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道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63-14665,14790
选取我国31个省市2000-2009年的水灾受灾面积、水灾成灾面积、旱灾受灾面积和旱灾成灾面积4个变量,基于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所遭受的水灾和旱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2008年,水灾受灾面积与旱灾受灾面积、水灾成灾面积与旱灾成灾面积的相关性都很小,但在2009年两者的相关系数变大;在2000-2009年,我国各类区域水灾受灾面积从波动较大向波动较小的趋势变化,但各类区域旱灾受灾面积从波动较小向波动较大的趋势变化,而且旱灾受灾面积有增大的趋势。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应加强对我国水灾和旱灾相关性研究、加强对水灾和旱灾区域生态的监控以及增加对农业灌溉设施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勇  杨晓光  张海林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4):2876-2885
 【目的】以1981年为界,把1950s—2007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对比分析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柑桔种植区界限的地理位移以及北界线位移后的冻害风险。【方法】利用中国种植制度分区标准和农业气候指 标,对比分析两个时段柑桔种植区界限的演变特征,并采用ArcGIS绘制柑桔种植区界限地理位移图;利用冻害风险评估指标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种植区界限位移后的冻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柑桔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的北界线平均位移了0.75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其次分别为适宜种植区、最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4个种植区北界线东段的北移程度均明显大于西段;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南界线分别北移了0.56和0.42个纬度;种植面积增加得最多的是最适宜种植区,其次为适宜种植区,面积减少得最多的是不能种植区,其次分别为可能种植区和次适宜种植区。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和中级冻害的出现频率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重级和极重级冻害出现频率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冻害的出现频率均较各自非敏感区域低,但二者敏感区域的重级和极重级冻害风险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柑桔种植区界限发生了明显北移;柑桔界限北移后,柑桔种植区敏感区域的冻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对中国农户储粮影响的区域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航 《农业展望》2014,(1):23-27,32
以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为研究区域,建立反映城镇化对农户储粮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选取粮食生产、农村居民粮食消费及农业劳动力3个一级指标、耕地面积等16个二级指标,并以2004年和2011年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城镇化对粮食生产三大区域农户储粮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因素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有明显影响,而粮食消费及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对粮食产销平衡区农户储粮的影响明显,粮食主销区受上述影响较其他两区弱。同时,2004年城镇化对粮食主产区的综合影响最明显,到2011年粮食产销平衡区受到的综合影响最显著。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国农户储粮的趋势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山地区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生存、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石山地区如何正确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简要介绍了我国石山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在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面临的挑战,对如何加快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各市县为调查区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海南槟榔生产现状及种植区域适宜性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 表明:槟榔在海南各市县均有种植,但存在种植不规范,部分不适宜区域也盲目发展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各区域生态条件、发展优势和槟榔生长发育适宜条件,将海南槟榔种植区域划分为优势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欠适宜...  相似文献   

6.
王志英  王咏红  高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93-6195
运用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粮食主产区为代理人,粮食主销区为委托人,分析产销区合作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根据博弈结果,提出对促进粮食产销合作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麦区小麦品种穗重构成特点及生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关中地区秋播条件下,对我国各麦区58个代表品种的穗重构成和有关生理性状的分析表明:在冬麦区中,穗粒重及其构成因素由北向南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西南和华南冬麦区、东北春麦区、西部和西北春麦区为我国小麦品种的大穗区域,而且三个区域的大穗构成方式有所不同;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生长率和绿叶面积是导致各麦区品种穗重差异的主要生理性状,这四个性状在麦区中的变化规律与穗重的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地区耕地轨迹演变规律,以河南省沿黄地区和非沿黄地区为例,运用变化轨迹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耕地轨迹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沿黄地区耕地扩张和缩减幅度高于非沿黄地区,扩张型耕地在沿黄地区主要沿黄河两岸分布,非沿黄地区分布均匀。非沿黄地区缩减型耕地向各行政区的中心集聚,沿黄地区缩减型耕地明显向郑州集聚。耕地是河南省优势景观类型,沿黄地区扩张型耕地和缩减型耕地聚集程度和连通性高于非沿黄地区,但连通聚集增长率低于非沿黄地区。Logistic分析表明,沿黄地区与非沿黄地区的耕地轨迹转化驱动因素略有差异,沿黄地区耕地的扩张对黄河水的依赖性强,非沿黄地区受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大。缩减型耕地在沿黄地区和非沿黄地区的驱动因子基本一致,区别主要在于贡献率的不同。研究结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下水最佳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从新疆水资源形成与分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新疆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即超采区(吐哈盆地)的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区,适度开采地下水;土壤盐渍化严重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增加地下水开采规模,在流域不同地貌单位分限制,调蓄,调控和禁止4个开采区。  相似文献   

