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7个松树树种的材积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地点、重复对材积和产脂力的影响均不大,树种间材积和产脂力差异规律不明显。4个年度数据中,9年生和15年生材积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9年生和16年生时产脂力均达显著差异。从树种平均值分析来看,热带松、本种加勒比松和马尾松生长相对较快,而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以及火炬松则生长较慢;产脂力较高的是热带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优树混合种,属中等产脂力的是本种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产脂力较低的是垌头群马尾松(对照)和火炬松。  相似文献   

2.
以26年生加勒比松巴哈马(Pinus caribaea var.bahamensis)变种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开展产脂能力评价研究。通过分析种源间产脂能力变异情况,研究该变种加勒比松的产脂改良潜力,并选择适于在广西南部种植的高产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在产脂力及胸径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树高上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巴哈马变种产脂力平均值为8.82 g/d,高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对照47.63%,是一种优质的高产脂树种。根据分析结果,初步评价出材脂兼用优良种源By fields与优良家系Crdwell;并选择出3株高产脂优树,实际改良增益可达46.92%。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杂交松产脂量及松脂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7年生杂交松50天内产脂量为588 g/株,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马尾松高9.91%、23.01%、68.48%;全年产脂量3 057 kg/hm2,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和马尾松高43.1%、59.9%、82.5%.产脂量与树高胸径综合指数密切相关.杂交松松脂成分与湿地松、加勒比松相比,没有显著差别;与马尾松相比,除左旋海松酸偏低、去氢枞酸偏高外,其余组成成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4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浙北7 a和6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本种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皖南9 a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标,研究了不同杂种在不同地点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种类型在不同地点的生长差异非常显著。在浙北余杭试验点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生长最好,其中材积增长超过对照40%的杂交组合有PTCH20、PTCH12、PTCH41、PTCH17、PTCH61和PTCH16共6个,全部是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占该试验点所有杂交组合的11.11%;在皖南太湖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杂交组合多为湿地松×古巴本种加勒比松,少量为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同时该地区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也有生长较好的杂交组合,该地区优良杂交组合(材积超过对照40%)包括PECC1-37、PECH12-9、PTCH13-24、PECC18-55、PECH42、PECC18-32、PECC10-6共7个,占所有杂交组合的28%,包括3个杂交组合类型(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该结论和国内外关于杂种松的适应性及生长优势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对我国南方不同地区发展速生杂种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7.
加勒比松是世界热带及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和部分中海拔地区的主要针叶用材树种,原产加勒比海的部分地区。它有正种(古巴)、巴哈马及洪都拉斯三个变种。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正种加勒比松比我国热带、亚热带速生的湿地松、马尾松等表现得更为速生。 我国在70年代营造了一批加勒比松母树林,如广东的雷州、高州、海康、湛江及广西合浦等,但母树产种少,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8.
选择了高海拔和低海拔2种立地条件,研究了不同立地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生长和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的湿地松胸径和树高均显著低于低海拔,高海拔地区湿地松平均胸径为7.65cm,平均树高为4.23m;低海拔湿地松平均胸径为10.69cm,平均树高为6.93cm。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区上,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均显著大于马尾松,高海拔地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1.33g,马尾松为0.41g,低海拔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3.96g,马尾松为2.36g;在不同海拔高度上,两树种的产脂量均为低海拔区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以开展松树人工授粉和杂交育种工作,我们于1978年冬至1979年春,对湿地松、加勒比松(古巴)、火炬松、南亚松和马尾松等树种的开花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初次结果简介如下。一、材料的观察:1.树种的年龄:加勒比松(原产古巴)、南亚松、马尾松都是(1964年定植)15年;湿地松(64、72定植)15年和7  相似文献   

10.
国外松采脂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年生松类林木的采脂试验表明,湿地松的松脂产量为马尾松的2.47倍,大炬松为马尾松的1.22倍。通过施用增脂剂,湿地松增加松脂产量37.8%,火炬松增加44.4%,马尾松增加23.5%。  相似文献   

