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5年和1996年春季在南口站猪场,曾两次发生成年猪白肌病48例,治愈46例,死亡2例.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迫促,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体温38.5~39.5℃左右,个别达40.3℃);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节律不齐,心音混浊;皮肤苍白,被毛无光泽,结膜轻度黄染,鼻盘干燥;喜卧,若强迫起立表现腰背供起,走路摇晃,后肢僵硬,肌肉发抖,严重时两前肢跪地移动,后躯麻痹或呈大坐姿势;小便深黄,部分病猪出现血尿,个别怀孕母猪流产,病程2~3周.2剖检变化心包液呈黄色,量多,心肌质软扩张,见有条纹状及白色或黄…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特征本病主要见于断奶不久的仔猪,多为整窝突然发生,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的发生未见明显的季节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猪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病猪眼睑、头部发生水肿,严重时可有全身水肿。病猪多有兴奋。共济失调、痉挛等神经症状,以后卧地不起,呼吸困难,最终衰竭死亡。饲养者对临床症状典型的病猪仅应用抗生素及磺胶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极微。二、剖检病变特征病变主要出现在胃壁和肠系膜。在剖检的9例病死猪中,胃底部粘膜大多有出血斑。胃水肿常见于大弯部。肠系膜水肿,水肿主要见于结肠系膜和小肠系膜…  相似文献   

3.
1宰前检疫急性感染阶段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型,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废绝,眼结膜常充血,腹股沟淋巴结多肿大。病猪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坐式呼吸,偶有咳嗽、呕吐。在耳翼、四肢、股内侧、胸腹部等处皮肤出现紫红斑或有点状出血。由于该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再加上该病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所以宰前检疫不易检出。在沈阳市肉联厂检出的数千例猪弓形虫病中,仅有2例是宰前检疫时检出的。2宰后检验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的猪弓形虫病猪,在宰前检疫时不易检出,但在宰后剖检中都具有典型的规律性的病理变化。把猪弓形虫…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几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高速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养猪业。它主要侵害青年猪,以5~8周龄多发,不过笔者在河北省乐亭县闫各庄地区发现一例仔猪出生后就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例。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猪体温升高达4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个别气喘,关节肿胀、跛行,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共济失调。剖检主要表现为各种脏器纤维  相似文献   

5.
1 诊断依据 病猪常常表现兴奋或抑郁,兴奋状态的病猪表现惊恐不安,前冲后退或做圆周运动,有时表现痉挛与癫痫样运动,甚至攻击其他动物.抑郁状态的病猪表现头低耳聋,眼睛无神或半闭,对周围事物反应迟缓、漠不关心,呆立少动,严重的表现嗜睡或昏睡.  相似文献   

6.
延边某猪场从外地引进12~17月龄杜洛克种猪11头(其中公猪3头,母猪8头)。进场后有5头猪表现有鼻孔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较重者鼻孔流出鲜红的血液,病猪时常有不安的表现,拱地或摩擦鼻部,眼角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在病猪内眼角下的皮肤上形成弯月形湿润区,有的被尘土粘结形成灰黑色斑块。鼻端向上翘起,鼻背部皮肤粗厚,鼻面部变形,下颌伸长,上下门齿错开,不能正常咬合。剖检3例病猪,病变主要是鼻甲骨萎缩,严重病例,鼻甲骨完全消失,鼻中隔弯曲,鼻腔变成一个鼻道,鼻甲骨部仅遗留粘膜皱褶。鼻粘膜有粘性或干酪样分泌物,窦粘膜充血,有脓性分泌物。无菌操作采集病猪血清,作试管凝集试验呈阳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血清试管凝集试验,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这是延边地区首次发现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1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7d,全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5℃-41.5℃,病猪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剧烈咳嗽,打喷嚏,厌食,喜卧。患眼结膜炎和鼻炎,从眼和鼻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肌肉、关节有痛感,四肢无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常见病猪挤堆。用手触摸时病猪表现敏感,如有细菌感染,病情加重,病猪会因肺炎或肠炎而死亡。非典型病猪。发病缓慢。症状轻。个别的转为慢性,长期咳嗽,消化不良,消瘦。病程长达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伊通县某猪场于6~7月份发生了病猪以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41.5℃,四肢、背部、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以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鉴定,确诊为绿脓杆菌和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病在本辖区 内常见,病猪不分年龄、性 别、品种,一头或多头及全 栏发病。病初以常规抗菌 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不 断持续和发展,治后易复 发、死亡率高。 1临床症状病猪体温高 达41.5℃~42℃,呈稽留 热型。主要表现为少食或 不食,心跳加快,呼吸促迫, 眼膜潮红,病初粪便正常, 颈部、腹部、四肢内侧皮肤发红。后期有的便秘(呈羊便),并带有少许白色胶样物,一肢或多肢跛行,卧地不起,最后因机体衰弱麻痹而死。濒死期皮肤呈暗红色或青紫色。病程2~3周。2剖检变化胃肠粘膜呈严重的弥漫性片状出血,脾肿大;淋…  相似文献   

