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正7月12—13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2021年全国玉米中、后期和中晚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重点分析了当前玉米、中晚稻种植情况、病虫发生基数和气象趋势,研判了下半年玉米和中晚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大新县甘蔗病虫害发生概况以及防治情况,分析了该县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宣传、实行严格检疫、加强技术培训、科学合理防治、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等对策,以期为甘蔗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袁秀萍 《广西植保》2015,28(2):34-35
2013年都安县14个乡镇的中晚稻发生严重的稻瘟病,发病面积2733 ha,因穗瘟绝收面积20ha,是都安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3年都安县中晚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择种植抗性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由单一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向粮食、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并重转变。做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同时,也要注重大面积、高效益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尤其是水果、蔬菜、茶叶等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由单一病虫害防治向作物全生育期病虫害解决方案转变。转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习惯,分区域、分作物研究明确病虫害发生为害和消长规律,以农作物为主线,制定全生育期病虫害解决方案。由单一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控转变。树立"绿色控害"理  相似文献   

5.
7 综合防治病虫害1 )建立防治体系。无论是露地还是保护地生产的蔬菜 ,在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病虫害。为此 ,生产无公害蔬菜 ,应优先采用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措施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协调农业、生态、物理、生物等各项防治技术 ,发挥综合效益 ,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并保证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 ,以形成一整套无公害蔬菜综合生产体系。如 :生态防治可用日光温室采用薄膜保护和高温抑制的方法。首先控制黄瓜不发生霜霉病 ,一旦发病即可采用高温闷棚的办法进行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 ,是无公…  相似文献   

6.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预测预报及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统一性.目前国内各地区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系统,各绿化单位的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被动防治,在同一地区防治工作没有统一性、协作性,防治效果不佳,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如果建立一套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网络系统,使病虫害发生、发展及防治信息网络化,组织机构专业化、网络化,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防治效果.美国农业部已经建立了病虫害诊断网络,能够及时侦测到外来侵入的植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摩尔多瓦"葡萄于2017年引入湖北郧西县,目前种植面积347 hm~2,生产效益较好,但病虫害发生较严重。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该品种葡萄的抗病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审慎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李光博院士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领域中的重要工作,包括科学制定小麦病虫害综防科技攻关研究方案,推进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实践,创建区域性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引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发展及人才团队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结合李光博院士在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理论及实践上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当前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加强我国小麦病虫害综合及绿色防控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湖北省襄阳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具体做法,强化宣传、搞好基层植保测报体系建设,农作物病虫害实施达标防治,见"点"打"片"、准确防治,推动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推广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型植保机械及药剂,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加强农药质量监管;指出了群众认识尚待进一步提高、植保系统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药减量控害意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公共植保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提高服务能力建设等进一步做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植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长期以来,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和保证农业丰产丰收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近年来,个别地区某些农药经营部门和农药销售人员,从其他经商行业引进一种套餐型"模式化"营销方式,在植物保护工作中,不按照病虫发生为害的实际情况,单凭一两年所谓"经验"  相似文献   

11.
8月27日,农业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南方中晚稻病虫防控现场会,分析病虫发生形势,进一步动员部署以"两迁"害虫为主的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  相似文献   

12.
<正>为落实2015年农业部秋冬种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组织相关专家,结合2015年春夏季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提出了针对我国不同产区秋冬季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治以黄淮海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麦区和西北麦区为主。不同麦区确定各自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贵州省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结合实际调研,总结整理了目前贵州省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中抗病小麦品种选育、化学防治办法、土壤翻耕轮作三个方面的主要措施,从推动新技术研发和引进、实施综合绿色防控、重视适期防治、开展监测调查和统防统治以及加强技术集成等不同角度,对贵州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措施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4.
2011—2014年,秀山县植保植检站对金银花病虫害进行系统监测,总结金银花病虫害测报经验,研究金银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探讨金银花病虫害测报技术规程,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预报,指导大面积金银花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该文依据病虫害在贡水白柚上的发生为害特点,从冬春季清园,建立柚园生态系统,加强栽培管理,运用物理防治手段,科学用药等方面提出贡水白柚病虫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有加重的趋势。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可持续控制。1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原则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优点和局限性,单靠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综合治理能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应用各种耕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提高蔬菜植株的抗逆能力,控制、减轻病虫为害,以取得经济、社会、环境3大效益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简称病虫测报,就是按照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规范,系统、准确监测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结合农作物环境、病虫历史资料、气象预报对病虫未来发生趋势作出预测,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实施防治主题对象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服务,同时还向政府部门提供参谋意见。病虫测报被普遍认为是植物保护乃至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病虫测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实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前提,是践行  相似文献   

19.
至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增产,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植保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重大病虫害的累计发生面积达2.29亿hm2、累计防治面积超过2.86亿hm2次.其中水稻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0.95亿hm2次以上,防治约1.52亿hm2次.小麦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约0.58亿hm2次,防治0.69亿hm2次.玉米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0.7亿hm2次以上,防治约0.61亿hm2次.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部署,克服不利因素,采取各项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了小麦"一喷三防"、水稻"两迁"害虫防控等关键技术,继续推进农药安全使用,为粮食生产的及时控害、减少损失和保障丰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对我国201 1年农药市场的概况做一介绍,并对2012年进行展望,预测新一年农药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省荆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小麦、油菜等春季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交流了各地病虫发生和防控物资准备情况,明确了夏粮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任务,动员部署了春季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受暖冬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发生程度重于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近200万hm2,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