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系统地评估了目前批准在采后使用的4个抑菌成分对荔枝主要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针对炭疽病原菌。施保克(咪鲜胺)和万利得(抑霉唑)的效果明显优于扑海因(异菌脲)和特克多(噻菌灵);针对霜疫霉菌和白地霉菌,施保克和万利得的效果明显优于特克多,特克多又优于扑海因;针对青霉菌,4种药剂效果差异不大。综合对几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施保克和万利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荔枝多酚对荔枝霜疫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溶剂浸提法提取荔枝果皮中的总多酚,采用常规植物病理学手段研究荔枝多酚质量浓度对荔枝霜疫霉菌落形态、生物量、孢子囊萌发方式、游动孢子萌发及卵孢子数量的影响。【结果】荔枝多酚质量浓度为150~300μg·mL~(-1)时,荔枝霜疫霉菌落致密,菌丝生长量和产孢量显著减少,孢子囊以释放游动孢子的方式萌发;培养基中荔枝多酚为100~300μg·mL~(-1)时,可显著促进游动孢子的萌发,抑制孢子囊的萌发;在无荔枝多酚的PDA培养基上荔枝霜疫霉不易产生卵孢子,当培养基中荔枝多酚质量浓度达到100μg·mL~(-1)时,荔枝霜疫霉产生卵孢子为10.8 mm~(-2)。【结论】荔枝多酚类物质参与荔枝霜疫霉生长发育的调控,抑制霜疫霉生长和产生孢子囊,具有开发新型安全性生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荔枝霜疫霉病是危害荔枝的重要病害,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新杀菌剂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挂果初期至成熟前期施药4次,双炔酰菌胺对挂果期的荔枝霜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达到73.7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的处理(69.97%),与对照药剂68%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900倍液的处理防效(74.95%)相近。该新杀菌剂已登记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可进一步试验示范或推广应用该新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用250mg/m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试验结果表明:250mg/m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荔枝霜疫霉病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其中最佳使用剂量为1500倍液,该剂量对花穗和果实霜疫霉病防效达86%~89%,增产效果明显,比清水对照增产140%,2500倍液的剂量次之,对花穗和果实霜疫霉病防效为81%~87%;其他药剂对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治效果好于花穂霜疫霉病,对荔枝转色期霜疫霉病和成熟期霜疫霉病均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5.
嘧菌·百菌清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2005~2006年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嘧菌·百菌清1000、800、600倍液喷药3次后,对转色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1.65%~83.50%,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4.54%~88.98%,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7.01%~90.54%,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效.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已登记在荔枝上防治霜疫霉病,可在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荔枝霜疫霉病是危害荔枝的重要病害,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探讨防治荔枝霜疫霉病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五种不同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挂果期喷药3次后,68.75%氟菌.霜霉威SE 6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WG 2500倍液、66.8%丙森.缬霉威WP 800倍液、70%丙森锌WP 500倍液和68%精甲霜.锰锌WG 800倍液5种不同处理对果实成熟期霜疫霉病的各自防效为89.92%、91.45、89.53、88.11、88.01,差异不显著,可在荔枝产区上轮换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泡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制备8种植物的粗提物,以菌丝生长法和孢子囊萌发法测定抑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的活性,并对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粗提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抑制作用中,超声波提取法优于浸泡提取法,两种方法制备的黄柏粗提物抑菌作用均较强,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获得的粗提物对菌丝生长抑制率都为100%、孢子囊萌发抑制率为61.77%和41.76%,黄柏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粗提物抑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585.62、685.65μg/m L。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粗提物抑菌活性不同,超声波提取法有利于抑荔枝霜疫霉活性物质的提取,黄柏粗提物抑荔枝霜疫霉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的生物活性测定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是由巴斯夫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为拓宽其适用范围,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测定了其对荔枝的主要病害荔枝霜疫霉病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60%百泰对霜疫霉病菌有优良的抑菌效果,浓度为10 μg/mL的抑菌效果达96.98%,EC50和EC90分别为0.752、3.417μg/mL;大田防治效果优良,在荔枝挂果期施药3次,60%百泰1000倍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效达到80%以上,与对照药剂25%凯润乳油3000倍处理的防效相近,显著优于另一对照药剂70%品润干悬乳剂700倍处理的防效,建议在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8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室内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病菌对化学药剂表现敏感。其中50%烯酰吗啉WP、250 g/L吡唑嘧菌酯EC、100 g/L氰霜唑SC、20%氟吗啉WP、70%代森锰锌WP、500 g/L氟啶胺SC对辣椒疫霉菌抑菌效果较好,其EC50均20μg/m L。5种杀菌剂的不同配比中,20%氟吗啉WP∶50%烯酰吗啉WP(1∶5)和500 g/L氟啶胺SC∶100 g/L氰霜唑SC(3∶3)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其共毒系数分别为2 409.84和2 321.76。筛选出了对辣椒疫霉病菌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进一步田间药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新的植物源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7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辣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白花油茶Camellia oleifera甲醇提取物(干粉)10 mg/mL处理7 d后的抑菌率分别达74.37%、77.02%,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甲醇提取物相同质量浓度时的抑菌率达到97.83%;甲醇对甘草的提取率为23.04%,甘草的甲醇提取物1和5 mg/mL处理对荔枝霜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63.84%和80.68%,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孢子囊芽管萌发的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为0.47 mg/mL,对荔枝霜疫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和草莓叶斑病菌Cladosporium herbarum菌丝生长的EC50依次为0.62、0.89、9.70、6.42和4.53 mg/mL,表明甘草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继续研究开发成新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应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产后水果腐烂病是植物病害生态控制的新领域,文章从产后水果腐烂病生物防治的可行性、拮抗菌筛选、生防机制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的途径等多个方面对产后水果腐烂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12.
