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珍珠产量最大的国家,年生产珍珠达到2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其中,海水有核珍珠年产量10~30吨;淡水有核珍珠300~500吨,淡水无核珍珠1000~1500吨。  相似文献   

2.
赵明森 《齐鲁渔业》2002,19(12):43-45
1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淡水无核珍珠的育成,是我国水产科技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大突破,它开创了一个新兴产业,填补了我国淡水养殖上的一项空白。1989年,全国的珍珠产量达到200t,成为世界第一。1995年,全国的珍珠产量猛增至1500t。其后虽经多次大的调整,到2000年,全国的珍珠产量仍保持在1200t左右,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5%。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项目,在立体开发利用我国内陆水域资源、引导农民发家致富上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珍珠的培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小蚌、小片、小工具“三小”育珠技术的创立与推广,为提高我国淡水珍珠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7):15-16
1.1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周期 圆球形有核珍珠的育珠周期根据插植珍珠核大小而定。5-6mm珠核,养殖1年即可采珠;7-8mm珠核,养殖1.5-2.0年采收,珍珠皮层厚可达0.8mm以上;9~10mm珠核一般要养殖2~3年。珍珠皮层可达1.0—1.5mm。珠核越大.珍珠皮层要求越厚,养殖周期越长。总体来说.珍珠皮层厚的有核珍珠,质量佳,价格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淡水无核珍珠的育成,是我国水产科技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大突破,它开创了一个新兴产业,填补了我国淡水养殖上的一项空白。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珍珠生产与出口的大国,而且为我国广大农民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我国的淡水珍珠生产在发展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好成绩。30多年来,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珍珠质量问题。我国生产了占世界珍珠产量95%的珍珠,但销售额只有3.8亿美元,仅占世界珍珠销售总额4…  相似文献   

5.
《淡水渔业》1974,(4):22-23
一九七二年六月,我场在试验养殖淡水无核珍珠和有核珍珠的基础上,在湖南益阳地区“五·七”干校张元培同志的大力帮助下,开始试养淡水有核有色珍珠。经过一年半的养殖,初步取得了成功。淡水有核有色珍珠的养殖与普通有核珍珠的养殖手续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先将白色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淡水珍珠领域,有一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就是世界淡水有核珍珠的研创者、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河。其发明的“淡水有核珍珠”被誉为“天下淡水第一珠”。谢绍河在湛江水产学院任教期间,曾师从我国现代珍珠养殖创始人熊大仁教授从事海水珍珠养殖研究.发明和推广国际首创“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开发大型正圆优质淡水珍珠的养殖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炳炎  文仲芬 《内陆水产》2001,26(11):43-45
我国加入WTO后,珍珠业将参与国际竞争,淡水珍珠的养殖和贸易更加市场化。从目前珍珠养殖数量来看,中国是第一大国,但质量却不尽人意。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世界珍珠产量1362吨,其中中国海水珍珠20吨,淡水珍珠1200吨,占世界珍珠产量的96%,销售额却只有3.8亿美金,占世界销售额45亿美金的8%。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珍珠数量与价值存在明显的反差。这种仅仅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如不采取措施,极可能毁掉中国的珍珠产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曾以浙江的金华兰溪为中心,向全国育珠区推广“改进接蚌技…  相似文献   

8.
本发明是关于在淡水养殖有核珍珠的插核方法。使用特别的插核器穿插法,使核与细胞小片能可靠地密贴在一起,操作简便,插核效率高,不损伤母贝,不会脱核,成珠率高,珠质好,固核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9.
张根芳 《科学养鱼》2004,(11):41-42
淡水珍珠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淡水育珠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但尚未进入“微利时代”,养蚌育珠仍然是水产业中低投入高产出的项目。不过我们也要防患未然,使该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经过30多年艰难曲折的道路,我国的淡水无核珍珠生产已逐步走向平稳、有序,群众更加理解珍珠质量和  相似文献   

10.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3):18-18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具有育珠周期短、珍珠颗粒厘码大、形态多样,并能控形生产等特点。我国淡水有核珍珠养殖研究试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现已经取得了正圆有核珍珠、异形有核珍珠、几何形有核珍珠、大型奇特形有核珍珠、拟态控形有核珍珠、彩色有核珍珠和夜明珠等诸多科研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开始应用于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3000年前就将珍珠当成了饰品,现在梦想打造成可以媲美法国香水的中国化品牌。这种想法并非无根之木。2003年全球珍珠产量近1300t,95%产自中国。中国的海水珍珠产量已与世界第一产珠国日本持平;而作为惟一的淡水珍珠生产国,中国淡水珍珠的年产量超过1200t。  相似文献   

