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on short-distance transport stress in beef cattle,15 healthy and 12-month-old Simmental crossbred beef cattl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transport stress group an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test group with 5 cattles in each group.The cattles in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test group were fed with 10 g/d per hea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The cattles both in transport stress group an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test group were transported for 3 h at the speed of 60 km/h,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used for measuring som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The daily gain and morbidity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transport stress group,serum N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1 d after transportation comparing to before transportation (P<0.05). serum Na+, K+, Ca2+ and Cl-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in control group an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test group (P>0.05).After transport (1 and 7 d),blood Na+/K+-ATP activitie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 SOD and GSH-Px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hile serum MDA contents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in transport stress group comparing with that at 1 d before transport.These indicators of the control an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test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P>0.05); 7 d average daily gain after transportation of control group an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test group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ransport stress group (P<0.01), incidence rates of respiratory and gastrointestinal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test group was lower than transport stress group.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transport stres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beef cattle.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603-1607
为研究VC、V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KHCO3抗应激复合添加剂对出栏肉牛抗应激的作用效果。选择16头健康、体况相近、体质量(430±20)kg的14月龄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添加剂运输)、B组(饲喂添加剂不运输)、C组(不饲喂添加剂运输)、D组(不饲喂添加剂不运输),A和B组每头牛添加VC、VE、GABA、KHCO3的剂量分别为4、2、1.2、6g/d,每日在饲料中添加1次,连续饲喂7d后进行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的公路运输,之后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激素以及HSP70的检测。结果显示,运输应激后C组的IL-2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的IL-4、IL-10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A和C组的TNF-α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和C组的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高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降低(P0.05);C组的血清中GC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HSP70(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B和C组(P0.05),A组显著低于C组(P0.05);A和C组HSP70蛋白显著高于B、D组(P0.05)。结果表明,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公路运输后能引起出栏肉牛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抗应激添加剂可以缓解出栏肉牛由运输引起的应激。  相似文献   

3.
肉牛专用运输车降低运输应激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验证肉牛专用运输车降低运输应激的效果。【方法】将本团队研制的肉牛专用运输车和普通运输车进行肉牛运输效果对比试验。长途运牛过程中,从肉牛专用运输车和普通车各随机选择6头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输前17h、运输后4h、20h、26h、45h、52h以及运输后7d、17d颈静脉采血后分离血清并提取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血清中K+、Na+、Cl-、Ca2+离子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HSP90水平,并称重、观察后统计两组在运输后15d的增重与发病率。【结果】结果显示专用车组肉牛运输后血清K+、Na+、Cl-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HSP90的变化程度低于普通车组,运输后15天体重损失显著减少,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有降低趋势。【结论】本结果说明肉牛专用运输车的抗应激效果优于普通运输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18头健康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对照组),每组6头,试验组Ⅰ灌服参苓白术散,试验组Ⅱ灌服四逆散,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以及运输前后不同时间,进行激素、免疫功能指标监测。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参苓白术散可使肉牛运输前后的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缓和,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而试验组Ⅱ四逆散的抗应激效果不及试验组Ⅰ参苓白术散。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在运输前,对第1批的69头牛进行以肌肉注射科特壮为主的综合用药处理,对第2批的39头牛进行肌肉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处理,运输时间分别为32 h和36 h,途中不提供水和任何食物,牛运达后继续观察30 d,记录环境温湿度及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几乎肉牛始终都处于热应激的状态中;第1批牛和第2批牛在运达后陆续发病,2批牛分别在运后第9天和第13天前时,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低,但之后到运后1个月,试验组又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高;运后第1批牛要比第2批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1.23%和20.29%。  相似文献   

6.
运输应激会对动物的生产、内分泌、肉品质以及免疫功能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肉牛在经过长途运输后会造成瘤胃功能减退,瘤胃微生物菌群失调,进而导致肉牛采食量、反刍次数减少,体温升高,体重下降等。文章综述了运输应激对肉牛神经内分泌、生化指标、肉品质、免疫、抗氧化功能等的影响,概述了缓解肉牛运输应激的相关措施,以期为肉牛运输应激后续的相关研究及生产过程中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途运输肉牛容易产生应激反应,为了解中草药对肉牛运输后应激性症状是否存在改善作用,试验选取24头临床检查健康、体重相近(约300 kg)、8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和对照组),每组6头,试验组Ⅰ灌服参苓白术散,试验组Ⅱ灌服刺五加液,试验组Ⅲ灌服自拟方剂(黄芪多糖+参苓白术散...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黄芪多糖(A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为免疫增强剂和抗病毒药物在动物养殖业中已广泛应用。本文就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调节、增强疫苗保护力、抗病毒以及抗应激作用做一综述,旨在为养殖业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的、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病理反应,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易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分析和总结了1例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黄芪多糖(A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为免疫增强剂和抗病毒药物在动物养殖业中已广泛应用.本文就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调节、增强疫苗保护力、抗病毒以及抗应激作用做一综述,旨在为养殖业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热应激对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对体况相近、身体健康的母牛各20头,分别在热应激(夏季)和非应激(春季)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指标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含量差异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T-AOC含量有比科尔沁...  相似文献   

