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垄式、湿润和串漫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单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垄灌分蘖较湿灌和串灌早2d,分蘖发生速度以垄灌最快,串漫灌最慢;垄灌和湿灌比串漫灌灌浆期长4~1d,成穗率、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分别高16.13%~11.78%、9.85%~7.02%和12.90%~5.06%,并能增加根的长度和新老根的数量以及增强抗稻飞虱的能力;产量以串漫灌最低,垄灌和湿灌分别提高产量24.0%和11.8%。  相似文献   

2.
一叶一心期(以下简称苗期)珍汕97A、协青早A1hm2分别喷施多效唑(简称MET)0.9、1.2kg,各对水45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秧苗分蘖,提高秧苗素质;1hm2分别增加有效穗37.2万、85.5万;分别提高柱头外露率5.1%、3.6%;提高结实率5.6%、4.9%;分别增产36.3%、49.1%。在水稻幼穗分化3~7期,1hm2制种田对明恢63、2DZ57喷施0.9~1.5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2d;对珍汕97A、协青早A1hm2喷施1.35~2.7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3d。MET剂量越大,延迟始穗效果越好。但恢复系施用大剂量后株高降低过多,授粉态势差;而不育系株高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授粉态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两年来对两种不同质地、不同耕作方式的试验结果,稻田耕展状况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显著.常规平作改为垄作,可增加太阳辐射光的接受面,提高耕层土温1℃以上;稻田垄作后,改善了耕层水、气、热状况,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有利于土壤速效养分的释放供应,促使水稻根系发达,分蘖早、快、多,生长势强,提旱2-3天出穗和成熟.垄作稻田比常规平作增产6-15%,而不同垄距对稻谷产量无明显的差异.产量因素如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剑叶、株高间相互制约和补偿.随着垄距加宽,有效穗和穗粒数成为每穴产量的决定性因子.主分量分析结果来看,第一主分量垄作与平作趋势一致,即以增加分蘖和有效穗来提高实粒数和籽粒产量;第二主分量系数中,窄垄作以株高组分为最大,宽垄作与平作以稳粒数的组分为最大;第三主分量系数中,二者均以千粒重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该项研究表明:根圈深度浅的和无灌水区的土壤PF值高,其值达到2.3~2.6时作为春小麦需水的田间灌溉指标;单位面积根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干重(根密度则相反)、株高、平均分蘖数,平均穗数随根圈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奠定了丰产的物质基础。10和20cm浅根区内实施喷灌比无灌水的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开花期分别增加98和94g/m ̄2,收获期分别增加74和93g/m ̄2,籽实干物重分别增加29和44g/m ̄2,干物重比率增加1.8%,穗数增加43个/m ̄2,穗粒数增加1.3和0.6粒,千粒重变幅小,约33g左右,每亩分别增产13.9%和16%。但仍以深根区比浅根区内小麦分别增产57.8%和29.5%为高。总之,在浅根区实施喷灌或加深耕层,促进根系发达,是旱作区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α—萘乙酸乳油浸种对映稻植株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α-萘乙酸浸秧对晚稻具有明显的促进根数,根重增加、促高,增加分蘖和增加产量的作用。20ppm浸秧处理,插后5天,根数增加19.8%,根重增加34.3%,产量提高14.8%。  相似文献   

6.
水稻中位蘖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对直播条件下水稻主茎上不同部位的分蘖产生和成穗规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主茎留5-8蘖位和分蘖与留1-4蘖位相比具有较大的增产优势。前者与后者相比,分蘖成穗率提高22.9%,穗粒数增加13.44粒,营养体增大,生产力提高,第hm^2产量增加1132.5kg,提高14.8%。水稻中位蘖的优势是水稻潜能增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最优回归设计,在马肝土田上进行一季稻肥料效应试验,并于各主要生育期用水稻标准叶色卡,观察试验区水稻叶色级。试验结果通过微型计算机分析表明:施肥量与产量、施肥量与叶色级、叶色级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根据所建立的效应函数,推算出该种土壤一季稻每亩的推荐施肥量为N7.24kg,K2O7.18kg;氮钾配施时,水稻分蘖始期、分蘖盛期、幼穗分化期和始穗期的叶色诊断指标分别为5.5、6.1、5.7和6.1级;单施氮肥时的对色诊断指标分别为5.2、6.0、5.5和6.0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冬小麦返青期缺水制约其发展问题,为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依据,通过早熟冬小麦返青期滴灌、漫灌2种方式探讨物质形成、产量和品质表现.结果表明,返青期早灌头水提高了早熟冬小麦分蘖成穗率、株高、穗长,有效促进了茎的生长、穗的形成以及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早熟冬小麦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拉伸面积...  相似文献   

