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豆染色病毒(Broad bean stain virus,BB-SV)属豇豆花叶病毒组,粒体为等轴多面体,直径25—28nm;自然发生于蚕豆(Vicia faba)、小扁豆(Lens esculenta)、豌豆(Pisum satium)和车轴草属(Trifolium spp.);人工接种侵染4科21属50种植物,其中豆科有17属36种,传毒介体为豆长喙象甲(Apion vorax)和豌豆根瘤象(Sitona tineatus)等4种象甲,以前者为最主要;病株花粉可通过授粉将病毒传至健株种子;远距离则通过种子传毒,种传寄主有  相似文献   

2.
怎样防治豌豆潜叶蝇豌豆潜叶蝇近年来随豌豆播种面积扩大,已成为锡盟豌豆生产一大虫害,主要以幼虫取食豌豆叶肉。1995年6月上旬在太仆寺旗马坊乡马坊村75hm2喷灌区调查,发生普遍率100%,叶片受害面积占叶面积的30%以上。受害株,叶片枯萎,光合作用受...  相似文献   

3.
蚕豆染色病毒(Broadbean stain virus—BB SV)系豇豆花叶病毒组成员,病毒粒体直径约25~28nm。1965年Lloyd等首次在英国的蚕豆上发现并描述了这种病毒。病株表现叶片褪绿斑驳和花叶,外种皮呈坏死色斑。BBSV的寄主仅限于豆科植物,易种传和花粉传,种传率约10%,其传毒介体有豆长吻象甲(Apion vorax)和豌豆根瘤象(Sitonalincatus)。现主要分布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捷克、奥地利、波兰、匈牙利、意大利、叙利亚、黎巴嫩、苏丹、摩洛哥、埃及和突尼斯等欧洲和西亚北非国家,已成为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4.
宜都市地处丘陵低山,常年种植玉米1万hm2以上,1997、1998年部分乡镇发生一种竹节虫(经分类检索属昆虫纲虫目棒虫科)为害,取食玉米叶片造成严重损失。其中毛湖淌、潘家湾两乡发生面积0.1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2.9%,最严重的田块产量损...  相似文献   

5.
杨永友 《植物医生》2011,24(3):43-45
用2-4-D处理水培养的棉花植株并接种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结果表明,2,4-D能诱导植株形成透明根瘤,且诱导的最佳浓度为0.05mg/kg,与豌豆根瘤菌同时处理棉苗后,可促进根瘤形成。  相似文献   

6.
黄芪根瘤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为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黄芪根瘤象甲成虫羽化当年虽可取食,但不产卵,翌年越冬结束后开始取食,取食后即可产卵。在黄芪、红芪、苜蓿和三叶草中,只有取食黄芪叶片的雌成虫才能正常产卵繁殖。黄芪根瘤象甲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明显,产卵主要集中在12:00—22:00,单雌产卵量为2 051.4粒,产卵期为42.6 d。卵、蛹和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9.8、10.6和36.7 d。  相似文献   

7.
直条根瘤象(Sitona cylindricollis)是宁夏苜蓿上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明确其田间分布型和种群动态情况,于2020年和2021年5—9月在宁夏惠农区和平罗县的苜蓿田进行发生动态调查及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5—9月直条根瘤象成虫呈先增后减动态变化,8月份是成虫发生的高峰期。成虫和幼虫在田间均为聚集分布,形成聚集的因素与自身习性和环境因素有关;应用Iwao抽样模型建立了直条根瘤象成虫和幼虫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提出理论抽样数。明确种群动态规律和田间分布型可为直条根瘤象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荆州市1997年棉铃虫暴发原因浅析荆州市植物保护站(434100)齐立李冬梅王玲1997年我市棉铃虫是继1994年特大暴发后又一个大发生年份。全市植棉面积10.2万hm2,棉铃虫各代累计发生面积23.0万hm2次,发生数量和发生面积,均居1959年有...  相似文献   

9.
灰豆象对寄主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信飞  袁亦文 《植物检疫》2000,14(6):335-338
本文就灰豆象的寄主进行试验研究。经多次试验结果,灰豆象产卵对豆类表现为无选择性,而取食危害有选择性。灰豆象危害的豆类为各种扁豆、绿豆、豇豆、蚕豆、赤豆、大豆等;最嗜食的扁豆、豇豆、绿豆、蚕豆。不危害的豆类为各种菜豆、大菜豆、利马豆、棉豆、木豆、鹰咀豆、豌豆、饭豆等。  相似文献   

10.
甘肃定西银纹夜蛾严重危害豌豆银纹夜蛾(ArgyrogrammaagmataStaudin-gen)在定西历年发生较轻,不造成损失。但1996年在我县豌豆田发生0.6万hm2,占豌豆种植面积的60%,减产10%~20%,损失豌豆130万kg。6月下旬在...  相似文献   

