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秃顶是指在成熟玉米果穗顶端出现的秕粒和缺粒现象,通常有秕粒秃顶和缺粒秃顶两种。秕粒秃顶是指果穗由下而上逐渐由饱满的籽粒过渡到完全没有灌浆的空壳;缺粒秃顶表现在果穗顶部没有灌浆的稃壳,与饱满的籽粒之间有十分明显的分界。(一)秃顶形成的主要原因玉米秃顶形成的原  相似文献   

2.
玉米空秆就是植株不结果穗或虽有果穗但不能正常发育;秃顶是果穗顶部不结实;缺粒是果穗结实不饱满,呈缺行和满天星缺粒两种现象.玉米的空秆、秃顶、缺粒是生产中常遇见的,给产量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射阳县夏播玉米部分田块秃顶、缺粒极为严重,产量损失在40%以上,严重田块几乎失收。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分析了玉米秃顶、缺粒的原因,生产上及早开展科学管理措施,有利于减少这类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夏玉米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果穗缺粒现象,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本文主要针对玉米果穗秃顶和缺粒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夏玉米果穗缺粒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空秆、秃顶和缺粒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其原因与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施肥情况、气候条件、水分供应、授粉受精及田间管理等密切相关。在生产中,采取合理密植、及时浇水、配方施肥、人工辅助授粉、适时喷磷补锌等良种良方配套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空秆、秃顶和缺粒现象的发生,能够极大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因秃顶、缺粒、空秆和结实不良等原因的影响造成的减产不容忽视。提高玉米结实性,减少秃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对玉米造成秃顶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玉米结实性、减少秃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秃顶和缺粒,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2005年我区玉米空秆率为26.3%,个别地块高达35%;秃项和缺粒更加严重,全区20个主栽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造成玉米空秆和秃顶缺粒的原因,总结其发生的特点,并提出防止技术,以期促进玉米的高产。  相似文献   

9.
正近两年来,为了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粮食作物生产内部结构,以及促进饲料工业和畜牧,水产业的发展,我地区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但单产较低。据调查,影响我地区区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玉米在生产中往往出现空秆、秃顶和缺粒,现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将玉米的空秆、秃顶及缺粒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主要原因(一)空杆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近几年在城市周边发展较快,在栽培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常有秃顶、缺粒和空秆等生理障碍,也称之为生理病害。秃顶、缺粒,常为顶部不实、侧面不实、满天星缺粒和顶部秕粒四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农民提高经济收益的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比较广泛,但是玉米在种植后的果实上也存在各种问题,笔者主要对玉米果穗秃顶缺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云南热区冬玉米生产中造成秃顶缺粒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姜堰市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因秃顶、缺粒、空秆和结实不良等原因的影响,常造成减产。为此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全市主要种植玉米品种秃顶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记载和调查分析,在请教有关专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云南热区冬玉米生产中造成秃顶缺粒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因秃顶、缺粒、空秆和结实不良等原因的影响造成减产,轻者减产5%~10%,严重的甚至在30%以上。为此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本地主要种植玉米品种秃顶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记载和调查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田常见影响产量的表现有早衰、空秆、秃顶、缺粒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空秆俗称"公子包谷",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长大的现象。秃顶是指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有两种:一是果穗的一面有若干行由基部到顶部都不结实,俗称"半边包谷",主要是花丝向一边下垂,影响正常授粉而形成半边无籽粒;二是满天星缺粒,即果穗上籽粒东一颗西一颗,俗称"癞子包谷"。1形成原因1.1种植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田常见影响产量的表现有早衰、空秆、秃顶、缺粒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空秆俗称"公子包谷",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长大的现象。秃顶是指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有两种:一是果穗的一面有若干行由基部到顶部都不结实,俗称"半边包谷",主要是花丝向一边下垂,影响正常授粉而形成半边无籽粒;二是满天星缺粒,即果穗上籽粒东一颗西一颗,俗称"癞子包谷"。1形成原因1.1种植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青岛部分地区夏玉米减产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亮 《农业科技通讯》2012,(4):115-116,121
针对2010年青岛市部分地区夏玉米果穗出现不同程度的秃顶、缺粒等现象,从播期、气候、品种和密度等方面分析了夏玉米减产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玉米生产中遇到不良气候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廖永林 《甘肃农业》2014,(21):66-68
杂交玉米制种中空秆、缺粒严重影响着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空秆、缺粒的生理原因是顶端优势,营养失调,缺乏淀粉三个方面;环境因素有花期不遇,高温干旱,花期遇连日阴雨,生育中后期脱水脱肥,土壤营养,病虫为害;另外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密度过高,播种过晚,土壤板结,肥水不合理都直接导致玉米空秆、缺粒及秃顶。针对造成原因,采取适时灌水,改善田间小气候,人工辅助授粉,调节播期,合理密植,合理追肥,适时去雄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来防止或减轻玉米空秆、缺粒。  相似文献   

20.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苞米,起源于美洲大陆。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春玉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全部玉米种植区,以一年一熟春玉米为主。玉米结实性差的表现是果穗上出现不规则的缺粒,果穗侧面缺粒,秃顶严重。原因是由品种因素、气候因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营养失调、病虫危害等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