9.
协优57穗部性状及不同抽穗期分蘖成穗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协优57穗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1次枝梗数与2次枝粳数、2次枝梗结实率与穗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2次枝梗着粒密度与1次枝梗着粒密度都很稳定,变幅分别是1.206~1.267粒/cm与0.543~0.743粒/cm。(2)不同时期分蘖穗粒结构:秧田分蘖穗及主茎穗的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大田低位蘖次之;大田高位蘖最少。与汕优63相比:协优57秧田分蘖穗、主茎穗、大田低位蘖次之;大田低位蘖穗的穗粒数、结实率相关不大,而大田高位蘖穗的穗粒数、结实率较高。结论:协优57的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经与对照(全明星)、母本(群星)连续2年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6-1始收期较对照及母本早6d;早期产量占总产量的43.5%~46.3%,显著高于对照及母本;最大果重40~42g,平均果重14.5~16.2g,平均每公顷产量20520~20715kg,较对照增产9%~11%,较母本增产11%~22%;且早熟、丰产、抗旱力极强。56-2始收期较56-1早2d;早期产量占总产量的52.7%~54.1%;最大果重42.2~43.5g,平均果重17.5~18.1g,平均每公顷产量19080~19230kg;且大果率高、极早熟、结果期集中、品质极佳  相似文献   

11.
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LS2S在19-22℃井水串灌(淹没生长点)条件下自交结寮率分别达35.5%和37.0%,串联时期为第二次枝硬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历经15天,以井水为“冷源”串灌繁种技术的实验成功,为北方利用低温敏核不育系,配制两系杂交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特优559旱育稀植高产栽培密度以18~22.5万穴/hm2为宜。分蘖肥在移栽后5~10天施用最佳,可利于早发、快发。当田间总苗数达成穗数的80%~90%时开始搁田,由轻到重,促使群体协调发展。穗肥以保花肥为主,施N40kg/hm2,配合施磷、钾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3.
大穗型水稻水浆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大穗型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时期耐旱性不同,分蘖期耐时力最强,适度干旱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幼穗分化至抽穗开花对缺水最为敏感,缺水减产严重,后期灌浆时间长,不可断水过早采用前轻后重的管水方法,有铲分蘖终止期比常规灌溉法的提前5d,总分数比的多38.2万/hm^2,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提高4.7%,8.3%和2.4%,株高缩短3.4cm,单产增加12.4%。中、后期的LAI、NAR的C  相似文献   

14.
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进行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粳多穗型品种西光和大穗型品种农林286分蘖穗率分别为25.7% ̄93.2%和8.2% ̄90.3%,其分蘖穗率与稻谷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分蘖穗率达70%以上显著增产,其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亩有效穗数虽有减少,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分蘖穗率与亩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分蘖穗率高低对稻谷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和垩白  相似文献   

15.
以棉籽壳、稻草为原料,分别进行床式栽培和砖块式栽培的对比试验,并相应进行人工调控环境因子,试验结果表明,用棉籽壳砖块式栽培草菇的产量高;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出菇快1~2天;每百公斤原料的产量: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的高5.87%~20.25%,用棉籽壳栽培的比用稻草的高59.67%~81.3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香甜1号和浙甜2088分别在3个密度下拔除分蘖对其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决定产量,本试验条件下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7.5×10^4株/hm2时香甜1号产量最高。结实穗长、穗粗和分蘖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拔除分蘖导致果穗产量和商品穗产量下降,保留分蘖除春播条件下产量显著高于拔除分蘖外,对其它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分蘖是产量有利因子,合理栽培密度条件下,有蘖甜玉米品种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小麦覆膜穴播无污染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穴播前期覆盖栽培与全生育期覆膜栽培相比,可有效地解决残膜污染土壤的问题,且产量无显著差异,节省放苗清膜用工85%,纯收入中29.6%,与露地条播栽培相比,出苗率和分蘖成穗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增产1696.5kg/hm^2,增产率40.2%,增加纯收入2367元/hm^2。  相似文献   

18.
水稻喷施“BR—120”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分蘖期和始穗期喷施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BR-120”,对穗粒结构、产量、株高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亩有效穗平均增2.2万,增11.7%;每穗实粒增加1.1-8.9粒。结实率提高2.7个百分点,千粒重增1.2g;平均亩产增27.4kg;株高平均增3.5cm;投入产出比为1:5.0-5.7,并且以分蘖期和始穗期各喷一次“BR-120”药液的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喷施灵。  相似文献   

19.
水稻在分蘖期和始穗期喷施新型高效植物生物生长调节剂“BR-120”,对穗粒结构、产量、株高及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亩有效穗数平均增2.2万,增11.7%;每穗实粒增加1.1-8.9粒;结实率提高2.7个百分点;千粒重增1.2g;平均亩产增27.4kg;平均株高增3.5cm;投入产出比为1:5.0-5.7。并且以分蘖期和始穗期各喷一次“BR-120”药液的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喷施灵。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专用叶面喷剂的增产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稻专用叶面喷剂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后7-10天喷施1次400倍专用叶面喷剂,可促进水稻发根早,返青块,叶色较浓绿,可提前3-5天分蘖,每亩增加分蘖3.8-5.0万条,有效穗增加2.0-3.0万穗,结实率提高3.3%-4.0%,千粒重增加0.30-0.76g,植株矮3.0-7.5cm,增产12%-14%,其增产机理为专用喷剂促进水稻根系活力,增加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灌浆期剑叶中C^14光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