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03-104,13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该文概述了隆德县清流河小流域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的特征与危害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治理思路、模式与成效,提出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临夏州水土流失现状及小流域治理情况,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主要成效。坚持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指出今后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应树立统筹协调理念、以人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3.
彭阳县以小流域为单位,加大进行综合治理,优化农田产业结构,使彭阳县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生态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小流域综合治理方式是遵循"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彭阳县为例,阐述小流域综合治理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彭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县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途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流域内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本文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武山县四行沟小流域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总结了四行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主要模式和所取得的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陇南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分析陇南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成效和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陇南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对策是明确任务、提高认识、合理规划、协调发展 ,坚持治理与开发并举 ,挖掘资源、优化结构 ,提高人员素质、增加科技含量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健全法制、强化监督。  相似文献   

8.
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甘谷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了坡地梯田化、产业规模化、工程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及配置、项目监测的分析,总结了贾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主要做法与经验,为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改变生活条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李家坪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可以提高当地群众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水平,使农村经济与环境治理同步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改变生活条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李家坪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可以提高当地群众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水平,使农村经济与环境治理同步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基本口粮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渭源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闫家河小流域在综合治理中通过夯基础、调结构、兴产业,发展城郊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了流域各业的协调发展,区域生态景观显著改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宁夏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阳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水土流失较另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334.00km^2,占土地总面积2528.65km^2的92.31%,年均土壤侵蚀模数6000t/km^2·a。经过大规模、持续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至2007年底,治理度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6元,初步实现了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文章介绍了彭阳县20多年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成效和成功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解决贫困山区群众温饱和脱贫的基础工程.其成功经验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郑梅强 《甘肃农业》2016,(17):55-56
笔者总结了会宁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全县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川小流域干旱少雨,大面积红土裸露,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经过专业人员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同类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彰武县某小流域为例,讨论风蚀荒漠化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指出工程与植物措施有效结合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以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生产建设活动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各地小流域综合治理特点,明确实践工作中涌现的问题,分析如何做好甘肃临洮地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以此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同时,优化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总结凉州区黄羊河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基础上,以强化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提出石羊河流域祁连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期为凉州区祁连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内外进展综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结合我国目前的小流域治理思路、综合规划及治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部分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尼泊尔、非洲)小流域治理的思路、技术及模式等,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以及主要经验、存在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期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些思考和展望:在当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注重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紧密结合;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治理需遵循因地制宜、适度治理的原则;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综合治理的对象、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