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花生斑驳病     
在菲律宾,斑驳病是花生最盛行的病毒病。几乎是花生在那里种植,这种病毒病就在那里出现。它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不甚严重,但有一定程度地减产。感病植株的叶片,比正常的叶片绿色较淡,布满了暗绿色的突起物,叶片表面呈现波纹,而种子的粒度严重减少,并出现皱缩。  相似文献   

2.
雄性不育大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大豆田间偶尔可以发现大豆雄性不育株,其中有的是部分雄性不育,在这种植株上结有5—6个少量的豆荚。在引种外地品种时和在某些杂交组合或辐射杂交后代中往往见到这种现象。Hadley和Starnes(1964)首先报导了由于染色体联会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雄性不育。他们还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不育性与某些变态是相关的,如矮态、短柔毛的缺乏。通过部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进行杂交的实验,可以说明这种部分的雄性不育是受细胞核控制的。根据醋酸洋红等染色方法对花粉进行检查,发现在部分雄性不育中只有5—10%的花粉是有活力的。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方法克服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芸苔属(Brassica)植物中广泛存在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据近年研究,表现自交不亲和的植株在开花前1—2天柱头表面即形成“隔离层”(特殊蛋白质)。这种“隔离层”能阻止相同基因型花粉发芽但不妨碍另一基因型花粉受精,表明存在于柱头表面的这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一个典型的愈伤组织生长缓慢(数周至数月)以及植株再生困难和不稳定的种。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A.McHughen参考有关报道,设计出一个由原始愈伤组织快速可靠地再生植株的草案,并于1982年实施。他用小麦栽培品种‘Marquis’的种子在25%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表面灭菌25分钟,然后在无菌水中吸胀一晚  相似文献   

5.
在抗旱育种中,要有能迅速准确地评定大量植株样本水分应力的方法,才能筛选出真正抗旱的品系。为适应这种需要,本研究对测定植株水分应力的三种方法(即抗扩散性、叶温和切割叶含水量)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6.
<正> 美国密歇根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有关专业人员经过几年的研究后指出:过去认为水稻水下器官的呼吸主要靠露出水面的叶吸收氧,并通过植株体内的气隙(杆和根里的气隙特别发达)扩散到水下器官的观点并不十分可信。他们认为,水稻叶表的疏水表面能在叶和水接触的表面捕捉到一层连续的空气层,形成一条低阻的空气通道。水稻呼吸时,不是通过所谓的扩散途  相似文献   

7.
蚕豆植株最初形成的大量花朵暗示着巨大的产量潜力,这种潜力只有极小部分被利用(Kambal,1969)。这一事实可能和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的竞争有关(McEwen,1972等)。据推测,生理发育较老的贮存器官抑制幼嫩器官的进一步发育。这种现象已经用“优势效应”这一名词进行描述(Aufhammer等,1987)。摘花通常改善了剩余器官的发育,这可导致完全补偿或过补偿(Due等,1981)。完全补偿是处理植株的种子产量与对照植株的相同,而过补偿则表现为处理植株的产量比未处理的对照产量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条  相似文献   

8.
低温组织培养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端分生组织培养巳成功地用于获取无病毒植株。利用这种方法巳获得了不带(对马铃薯危害最严重的)病毒F、M、S、V、X和BCJIK的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再生植株。由于温度是影响块茎形成的最重要的外界环境因子,所以确定无菌培养中微小块茎形成最适宜的温度参数很重要。低温能刺激马铃薯块茎的形成,高温则延缓甚至完全抑制块茎的  相似文献   

9.
不少研究目的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单倍体植株。然而,看起来由四倍体植株的小孢子产生二倍体植株并不容易。已有几篇报导指出,他们成功地从结薯种的花药培养诱导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植株的营养状况影响物候期的进展.普遍认为,限制氮素营养可加速作物成熟,对禾谷类作物尤其如此(Van Dobben, 1960, Khalil, 1956).本文的结论认为,加速作物成熟是由于氮素缺乏,植株冠层温度通常高于氮素充足植株的冠层温度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在澳大利亚,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uhn(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引起的禾谷类丝核菌根腐病是很普遍的,这种病害在苏格兰、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也曾有报道。幼嫩植株的根系受侵,在存活组织上引起暗色、顶端尖点状的特征。重病植株矮化,病  相似文献   