12.
试验探讨了2个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与牛运输应激性状的关联分析。选择120头12月龄、体重250 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杂种肉牛进行运输应激试验,并根据牛基因组遗传图谱,选择23号染色体上与HSP70基因连锁的微卫星座位BMS468和BM1258检测其在西门塔尔杂种肉牛样本群体中的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拟合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微卫星座位与运输应激性状部分指标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微卫星座位BMS468共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128、134、140、146、154 bp),优势等位基因为128和134 bp,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e)分别为3.66、0.68和0.73,遗传多态性较高,关联分析显示与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和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128/128 bp基因型个体的运输后7 d平均日增重最大(P < 0.05),134/128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微卫星座位BM1258座位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99、101、103、113、117、119 bp),优势基因为101 bp,Ne、PIC和He分别为4.30、0.73和0.77,遗传多态性较丰富,关联分析显示,其与发病率显著相关,其中99/99 bp基因型个体的发病率最低(P < 0.05)。综上所述,2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牛运输应激性状的潜在遗传标记,为开展牛抗运输应激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生产性能相近的380日龄海兰灰蛋鸡1 44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以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100、150、200和250 mg/kg黄芪多糖,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K^+对高盐胁迫下红豆草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在高盐胁迫(100 mmol·L^-1 NaCl)下添加不同浓度(5、10、25和50 mmol·L^-1)KCl对4周龄幼苗处理7d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盐胁迫显著抑制了红豆草幼苗的生长;然而,添加不同浓度KCl明显减轻了高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盐胁迫下,随着KCl浓度的升高,红豆草幼苗的鲜重、干重、组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当浓度为25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有所降低;叶和根中的Na^+浓度逐渐降低,而K^+浓度和K^+/Na^+呈逐渐升高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KCl浓度为25 mmol·L^-1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转化酶活性逐渐减小,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APX)、蔗糖合成酶(SS)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添加K^+可通过维持植株体内K^+、Na^+稳态平衡、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强蔗糖的合成与积累,来减轻高盐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物健康生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温热环境逐渐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和关键因素之一。虽然肉牛生产受到热应激的影响没有奶牛显著,但这种影响也不容小觑。本文综述影响肉牛养殖的环境因素,并阐述温湿度指数在肉牛健康养殖中的评定方法,以及热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生理机能、免疫指标、繁殖性能和肉品质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缓解热应激对肉牛生产影响的有效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物理预防、肉牛耐热性的品种选育以及营养调控等。  相似文献   

16.
肉牛应激反应综合症在现代规模化设施养殖条件下发病率高,机体为动员大量能量来对付应激原的刺激而使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出现负氮平衡,适应机能破坏,生理功能降低,内分泌和代谢失调,引发各系统机能紊乱甚至死亡.在前期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设施养殖肉牛应激反应综合症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添加抗应激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周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mol·L~(-1))NaCl及50m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3、5、7和9d)对其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以期解析红豆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0mmol·L~(-1))相比,5、25和50 mmol·L~(-1) NaCl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影响不大;而100和200mmol·L~(-1)明显抑制其生长。随着盐浓度增加,红豆草地上部和根Na+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50~200mmol·L~(-1)下,地上部Na+浓度较对照增加14~39倍。特别是200mmol·L~(-1)使根Na+净吸收速率较对照增加了35倍,使整株总Na+量和地上部Na+相对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93%和45%;而显著降低了根的K+、Na+选择性运输能力。在50mmol·L~(-1) NaCl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地上部和根Na+浓度也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根中的Na+到7d时达到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相反,K+浓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根中的浓度始终高于地上部。由此可见,在5~50mmol·L~(-1) NaCl下,红豆草通过维持其体内K+、Na+稳态平衡抵御盐胁迫;而在100和200 mmol·L~(-1)下,红豆草地上部积累大量Na+,但其叶片Na+区域化及K+选择性转运能力较弱,导致植株体内Na+、K+稳态紊乱,产生离子毒害,从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一类抗原递呈细胞(APC),因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发挥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免疫学研究热点。多糖是中药黄芪的重要有效成分,由己糖醛酸、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等组成,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应激和抗氧化等作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促进DC成熟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论文从DC的形态和功能变化、DC的成熟和DC表面标志CD80、CD86、CD83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黄芪多糖对DC抗原递呈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肉牛的运输福利是关乎内蒙古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畜牧业大省,内蒙古地区每年都进行大量的调运肉牛操作,不规范的运输会引起动物发生应激反应,进而使肉品质的下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注重运输环节的动物福利问题。文章通过总结实践和经验,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肉牛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运输过程中的福利化预防措施,以其为改善肉牛运输福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