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绿碎茉莉花茶窨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发挥绿茶精制加工效益,提高加工过程副产品绿碎茶的利用率,增加附加值,对绿茶茶坯加工过程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副产品(绿碎茶)进行同一窨制工艺(鲜花一窨)处理,对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直径为0.75mm)进行不同窨制工艺处理,分别制成绿碎茉莉花茶茶成品,分析原料颗粒大小和窨制工艺对成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直径0.75mm的绿碎茶为原料的成品茶,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综合指标评分最高;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以鲜花一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茶窨制的机理与化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分析了花茶窨制理论研究的新成就,指出茶叶对香气的吸附以及表面的物理吸附为主,并伴有渗透扩散作用,茶坯含水率为10%-25%时,以茉莉鲜花着香效果好,是与维护鲜花生机及茶内含物质吸香有关,窨制对茶嘻生化成分产生影响,并指出茉莉花茶的香气主要是来自制过程吸附鲜花释放出的香气挥发油而形成的,其芳香油总含量及且与品质等级呈正相关。这些研究已为改革传统窨制工艺,推行新的窨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窨前茶坯坯温是影响桂花花茶香气品质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对不同茶类的桂花花茶,应选择合适的窨前茶坯坯温,以满足不同茶类茶坯吸收鲜花香气的要求,窨制出最优香气品质的各种花茶。 相似文献
6.
大叶种茶窨制茉莉花茶工艺初探何秀寰,曾福卿(广东省国营海鸥农场524132)茉莉花茶是我国特种茶之一,是用清高芬芳的茉莉鲜花与精制分级的绿茶坯窨制而成,茶吸附鲜花之芬芳,花香与茶香相结合,因此花茶具有花香馥郁、滋味醇爽的品质特点。我国北方人民普遍喜饮... 相似文献
7.
8.
论茉莉花茶的湿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不同原料、不同含水量和水浸出物含量的茶坯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论述了茉莉花茶湿窨机制:高含水量茶坯中的水和水浸出物是化学吸附的载体;水浸出物直接影响茶坯对香气物质吸附的选择性;茶坯水分是增强化学吸附,提高吸香能力和保香效果的基础,并参与窨制过程的良性循环。花茶窨制中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并存。两种作用无明显界限,但可能有强弱之分。通过试验进一步佐证花茶湿窨中确有化学吸附存在。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究澳洲坚果青皮在肥料领域的利用及其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土壤营养状况及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废弃的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发酵成堆肥,以常规化肥施肥为对照,考察不同化肥减量(减少20%、40%和60%)施用配合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增施(15000、22500和30000 kg/ha)模式下的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和质量。【结果】茶园减施20%化肥并增施15000~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均可提高茶园土壤pH,使其达到适合茶树生长的pH范围;同时,茶叶的产量相关指标(百芽重、芽密度、鲜茶叶产量)和茶叶质量相关指标(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5)单施化肥的对照组。而减施60%化肥的试验组,即使增施了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对茶园的土壤和茶叶产量和质量亦有不利影响。【结论】减施20%化肥同时增施不少于15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以及减施40%化肥同时增施30000 kg/ha澳洲坚果青皮发酵肥的施肥模式可在茶叶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污染对花茶农药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茉莉花喷施水溶性农药甲胺磷(methamidophos),脂溶性农药氯氰菊酯(cypermethrin)、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氰戊菊酯(fenvalerate),残留量都较高.但用这种鲜花窨制花茶,不会增加茶坯中农药的残留量,茶坯中农残在花茶加工过程中因湿热作用而有所下降.茉莉花喷施农药后,不同农药的降解速度不同,敌敌畏(dichlorvos)和辛硫磷(phoxim)喷后2d基本完全降解;毒死蜱(chlorpyrifos)、硫丹(endosulfan)的半衰期大约1-2d;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和甲胺磷的半衰期约4d.茉莉鲜花在窨制中其农药残留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茉莉花茶抗抑郁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茉莉花茶对小鼠的体征状态、行为学指标及全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研究茉莉花茶对抑郁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首先,对小鼠先后各进行21d的第1次造模和灌胃治疗及第2次造模和灌胃治疗,检测小鼠在第1、2次造模前后的体重、摄食量和糖水偏好程度,发现茉莉花茶对小鼠的体征状态有改善作用(P〈0.05);其次,在第2次造模前后对小鼠进行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发现连续使用茶汤灌胃和茶香气处理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P〈O.01);最后,检测小鼠全脑中NA、DA和5-HT的含量,发现茉莉花茶能够明显提高NA和DA的含量(P〈O.05).结果显示,茉莉花茶具有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NA和D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解决目前茉莉花茶生产的难题,研发了茉莉花茶新的赋香方式.结果表明: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雾化法花茶和拌和法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拌和法花茶.复合汽化法花茶的香气组分总量,酯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雾化法花茶,低于拌和法花茶;芳樟醇、乙酸苄酯、苯甲醇、α-法呢烯、苯甲酸叶醇酯、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7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组分含量大小为:复合汽化法花茶(89.04%)拌和法花茶(87.56%)雾化法花茶(74.15%).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感官品质得分86.65,高于雾化法花茶(79.95),略低于拌和法花茶(89.00). 相似文献
17.
不同摇青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摇青次数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在春、夏、秋3个季节,对同一批次的鲜叶分别进行不同摇青次数处理(2次、4次、6次),并以凉青为对照,然后按照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成品茶.经GC-MC检测,结果表明,3个季节中的6次摇青处理均在香气组分数量和香精油总量上高于其他处理,其规律为6次>4次>2次.感官审评结果亦表明,6次摇青处理制得的乌龙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对照组,其中秋茶6次摇青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制约广西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从茉莉花园和茶园产地环境质量、茉莉花和茶叶生产技术、加工窨制技术、产品质量标准等四个方面,研究探索茉莉花茶生产、管理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金龙玉珠是安徽省金寨县所生产的一种地方特种绿茶。就该茶加工过程中做形温度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次做形温度各设3组处理。第1次做形温度设置(190±10)℃、(160±10)℃和(130±10)℃高中低3组;第2次做形温度设置(130±10)℃、(100±10)℃和(70±10)℃高中低3组。结果表明,第1次做形,低温处理品质显著好于中温和高温处理,低温处理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茶汤滋味的改善。第2次做形,中温处理品质最好。在一定范围内茶样香精油含量随做形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因此,在金龙玉珠茶加工过程中,第1次做形和第2次做形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30±10)℃和(100±10)℃,此时成品茶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