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血中生化指标监测围产期奶牛脂肪肝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测定了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浆中葡萄糖(Glu)、游离脂肪酸(FFA)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用以监测受试牛脂肪肝的发生和转归。结果表明:在产后15~20d内,脂肪肝患牛血糖平均值极显著低于正常牛;在产后25d内,血浆中FFA平均值显著高于正常牛;在产后10d至20d间,血浆中AST平均值极显著高于正常牛。受试牛产后脂肪肝的发病率为44%(4/9),平均发病时间为产后8.8d,病程平均持续15d。  相似文献   

2.
过瘤胃脂肪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高产荷斯坦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头。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200g、300g和400g过瘤胃脂肪;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0d。在饲喂前、饲喂后10d和20d检测试验奶牛血浆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Ⅲ组血糖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变化均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过瘤胃脂肪能提高血糖水平,从而改善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20,(1):153-161
为了研究运动对围产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体况相近围产期健康高产奶牛30头,将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5)为非运动组;试验组(n=15)为运动组,分别采集-21,-7,0,7和30 d晨饲前静脉采血10 mL,分离血清检测生化指标、NEFA、BHBA和免疫指标,用SPSS 22.0的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组ALT在-7,0,7,30 d及AST在7,30 d和ALP在0,7,30 d显著(P<0.05)高于非运动组。运动组GLB、A/G和TP在-7,0,7和30 d和非运动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GLB和TP显著高于非运动组。非运动组和运动组NEFA在分娩当天升高进而下降,非运动组NEFA趋势变化曲线高于运动组,分娩当天达到峰值且差异显著(P<0.05)。运动组与非运动相比Ca分娩当天和产后30 d组差异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分娩当天IgG、产后7 d TNF-α和产后30 d IgG和TNF-α显著(P<0.05)高于非运动组。综上表明,围产期奶牛分娩前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维护围产期奶牛肝脏功能,提高GLB和TP的水平,维持产后Ca、IgG和TNF-α稳定,有利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葛根提取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3胎次泌乳荷斯坦牛32头,按照产奶水平、泌乳阶段、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2、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5、125、250 mg/kg的葛根提取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平均日产奶量分别提高了17.47%、9.68%、11.36%;且乳脂率和乳密度有所上升,乳中蛋白质、非脂固体等指标变化不大;试验组能提高奶牛血液中E2、COR、PRL含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补饲葛根提取物可以缓解奶牛产奶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用72头茶斯坦奶牛研究了夏季热应激对血液生化指标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期奶牛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较非热应激期的冬、春、秋季分别降低39.51(P〈0.01),35.81%(P〈0.01)和16.48%(P〉0.05);热应激期奶牛血清中抗坏血酸含量较冬、春、秋季分别降低26.03%(P〈0.01)、13.35%(P〈0.05)和15.01%(P〈0.05);热应激期奶牛血清钙、钾、钠含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农业大学沽源草地试验站研究了两种放牧制度与放牧强度对在多年生禾草/紫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上放牧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促进了奶牛营养状况的改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和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而Ca、P、血糖、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等含量则均有所提高,不同放牧处理对奶牛血液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轻度轮牧对奶牛机体代谢的促进作用高于中度轮牧和连续放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环境温度、湿度下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逐渐下降和舍内湿度的升高,血清TP、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ALB含量明显下降,血清BUN含量呈波动性变化;血清Ca含量显著下降,血清P含量在舍外-2.5℃时最低,以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而显著升高。本试验说明奶牛血清中的某些生化指标可随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To explore the acting mechanism of Pueraria extract on fatty liver hepatocytes in dairy cows. The hepatocytes in dairy cows were isolated by two-step collagenase perfusion method and observed. The hepatocytes cultured in vitro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ueraria extract. The activities and contents of ALT, AST, TG, SOD and MDA in the hepatocytes were detected by biochemical methods.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eraria extract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50,100 and 500 μg/mL coul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iver cells of ALT, AST, TG, TC, MDA activity and content, increase SOD activity (P < 0.01). The Pueraria extract had significantly therapeutic effect on dairy cows fatty liver of biochemical indexes. The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regulate lipid metabolism and anti lipid peroxidation.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研究隐孢子虫的致病机理,对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各组奶牛血清若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尿素氮(BUN)、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蛋白(TP)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一氧化氮(NO)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糖(BG)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A/G)值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血中生化指标检测围产期奶牛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9头中国荷斯坦奶扣分娩前后血浆中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用以监测受试牛脂肪肝的发生转归。结果表明:在产后15-20d内,脂肪肝患牛血糖平均值极显著低于正常牛;在产后25d内,血浆中FFA平均值显著高于正常牛;在产后10d至20d间,血浆中AST平均值极显著高于正常牛。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是许多奶牛泌乳早期主要的代谢性疾病,并常引起奶牛疾病的发生和繁殖力下降.严重的病例,泌乳量和能量摄入减少.因此,病理学研究可为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每年可节省数百万美元的损失.脂肪肝是由于肝脏摄取脂类的量超过肝脏氧化和吸收的量,脂肪动员高浓度的血浆非酯化脂肪酸引起的.过量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肝脏,造成细胞完整性和功能降低,从而造成肝脏功能改变.