10.
1984年以来,湖南省郴州地区两个猪场有200多头不同年龄的猪发病。经临床剖检、病原检查和发病试验证明为猪痢疾。应用中药白石汤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主要临床表现除少数病猪体温升至40.3~41℃外,多数体温不升高,还有低于常温者。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有的表现腹痛,呻吟不安,不时以后脚踢腹部,初期多排出干  相似文献   

11.
许瑞 《中国猪业》2013,8(7):41-42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猪户的猪群发病,病猪表现为突然呕吐,体温达38℃。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绒毛心、胸腔积液、后肢关节腔内存在胶冻样积液等现象。采集病猪的肺脏、肝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猪副嗜血杆菌病。药敏试验证实该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敏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猪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猪弓形虫病的诊治我场饲养猪群突然暴发以持续高热为主的疾病,用安乃近或安基比林加青霉素治疗无效,病程一周左右。病猪主要表现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猪后肢无力,粪便呈栗状,头耳、四肢皮肤青紫发绀,体温41℃左右,呼吸困难,口流白沫,最后窒息死亡。死后剖检,胸、...  相似文献   

13.
病猪表现精神沉郁,有的体温升高,严重者可达59.5℃~40℃。被毛松乱,食水欲减少,呼吸促迫,喘、咳嗽、流鼻涕。身上有出血斑,尤其在四肢、耳部等部位发绀,呈兰紫色。剖检变化肺间质增宽或呈肉样变的面积较大,肺门淋巴结肿大。肝表面有云雾状坏死灶。脾脏有坏死,回盲瓣溃疡,膀胱黏膜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心肌有纤维素性渗出。  相似文献   

14.
1997年9月,本镇某专业户,从湖北省调进猪苗576头,进场后分群喂食,于次日发现死猪2头,以后4天共死亡27头,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小猪运到场后,对小猪进行分群喂食并发现有些小猪精神不好,少食或喝几口水,当时疑为小猪经过长途运输疲劳所致,但第二天早上就发现猪死亡2头,同时有274头小猪精神萎顿、喂食时不吃食只喝几口水,有的小猪不吃食也不饮水,卧地不起,下午又死亡猪1头。2临床症状该批新进小猪,部分病猪表现为精神萎顿、虚弱、卧地不起、体温均在40~41.5℃间、个别病猪体温高达42℃。有的病猪颈下咽喉部红肿坚硬…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1 常见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 1.1 与猪附红细胞体混感 临床上,病猪主要表现发热(40.5~41.6℃,甚至高达42℃),高热稽留,食欲减退或废绝,贫血,眼结膜潮红、微黄染,后期苍白,并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有的病猪腹泻似黄痢,粪便带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死亡率在50%以上,甚至高达100%。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元月4日,福州某部队猪场21头小猪全部发病,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化验室检验、现场调查诊断为丙硫苯咪叹中毒,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部队猪场共饲养21头小猪,元月4日突然发病,出现口吐白沫、全身发抖等症状,紧急注射阿托品,安钠加,氟听酸等均无效,当天死亡7头,随后又相继死亡5头,总死亡率达5725%。2.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少或废绝、流诞、口吐白沫,严重者吐黄色水样液,吐出量达1-1.5公斤。拉灰黄色、黑色、绿色稀软粪便,量少、次数多,尿赤,呼吸困难,肌肉痉挛,全身震颤,步态…  相似文献   

17.
我区某猪场于2005年3-4月发生了以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5~42.O℃.四肢、背、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检查、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此次疫情确诊为猪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2月 ,某猪场约有 10 %母猪及哺乳仔猪相继发病 ,死亡率达 40 %以上。确诊为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病猪厌食 ,便秘 ,体温升高至41.5℃ ,精神沉郁 ,视觉消失或眼结膜炎。发病母猪分娩延迟或流产 ,流产率达 5 0 %以上。有的产下死胎或木乃伊 ,弱胎产下后 1~2天死亡。2 病理剖检   2周龄内仔猪表现为最急性型。剖检主要表现为鼻腔卡他性炎症 ,扁桃体、喉头和肺水肿。肠和下颌淋巴结充血、肿大。心内膜有出血点 ,肾点状出血性炎症 ,胃底部可见大面积出血 ,小肠粘膜充血、水肿 ,大肠有出血斑 ,脑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9.
<正>一、猪瘟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猪瘟。突然死亡;突然发病,表现为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粘膜发绀。2.急性和亚急性型猪瘟。急性发病期为6~20 d,亚急性为21~30 d;发病率、死亡率高达90%;白细胞数量严重下降,不及正常猪的1/2;体温升至41℃~42℃以上;食欲下降或停止;精神极度沉郁、扎堆;病后不久,病猪全身无力、走路不稳,后躯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20.
1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 病猪初期体温为41.5—42.5℃,呈高度稽留热,呼吸急促,流浆性或粘性鼻液,上下眼睑色暗,外观呈黑眼圈状,全身皮肤发红,耳、颈、腹下、2条大腿后侧及四肢下端等处皮肤常呈弥漫性出血,有紫红色斑块,指压不褪色。后期呼吸困难,皮肤贫血、黄疸,多数病猪大便干燥,有便秘和腹泻同时发生的现象,病猪有关节肿胀、疼痛表现,仔猪患病有脑炎症状出现,怀孕病母猪大量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