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品种间的杂种优势生产商品肉羊是我国乃至世界肉羊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父、母本品种的优异性状进行有机融合,所生产的商品肉羊不仅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肉质优异等特性,而且具有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吉林省是我国肉羊生产优势区域之一,因此,利用自国外引入的杜泊羊、萨福克羊、澳洲白羊等作为父本品种,以小尾寒羊、湖羊、乌珠穆沁羊作为母本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进而为筛选出适合于吉林省乃至北方农牧交错带最佳的肉羊杂交组合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各个杂交组合F1代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发育性状和产肉性能,尤其是杜泊羊与小尾寒羊的F1代更为突出,表明该杂交组合可以作为商品肉羊生产的最佳二元杂交模式在区域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杜泊羊是世界著名肉羊品种之一,宁夏引进后作为父本与本地滩羊、小尾寒羊进行了杂交改良研究,其杂交效果良好,后代杂种优势显著。为了验证杜泊羊与宁夏滩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育肥效果,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夏平罗县肉羊繁育中心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用绵羊品种对国内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萨福克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等优良绵羊品种与我国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其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胴体品质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用绵羊的杂交改良工作,为推动中国肉用绵羊杂交改良,提高地方绵羊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扩大我国肉羊的生产规模,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性肉食结构平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宁夏肉羊杂交改良效果、筛选出优质杂交改良的主推品种,试验选择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杜寒杂一代)和本地滩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滩寒杂一代),对其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杜寒杂一代的生长发育、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均显著好于滩寒杂一代,杂种优势显著,羔羊肉用体型明显,饲料报酬高,养殖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特克塞羊、杜泊绵羊为父本,形成二组杂交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品品质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并与纯种小尾寒羊及其它杂交组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寒、特×寒杂种一代羔羊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与其它组合无明显差异.初步认为,杜泊绵羊和特克塞羊均可以作为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的父本.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对甘肃省近年引进的不同品种肉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本试验主要以南非美利奴羊(萨门)、陶赛特羊、特克赛尔羊及杜泊肉羊作为父本,以小尾寒羊母羊,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研究,本试验根据各场存栏杂种肉羊的品种及数量,设立6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按期对试验羊只初生、3月龄、6月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并对成年母羊的配种产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验得出:(1)以萨门、陶赛特、特克赛尔及杜泊肉羊作为父本,对我省各地绵羊杂交,后代杂种优势明显,适应性强,耐粗饲,在外貌、生长、产肉、繁殖性能及羊肉品质等方面均有提高。(2)杂种肉羊繁殖性能也较纯种肉羊有所提高。(3)试验证实杂交后代实现肉羊杂交育种、优质羊肉生产和实现肉羊产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双乾肉羊是以南非杜泊绵羊作父本,吉林本地寒羊(寒羊串子)为母本,利用杜泊羊肉用性能好和寒羊繁殖率高的种质特性,采用常规育种和 FecB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经杂交选育、横交固定与扩繁,培育的适合生产优质高档羊肉的肉羊新品种. 双乾肉羊具备较强的采食能力,耐粗饲,适合舍饲与半舍饲.在生长性能方面体现为,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肥育性能较好;在繁殖性能方面体现为性成熟较早,具备高繁殖效率;双乾肉羊产肉性能卓越,肉质优良.我们以双乾肉羊的生长发育作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双乾肉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对该品系种源的早期选择、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充分利用,以及双乾肉羊整体生产性能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杜泊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小尾寒羊是中国地方优良品种羊,具有繁殖率高的优点。建平县亿兴牧业用杜泊羊做父本、小尾寒羊做母本,通过杂交、择优选育杜寒F1代母羊为母本,再用杜泊公羊杂交产生杜寒F2代,并对杜寒F1、F2肉羊、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繁殖率、生长速度、体尺、屠宰率、出肉率等进行了测定统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杜寒F1、F2肉羊在生长速度、日增重、体长和胸围、屠宰率和净肉率等各项指标较小尾寒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蒙古羊与杜泊羊的杂交优势,试验测定了以蒙古羊为母本、杜泊羊为父本的杜蒙F1代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杜蒙F1代羔羊前胸宽深,后躯丰满,肉用体型表现优于蒙古羊羔羊;杜蒙F1代羔羊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好于蒙古羊羔羊,其中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屠宰率显著高于蒙古羊羔羊(P0.05);杜蒙F1代羔羊肉色鲜红,亮度(L*值)、红度(a*值)大于蒙古羊羔羊,而黄度(b*值)小于蒙古羊羔羊;杜蒙羊F1代羔羊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嫩度也优于蒙古羊羔羊相应部位;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蒙古羊羔羊。说明以蒙古羊为母本、杜泊羊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可提高肉羊屠宰性能,改善羊肉色泽及嫩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阜康市本地土种羊的生产性能,用世界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萨福克羊进行改良。对萨福克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一代羔羊体格粗壮,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体型特征,胸深宽,肋骨较开张,背宽,后躯较丰满,生长快,毛色混杂等特点。杂一代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羔羊(P<0.01),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试验组F1的初生重比对照组F1高39.80%,断奶重比对照组高65.70%,10月龄体重比对照组F1高出50.66%,胴体重比对照组高6.70 kg。