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行     
曾添媛 《农业考古》2002,(2):137-138
在江西的赣南有一个特殊的民系———客家。据赣南史料记载 ,秦汉时赣南便建有县治 ,唐末五代时 ,中原衰乱 ,赣南因地广人稀 ,相对偏僻安静 ,因此大量的中原难民拥入赣南 ,使外来移民剧增 ,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土著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 ,成为如今所说的客家民系。我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 ,因为我的家乡在龙南 ,今年春节我回到家乡 ,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客家民俗风情的温馨。客家人非常热情好客 ,当你踏进客家人家时 ,必会送上一杯茶 ,(客家人的泡茶方法虽没有潮汕功夫茶那么讲究 ,却也是用壶冲泡后将茶分入各小杯里 )。然后端上各种小食品如红…  相似文献   

2.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北方汉民历经长期的向南大迁徙,辗转到赣闽粤边区之后,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大约在宋元之际就形成了汉民族的一支新秀客家民系。客家人喜茶,客家人的生活离不开茶,茶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民性及客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我本从小爱茶 ,且爱喝明前茶和雨前茶。但初识“茶文化” ,是由茶友相约在 1 992年的数九寒天 ,瑞雪纷飞的一天 ,在平淡之余 ,茶友早已准备的一壶滚汤的沸水和家中常饮的“狗牯脑”茶 ,随即冲泡 ,待茶叶舒展后双手端杯奉茶敬客 :“请喝茶”(注 :“请喝茶”这一俗语 :在民间已经延续千百年自然而成习惯的老传统 ,在乡民家中 ,茶是人民每日唯一解喝之饮料 ,白开水是绝对不喝的 ,不管是粗茶嫩茶 ,都是出于自家炒制 ,客来进门第一件事就奉上茶水一杯 ,但这杯茶是让客人漱口而已 ,并不倒满 ,此后才是延请上席 ,重摆杯盏 ,沏上好茶 ,端上茶点边吃…  相似文献   

4.
龙井看采茶     
年青时,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哥哥嫂子们总是泡茶接待。一下子客堂间里散发出一股清香,在客堂外的小走廊上也闻得到。客人们和哥哥嫂嫂在谈论:“这是‘明前’?‘雨前’?“什么‘明前’,‘雨前?”?“都是龙井茶啊!”“龙井茶有这么多花样?”“可不是,有头茶二茶三茶哩!”正在这时,从姊从她家的灶间走到院子里,望见我,她大约听到一点哥嫂和客人们的谈天说地,她把我一把拉到她家,叫我坐在灶间旁边的吃饭间里,靠着方桌,泡了一杯茶,放在我面前,说:“喏!你喝杯龙井茶!”这是我第一次喝到的龙井茶。后来,我长大了些,到南通上海等地念书,都听到人们问我关于浙江的龙井茶。为了求学,我南北东西,国内国外都跑,常遇到人们询问浙江的两种  相似文献   

5.
久违的米茶     
正昨日去邻居琴家串门,一落座,她就给我端了杯茶。我捧着这杯黄橙橙的茶,闻着有淡淡的米香味。吃上一口,居然还有生姜和小米的味道,感觉很特别。我问道"这是什么茶呀?""呵呵,这叫米茶,是我们客家的风味小食,炎热的夏天喝这个既消暑解渴,又充饥解乏,是再好不过的了。"琴答道。"啊,米茶,我是湖北人,我小时  相似文献   

6.
饮茶之于现代中国人 ,是习俗 ,是养生 ,是休闲 ,是风雅 ,是心境。客来敬茶 ,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奉上一杯热茶 ,对客人的尊重和敬意已蕴于其中。茶可养生。饮茶 ,能散闷气、除腥气 ,降脂除疠 ,提神醒脑 ,延年益寿。茶是休闲之佳选。约二三挚友 ,觅一幽静之地 ,捧一杯香茶 ,于满腔甘芳、神清气爽中畅谈 ,不失为忙碌中放松神经、调剂身心的乐事。饮茶历来被视为雅事。宋徽宗《大观茶论》 :“沐浴膏泽 ,薰陶德华 ,盛以高雅相推 ,从事茗饮。”梁实秋谈到“清茶最为风雅” ,老舍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 ,阿英则以为“吃茶是一件雅事” ,“是…  相似文献   

7.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什都把茶叶称为茶米。为什么叫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显得同样的重要。早在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在《义茶法》中就说:“夫茶之为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顾元庆在《茶谱》中则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陈藏器《本草拾遗》又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  相似文献   

8.
俞为洁 《农业考古》2007,(2):107-111,134
某个寒冷的冬季,跟着几个朋友到浙江余杭的一户农家串门。农家主妇朴实好客,冲了热腾腾的烘豆茶相待。棒一杯热手心,喝一口暖心窝,闻一下鼻窍通畅,一下让我们这些一路上已被寒风吹得鼻涕稀啦、缩头缩脑的人“活”了过来,主客相谈甚欢。于是我开始注意这种特别的烘豆茶,因为它与  相似文献   