12.
小麦苗期发育可用数量表示,植株上叶和分蘖上叶的发育均可用Haun’s(1973)方法计算(Klepper等,1982)。未受胁迫的植株叶片和分蘖按照一个固定的形式产生。这种固定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1.分蘖叶的延伸与主茎的发育时间有关;2.根据相同的成叶期间隔估算植株茎秆上叶片的产生。成叶期是指  相似文献   

13.
在茶树生长期,植株必定经过生长与休眠的交替过程。这种现象通常叫做“阶段生长”或“生长周期性”。 Bond(1942,1945)在斯里兰卡进行的研究中,认为茶梢的周期性休眠是由于最接近顶芽下端的嫩茎中维管组织面积减少。为了证实茶树周期性生长是否是由于在迅速生长的茶梢中维管组织缓慢发育而引起的,特作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引言 为使作物正常生长与获得经济产量,植株必须维持一定的养分水平,这已成为科学的概念。如果养分浓度低于或高于适宜水平,这种胁迫必然导致可见症状并降低产量。作物生育阶段中可能遇到缺素的胁迫,然而只有定期地采样并加以分析才有可能确定这种胁迫出现的时期。 随着植株分析逐渐成为确定作物营养状况更有用的手段,认真评价植株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于建立最好的采样时间提供很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虽然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在美国是一个约有6百万公顷的重要饲料作物,但对它生长、发育的系统研究始终是有限的。有人讨论过土壤缺水对植物矿物质营养的影响,通常认为遭受缺水的植株中氮累积增加,而磷及钾的含量减少。本研究旨在评价在不同生长期植株缺水对高粱植株中养分含量、干物质与养分  相似文献   

16.
虽然已知由于刺吸式昆虫吸收养分而对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有关干扰作物营养代谢的资料还是不多的。Carter认为刺吸式昆虫的伤害是植株感病的因素之一,因而害虫引起的伤害和病原微生物的感病以及其它方面的危害,势必引起植株体内产生并发症。依Tapa的见解,研究这种并发病,有可能揭示病理学过程的实质. 我们初步搞清楚了由于蚜虫吸收养分,对高粱体  相似文献   

17.
Rao  GK 于莉 《杂粮作物》1991,(4):52-54
高粱炭腐病病原菌为Macrophomina phaseolina(Tassi)Goid,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土传真菌。这种病害对高粱特别是对引入的高产高粱品种生产已构成严重的威胁。在灌浆期如植株遇到高温及土壤水势低时,病原菌就可在植株的根部和茎部定殖,从而导致寄主组  相似文献   

18.
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侵染和干旱胁迫能降低玉米的产量、株高和籽粒饱满度。其影响早有记载,但很少有人研究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在干旱年份(如1988年美国玉米带)也许是很重要的,因为和干旱有关的大量病毒传播介体所引起的MDMV接种体可能增加。以前对干旱和玉米矮花叶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Lindsey等(1975)认为,MDMV侵染的玉米植株叶片和正常叶片相比蒸腾速度下降,水势增加。在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9.
用数量表示作物产量和植株群体之间的关系,对于评价最适群体密度或估计最高产量都是有用的。1969年Willey等曾研究过籽粒产量或总干物质产量同植株密度关系之间的不同类型。他们认为倒数方程可以对产量与密度的关系提供最有意义和准确的说明,但有人(Willey等1969)发现产量和植株密度的对  相似文献   

20.
玉米籽粒产量和抗倒伏的重要茎秆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茎秆倒伏的最常用方法是测定茎秆本身倒伏程度,当然这是最合乎逻辑的了,但是对于查明倒伏的诸多原因,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茎秆倒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但测定时它却表现为质量性状。这种性状的表现通常具有临界特性(Falconer,1981)。植株或是倒伏或是不倒伏,测定茎秆倒伏无法预计植株抗倒伏的程度。植株倒伏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表现为交互作用(Loesch等,1963)。这就是在估算茎秆倒伏时标准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