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 ,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发展 ,美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一、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学习中能够运用对美的感受能力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爱美、健美、创美、从而获得美的心灵、美的行为。二、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体育活动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产物 ,追求美是体育运动的灵魂。美融在体育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中 ,美闪烁在体育…  相似文献   

2.
教学审美,是一门专门探讨教学的审美问题,目的是通过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把握教学活动。努力把教学活动提升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层次。职业院校在教学审美中存在不"美"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去改正,达到真正的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感受美挖掘美创造美──让课文的艺术美感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去张爱国一、充分感受美认真渲染美深入挖掘美感受美,渲染美是审美与创美的首步.语文教学与美密不可分,全套语文教材是一个充满美的魅力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从雨中的泰山到多姿的天山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美;从讴...  相似文献   

4.
健美操是健力美的艺术,是将人体语言艺术和体育美学融为一体的极具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研究了在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项目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有目的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鉴赏美,对培养学生的心灵、形体、行为举止美有较大影响;教师的行为艺术美以及教学内容设计对培养学生美育也有重要影响.体育教育健美操项目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对促进健美操教学改革,提高新时期职业技术素养,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显示出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艺术起源与劳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作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在远古时期农耕民族的“乐”与生产生活劳动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和谐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里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课堂里遨游,感受学习语文的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学习语文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和谐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里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里邀游,感受学习语文的美。一、教学语言的和谐美——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8.
舞蹈教学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受教育者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自身美的修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本文中谈谈舞蹈教学中的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9.
新闻写作的美学要求应追求真、善、美的标准。所谓真, 不仅仅是生活真实, 也应在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下, 追求本质真实甚至渗入艺术真实的某些写作元素, 如想象力在新闻叙述中的应用。所谓善, 即新闻写作不应是冷冰冰的客观叙述, 而应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主观价值取向, 充满人性的光辉。美,则表现为叙述语言、结构等书写形式中表现出的美学特征。真、善、美的统一是新闻写作的美学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有风格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同样,有风格的历史教学才能真正达到美的境界。具备教学风格是优秀历史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良好的个人艺术风格能有效推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中学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只有对教学艺术进行不倦的追求,经过漫长艰苦的教学艺术实践,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所谓"残缺美"即一种独特的美,从美学角度来说,残缺是一种带有期待的美,有缺陷的美才是最真实的,能给人一种追求美的欲望与期待,生活中不乏有一些残缺美的例证,不管是断臂的维纳斯还是双耳失聪的贝多芬,而在陶瓷艺术中残缺美更为广泛,从釉变到肌理的偶然性再到形态的独特组合、创新,他们所给予我们的都是一种特殊的美,一种春华秋实的美。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高,残缺美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既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又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美既是自然地又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植物造型在园林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造型是具有季相美、图案美、几何美、结合美的园林景观,是园林文化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本文主要就植物造型的应用方式、造型种类、造型技艺等方面进行探讨,丰富园林艺术表现形式,创造赏心悦目、生机盎然的优美环境,同时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艺术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马克思的创美理论出发,论述现代工业生产是现代社会里美的创造的基本领域,工业产品设计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人们对于美的创造的关键一环,它的基本矛盾是功能和形式之间的矛盾,它所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4.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美是古典园林魅力和特色的重要载体,其园林植物以优美的姿态、缤纷的色彩、绚丽的变化、诱人的芳香和隽永的意境映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芳香美和象征美,创造了无限的艺术美,实现了自然美与人性美的交融契合。  相似文献   

15.
领导艺术是指在领导的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有效性,领导艺术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一方面是创造,是真善美在领导活动中的自由创造性。"真"是把握规律,在规律中创造升华,升华到艺术境界;"善"就是要符合正直的理念;"美"是指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阶段,虽然学生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但为了塑造他们不偏不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审美教育依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要选取符合小学生学习兴趣及认知水平的材料作为讲课内容,并依托自然美、文学美、社会美等艺术形式,引导小学生如何去评判美与丑的区别。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眼光在这一系列的美好事物的耳濡目染之下会得到提升,进而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及创造美的能力。然而,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分析而言,其过程并非无懈可击,本文则细致地探究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这一问题,以期能告诫广大师生必须从基层开始构建语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艺术是由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炎黄子孙聪明智慧的结晶。她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别具风采.充分体现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对生命的真情颂扬.对幸福、信念和希望的热情追求。对真、善、美的热诚歌颂,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其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艺术本身旨在要创造美感,园林规划设计是以审美角度为出发点,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的再创造。所以,园林规划艺术的本身是旨在去美化环境,创造美的价值。基于此,以大生态观念为指导对银川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技巧进行探讨分析并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应该是审美的课堂,语文教学也应该是渗透着浓厚审美意识的教学。我们教师或缺乏审美教育的理念,或虽有审美教育的理念但缺乏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引导,使得学生缺乏发现美、辨别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造成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现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审美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理念、如何实施审美教育等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舞蹈是表现艺术特点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种以人体活动为根本的艺术活动,是陶冶人们情操、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民族舞蹈则是人类审美活动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学习民族舞蹈,不仅使人们增加对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表现和创造。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