外源水果储运期病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9-2005年来自广州口岸的2000多批次入境水果进行了检验和病害鉴定,共鉴定出37种病害,其中3种系检疫性有害生物所致,分别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afructicola Poll)、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Griff. & Maubl.)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同时列出了各类水果储运期常见的病害种类.  相似文献   

13.
The existing means of mechanizing the grain drying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their main short-comings are revealed. The proposed new devices for drying grain make it possible to reduce expenditures of energy on the given process while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and fulfilling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the process. The method and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s of the grain drying process in the proposed devices are given and the efficiency from introducing the proposed means of mechanization into the postharvest grain process production cycle is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14.
采后果实内部传热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采后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内部的热量传递状况,并利用数值方法模拟计算了番茄果实内部一维有内热源不稳态温度场,并根据结果分析了环境温度、呼吸代谢热产对植物传热的影响,从而定量分析了植物热传导过程中的时间迟滞效应。这对于深入研究植物抗逆性机理、果实冷藏保鲜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荔枝贮藏过程中果皮的电导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得出果皮细胞渗透率的变化是荔枝采后果皮褐变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高低并不是荔枝果皮颜色变化的决定因素.不同采后保鲜处理的荔枝,当果皮细胞渗透率大于30%时,荔枝果皮就发生大面积褐变.  相似文献   

16.
瓯柑果实采后的品质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熟的有籽瓯柑为材料,研究了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和某些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果肉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果肉POD、果皮POD、果肉SOD活性7个指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果皮SOD活性表现为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而果肉可滴定酸、Vc含量及含水量3个指标则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通过比较果皮与果肉氧化还原酶活性达到峰值时间和大小,说明果皮滞后于果肉进入衰老阶段,但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果肉,在延缓衰老、减少活性氧损伤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药剂浸果法.作为草莓保鲜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柠檬酸、维生素C、赤霉素(GA)、蔗糖脂肪酸酯、抑霉唑、山梨酸钾、乙烯吸收剂(KMnO4和CaCl2、硅藻土)、植酸、乳酸、醋酸、乙醇、SO2释放剂等.这些药剂中,除SO2释放剂是以缓慢释放SO2气体至贮藏果实的环境中达到防腐保鲜效果外,其余均以一定浓度的单一药剂或几种药剂配成复合溶液→贮前浸果→晾干果实→聚乙烯袋包果→一定温度下贮藏的方式进行.其中保鲜效果较好的组合有:①2.0%CaCl2+100mg/kg赤霉素+0.2%柠檬酸复合浸果剂浸果后于2℃左右贮放,可以较好维持果实硬度和保持果色,但贮至15 d后固形物含量明显下降、Vc损失近50%;②0.2%植酸+3 0 %乙醇或0.3%乳酸+0.04%醋酸复合液浸果于6~8℃贮藏,可在10 d内控制腐烂;③SO2缓释剂贮藏20 d可达到67.7%的好果率,但使用时必须慎重,以防对果实起漂白作用;④0.10% ~0 .15%植酸+0.05%~0.10%山梨酸+0.1%过氧乙酸复合液浸果后,于低温下贮藏15 d,可有 90%~95%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18.
王颖荣  谢晶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107-111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但是其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使其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因此采后蔬菜的保鲜效果对后期的贮藏加工十分重要.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3个方面对采后蔬菜的保鲜方法进行综述,同时指出目前国内蔬菜保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采后蔬菜的保鲜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气调处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热水处理和带枝贮藏对海南槟榔13℃贮藏30 d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槟榔果实贮藏易腐烂、软化,果色由绿变黄。气调处理和热水处理可有效地控制槟榔果实的采后腐烂,维持较好的硬度,以气调处理的商品果率最高、达88%;气调处理和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槟榔果实转黄,其中气调处理对果实的保绿效果最佳。综上结果,气调处理是槟榔果实贮藏保鲜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20.
番茄果实采后冷激处理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绿熟樱桃番茄 (Lycopersicumesculentumvar.cerasiforme)果实采后冷激处理 ,然后贮藏在 (2 0± 1)℃条件下 ,以未经冷激处理的果实为对照 ,研究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冷激处理后 ,ACC氧化酶 (ACO)和ACC合成酶 (ACS)的活性上升延缓 ,呼吸和乙烯跃变延迟 ,而叶绿素降解、番茄红素合成和果实的软化速率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