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此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N、P、K及有机肥(油饼)的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红稻的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K肥或与N、P配合都能促进分蘖。N、P肥要与其它元素配合后才有促进分蘖的作用。以N、P、K配施有利分蘖。增施有机肥也利于分蘖。增施N肥可以提高小红稻的叶面积指数,增施钾肥有利于促进小红稻茎鞘物质的转化和输出。增施N、P、K都能显著增产。以N、P、K都有施的产量最高。在施NPK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利于促进分蘖,但要相应减少化学N肥用量,防止N肥偏多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
此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N、P、K及有机肥(油饼)的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红稻的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K肥或与N、P配合都能促进分蘖。N、P肥要与其它元素配合后才有促进分蘖的作用。以N、P、K配施有利分蘖。增施有机肥也利于分蘖。增施N肥可以提高小红稻的叶面积指数,增施钾肥有利于促进小红稻茎鞘物质的转化和输出。增施N、P、K都能显著增产。以N、P、K都有施的产量最高。在施NPK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利于促进分蘖,但要相应减少化学N肥用量,防止N肥偏多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以地下滴灌为对照,比较膜调控润灌在不同膜规格(40 cm×30 cm、40 cm×20 cm)、灌水总量(1 350、1 800 m3/hm2)和滴头间距(80、100 cm)处理下冬小麦生长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地下滴灌相比,膜调控润灌条件下的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孕穗期之后存在显著差异;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增加了7.20%~20.13%和2.16%~12.50%,产量提高1.36%~12.6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83%~17.39%,且均差异显著。在膜调控润灌条件下,减小滴头间距,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提高,差异显著;减少上膜尺寸,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大,随着植株生长差异逐渐显著,同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增大,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滴头间距为80 cm时);增大灌水总量,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增大,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且差异显著(滴头间距为80 cm时)。膜调控润灌条件下冬小麦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条件对烤烟农艺、经济性状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田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D)和施氮量(N)对烤烟的叶宽、叶长和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留叶数(T)的增加,上、中部叶变窄,叶面积变小;D对烤烟的经济性状没有影响。随着T减少,产量、产值显著地增大。在120kg/hm2的中等施氮水平下,烤烟的产量、产值、中等烟比例、下等烟比例、均价处于最佳状态。上部叶、中部叶烟碱含量随着D的减少而增加。所有部位烟叶烟碱含量均随着N的减少而减少。下部叶烟碱含量随着T的增加而减少。在120cm×45cm的种植密度+112.5 kg/hm2的氮肥施用量+18片/株的留叶数的农艺措施组合下,烟碱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豆不同配置下的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配置下的间作玉米生长与产量形成,探索长江下游地区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大豆品种‘南农99-6’为材料,设置玉米行距40 cm、玉米/大豆距离60 cm的窄行距间作处理(IM1),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的窄行距稍宽处理(IM2)两种不同间作方式,以玉米宽、窄行单作(M1)和玉米常规普通种植(M2)处理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大豆田间配置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光合效应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IM1、IM2)玉米单株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在营养生长阶段较M1处理略低,但在生殖生长阶段则显著高于M1处理,光合速率显著提高。IM2处理的各生育期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比IM1处理高,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IM1处理和IM2处理玉米产量与M2处理玉米产量相当,但大豆产量增加,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尤以IM2处理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最好。[结论]长江下游地区玉米大豆间作应采取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IM2)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杂交早稻株两优4024、金优402和晚稻H优159、金优207为材料,研究2011、2012年不同栽培密度(设置13.3 cm×20 cm、16.7 cm×20 cm、20 cm×20 cm、13.3 cm×26 cm共4种栽插密度,分别记作Al、A2、A3、A4)对双季稻(早稻、晚稻)产量及群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早稻组合株两优4024和金优402的产量均呈A2、A1、A3、A4依次减小的变化趋势,说明16.7 cm×20 cm是双季早稻较适宜的栽培密度;晚稻H优159在2年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均以A3处理的最高,而其对照金优207在2年的有效穗数和产量均以A4处理的最高,说明晚稻适宜的栽培密度受其本身分蘖能力的影响较大,分蘖能力强的组合适合稀插,而分蘖能力较弱的组合不能栽培过稀;早稻株两优4024和金优402全生育期的高效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即呈A1、A2、A4、A3依次减小的变化趋势;晚稻H优159齐穗至齐穗后13 d期间,各处理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指数呈A3、A4、A2、A1依次减小的变化趋势,说明适当加大早稻株两优4024的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其叶面积指数,而晚稻H优159适当稀植有利于提高其叶面积指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齐穗期的高效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齐穗后13 d的有效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剑叶光合速率与产量之间,成熟期的高效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齐穗后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较高的剑叶光合速率是双季稻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晋北地区绿豆适宜的种植方式,以晋绿豆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绿豆花荚期至鼓粒期必须要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以及合理的群体透光率,在密度18万株/hm~2等行(D3H1)、18万株/hm~2宽窄行(D3H2)以及20.25万株/hm~2宽窄行(D4H2)3种种植模式下,群体叶面积指数较高,群体光照分布较为合理,能够有效保证花荚生长的营养需要;绿豆的净光合速率(Pn)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密度下,宽窄行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等行距种植;不同处理间绿豆籽粒产量最高的是密度18万株/hm~2宽窄行(D3H2)种植模式(1 556.7 kg/hm~2),其产量较20.25万株/hm~2宽窄行(D4H2)和18万株/hm~2等行(D3H1)2种模式分别高38.4,41.0 kg/hm~2,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余5个处理;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粒质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宽窄行种植单株产量略高于同密度等行种植。