12.
汪明付 《内陆水产》2001,26(8):27-27
珍珠为中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安神定惊,清热溢阴,明目解毒,美容护肤,补脑益智,延年益寿等功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捕珍珠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人工养殖珍珠的国家。我国的淡水无核珍珠产量已雄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 38%以上。但是,随着珍珠养殖的火爆登场,产量大幅提高,珍珠的质量提高却成了广大养殖户的难题。笔者现就直接影响珍珠质量的最关键因素—珍珠手术操作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手术前的准备 1.1工具材料准备 手术工具包括制片工具 (平头镊子 2把、解剖剪 1把,解剖刀 1把,保险刀片 1把 ),玻璃片若干、海棉若…  相似文献   

13.
论育珠手术作业与淡水无核珍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根芳  方爱萍 《内陆水产》2002,27(12):18-20
在大陆,规模化人工育珠生产已有30年历史。由于生产的迅猛发展,国内淡水珍珠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在数量上已大大地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珍珠的需求,从而对珍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虽然人工育珠手术工艺的理论基础尚无新的突破,但是在操作技术上仍有许多革新。育珠蚌养殖期限从3~4年,已经延长到了7~8年。大颗粒、光亮圆润的优质珍珠越来越多,使得工艺珠的等级标准也有所提高。珍珠生产不再是生产多少买多少、以量取胜的年代,优质高产和降低死亡率成了生产的关键。本文就珍珠质量相关的育珠手术操作技术问题谈一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1958年,继承了十三世纪创始的“佛像珍珠”的传统,开始了海、淡水珍珠的养殖。在淡水育珠方面,最初用插核法,1962年转入插片法。江苏省的同志从广东学习后,回去发动群众大搞珍珠养殖,由1966年到1972年育出了七吨珍珠,远超日本淡水珠的产量,他们以渔促农,以农促渔,国家、集体、  相似文献   

15.
无核珍珠培育的手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福林  向建国 《河北渔业》2005,(3):27-27,33
人工培育珍珠可分为无核、有核、象形、异形、彩色珍珠和夜明珠的培育。育珠手术技术是人工培育的关键,技术水平不过关,会严重影响育珠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育珠生产失败,出现全盘皆输的结局。为杜绝此类情况发生,更好地为养殖户服务,本文详述无核珍珠培育的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由于淡水尢核珍珠养殖要经过5年~6年的时间,生长周期长,且生产大而圆的优质珍珠甚少;淡水有核珍珠在外套膜植核后多数产生有尾巴珍珠,圆形优质珍珠比例也较少.因此笔者在外套膜已种植无核珠的三角帆蚌内脏团中做了植核试验,以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而圆的优质珍珠.  相似文献   

17.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根芳 《科学养鱼》2004,(10):10-11
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稚、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亿-8亿只。如果不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提高珍珠质量,限制产量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8.
张元培 《淡水渔业》1976,(3):F003-F003
湖南益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珍珠养殖研究室,从1969年开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河蚌育珠的科学实验。数年来,通过不断实践,反复摸索育珠规律,取得了新成绩,培育成功了正圆有核珍珠、彩色珍珠、夜明珍珠等,为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术前处理方式和不同规格珠核对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游离珍珠培育效果的影响。术前处理方式分别为抑制母贝性腺发育和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珠核规格分别为5.0 mm、6.0 mm、7.0 mm和8.0 mm,手术贝休养期为1个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显示:术前处理和珠核规格对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处理的育珠贝休养期、育珠期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2.0%、54.0%、21.0%和48.0%),未经术前处理的对照组最低(50.0%、38.0%、11.0%和32.0%),珠核直径5.0 mm组休养期、育珠期手术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4.0%、54.0%、22.0%和45.0%),8.0mm最低(42.0%、33.0%、8.0%和22.0%)。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手术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企鹅珍珠贝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企鹅珍珠贝游离珍珠培育的合适的珠核规格为5.0~6.0 mm。  相似文献   

20.
淡水养殖珍珠蚌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珠是一种名贵的有机宝石,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珠宝之一。自1962年,由当时的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和上海水产学院试养淡水珍珠分别获得成功以来,淡水珍珠养殖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淡水珍珠年产量达1800多吨,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95%以上,占我国珍珠总产量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