无公害桔梗药材的田间管理措施,以及确定桔梗的最佳采收年限等,建立黑龙江省桔梗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1,2],形成桔梗栽培新模式。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确定桔梗生长发育各时期的生产技术。该操作规程试验方法可控,可操作性强。本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指导黑龙江省桔梗药材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种植中药材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路。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药材作为世界传统医药倍受世人所青睐 ,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安徽亳州市属全国四大药都之首 ,全市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 110万亩 ,我中心除搞好本市药材生产、技术指导外 ,每年对省外尚有 5万亩药材基地开发任务。欢迎国内外各地、市县、乡镇政府及农林场等组团来亳州考察面洽合作事宜。1 可重点发展的药材品种(价格上扬幅度大或面积减少预计价格上涨 )甘草、桔梗、黄连、北柴胡、黄芪、北防风、旱半夏、北沙参、柴丹参、浙丹母、川乌、天冬、山茱萸、天麻、金银花、何首乌、黄姜…  相似文献   

9.
种植中药材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路。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药材作为世界传统医药倍受世人所青睐 ,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安徽亳州市属全国四大药都之首 ,全市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 110万亩 ,我中心除搞好本市药材生产、技术指导外 ,每年对省外尚有 5万亩药材基地开发任务。欢迎国内外各地、市县、乡镇政府及农林场等组团来亳州考察面洽合作事宜。1 可重点发展的药材品种 :(价格上扬幅度大或面积减少预计价格上涨 )甘草、桔梗、黄连、北柴胡、黄芪、北防风、旱半夏、北沙参、柴丹参、浙丹母、川乌、天冬、山茱萸、天麻、金银花、何首乌、黄…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蛀果蛾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萁果实取核后即成名。贵中药材一山萸肉。山萸肉具有利尿、降压、滋阴、壮阳之功效,因而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一些地区己将山茱萸列为产业来发展,但是山茱萸蛀果蛾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其为害率高且十分普遍,部分地区蛀果蛾为害率高达85%以上,每年不但损失产量达30%以上,而且还严重影响山萸肉的质量。为此掌握蛀果蛾发生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山茱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茱萸(CornusofficinailsSiebetZucc)其果肉名萸肉,又名红枣皮、蜀枣,是传统用作补益肝肾的良药,且具有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补血和免疫等多种功能的珍贵木本药材。淳安千岛湖是山茱萸的主产区,现有种植面积2 15 0hm2 ,年产量为36 0t,其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1982年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而珍贵的中药材。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山茱萸资源,综述了近30年来我国有关山茱萸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良种选育及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并指明了今后有关山茱萸的科研、栽培和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种植中药材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路。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药材作为世界传统医药倍受世人所青睐,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安徽亳州市属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全市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110万亩,我中心除搞好本市药材生产、技术指导外,每年对省外尚有5万亩药材基地开发任务。欢迎国内外各地、市县、乡镇政府及农林场等组团来亳州考察面洽合作事宜。1 可重点发展的药材品种:(价格上扬幅度大或面积减少预计价格上涨)甘草、桔梗、黄连、北柴胡、黄芪、北防风、旱半夏、北沙参、柴丹参、浙丹母、川乌、天冬、山茱萸、天麻、金银花、何首乌、黄姜、甜百…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茱萸适应性强,分布较广,药用价值大.本文概述了山茱萸的地理资源和主要产区生产情况和药理、药化研究状况,以及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还对发展山茱萸生产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陕西省丹凤县物候期,通过对山茱萸多年生产管理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山茱萸周年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经多次实地踏查和走访调研总结,山茱萸在陕西省境内的秦巴山区15县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分布在陕西的汉中、商洛地区。尤其在周至、眉县、太白、佛坪、洋县、丹凤等地发现有成片的自然分布,到目前已成为药材山茱萸的主产区,2014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周至县山茱萸"为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产品。结合各地域立地条件,特将选育的良种进行科学栽培,实现优产丰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阐述了河南省山茱萸的生产现状、市场现状,并从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 了我省进一步发展山茱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优良类型与优良单株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茱萸(Macrocar pium officinale)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山茱萸多采用实生繁殖,变异较大,类型较多。现有的结果树良莠不齐,产量高低不一,品质差异较大,影响了山茱萸的生产和发展。为了解决生产中的良种问题,1987~1990年,我们在山茱萸主产地陕西省周至县开展了此项研究。1 自然概况和山茱萸资源分布周至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处东经107°39′~108°31′,北纬33°42′~34°14′。  相似文献   

19.
黄芩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规律以及造成黄芩药材超标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限值,旨在为黄芩的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采用盆栽方法,通过重金属Cu、Hg、As、Cd、Pb不同水平栽培试验,分析检测黄芩药材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芩药材中重金属含量与其在土壤中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吸附强度的顺序为:Cu>Cd>Hg>As>Pb。Cu、Hg、As、Cd、Pb致使黄芩药材污染超标的土壤限值分别为:116.80 mg/kg、1.93 mg/kg3、6.91 mg/kg、3.43 mg/kg、243.81 mg/kg。  相似文献   

20.
<正>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is)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肉可入药,名枣皮、萸肉,为贵重常用药及多种成药原料。由于山茱萸出苗晚、投产迟、发展慢、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供应,中国药材公司已将其列为紧缺品种,故开发前景广阔。针对生产上这一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先进的园艺技术,借鉴柑桔育苗嫁接、密植早产成功经验,在四川产区安县沸水乡两河村开展了“山茱萸早产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经济、简便、高效和实用的山茱萸早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分为快速育苗及嫁接定植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