综合比较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光合生理及产量相关指标,认为绿豆18万株/hm~2,宽窄行种植60 cm∶40 cm是较为理想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水稻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用近来辽宁省主栽品种及在育种中有特殊作用的种质资源作为实验材料,对32份水稻材料的光合性状、叶面积指数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穗期剑(旗)叶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灌浆期倒二叶净光舍速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立穗型、半直立穗型品种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较强.抽穗期剑(旗)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辽宁省大多数水稻品种抽穗期剑(旗)叶光合速率的最适范围是17~22μmol/(m2·s).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拔节期和抽穗期存在最适叶面积指数,其分别是2.8~4.O和5.5~6.3.分蘖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几乎与产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湘K25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氮量前提下,设置4个施氮深度处理H1(0 cm)、H2(5 cm)、H3(10 cm)、H4(15 cm),研究不同施氮深度对油后直播棉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深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施氮深度为10 cm时,棉花皮棉产量为1 354.26 kg/hm~2,比H1、H2、H4处理分别高412.24、218.6、171.3kg/hm~2;吐絮期,H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13 640.8 kg/hm~2;盛铃期,H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仅小于H2处理的;盛铃期,冠层横向、纵向有效光合辐射(PAR)截获率相对合理,获取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较多。综合分析,施氮深度为10 cm时,油后直播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新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深松深度对棉花冠层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深松对棉花产量的调节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在常年翻耕棉田设置不深松(CK)、深松30 cm(S1)、深松40 cm(S2)、深松50 cm(S3)4个处理,研究不同深松深度对棉花关键生育期冠层结构、光合特征及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棉花叶面积指数生育期呈单峰曲线,盛花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深松处理较CK增加0.92%~12.94%。叶倾角和冠层开度变化趋势与叶面积指数相反,盛花期为最小值,深松较CK叶倾角增加1.86%~5.29%,冠层开度降低32.7%~59.1%。初花期净光合速率随深松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则以S2最高,盛花期和盛铃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以S2、S3最高,但S2和S3差异不显著(P>0.05)。深松处理干物质快速积累起始期较CK提前1~3...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种植形式与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华北地区最佳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产量的最优种植形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种植形式设带宽150 cm三密一稀[60 cm种植3行(行距30 cm)+90 cm大行距种植为一带]、带宽120 cm三密一稀[40 cm种植3行(行距20 cm)+80 cm大行距种植为一带]和60 cm等行距(CK)3个水平,副区密度设4.50万、6.00万、8.25万、10.50万和12.75万株/hm~2计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种植形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50 cm三密一稀种植形式中高密度栽培时,与对照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穗位高,增加叶面积指数,株高和茎粗差异不显著,抽丝后8.25万、10.50万和12.7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5.00%、5.69%和19.82%;穗位高分别降低6.17 cm、2.17 cm和3.67 cm,有效降低倒伏风险;籽粒产量明显提高,6.00万和8.25万株/hm~2密度下分别较CK增产7.83%和6.72%。经回归分析,得到150 cm三密一稀种植形式的理论籽粒产量最大值为12 030.80 kg/hm~2,相应的定植密度为8.4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以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为材料,对超高产群体进行构建研究,并探讨高产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产量与株距和行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每穴苗数相关性不显著,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株距行距苗数。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最优群体插植规格是行距24 cm×株距12 cm,每穴5株基本苗,产量达到10 473.0 kg·hm-2,高产原因主要是群体颖花量增多(45 000×104个·hm-2以上)。超高产群体在生育前期群体茎蘖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6月25日)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7月6日),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2倍),抽穗期成穗率高(85%)。超高产群体在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大,抽穗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质量优(高效叶面积率、总颖花量与颖花/叶(cm2)、单茎茎鞘重均高),在抽穗—成熟期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高)、干物质积累量高(占生物学总量的40.0%以上)、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大(充实度达97.5%,总充实量达10 500 kg·hm2以上)、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转运协调(实粒/叶、粒重/叶均高)。  相似文献   

13.