11.
对建水县小关石漠化地区栽种的云南松、马尾松、加勒比松、湿地松10a生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树高、胸径、冠幅的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表明: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也是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冠幅年平均生长量则是云南松最大,马尾松最小.加勒比松、马尾松可作为建水县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进行推广;云南松作为乡土树种虽然存在有蹲苗期、前期生长量低等问题,但也可作为造林推广树种;湿地松则适宜培育小径材,可作为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12.
在闽南沿海沙地引进3种桉类树种、3种松类树种进行试验,并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马占相思、乌墨、柠檬桉混交林。经4年观测认为,柠檬桉、巨尾桉、刚果桉3种按树在沿海沙地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小分别为巨尾桉>刚果桉>柠檬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3种松类树种只有湿地松在砂质海岸适应性强,火炬松和加勒比松长势弱;木麻黄与湿地松、柠檬桉混交效果比木麻黄纯林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黔中地区建立坑木和纤维和材基地树种选择作参考,对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三树咎调查结果,湿地松和马尾松商品材出材率接近,但湿地松树皮率较高,营林成本:马尾松大于火炬湿地松,湿地松大于火炬松,营林周期不宜超过25年。  相似文献   

14.
国外松又有人叫国外良种松,一般是指我国引种数量较多的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而言(加勒比松喜温,不耐寒,我省大部分地区不适合种植)。湿地松、火炬松都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含脂量高,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很好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据资料介绍,二十三年生湿地松,胸径平均二十三公分,二十七年生湿地松林每亩可产材二十五点三立米,年生长达零点九一立米,二十至三十年就可以采伐利用。火炬松前十年生长迅速,年高生长约一米,径生长一点三公分以上,二十五年生树高二十一米,胸径二十至三十公分。我国引种的湿地松生长也很迅速,比马尾松快百分之五十以上,火炬松生长更快,比马尾松大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湿加松在粤北山区早期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种植于粤北乐昌龙山林场的6年生湿加松测定林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B)、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PEE(op))、洪都拉斯加勒比松1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PCH(op))、马尾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MA(p))、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H(p))、古巴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C(p))、巴哈马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B(p))、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混合子代(PEE(i))、湿地松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PEE(o))、湿地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EE(p))、火炬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TA(p))间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差异.结果表明:树种间及树种内类型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存在差异,生长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生长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EE×PCH>PEE×PCB>PCH(p)>PMA(p)>PCH(op)>PEE(op)》PEE(i)>PEE(p)>PCB(p)>PCC(P)>PEE(o)>PTA(p);湿加松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6.2%,6年生时保存率平均达87.2%;21个家系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中初选出10个最优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6.35 m、10.85 cm、0.035 48 m3,与PMA(p)、PCH(p)、PCB(p)、PEE(o)、PTA(p)比较,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59.39%、48.76%、134.97%、162.23%、172.29%.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火炬松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在1~20 a内,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20~30 a内,国外松生长不如马尾松,而且对地力的适应性也不如马尾松。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但在立地差、集约度低或海拔高处应以本地树种马尾松为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在台拉登印度林研所“新森林”(New Forest)所进行的各种实验栽培的国外松不同树种及其种源长势的评价。在树种中,就高生长和径生长来说,加勒比松是最佳树种,其次是湿地松。存活率最高者是湿地松,最低者是卵果松。株行距等于或超过2.5m×2.5m,对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的径生长最有利。在加勒比松中,来自危地马拉波普通—佩腾、尼加拉瓜阿未米坎巴的加勒比巴哈马变种的种源和来自安德罗斯岛的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的种源比其他种源的长势好。卵果松不同种源之间的各种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病区调查、室内人工接种和病区自然接种等方法鉴别南方几种松树对褐斑病的抗性表明:本地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最为抗病,火炬松(Pinus taeda)次之,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八十年代引种的古巴加勒比松(Pinus caribea var,caribea)最为感病,六十年代引种的古巴加勒比松也较抗病,仅略次于本地的马尾松。湿地松种子未见带菌,与种子混合的针叶上的病菌在室温和5℃条件下均可存活7个月以上,江西的日本黑松(Pinus thumlergii)上的菌株其培养特性和致病性与广东、广西和福建的湿地松的菌株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包括本种加勒比松1.5代种子园、湿地松高产脂第2代种子园、低纬度火炬松初级种子园和尾叶桉种源一家系实生种子园等多树种种子园营建原则、条件与方法。还介绍了子代测定的评选与早期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是当前营造松脂工业原料林的主推树种,由于保留密度不同而直接影响松脂产量。经过连续7a的试验和探索,最后得出保留60株/667m2和65株/667m2的标准地产脂量较为理想,2007年产脂量分别达到202.35kg/667m2、153.4kg/667m2,比对照类型标准地单产增加156.85kg和107.9kg,产脂分别是对照标准地14.5kg的4.4倍和3.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