10.
虽然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经济发展水平却落后。通过对主产区与主销区相关指标的对比,利用统计方法及Panel Data模型分析发现主产区存在产粮越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越少的"产粮悖论"。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动态、长效的财政补偿机制,将粮食产业打造成为主产区致富增收的产业,鼓励主销区和主产区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元江是云南最适宜发展香蕉的区域之一,目前坝区香蕉种植开始往山地发展。山地土壤灌溉条件以及香蕉栽培的特殊性,导致山地香蕉生产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回报。通过近几年山地香蕉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山地香蕉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解决了山地香蕉栽培的特殊性与土壤水肥灌溉条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林地、灌草丛地、果园(人工柚子林和银杏林)等土壤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岩溶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大都高于非岩溶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岩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林地》灌草丛地》柚子园》银杏园,而非岩溶区土壤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主产区次之,平衡区最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内发展不平衡。因此,今后应建立粮食主产区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完善其运行模式,激励耕地使用者不断提升土壤肥力,调整作物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的重要聚居方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深入揭示其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对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农村居民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Arc GIS10.2软件,研究农村居民点密度和用地比重的空间差异性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密度和用地比重来看,研究区不同等级的农村居民点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北部密度和用地比重较大,而南部总体偏小,局部密集,用地比重较大的特点;(2)从地形因子来看,研究区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及坡度6~25°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密度在20个/km2以上,用地比重多在1.5%以上,属于农村居民点较密集区。总体上,奉节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其自然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大且用地比重大,反之,地势陡峭,土地承载力低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分散,用地比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主产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机制不协调。"粮食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的局面依然存在。统筹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协调发展,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粮食安全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才能实现粮食供求均衡;分析了当前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生产情况及利益补偿机制,发现当前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补偿机制不尽合理,提出了通过调整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承担比例、征收庇古税、合理确定粮食主销区对主销区补偿的额度等措施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科杰  成勤 《农学学报》2018,8(9):52-57
为了研究城市化建设对区域雷电的影响,揭示自然环境的改变对雷电活动规律产生的变化,为不同区域雷电防护重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湖北省5个城市样本2007—2016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所选样本城市城区和非城区云地闪密度以及日频、月频、季节变化、雷电流强度。结果表明:城区云地闪密度小于非城区云地闪密度,城市效应减小了城区雷电发概率;云地闪日频次分布城区波动幅度比非城区大,分时城区雷电流平均跨度值明显大于非城区,城区受到局地气候的影响较大;全年各月正闪频次占比城区均大于非城区,雷电高发的月份城区云地闪强度均大于非城区。整体来看,城市效应使城区的云地闪密度降低,强度增加,且呈现出雷电流幅值跨度大等不稳定性,相对于非城区更容易出现极端雷暴事件。  相似文献   

17.
主产区与主销区鸡蛋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鸡蛋主产区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与鸡蛋主销区北京的鸡蛋价格水平和价格走势趋于一致的现象,利用2000-2011年各省(市)的鸡蛋价格月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鸡蛋主产区与主销区的鸡蛋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的鸡蛋价格能够用于预测主销区北京的鸡蛋价格;主产区的鸡蛋价格对北京鸡蛋价格的传导均存在1个月的时滞;主产区山东的鸡蛋价格波动对北京鸡蛋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为避免北京鸡蛋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建议在鸡蛋主产区建立蛋鸡疫情防控体系,鸡蛋主销区提高鸡蛋市场流通效率,在鸡蛋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建立联合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陈金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45-1146,1227
首先提出农村文化产业的背景、概念以及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其次介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供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营养物质保持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度重要以上地区的面积比达到了15%以上;极重要地区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2)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面积比为68.80%;土壤保持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万州及其东北部地区.(3)水源涵养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为极重要地区;极重要区沿江河呈带状分布,高度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沿江河呈环带状分布.(4)营养物质保持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是极重要区;极重要区基本呈条带形分布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山脉及江河两侧.(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的面积占到了研究区总面积的近50%;极重要区基本沿主要江河两侧第一层分水岭和西部平行岭谷区的山脊呈条带形分布;高度重要区基本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层环带形分布,少部分零散分布.  相似文献   

20.
浏阳植烟土壤肥力状况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浏阳植烟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浏阳烟区土壤肥力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属于I级和IV级土壤肥力的面积均较小,分别占该烟区总面积的0.65%,1.67%;属于II级和III级土壤肥力的面积均较大,分别占总面积的48.23%和49.45%.占浏阳烟区总面积70.88%的5种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相比较,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高低依次表现为:红黄泥田>青泥田>黄泥田>沙泥田>黄沙泥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