以中籼稻汕优63(库限制型)和中粳稻广陵香粳(源限制型)为材料,研究高产水稻生育前期的叶面积指数和茎蘖组成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高产水稻叶面积指数组成特点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下小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的比例小,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不密切:4叶以上大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比例大,是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高产水稻茎蘖组成特点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上大分蘖多,小分蘖少.(3)叶面积指数与茎蘖组成关系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3叶以下分蘖数和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关系不密切,而拔节期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4.
红枣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红枣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以及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新疆阿拉尔垦区的密植红枣园为研究对象,通过LA-S叶面积分析系统测算红枣叶面积.对红枣叶面积与叶长×叶宽、红枣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关系密切,达到极显著水平,R2 =0.990 3.红枣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测算叶片的长和宽可以估算出叶片的实际叶面积;通过控制栽培密度以及调整树形使叶面积指数达到较为合适的数值,以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农大108和晋单34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以及影响产量的产量构成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农大108与晋单34号的叶面积增大趋势基本一致,先升高后逐渐下降,叶面积最大时农大108是10955.22cm2/株,晋单34是8762.86cm2/株;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等指标晋单34低于农大108,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重、穗粒数、百粒重等)低于农大108,耐密性与抗倒伏性,及稳定性均比农大108差,农大108的产量大于晋单34。  相似文献   

16.
深松对干旱灌区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郑单958和通科1两个品种分别进行深松40 cm和30 cm处理,光合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叶面积指数明显提高,玉米不同层位叶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深松40 cm处理的玉米不同层位叶蒸腾速率显著提高,气孔导度只有郑单958的上部叶和下部叶在深松40 cm处理增加显著,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只有通科1的穗位叶在深松40 cm处理降低显著,不同年份两个品种的产量都显著提高。说明深松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玉米产量,尤其深松40 cm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产水稻群体茎蘖组成和叶面积指数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源库类型不同的中籼稻汕优63(库限制型)和中粳稻香粳3017(源限制型)为材料,研究高产水稻茎蘖和叶面积指数组成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高产水稻茎蘖组成特点: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上大分蘖多,小分蘖少。(2)高产水稻叶面积指数组成特点: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下小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的比例小,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不密切:4叶以上大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比例大,是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3)叶面积指数与茎蘖组成关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3叶以下分蘖数和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关系不密切,而拔节期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8.
滴灌量对新冬18号行间产量差异的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揭示滴灌量对冬小麦产量行间差异的影响规律.[方法]研究1 620、1 950(W2)、2 400(W3)、2 850 m3/hm2 (W4)4种滴春水处理,对新冬18号麦田0~100 cm土层含水量、距毛管第1行、3行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行间差异的影响.[结果]随着滴水量的增加,距毛管第1行与第3行0~60 cm土层含水量差异明显缩小,并且第1行与3行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行间差异也明显缩小,多表现为W4 >W3 >W2 >W1;第3行小麦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幅明显大于第1行,孕穗至花后20 d第3行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增幅也明显大于第1行,增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论]增加滴水量,主要是改善远离毛管处土层水分状况,缩小麦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导致小麦植株生长及产量的行间差异缩小,避免远离毛管处植株受旱害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超高产群体进行构建研究,并探讨高产群体形成机制。[方法]以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为材料,设置2个水平的行距处理,3个水平的穴距处理和3个水平的穴基本苗数量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等相关指标。[结果]产量与株距和行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每穴苗数相关性不显著,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株距行距苗数。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最优群体插植规格是行距24 cm×株距12 cm,每穴5株基本苗,产量达到10 473.0kg/hm~2,高产原因主要是群体颖花量增多(4.5×108个/hm~2以上)。超高产群体在生育前期群体茎蘖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6月25日)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7月6日),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2倍),抽穗期成穗率高(85%)。超高产群体在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大,抽穗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质量优[高效叶面积率、总颖花量、颖花/叶(cm~2)和单茎茎鞘重均高],在抽穗期-成熟期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高)、干物质积累量高、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大、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转运协调(实粒数/叶和粒重/叶)均高。[结论]以足够穗数为基础,提高抽穗期-成熟期光合效率,从而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是寒地粳型超级稻的超高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大区对比)试验,通过分析3种行向(南北向、东西向、南偏西20°)和2种行距(65 cm+65 cm、160 cm+40 cm)对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揭示其生理生态机制,筛选出最有利于玉米生长的田间配置方式。结果显示,160 cm+40 cm有效延长了中上部叶片持绿期,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延缓玉米开花后叶面积衰减速度。南偏西20°可以维持玉米上部叶片较高的SPAD值,延长玉米叶片持绿期,有效增加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玉米开花后穗位叶的比叶重。南偏西20°、160 cm+40 cm有利于延长穗位叶持绿期。综上,南偏西20°、160 cm+40 cm有利于延长穗位叶持绿期,提高玉米产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