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限制饲喂方法一般应用于肉用种鸡,因为肉用种鸡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容易早熟且饲料消耗多。成年种鸡易沉积脂肪而影响受精率和产蛋率,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现象,故常常采取限制饲喂。至于蛋用型鸡的限制饲喂,主要是育成阶段,控制日粮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按品系的标准体  相似文献   

2.
限制饲喂技术是肉用型种鸡饲养的新技术,它对提高肉用种鸡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保证种鸡利用价值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限制饲喂是养好肉用种鸡的关键措施,是肉种鸡饲养管理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3.
限制饲喂是肉用种鸡育成期的关键技术,它对提高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保证种鸡利用价值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衡量限制饲喂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鸡群的均匀度,即鸡群中鸡只大小的均匀程度。其定量概念是鸡群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全群鸡数的百分比。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种鸡产蛋率上升快慢、高峰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是指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量和质的方面采取某种程度的限制,以提高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保证种鸡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培育合格的肉用种鸡,关键在于育成期正确实行限制饲喂技术。通过正确的饲喂技术,适当地控制体重,使鸡达到良好的均匀度,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所以,限制饲养是养好肉用种鸡的关键措施,是肉用种鸡饲养管理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笼养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限饲试验张杰,王德义北京农科院畜牧所(100081)常景畲,李建魁北京华都集团公司(100088)一、前言限制饲喂是肉用种鸡饲养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对提高向用种鸡的生产性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保证种鸡利用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肉用种鸡的早期采食能力强,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为了避免因过肥而影响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养鸡场通常从肉用种鸡的第4~5周龄开始采用限制饲喂,一直到24周龄。1限制饲喂的意义(1)控制肉种鸡体况过肥,使其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肉种鸡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20周龄体  相似文献   

8.
鸡的脂肝综合症,也称脂肝病、脂肪肝出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于笼养的高产鸡或圈养的肉用型种鸡。造成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①运动减少,使摄入的热能大大超过消耗的热能;②长期饲喂含热能饲料过高的日粮(即高能饲料)。或能量饲料比例虽适中,而蛋白质严重不足(即低蛋白饲料);③饲料中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等嗜脂因子,从而使肝脏内沉积大量中性脂肪;④蛋鸡或肉用种鸡在开产前未予限制饲喂,使其体况过于肥胖,而进入产蛋期内休产或少产;⑤饲料加工不细,尤其是玉米、大麦等谷实类饲料颗粒粗大  相似文献   

9.
一、成种鸡的饲养效果 就肉种鸡饲喂添加单体氨基酸的低蛋白质饲料,对产蛋率、蛋重、孵化率及氮(N)排泄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试验选用400只肉用母雏和50只肉用公雏(Habbard),在1~18周龄饲喂同一种饲料,18周龄后每鸡舍饲养23只母雏和2只公雏,共4舍,分别饲喂4种不同饲料,按照种鸡饲养  相似文献   

10.
限制饲喂在现代养鸡业中已被广泛应用,是肉用种鸡饲养管理中的核心技术,对提高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场在1991~1993年中二次引入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共6000套,采用北京畜牧机械公司生产的笼养设备,进行全程笼养,参照北京艾维茵育种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限制饲喂,即5~12周采用隔日限饲,13~19周采用五一二计划,产蛋期每日限饲,在两批种鸡的饲养过程中,14周龄左右时均出现肉种鸡暴食猝死情况,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肉用种鸡的饲养可以说是禽类中最难的一种.为获得最高的生产性能,一般认为必须在肉用种鸡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进行体重控制.在自由采食条件下16周龄肉用种鸡的体重可高达3000余克,而在限制饲喂条件下仅1600余克,几乎相差一倍(见表1).因此,饲养肉用种  相似文献   

