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溪县现有茶园总面积 1 5万hm2 ,2 0 0 0年茶叶总产量 1 4 4万t,分别占全国乌龙茶、福建乌龙茶总产量的 1 4和 1 3,产值 3 3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 5 ;创税利 4 0 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18%左右 ,年外销量约 60 0 0t,创汇 2 0 0 0多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 ,茶业行业带动农户达 8万户以上 ,从事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达 60万人以上。茶叶是安溪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 安溪县茶叶生产现状1 1 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全县茶园 10 0 %为无性系乌龙茶品种 ,其中铁观音茶园约占 4 0 % ,产量约占 35 % ,黄旦、本山、毛蟹茶园约占 4 0 % …  相似文献   

2.
卢振辉 《中国茶叶》1994,16(6):38-39
目前,世界上种植茶树的国家有50多个,但形成生产规模、从事商品性茶叶生产的国家只有30多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现有约15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再加上茶叶生产国内销的茶叶,近10年来世界茶叶处于供求基本平衡或供略大于求的状态。本文以国际茶叶委员会的统计资料为依据,从宏观角度分析世界茶叶生产、出口、进口以及市场分布情况,以期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贸易有所帮助。 一、茶叶生产 1993年世界茶叶总产量3064340吨,其中红茶2588835吨,绿茶475505吨,茶叶总产量比1992年的2964186吨增加100154吨,增幅达3.38%。这主要是1993年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的气候良好,茶叶丰收,其中斯里兰卡比上一年增产30.42%,肯尼亚增产12.28%,印度增产7.69%,印度尼西亚增产5.02%。 在世界茶叶总产量中,亚洲国家达2671599吨,占87.19%;非洲国家339593吨,占11.08%;独联体国家70000吨,占2.28%;南美洲国家60600吨,占1.98%;大洋洲国家6600吨,占0.22%。产量居前5位的国家是:印度758063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节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茶叶是我省最具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十五”期间,在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实施精品、名牌、绿色与文化战略和良种化、无公害化、茶厂优化改造等工程实施,我省茶叶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产业发展现状2004年全省共有72个县(市、区)产茶,茶园总面积14.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3.87万吨,产值40亿元。其中名优茶4.78万吨、产值37.18亿元。全省有茶叶市场167个,年交易量达4.78万吨,交易额达30亿元。2004年全省茶叶出口16.44万吨,创汇2.42亿美。2004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为4.8万公顷,良种率为32.58%。全省已有177个基地的4.…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来国内外茶业发展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纯  高玉柱 《广东茶业》2001,(2):3-9,31
本文对近50年来国内与世界各国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茶叶贸易,世界茶叶消费等作了分析比较后指出;世界产茶的国家已超过56个,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有茶叶生产,消费自给自足条件,我国的茶叶生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五十年来,世界茶叶产量增长了5.6倍,其中茶园面积增长2.5倍,单产提高2.4倍。很大程度上,茶叶总产量的增加是通过提高单产而取得的。我国茶叶单产水平处于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倒数第一位,提高单产将是未来我国茶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首要问题。在新世纪里我国茶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制作<浙江茶叶实用技术>教学片的背景 浙江省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全省69个县市中有63个产茶,茶业在全省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为农业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全省茶园面积为214.22万亩,茶叶总产量13.27万t,总产值为32.58亿元,均占全省经济作物总产量和总产值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陕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市场引领扩大生产"的思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陕茶的知名度,形成产业发展倒逼机制,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产业快速发展。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215.9万亩,茶叶总产量8.5万吨,比2011年分别增长57.8%和226%。多种茶品竞相发展,大众消费类茶叶快速增加,绿茶占到茶叶总产量的91%,黑茶占7%,红茶占2%,绿茶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全省建成无性系良种茶树繁育基地28个,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茶叶消费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田步 《茶叶》2007,33(2):94-98
本文分析了日本的茶叶消费现状及日本对中国茶的消费,阐明日本茶叶消费现状和特征,分析了茶在日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9.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吨,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  相似文献   

10.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在茶叶贸易上曾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英国不断增长的茶叶消费需求在其贸易支出上占了很大比例,而其所有的茶叶都需从中国进口。之后,英国通过十分迂回的方式非法从  相似文献   

11.
周海东 《茶叶》2011,37(3):160-162
莲都区,茶叶已成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茶叶鲜叶遗留树上与采摘劳动力缺乏和生产成本攀高与经济收入降低等矛盾日益突出,改变山区高坡度山地茶园传统培管方法突显重要。笔者通过山区高坡度山地茶园机械采摘的栽培管理和适合机采的树冠培育,茶园机采时间和留养关系,第二年春名优茶采摘时间与秋季机采的关系等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郭雅敏 《茶叶》2013,39(2):107-108,122
本文从茶菜、茶点心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结合目前餐饮、茶楼的经营现状与茶菜、茶点心的保健作用,融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倡导茶宴、茶菜、茶点心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引领消费新潮流,使之成为一道新的旅游文化风情线。  相似文献   

13.
浉河区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该区茶树良种发展起步晚,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空间大。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浉河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实行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笔者个人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浉河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红缨 《茶叶科学》2012,32(2):155-159
茶艺作为特殊的饮茶活动,从日常生活方式演变为社会生产方式。本文从茶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茶艺生产方式的具体存在,茶艺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产品和产业模式。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环境下,类似茶艺的新文化产业如何获得制度的激励,并进一步获得地位和空间,是本文最后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创意提升发展松阳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火香  张林福 《茶叶》2014,(2):94-96
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茶文化作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升发展茶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的概念,以及当前茶产业的需求变化,分析了茶文化在松阳产业运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相关策略,实现松阳茶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杭州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2005年,8家“国字号”茶业机构授予杭州“中国茶都”称号。自授牌15年来,杭州茶产业和茶文化产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开展,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文章分析“杭为茶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展望,以期进一步巩固杭州“中国茶都”的地位,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增添一缕茶香。  相似文献   

17.
王慧英 《茶叶》2012,38(1):57-58,62
茶与佛教文化自古便息息相关、相互影响融合。佛教文化对茶艺茶道的衍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而茶对加强促进佛门对外交流等方面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报告全面综述了云和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并从云和茶叶产量、茶叶品质、品牌战略、产业管理和相关政策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云和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推进云和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我国政策利好、信息技术发展空前、产业跨界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催生了智慧农业。茶产业作为我国山区农业支柱产业和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宏观研判处于黄金发展战略机遇期,以茶叶数字化品控、智慧茶园、AI技术精细茶叶加工、RFID防伪溯源、智慧茶馆等为代表的智慧茶业业态初现。鉴于此,笔者深度思考智慧茶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基于产业端的思考——茶产业树、基于消费端思考——茶馆APP和基于茶资源应用端——全价利用与跨界开发的发展路径,形成“智慧树”概念。  相似文献   

20.
李永青  林敏莉 《茶叶》2016,(4):199-201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县农业主导产业,惠明茶是县里的传统产品,有着上百年的历史,面对目前市场竞争,本文就如何通过实施品牌加强战略,达到进一步提高金奖惠明品牌力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