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生长调节剂研究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介绍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的发展概况,详述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含苯甲酰基脲类除虫脲,灭幼脲,氟虫脲,氟啶脲,氟铃脲,杀铃脲,噻二嗪类,三嗪(嘧啶)胺类)种类及其开发应用研究情况;并论述了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类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灭幼脲类杀虫剂研究进展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孙瑞红灭幼脲类杀虫剂又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是一类以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影响蜕皮变态为主的苯甲酰脲系列化合物。70年代初,菲利浦—杜发公司在合成脲类除草剂时,偶然发现一种化合物DU19111具有很强的抑虫活性,...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     
作用特点:灭幼脲是一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杀虫机理是打乱昆虫蜕皮过程.阻止几丁质合成.导致昆虫死亡,对幼虫有高度活性.埘成虫有不育作用。灭幼啄是低毒杀虫刮.主要是胃毒作用,触杀作用次之,残效期20天左存,耐雨水冲刷.田间降解速度慢、  相似文献   

4.
几丁质和蛋白质昆虫表皮的主要成份,灭幼脲强烈抑制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产龄幼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和降低表皮和类蛋白含量,同时还改变了各类表皮蛋白质的比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出处理虫表皮新生了一种蛋白谱带,并且某些蛋白谱带生成手消解回吸滞后。  相似文献   

5.
几丁质和蛋白质是昆虫表皮的主要成份,灭幼脲强烈抑制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六龄幼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和降低表皮各类蛋白质含量,同时还改变了各类表皮蛋白质的比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出处理虫表皮新生了一种蛋白谱带,并且某些蛋白谱带生成和消解回吸滞后。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为苯甲酰基类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灭幼脲对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灭幼脲可由雌虫摄入并传递给卵,影响胚胎发育期间几丁质的代谢,进而抑制卵的孵化。介绍了灭幼脲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其农林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灭幼脲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十七、保“幼”绝“育”我国科技工作者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试验成功了以虫防虫、以菌治虫的技术,研制了青虫菌、白僵菌、绿僵菌、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为控制螟虫、棉铃虫、菜青虫、松毛虫等许多害虫的发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先后研制了昆虫几丁质  相似文献   

