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我国现行的《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2000年颁布)中,将小麦粘度指标作为小麦储存品质判定指标之一,来判定小麦的“宜存”与“不宜存”。这不仅规范了储备粮油质量品质管理,而且在指导各级储备粮油的入库质量把关和合理轮换,确保储备粮油的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深入研究影响粘度值的各种因素并控制这些因素,做到粘度值测定的准确、可靠,从而准确判定小麦的储存品质,为小麦的合理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播期对小麦面粉粉质参数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2—2003年度采用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豫麦18号、豫麦49号、百泉41和郑引1号,研究了播期对面粉粉质参数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基因型和播期对品质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基因型效应明显大于播期效应。面粉弱化度、糊化温度及糊化时间随播期推迟呈现递增趋势,而湿面筋含量、峰值粘度和反弹值随播期的推迟呈递减趋势;播期对某些品质性状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与其适宜播期不同有关。在试验条件下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膨胀势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影响发芽小麦粉粘度值的因素及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若兰 《粮食储藏》1999,28(3):40-46
文章阐述了影响发芽小麦Brabender最高粘度值的因素及改善芽麦份品质的方法,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 应面分析法,得到了最高粘度值与发芽时间和芽麦率之间的无雹二次回归方程又通过多种因素的正交试验自理发芽小麦,由直观分析得到面份中添加抑制剂是影响最高粘度值的主要因素,是改善品质的最有效途径,并同时获得多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采用添加抑制剂的方法处理发芽小麦面粉,通过多项式回归最高粘度值与抑制  相似文献   

4.
不同储藏温度下玉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5个玉米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后的发芽率、脂肪酸值、降落值和粘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储藏各品质指标与储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储藏(0℃)下玉米的品质变化小,而高温储藏(40℃)对其品质影响较大。在高温储藏条件下,玉米的发芽率和粘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而脂肪酸值和降落值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水分对强、弱筋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弱筋小麦宁麦9为材料,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强、弱筋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减少,强、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与小麦烘焙品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衡量小麦烘焙品质的参考指标。2个供试品种中,强筋小麦(济麦20)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条件下烘焙品质最好;而弱筋小麦(宁麦9)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粮食粘度测定操作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英  马明 《粮食储藏》2004,33(6):53-5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粮食的品质判定在储藏中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现行《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已将粘度作为判定稻谷、小麦等粮食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保证粘度测定的准确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麦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央储备粮新沙港直属库按照《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规定,控测中央储备粮各项指标。根据几年的大量检测数据对库存中央储备粮现存品质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的小麦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拟就这些指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改造楼房仓,将原来的包装仓改为包打围进行散装储存小麦试验,经过3年多的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散装储存方式是可行的,小麦的品质变化缓慢,害虫防治效果理想。不仅增加了库容,而且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保管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糯性小麦配粉对普通小麦淀粉品质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一系列梯度比例,将2种糯性小麦面粉分别添加到7种普通小麦面粉(分强筋组和中筋组)中,探讨不同配比对普通小麦面粉的淀粉品质特性(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RVA粘度曲线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粉能明显降低普通面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膨胀势,但由于混合粉中的糯麦面粉和普通面粉分别糊化,先后形成“糯麦高峰”和“普通小麦高峰”,混合粉的高峰粘度反而降低。添加糯麦面粉明显降低反弹值、延缓凝沉速度和程度,也能减小保鲜面条的评分降幅,从而能明显延长鲜湿面条的货架寿命。所用的糯麦品系属于中筋偏弱类型,因而可降低强筋组面粉的筋力,使面条软硬适中;但使中筋组面条变软、评分降低。因此,下一步工作需要选育适于面条配粉的中筋或中筋偏强型高白度糯性小麦。  相似文献   