12.
孟迪 《当代畜牧》2013,(26):48-49
肉用种鸡在生产中,很容易生长过肥,影响种用价值。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肉用种鸡限制饲养的方法,喂料方式以及限制饲喂的注意事项,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肉用种鸡的体重控制是鸡群一生中最重要的管理技术之一,在育成期正确控制体重,是使鸡群具备获得高产蛋量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国外已对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限制饲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对不少的鸡种提出了饲养标准。在我国现代的养鸡生产中,肉用种鸡在育成阶段的体重控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也已逐步被人们认识。为进一步验证肉用种鸡限喂效果.我们于1989年9月饲养了一批狄高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并对育成期进行限制饲喂,观察了限制饲喂的效果。材料和方法鸡种来源:由本所1988年从澳大利亚Tegel公司引进的狄高黄羽肉鸡TR83祖代所生产出来的父母代鸡。饲养管理:所有的鸡均饲养在同一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引言限制喂饲技术是60年代国外研究出来的一项肉种鸡饲养新技术,它对提高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保证种鸡利用价值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人们把限制喂饲看成是养好肉用种鸡的关键措施,成为肉用种鸡饲养管理中的核心技术。它不仅技术性复杂,难于掌握,而且贯穿于肉用种鸡的饲养全过程。因此,引起了国内外肉用鸡饲养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1限制饲喂量种鸡的日粮必须按照鸡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按饲养标准配料,在育成阶段还必须对种鸡进行限制饲喂。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使肉用种鸡生长速度的遗传能力大大提高,表现在采食量大,生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路易斯安那州大学一项肉用种鸡试验表明,饲喂合成的铝硅酸钠水合物能降低饲料消耗,而不影响体重、蛋重或蛋的孵化率。试验采用1320只AA肉用种鸡,其中1220只为母鸡,120只为公鸡。24周龄时将鸡分成30组,每组4只公鸡和40只母鸡。每  相似文献   

17.
肉用雏鸡的断续饲喂肉用雏鸡自由采食的方式,虽就简单而易于推广,但是存在很多不足,浪费饲料就是其中主要一项.试验表明.断续饲喂是采用多种方式限制饲料的方法是一种新的饲喂方法.此法能使饲料的蛋白质得到更好地利用和降低脂肪在胴体内沉积.但是,对断续饲喂法认...  相似文献   

18.
由于肉用种鸡遗传上具有增重快的特点,故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控制采食量,防止鸡过肥,使其具有较高的产蛋率、种蛋受精率、较长的产蛋高峰期和高质量种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地进行限制饲喂,就成为饲养肉用种鸡的关键一环。肉用种鸡在育雏期,特别是出壳后的前3周与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完全相同,第4周转入育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出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有三大关键技术:一是合理饲喂、选择、分群,提高鸡群的整齐度;二是实施科学的光照管理,协调好鸡体的性成熟和体成熟,使鸡群能按时开产、按时进入产蛋高峰期;三是实行限制饲喂,从而控制肉用种鸡体重,维持良好的种用体况。  相似文献   

20.
当代培育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由于育种工作的不断改进,生长速度一代比一代更快,其父母代种鸡的表现也是如此。主要生理特点是:吃料快,食量大,生长迅速;体型大,易肥胖;产蛋周期短,产蛋量较少,种蛋的受精率也较低。如果让肉用种鸡任意采食,就会因为吃得过多而变得肥胖,过肥的母鸡产蛋很少。实验证明:不加任何限饲的母鸡产蛋的数量只有合理限饲母鸡的二分之一,在肉用种鸡的生产中,限饲不当的鸡群产蛋量大幅度下降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反之,限饲过严也会因营养不足给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带来严重影响。 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问题,随着肉用种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营养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别:根据肉用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喂肉用种鸡的饲料在量和质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用种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用种鸡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一.限制饲养的目的和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对父母代肉用种鸡的母鸡第1、2周龄,公鸡在前4周龄让其自由采食,母鸡从第3周龄、公鸡从第5周龄开始,一直到淘汰的一生中都要实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