8.
海藻糖代谢及其调控昆虫几丁质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海藻糖为一种非还原性糖,广泛存在于细菌、藻类、真菌、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海藻糖被称为昆虫“血糖”,源于该糖为昆虫血淋巴中的主要糖类物质,在昆虫生长、发育、蜕皮等正常生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昆虫的海藻糖先由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生成海藻糖-6-磷酸,然后通过海藻糖磷酸脂酶(trehalose-6-phosphate phosphatase,TPP)最终合成海藻糖,在能量需求时通过海藻糖酶(trehalase,TRE)降解为葡萄糖,用于能量供给。几丁质为昆虫表皮、中肠围食膜和气管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昆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蜕掉旧表皮,形成新的表皮,该过程一直是害虫控制的重要靶标途径。海藻糖酶为昆虫几丁质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在几丁质合成通路中有着重要的功能。那么海藻糖代谢又是如何调控几丁质合成途径来控制昆虫的蜕皮及几丁质代谢的呢?随着国内外海藻糖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昆虫海藻糖供给在几丁质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海藻糖酶分为可溶性和膜结合型两类,可溶性TRE和TPS在不同昆虫种类中具有多个同源基因,表明昆虫海藻糖代谢进化途径多样化。其次,海藻糖代谢直接调控几丁质合成途径,不论是海藻糖合成酶还是海藻糖酶基因的低表达,均能控制海藻糖使其供给不平衡,从而导致几丁质合成途径受阻,特别是几丁质合成酶基因表达降低而造成几丁质含量下降,该调控作用可进一步引起昆虫蜕皮困难、翅发育畸形等,甚至大量死亡。再次,海藻糖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可溶性和膜结合型两类海藻糖酶活性、引起几丁质合成通路相关基因及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显著下降,导致几丁质含量显著降低,产生高比例的昆虫个体死亡。这些结果充分表明,一旦昆虫海藻糖代谢的供给平衡被打破,会直接影响到昆虫的几丁质合成乃至昆虫的蜕皮与发育过程。本文综述前人在海藻糖代谢调控几丁质合成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将来开发和利用海藻糖酶抑制剂及海藻糖合成酶抑制剂等绿色农药防治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稻蝗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保守区域分析,选取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家蚕(Bombyx mori)和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等昆虫物种的同源序列与中华稻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构建系统发育树;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在中华稻蝗5龄若虫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发育天数表皮中的表达特性;进一步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该基因对中华稻蝗蜕皮发育的影响。【结果】在中华稻蝗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获得2条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生物学软件分析其氨基酸,发现2条序列均具有信号肽,开放阅读框包含3个几丁质脱乙酰基酶保守区域:几丁质结合区(ChBD)、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区(LDLa)和几丁质脱乙酰基催化结合域(CDA)。聚类分析表明2条序列分别与所选用的5种昆虫CDA2聚为一支。剪切子聚类分析发现2条序列分别与5种昆虫CDA2a和CDA2b相聚为一支,综合序列分析和聚类结果,认为所获得的序列属于几丁质脱乙酰基酶2基因的2个不同剪切子,分别命名为OcCDA2a和OcCDA2b。定量PCR分析表明OcCDA2a和OcCDA2b均在中华稻蝗表皮、前肠和后肠中高表达;在5龄第1天的表皮中表达量较高,之后逐步下降,蜕皮前又略有上升;RNAi研究发现5龄第2天的若虫注射dsOcCDA2a或dsOcCDA2b 24 h后,与注射dsGFP的对照相比,目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沉默效率分别为96.72%和80.43%;进一步观察试虫的表型,与对照组相比,注射dsOcCDA2和dsOcCDA2a的大多数虫体出现龄期延长,脊线开裂,旧表皮不能顺利剥离而导致虫体扭曲,最终死亡。少数若虫在蜕皮前死亡,未出现异常表型,部分若虫虽蜕至成虫,但四肢无力,行动缓慢。死亡率分别达到87.5%和94.4%;注射dsOcCDA2b的试虫无可见表型,可正常蜕皮发育至成虫。【结论】中华稻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2基因具有2个剪切子,分别为OcCDA2a和OcCDA2b。OcCDA2a参与虫体蜕皮,对其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基因的沉默导致中华稻蝗因蜕皮困难而死亡,而OcCDA2b对中华稻蝗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1,鳞翅目。成虫的膜质翅上有鳞毛和鳞片故称鳞翅目,代表昆虫为各种蝶类、蛾类,像农业昆虫中的二、三化螟、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都属此类。其为全变态昆虫,成虫口器为虹吸式,幼虫口器为咀嚼式。鳞翅目害虫在幼虫期危害作物,通过咀嚼式口器,咬食作物组织(根茎叶等),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剂有很多。对于食叶害虫可直接使用触杀兼胃毒剂型农药,如菊酯类(功夫等)、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等)、抗生素类(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等,也可采用抑制昆虫几丁质的苯甲酰脲类农药,”如灭幼脲、氟铃脲等;对于钻心虫类可在使用具有内吸或内渗性农药,如三唑磷、毒死蜱、丙溴磷等;对于地下螟虫可使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昆虫中,几丁质的合成对于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虽然几丁质合成通路在真菌中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在昆虫中,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海藻糖酶和几丁质合成酶方面,而对于通路上其他基因的研究却非常少。论文旨在阐明昆虫几丁质合成通路中的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AP)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和害虫存活的影响。【方法】以甜菜夜蛾5龄第1天幼虫的cDNA为模板,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出甜菜夜蛾UAP基因(SeUAP)的中间片段,然后利用特异性引物和RACE技术扩增出3′和5′ race序列,拼接得到cDNA全长。随后提取甜菜夜蛾各组织和各龄期的总RNA,并通过RT-PCR方法分析SeUAP在各个组织和龄期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向甜菜夜蛾5龄第1天的幼虫注射dsUAP观察其生长状况,检测RNAi的效率以及对几丁质合成通路下游基因的影响。【结果】获得全长为2 098 bp的SeUAP cDNA,编码一个49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与双翅目昆虫致倦库蚊、埃及伊蚊、黑腹果蝇和冈比亚按蚊的UAP亲缘关系较近。该基因在表皮和卵巢中大量表达,在气管和中肠中的表达次之,在马氏管中表达微弱,在脂肪体中则基本检测不到其转录本的存在。该基因在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在卵的整个阶段、L22(幼虫2龄第2天)、L31、L42、L51、P0、P5、P7以及A3这些天中的表达量较高,其余天数表达量较低,其表达的高峰主要出现在几丁质需求量较高的时期。RNAi结果表明,通过向甜菜夜蛾5龄第1天的幼虫注射5 µg dsRNA,导致部分甜菜夜蛾出现蛹期畸形及死亡,并出现两种畸形现象:(1)虫体腹部蛹壳已基本形成并已硬化,但头部蛹壳形成有障碍,化蛹时无法突破旧表皮;(2)虫体头部蛹壳形成正常,也能正常突破旧表皮,但蜕皮过程仅到此为止,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定量PCR结果显示SeUAP的沉默对几丁质合成酶A基因(SeCHSA)下调不明显,而对几丁质合成酶B(SeCHSB)的表达有明显下调作用。【结论】UAP可以影响几丁质合成通路的下游基因并对甜菜夜蛾幼虫-蛹的生长发育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84—1987年在黑龙江、辽宁等4省9个市县,对松毛虫、杨毒蛾等7个虫种进行6274 ha大面积防治试验取得成功。不论地面和飞机防治均取得了90%以上的理想效果。灭幼脲Ⅰ号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的药剂,经测定可抑制松毛虫几丁质合成达11—30%。该药能使昆虫在蜕皮或变态中产生障碍而致死。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公害;对鱼类、鸟禽类、蜜蜂等均无杀伤作用。对天敌昆虫较安全,由于保护了天敌,增强了森林自控能力,促进了生态平衡。它是目前取代有机氯杀虫剂,克服害虫对有机磷和菊酯类抗药性的一种仿生药剂,可以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真菌、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中,但不存在于植物和脊椎动物中,为昆虫外骨骼、气管及中肠围食膜的重要组分。昆虫蜕皮过程中,富含几丁质的结构需重建以完成虫体扩张,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几丁质的合成。因此,几丁质生物合成一直是害虫控制的重要靶标。随着昆虫种群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害虫防控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害虫防治靶点,以开发新型杀虫剂,实现害虫的有效防控。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为昆虫几丁质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在几丁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昆虫存在 CHS1 和 CHS2 两类几丁质合成酶,CHS1 在昆虫外骨骼及气管中表达,催化几丁质合成,CHS2 则主要负责中肠围食膜的几丁质合成。昆虫 CHS1 基因受干扰后可导致虫体表皮产生缺陷,背气管干发育异常,而 CHS2 基因受到抑制后则往往会导致虫体中肠变短,体重下降。两类 CHS 基因下调均可引起昆虫大量死亡。昆虫体内具有复杂的 CHS 转录调控机制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应对外界刺激。根据国内外研究,该文综述了昆虫 CHS 基因转录调控研究进展,包括昆虫激素、转录因子、表皮损伤及进食刺激、几丁质代谢相关基因及物质、microRNA 以及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对昆虫 CHS mRNA 水平的影响,为将来开发和利用以 CHS 为靶标的绿色农药防治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区飞虱名录(同翅目,飞虱科)张富满,王凤香,文贵柱,于明(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海龙135007)飞虱属同翅目蜡蝉总科,为昆虫纲中个体较小的类群。本科的种类均为植食性,一些种类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如水稻飞虱,每年都能造成一定灾害。由于本科昆虫体形...  相似文献   

