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的高等农业教育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胜洪  洪维嘉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59-160,1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等农业教育要在转变社会服务功能、完善面向农村的高等农业教育、国家保障农业教育优先发展等方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文章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河南省的省情,阐述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面貌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士俊  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85-886,898
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需求的基础之上,探讨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田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55-21557
人才培养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根本职能,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章首先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致力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能加快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能有效促进社会民主管理的作用等,然后引发了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的思考:教育投资经费不足、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但传统农科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却在下降、高等农业教育的生源有待改善,就业形式严峻,农业高校不应该盲目综合化,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多,但其转化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等农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切入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00-4701
论述了农业高校切入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技问题,提出了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笔者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重要作用,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改进农业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人才培养模式看高等农业教育的创新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学科建设明显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优质生源不足、传统农业学科专业人才比例下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不高等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看,高等农业教育需要把人才培养的关注点从“职业”转移到“人的发展”上来,并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招生培养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加以改革或强化。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莹 《高等农业教育》2009,(9):26-28,43
结合当前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调整,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途径:明确高等农业教育的特殊性,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自主创新之路;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为基础,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以培育一代新型农民为己任,加快新农村建设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步伐;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加速高等农业教育向农村生产力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的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大职能,结合河北农业大学的实际,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探索。河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起了立体现代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施空间的拓展和服务方式等转变,拓宽了服务领域,不断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向;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创新机制,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通过弘扬“太行山精神”,传承优秀特色校园文化,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决定了农业高校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高校既要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整体要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条件,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在学校科技工作中的源头作用,发挥农业高校在农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重要功能,瞄准国家目标,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农业科技任务,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全面认识高等农业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庆典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思想。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农业专业人才的重担,其培养的人才的创新能力更直接影响“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高等农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管理创新;高等农业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4.
从基本建成小康到全面小康,成败系于农村。农村教育的社会学功能凸现出来:从服务经济转型,转向服务社会转型,打破教育壁垒,增加教育准入功能,推动部分社会成员向中间阶层流动,服务大多数农村社会成员,培育橄榄型社会结构,构建和完善理论和操作系统,在教育公平多元论中突出大众化价值取向。这些,构成了农村高等教育的教育社会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其参与路径不可一概而论。高等农业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可分为直接参与型与间接参与型,它们各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应依据各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特点与农村发展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参与路径,以期高效节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的视角,探索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兴盛与改革、知识分子走向农村与农村建设结合等教育实践,以期对当代高等农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迈向强国之路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农业强国梦是中国梦的坚强支撑。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站在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需要我们"农林人"思考如何建设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农业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以往注重服务产业经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4个根本性的转变(从偏重服务产业经济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转变,从专注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高度融合转变,从专注知识本位向侧重个人本位转变),探索实现农科学生全面发展与人生价值的新农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的论述,理清了农村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共同原动力、互相促进发展、同一主体等因果、时空、社会方面的关系,进而从思想观念、组织形式、人员分类、管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与新农村的发展对涉农专业学位教育介入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给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大舞台.一定意义上来说,专业学位教育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将带来涉农专业学位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系统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会对农业职业教育产生巨大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很多困难,农业高素质人才始终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如何从系统的观点入手,分析并解决好这对矛盾,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农业职业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