9.
与茶结缘是由于自己作为三位在新加坡学中国茶艺的日本客人的随同翻译,有幸参加了“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而了解茶农则是在会议期间察观庐山脚下的茶园时的事情。 那天,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缓慢地爬行,坐在车内往窗外看去,四周除了树就是山,人在其中感觉很渺小,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这也使几日来不快的心情更加郁闷。在别人看来,整天跟在日本客人身边是件挺不错的事,可我内心却总有一种失落和可悲。为什么我只能做做“扬声器”、“传话筒”?在“翻译”中体现自己,同时又隐没了自己,这让人心理很难平衡。 车子慢慢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郑启五 《农业考古》2006,(2):79-86,240
推敲闽南茶语词闽南语中的茶名茶词是闽南茶文化重要的构成,把盏品茗,胡乱推敲,在下越发觉得有滋有味。闽南语里似乎觉得把“茶”单字呼叫不大过瘾,所以就有“茶米”一说,这一方面是象形,因为闽南盛产的乌龙茶颗粒紧结,饱满如米;另一方面又说明“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重要性与“米”相差无几,居家百姓生活“不可一日无此君”,呼应了“粗茶淡饭”一说中二者的密切关系。闽南语中的“茶米”还有近义词,叫“茶芯”或“茶心”,究其形,观其义,与“茶米”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茶米”多指大众的粗茶,而“茶心”“茶芯”有“一枪一旗”的隐…  相似文献   

11.
梅州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世界客家文化的中心.客家文化承载着客家人的希望与追求,展示了客家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客家人聚落地的选址与规划,围龙屋的设计、营造及其对园林元素的糅和应用,凸显了梅州园林明显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文化特质和内涵,为人类居住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探析客家文化及其传统聚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梅州园林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客家豆腐菜     
客家豆腐菜傅春贵豆腐是我国的特产,更是闽西客家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菜肴,真可称为“豆腐王国”。客家人由于长期的迁徙,艰苦的生活,和豆腐结下了不解之缘,创造了一整套制作独特的豆腐菜肴。豆腐干。豆腐干是客家著名的“八大干”之一。其大小约二寸半见方,薄如纸,...  相似文献   

13.
客家人迁徙云南,始于元朝,有史可查的应是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等。永胜的毛氏人口现已发展到3000余人了,传到了第24代。永胜全县现有人口38万人,70%为汉族,其他为彝族等少数民族。在汉族中有80%的人自称是客家人。但笔者通过对永胜县汉人所使用的语言、生活习性、民风民俗、民居建筑、婚礼丧葬、墓穴形态等情况的调查发现,永胜汉族使用的语言为云南官话,属于北方方言系统,未发现有人使用客家方言;丧葬习俗方面也没有发现客家人的“二次葬”习俗,山野间的墓穴形态也与客家墓地不同;民居建筑也无客家围屋。表明云南永胜县无客家人聚居,客家人及其后裔主要为散居。  相似文献   

14.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是玉林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博白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县,客家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80%以上。博白客家人形成了刻苦勤俭、重教崇文、念祖思亲的客家精神和其独具特色的风情、美食、山歌等客家文化,博白桂南采茶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广东客家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客家历史名茶产区梅州、河源、韶关等地选择了19个客家茶样进行感官质量审评分析,研究客家茶的个性、共性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发现,传统客家茶的共性品质特征是外形灰绿壮结重实、滋味醇厚,有明显的高火甜韵或炒米香;而现代创新客家茶则甜韵花香清长、滋味醇和。这些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茶叶的品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客家地区特有茶文化传承、特定的采制技术、区域自然条件和特有的茶树品种等4个因素,其中反映传统客家茶高火甜韵品质特征的甜味分值与可溶性糖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  相似文献   

16.
客家擂茶源流考厦门市博物馆薛翘赣州地区博物馆刘劲峰我国是世界茶乡,在其绚丽多彩的茶文化百花园中,客家擂茶是一朵散发着山花清香的奇葩。客家擂茶,是指聚居在闽、粤、赣边区(即汀州、梅州和赣州辖地)操着带有浓重中原古音客家人的一种茶俗。笔者在这三角地带之一...  相似文献   

17.
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直接相关。文章运用资料分析和场地调查的方法,分析客家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社会效果,阐明客家教育呈现耕读为本,诗礼传家;齐抓共管,教育兴族;崇文尚武,学以致用;致富不忘教育,历代积累有硕果的特点。研究客家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效果,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客家人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是教育小气候和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相似文献   

18.
客家文化是将古代传统文化和南方的土著文化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群体南迁的一支民族,保持和弘扬优秀的华夏文化是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客家民俗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虽有借鉴吸收南方土著的山地文化,但更多的是继承传统的中原文化。舞蹈是人物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进行完美表达的一种形式。客家民俗文化中舞蹈形式不仅仅有效的表达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并且借助舞蹈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的展现了客家人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9.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广东梅州、河源、韶关等12个不同地域和品质风格客家茶鲜叶及其成品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鲜叶蒸青样,还是成品茶,不同客家茶之间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新引进客家对照种龙井43(CK),总体上呈现出大叶种仁化白毛茶、潭山水仙茶和锅叾水仙茶>中叶种西岩乌龙>小叶种黄坑茶、官田茶、清凉山茶和上莞茶》CK的趋势;成品茶中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是形成客家茶叶独特“高火甜韵”或“炒米甜韵”和“甘浓而不苦涩”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影响这些品质成分含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客家本土茶树的种性和传统的“晒(晾/做)青+长炒青冶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20.
茶在风俗相、方言相通的台湾和闽南、粤东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称茶为“茶米”。谚云:“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并且有约定俗成的茶礼:客来敬茶不论你走进富裕之家还是贫困之户,茶对于来客是必不可少的。“请喝茶”、“喝两杯再说”,是当地人的口头禅。斟七分茶斟茶时,手要放得很低,茶壶伸到杯中几乎近杯底,谓之“高冲低斟”。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茶杯斟满,到七分满就行,名曰“七分茶,八分酒”。如斟过满会被认为欺客或会烫伤茶客的手。摆三杯茶品茶时,茶盘只摆三只茶杯,叠起可含口中而不露。当地有句俗语:“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