15.
茶园黑刺粉虱天敌名录及对该害虫的制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宝瑜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1):40-41,43
记录了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cence)〕天敌66种,其中20种蜘蛛,27种捕食性天敌昆虫,8种寄生蜂和11种虫生真菌。虫生真菌和寄生蜂联合种群对该害虫具有较强的跟随和控制作用。蜘蛛类和瓢虫类对该粉虱成虫有着一定的捕食效能。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灾害的长期预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水稻的两种重要迁飞性害虫,主要虫源皆来自亚洲中南半岛;最初的虫源地在湄公河三角洲,直接迁出地为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地处热带,全年各月平均气温25~28℃;月降雨量悬殊,旱季(11~4月)可数月滴水不落,雨季(5~10月)若月降雨量超过200mm即成洪涝。红河三角洲地处亚热带,3~4月常受我国冷空气的影响。这两种热带性害虫,适宜取食和繁殖的温度下限为22℃,正与它们的迁入主峰降落地带的月平均气温巧合。对褐飞虱不利的为洪涝而对白背虱不利的为干旱。在湄公河三角洲,9~10月若出现洪涝,来年褐飞虱将不致成灾,若无洪涝即可猖獗。11~12月的降雨量超过90mm,来年白背飞虱将猖獗而且对褐飞虱也有利;若酷旱则两种飞虱都将受到抑制。在红河三角洲,当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20℃或4月低于22℃都将使两种飞虱的迁入期延迟约半个月,尤其4月的低温还可使两者在 迁入我国之前少繁殖1代。  相似文献   

17.
矩形拟矮螨的一生经卵、幼螨活动期、幼螨静止期和成螨4个虫态历期。在15℃,20℃,25℃恒温条件下,从卵产出到成螨性成熟开始产卵的历期分别为(23.9±3.4)天,(19.5±2.6)天,(10.1±1.8)天,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40.1±11.8)粒,(29.6±5.8)粒,(19.4±4.4)粒。经40℃高温处理24小时后,静止期幼螨、成螨的存活率分别为25%,5.6%,卵不能孵化;活动期幼螨全部不能存活。在蘑菇生长季节,矩形拟矮螨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0月中下旬和次年4月。矩形拟矮螨在蘑菇房内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相似文献   

18.
<正>吡蚜酮该药具有很强的内吸性,只对褐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昆虫一旦接触到该药剂就会马上堵塞昆虫口针,停止取食,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每667平方米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30克,对水45~50公斤喷雾,有效控制期可达20天。为提高速效性,可与毒死蜱或烯啶虫胺混用。噻虫啉新型烟碱类广谱杀虫剂。主要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刺  相似文献   

19.
基本特性:噻嗪酮,噻二嗪酮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商品名为优乐得、捕虱灵等。噻嗪酮低毒,对皮肤和眼睛刺激作用极轻。对昆虫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干扰新陈代谢。施药后3—7天见效,残效期35—40天。推荐量不能杀死成虫,但能减少产卵量,使所产卵不能孵化或孵化后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20.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抗性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昆虫生长调节剂———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含苯甲酰基脲类除虫剂、噻二嗪类、三嗪(嘧啶)胺类等品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情况以及农业害虫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抗性机理,对不同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其抗性机理不同.对于抗几丁质抑制剂,可能是几丁质合成酶受到保护,使抑制剂的穿透率降低;保幼激素类似物因双键或环氧等易被多功能氧化酶氧化降解.依据抗性机理,需加强抗性监测,从而更好地进行抗性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