10.
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玉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发芽率、色泽/气味、粗淀粉、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浊度等玉米品质指标的检测分析来研究和探讨玉米储存品质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几个能反映储存玉米品质变化的敏感指标,并通过大量实仓扦取样品的检测结果对筛选出的敏感指标进行验证,最终确定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品质指标中,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可作为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杨崇力  罗树中 《种子》1991,(1):9-12
本文报道5X9小麦不完全双列杂交下5个产量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和亲本的利用价值。1、千粒重、株高和角质率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较大,狭义遗传力较高。2、单株籽粒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399~(**)和-0.625~(**)。3、单株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别以品种83品8和74—6582最大;这2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别以丽麦16×绵阳11和丽麦16×74—65822组合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规范粮食仓储管理,科学指导粮食储存和适时出库,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安排,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牵头组织有关科研院校和全国主要粮食产区省级粮油产品检验机构,在参考了2000年、2004年有关部门颁布的稻谷、玉米、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利用1999年河南省4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对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目前推广和新育成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其次是沉降值、面粉质量评价值、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这些小麦品种中中筋粉品种占75%以上;强筋粉品种约占20%;弱筋粉品种不足5%。②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47,14号,宛798,豫麦49号和弱筋品种豫麦50,60号等品种基本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而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黄淮南片麦区广泛种植。③郑州9023、小偃54、漯育麦、陕优225、高优503等一年初步测定达强筋粉品种标准,洛旱2号达弱筋粉品种标准。④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的物理特性如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等受  相似文献   

14.
采用河南省麦区44个主推品种,对河南麦区适宜制作馒头小麦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冬麦区适宜优质馒头的小麦主要品质指标是:面粉蛋白含量11%~12%,湿面筋30%~35.9%,沉淀值23.3~40.3 m L,峰值黏度2200~3700 cp,低谷粘度1400~2400 cp,吸水率57.2%~60.8%,稳定时间2~9.5 min,硬度、直链淀粉和膨胀势中等偏低,面筋指数中等偏高,面粉白度、亮度越高,灰分和PPO活性越低越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下稻谷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稻谷的试验表明:稻谷的发芽率、粘度和脂肪酸值等指标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不同。高温条件下稻谷的陈化速度最快,不利于粮食储存与保鲜;变温条件下品质陈化速度次之;而低温条件下的稻谷品质指标变化最小,都与原始数值相差无几,说明在低温下储存能够很好保持稻谷原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6.
结合每年3月份和9月份品质检测,选择5个不同储藏年限的小麦仓房在同一年内两次测定其储存品质指标,通过横向比较,探究其品质变化快慢与检测频次的关系;另选择同一收获年度的2个仓房跟踪测定其5年内小麦储存品质指标,通过纵向比较,探究其品质变化与检测频次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检测频次,以期保证掌握储备粮品质变化的同时能降低储粮成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十二五”期间育成小麦新品种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进  王淑荣  张连全  刘利  冯晓  左娟 《种子》2017,(2):95-99
为明确“十二五”期间四川省育成小麦新品种的品质状况,对2011-2015年5年省审44个小麦新品种的品质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4个品种的容重、粗蛋白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偏低,降落数值偏小.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粗蛋白含量与沉降值、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沉降值与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硬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吸水量与硬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弱化度与降落数值、沉降值、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品质各参数分析发现,符合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有2个(4.6%),分别为蜀麦969、内麦316;符合优质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有2个(4.6%),分别为川辐8号、川麦68;符合优质专用中筋小麦品质标准的有8个(18.4%),分别为川麦104、南麦618、绵杂麦512、川麦1131、川麦63、川麦60、川麦61、南麦302.由此可见,四川省近年小麦品质育种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否定了“四川不能生产优质麦”的说法,但目前优质品种数量尚较少,需继续加强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玉米、稻谷、小麦主要储存品质指标跟踪试验,探讨其在储存年限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储存年限内,玉米脂肪酸值已处于宜存粮标准临界值,储存品质劣变明显,稻谷脂肪酸值、小麦面筋吸水量则明显优于宜存粮标准,储存品质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9.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的品质性状表现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2008连续3年,在5个生态点考察了7个四川省代表性小麦品种在两种氮水平下的品质状况及其稳定性,以期为四川小麦品质定位、品质改良和生产指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年均值,籽粒容重777 g L-1,籽粒蛋白质含量12.3%,湿面筋含量25.1%,Zeleny沉降值32.9 mL,降落值326 s,面粉吸水率56.5%,面团形成时间3.0 min、稳定时间4.5 min,面条评分78.5分、面包评分62.2分。几乎所有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籽粒容重、沉降值、降落值、面粉吸水率和面条评分的年份效应大于地点效应,而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评分则地点效应大于年份效应。增施氮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评分都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但对降落值、面粉吸水率和面条评分无明显影响。品种品质的稳定性因品质性状不同而异,川麦39面包评分高而稳定,川麦37面条总评分高而稳定,二者可被用于四川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20.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玉米年产量为1.1亿吨左右,居世界第2位,是我国储备粮的主要品种之一,因此玉米储存品质判定对我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行《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玉米储存品质以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为依据,判定其是否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