说明阜康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改良当地绵羊品种生产性能,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肉羊生产,推广羔羊育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Progress on Utilization Analysis of Dorper Sheep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rper sheep is native to South Africa, it is one of the world famous mutton sheep breeds, it is a good terminal male parent of mutton sheep hybrid production, after be introduced into China, it has been distributed in many provinces (municipality,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e the commercial mutton sheep production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orper sheep, good meat performance of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and by introducing Dorper sheep at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the first filial generation of hybrid with local sheep varietie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local sheep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at performance, we found that the first filial generation of Dorper sheep as male parent hybrid with local sheep all showed strong heterosis, and could be used as excellent male parent varieties of cultivate the new mutton sheep varieties and hybridiz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为新疆库尔勒地区引进巴彦淖尔多胎羊进行肥羔生产和肉羊杂交利用提供依据。试验比较了2017年与2018年同一饲养管理水平下杜泊羊(父本)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母本)杂交后代(杜×巴F1代)和新疆库尔勒地区本地绵羊自然交配所生产的羔羊(对照组羔羊)之间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对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和当地母羊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3月龄及6月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除2018年6月龄杜×巴F1代羔羊体长、胸宽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外,2017年与2018年6月龄屠宰时杜×巴F1代羔羊的体高、胸深、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2017年和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胴体重分别比对照组羔羊提高了21.07%和22.90%,差异均极显著(P<0.01);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净肉重、净肉率极显著(P<0.01)大于对照组羔羊;巴彦淖尔多胎母羊的难产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绵羊,羔羊成活率极显著(P<0.01)低于本地绵羊,但其受胎率显著(P<0.05)高于本地绵羊,产羔率、双羔率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了24.72%和3.41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杜×巴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均优于对照组羔羊,继承了父本杜泊羊优良的生长发育性能;母本巴彦淖尔多胎羊保持了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多胎性。在该地区引入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并与杜泊公羊进行杂交,充分利用杜×巴F1代羔羊的杂种优势,将明显提高该地区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的舍饲草料条件下,对宁夏地区目前存留和仍被杂交改良生产利用的萨福克、杜泊、特克赛尔、陶赛特等主要引进品种的杂交利用效果和后裔生产性能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杂交后代普遍表现出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和繁殖性能好的特点,特别是杜泊品种杂交后裔的产肉和繁殖性能比其他品种杂交后裔的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屠宰性能、肌肉化学成分的检测,探讨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后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屠宰性能来看,杜寒F1和杜寒F2均继承了杜泊羊的优点,对小尾寒羊产肉率低的缺点有较大改善;从总体肉品质来看,杜寒F1和杜寒F2均继承了杜泊羊产肉多、肉质鲜美的优点,并且在肉色、嫩度、熟肉率、滴水损失、含钙量方面均优于小尾寒羊和杜泊羊。杜寒F2的肌肉嫩度、肉色指标均优于杜泊羊、小尾寒羊及F1代。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引进的优良肉羊品种特克塞尔和杜泊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所生产的杂交一代羔羊进行肥育。试验设3个组合。试验组I(特寒羊):特克塞尔绵羊(♂)×小尾寒羊(♀);试验组Ⅱ(杜寒羊):杜泊绵羊(♂)×小尾寒羊(♀);对照组Ⅲ为小尾寒羊本交羔羊。在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其杂交一代(F1)肉羊的体重、饲料转化率和肉用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杜寒F1的多个性状均优于特寒F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绵羊无论存栏数还是产肉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各地方品种众多,与世界优良肉用绵羊相比普遍体重较小、生长慢。2001年以来我国引进了著名肉用绵羊—杜泊绵羊,各地相继开展了杜泊绵羊对本地绵羊的杂交改良,都取得了显著效果,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及产肉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加速我国肉用绵羊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某场2010、2011年所产萨陶寒、陶寒、特寒F1代羊生产性能进行数据分析后结果显示,萨陶寒、陶寒、特寒代羔羊繁殖率高,都遗传了小尾寒羊的高繁殖力,3组之间萨陶寒F1代繁殖成活率明显高于陶寒、特寒F1代羊。小尾寒羊虽然产羔多,产羔率可达180%以上,但其繁活率却略低于陶寒F1代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河北省唐山地区养殖的肉用绵羊最佳杂交组合,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本研究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分别以澳洲白羊(AWF)、杜泊羊和夏洛莱羊为父本,分3组进行杂交试验,其中,1组为澳洲白羊和小尾寒羊杂交(AH组),2组为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DH组),3组为夏洛莱羊和小尾寒羊杂交(XH组)。对3组肉羊杂交F1代羊的生长性能和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除夏寒F1代母羊的初生重略低于澳寒F1代母羊外,夏寒杂交F1代羊的初生重(公羊)、断奶重、6月龄体重、初生到断奶时的平均日增重均为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杜寒和澳寒F1代羊(P<0.05,P<0.01)。断奶到6月龄时的平均日增重,杜寒F1代公、母羊均为最高,其次是夏寒F1代公、母羊,杜寒F1代公、母羊与其余两组均未达显著性差异(P>0.05)。3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胸宽,6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体高,其余均是夏寒F1代羊最大,且部分指标极显著高于澳寒F1代羊(P<0.01)。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夏寒F1代羊,基础体重较高,出生后生长速度始终较快,而杜寒F1代羊在断奶后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3个肉羊杂交组合F1代羊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CLPG基因的第41 bp处存在一个错义突变位点(g.C > T),该位点有CC和CT 2种基因型,其中CC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具CT型个体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以及3月龄和6月龄各体尺指标,均明显高于具CC型的个体。综合以上结果,提示夏洛莱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优势较为明显,T等位基因可促进肉用绵羊的生长发育,建议在河北省唐山地区进行肉羊生产时,尽可能选择夏寒杂交组合且携带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