11.
卵圆根瘤象(Sitona ovipennis Hochhuth)是豆科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在青海省分布广泛.一般年份该虫危害较轻, 但2003年在西宁市湟中县西堡乡发现其危害箭舌豌豆, 危害率90%以上, 尤其是前茬为蚕豆等豆科作物的被害更为严重, 给农民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蚕豆Vicia faba和豌豆Pisum sativum锈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来自我国云南省玉溪市的4份豌豆锈菌分离物及云南、广西、重庆和四川省(区、市)的5份蚕豆锈菌分离物进行系统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自豌豆的锈菌WX1分离物对蚕豆和豌豆均具有高致病性,在侵染叶片上产生大量锈子器;分离自蚕豆的锈菌CX3分离物仅对蚕豆具有高致病性,能在叶片上产生大量夏孢子,而对豌豆的致病性相对较低,仅产生少量的夏孢子堆;分离物WX1和CX3对小扁豆和鹰嘴豆不具有致病性。基于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不同寄主来源的蚕豆单胞锈菌分离物均聚类于一个系统发育组,但分离自蚕豆和豌豆的分离物分别聚类在不同的亚组。表明分离自云南省玉溪市豌豆上的蚕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ciae-fabae应为豌豆专化型,定名为U. viciae-fabae ex P. sativaum,而来源于云南、广西、重庆和四川省(区、市)的蚕豆锈病病原菌为蚕豆专化型U. viciae-fabae ex V. faba。  相似文献   

13.
蚕虫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易发生的重要病害,一旦发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蚕豆作为冬季农业中集绿肥和蔬菜为一体的作物,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此,1999~2001年,我们在都匀市稻桩蚕豆示范区对蚕豆赤斑病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两年度本市蚕豆赤斑病发生面积达96.7hm2,占种植面积的29.0%。现将研究情况简要介绍如下。1症状蚕豆赤斑病主要侵害叶部,其次是茎部,并从茎基部蔓延至根部,还能侵害花和幼荚。叶片上病斑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病斑在幼…  相似文献   

14.
孙艳梅  张忠宝  崔娟 《植物保护》2021,47(1):227-232
为掌握吉林省黄芪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和人工饲养的方法历时5年时间对黄芪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黄芪害虫32种,分属于4目18科.其中20种害虫首次报道为害黄芪,5种为吉林省新记录种.描述了豆蚜Aphis craccivora、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黄芪根瘤象Sitona ...  相似文献   

15.
老铁防除蚕豆、豌豆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侠敏  吴应福 《杂草科学》2006,(3):50-51,52
40%老铁WP对蚕豆、豌豆田看麦娘、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作物安全,是蚕豆、豌豆田理想的除草剂。其安全用法是在蚕豆、豌豆播种后出苗前用40%老铁WP 120~150g/667m2,对水45 kg以上进行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Koch)]在蚕豆、豌豆、苜蓿3种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等主要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苜蓿蚜的存活率以蚕豆饲养的最大。蚕豆饲养的苜蓿蚜的产蚜量多于苜蓿饲养的。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以蚕豆上苜蓿蚜种群最高,其值分别为43.48和1.28;在豌豆上这2个参数最低,分别为28.65和1.19。苜蓿蚜的平均世代周期在豌豆上最长(19.05 d),苜蓿次之(16.39 d),蚕豆最短(15.46 d)。蚕豆、豌豆和苜蓿上苜蓿蚜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44、0.172和0.207。蚕豆上苜蓿蚜种群加倍时间为2.84 d。由此可见,3种寄主植物中,蚕豆是苜蓿蚜最适宜的寄主植物,而豌豆的适合度最低。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对扬州地区露地蔬菜上的豌豆彩潜蝇寄主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共查到豌豆彩潜蝇的蔬菜寄主6科23种,主要分布在菊科、十字花科、豆科和葫芦科等的蔬菜上,其中以莴苣、花椰菜、豌豆、油菜、蚕豆受害最为严重;选择性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证明,莴苣是豌豆彩潜蝇最嗜好寄主.根据不同蔬菜上的豌豆彩潜蝇发生危害动态分析了豌豆彩潜蝇在自然条件下对寄主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豌豆黃顶病每年在11月开始发生,发病率一般很低,但个別田块可达50%以上。病株頂部叶片黄化,縮小,皺縮卷曲,叶质脆,植株矮縮,不开花結莢,最后发生丛枝現象,植株很快枯死。武汉地区蚕豆黄頂病每年在苗期(11月)开始发生,发病率約1—5%,翌年4、5月流行,发病率輕的为5—10%,重的达80—100%。症状和广州地区的豌豆黄頂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广西植保》1998,11(3):35-39
广西1997年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病虫发生程度属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全年发生面积640.03万hm2次(其中病害238.93万hm2次),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00.3%,占各种作物病虫草鼠总发生面积的60.1%。防治面积657.05...  相似文献   

20.
冬植豆科蔬菜白粉病及其防治黄绍岗(广西植保总站)白粉病是豆科蔬菜中流行最快、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的病害。以兰豆、豌豆、蚕豆受害最重。夏秋栽培的豇豆、扁豆、菜豆亦受为害。(封三图⑥)1症状识别白粉病初期主要是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茎杆也受害。初病时,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