文章从脂肪肝的基础病理、临床病理、免疫病理以及生殖病理方面,论述了脂肪肝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机选取21头临床健康荷斯坦奶牛(CMT检测呈阴性)、19头隐性乳房炎奶牛(CMT检测呈阳性)、33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分别于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碱性磷酸酶(AL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碱性磷酸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P<0.01或P<0.05),临床型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sa、IgM、IgG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或P<0.05).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碱性磷酸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高于健康奶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3组奶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一种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紊乱病,会降低奶牛产奶量和平均使用寿命,影响后续生产性能的发挥,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组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奶牛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为预防和治疗奶牛脂肪肝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筛选奶牛脂肪肝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生产实践中快速诊断和治疗奶牛脂肪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筛选诊断脂肪肝生物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随机采集77头产后7 d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清,测定生理生化指标。根据Reid方程计算的Y值将奶牛分为正常组(Y>1)和脂肪肝组(Y<1),比较两组奶牛血清指标的差异,并与Y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组间差异与相关性显著的指标作为生物标志物,用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的AUC值、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和最佳临界值。将Reid方程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作为标准,用非酯化脂肪酸(NEFA)、谷草转氨酶(AST)的最佳临界值检测461头奶牛患脂肪肝的情况。【结果】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NEFA、葡萄糖(Glu)、AST、谷丙转氨酶(ALT)在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总蛋白(TP)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EFA、Glu、AST、ALT、T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n)与Y值显著相关(P<0.05),可...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分别选择粗放饲养(EP)、集约化饲养(CP)和不完全集约化饲养(IP)模式下体重、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健康奶牛各30头,采集血样,检测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及代谢相关激素,分析其与奶牛不同饲养模式的关系。结果表明,CP型、IP型奶牛血液中血糖(GLU)、白蛋白(ALB)、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脂多糖(LPS)和组胺(HIS)含量与EP型相比有升高的趋势,而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多胺(TA)含量则显著低于EP型(P<0.05);CP型、IP型奶牛血液中胰岛素(INS)、胰岛素/胰高血糖素(INS/GC)、甲状腺素(T3)、生长激素(GH)含量与EP型相比有升高趋势,而血液中胰高血糖素(GC)含量则低于EP型。综上所述,不同饲养模式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相关激素分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CP型饲养模式较好,且CP型>IP型>EP型。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胎次、体重、平均泌乳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12.5%的常规豆粕,试验Ⅱ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25.0%的常规豆粕,试验Ⅲ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45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但各试验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奶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奶牛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奶牛的乳脂率、乳糖率、非脂乳固体、乳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血浆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应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可以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改善乳成分,同时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究辣木梗叶替代基础饲粮中50%苜蓿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8头产后100~150 d,经产,体重、胎次、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健康的荷斯坦奶牛,每4头为1组分为2组进行交叉试验。试验(A)组饲喂用辣木梗叶替代基础饲粮中50%苜蓿的试验饲粮,对照(B)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分2期进行,每期18 d,其中前15天为预试期,后3天为试验期。采集血样及奶样,并记录干物质采食(DMI)量和产奶量。结果表明:1)与B组相比,A组奶牛的DMI显著增加(P0.05),产奶量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且显著提高了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有降低乳体细胞数的趋势(0.05≤P0.10);2)A组奶牛血浆中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有下降的趋势(0.05≤P0.10);3)与B组相比,A组显著提高了奶牛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Ig G)的含量(P0.05)。因此,辣木梗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预防乳房炎的发生,改善奶牛血浆生化指标,提高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可作为优质粗饲料应用于奶牛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确定中国荷斯坦奶牛饲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适宜添加量。选择45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9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0%、1.5%和2.0%的蒙脱石,测定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奶牛的日均采食量、产奶量和4%标准乳产量在蒙脱石添加量为0.5%时最高,之后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添加量为0.5%~2.0%的试验组日均采食量、产奶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乳尿素氮和血清尿素氮浓度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蒙脱石添加量为0.5%时乳体细胞数最低,乳脂率最高;蒙脱石对饲料转化效率及其他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霉菌毒素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奶牛饲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安全添加量为2.0%以内;为达到预防霉菌毒素目的,同时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推荐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19.
用常规分析方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奶牛常用20种精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饲料中高级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且不同来源的饲料其营养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