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65-16466,16468
围绕新一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植物病原真菌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验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植物病原真菌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体系等进行改革。结果表明,学生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及其致病机制,对于了解植物与病原互作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分离纯化、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今后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原线虫是为害多种作物的病原微生物,给许多作物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全球粮食和蔬菜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长期以来对植物病原线虫的防治依赖于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亟需安全、绿色、高效的化学防治的替代策略。生防微生物对环境相对友好,是替代化学防治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种类与取食机制、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作用机制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述了生防微生物对植物病原线虫的诱捕、寄生、产生拮抗物质、竞争资源和空间、诱导植物自身防御反应等主要作用机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一是实验室内筛选出的拮抗植物病原线虫生防菌株在田间环境中难免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降低防治效果,在田间条件下应用生防菌株及相关产品的稳定性及高效性是今后的主要挑战之一;二是目前利用微生物研发的商用生物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产品只有少数被开发出来,登记注册的产品稀少,研发高效、稳定、成熟的生防菌剂相关产品并在市场上应用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微生物对病原线虫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各因素之间的互作关系也错综复杂,是今后利用微生物资源防治植物病原...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母牛常见的、较难治愈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 1.病原.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以细菌为主,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0%~95%.还有乳房分枝杆菌、支原体、巴氏杆菌及真菌(毛孢子菌、烟曲霉、酵母)等.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菌是最重要的植物病原类群,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是当今植物病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了解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对有效控制病原菌危害和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病原菌侵染结构(侵染垫、附着胞、吸器)的形成和功能、主要致病因子(细胞壁降解酶、毒素)的产生和作用、侵染过程的分子基础,以及病原菌侵染后植物膜质过氧化、活性氧清除系统和防御酶系统的变化等方面,综合阐述了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谈谈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的危害一直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这使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损失,不但产量有显著的下降,同时作物的品质也明显低劣。植物病害是植物与痛原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斗争并导致植物生病的过程。因此,影响植物痛害发生的摹本因素是: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关系是当病原侵染植物时,病害发生与否,常取决于植物抗病能力的强弱,如幂植物抗病性强,也可以不发病或发病很轻;病原物和寄主植物同时存在,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时,病害才能裳车和发展;当环境条件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病原物时,病害就不会发生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和鉴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原细菌是寄生在植物上的原核生物,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根据其形态学性状进行分类鉴定较为困难,其检测和鉴定技术不同于常规真菌、病毒的检测和鉴定。综述了植物病原细菌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原线虫病是我国香蕉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香蕉组培苗、吸芽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各省香蕉种植区均有该病害发生。对我国香蕉产区植物病原线虫的种类、种群分布特点、发病规律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蕉园土壤中植物病原线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水稻病原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Biolog细菌鉴定法(借助于计算机的数值分类法)、甲基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法(FAMEs)、基础细菌学、选择性培养基及致病性测定等方法鉴定18个水稻标准病原细菌进行了比较。Biolog 和FAMEs 鉴定细菌较可靠和快速,但由于目前水稻病原细菌的计算机数据库尚不完备,鉴定部分细菌需用其它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笔者1985年至今对宁夏植物病原细菌、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种类的调查结果。共发现病原细菌6属17种,病原线虫4属6种,菟丝子4种,锁阳1种,列当2属6种。它们可引起近百种植物病害。文中附有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中名、拉丁学名及病害的分布和危害情况。对各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两重性经济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现场教学中,现场是教学地点、教学素材、教学教材,还是教学案例.相同的现场教学基地会带来不同的现场教学,根源就在于相同的是教学环境、教学素材,不同的是教学情境、教学教案.情境是需要管理的.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共同构筑了教学情境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属性,现实属性的组织管理和虚拟属性的塑造管理构成了现场教学情境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探讨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介绍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教学实践,并指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发展性教学评价四个环节构成.其中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模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教师为主体讨论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试考核等方面,阐述了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志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27-10428,10430
面向信息化测绘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地图学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等实际问题,建立了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组成的地图学实践教学体系,依据该实践教学体系,论述了地图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并总结了提高地图学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教学效果显示,该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在传统的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NewClass多媒体辅助教学平台和校园网络优势资源的潜力,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互动式立体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实际可行,整合共享了多种优质教学资源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和讲稿的关系,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阐述了教学大纲的规划、设计与调整的改进举措。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进程和改革考试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授课教案的改革与实践。从选择教学内容、创作设计脚本、制作合成课件、修改完善课件和网络辅助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强环境化学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化学是高校环境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面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对环境类人才的需求,环境化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分析了了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的确立,探讨了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提出从教材、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教学改革效果检验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野外实习是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野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是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该文以环境生态学野外实习为例,从实习前的组织与准备、实习期间的组织与管理、野外实习返校后的管理3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材改革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依据和基础,是施教者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教材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因此,教学改革离不开教材改革,教学手段的创新离不开教材形式的创新。教材改革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实现载体和前提,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