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杂交后代群体在8个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在草原红牛中,ETH225,IDVGA2,IDVGA46,IDVGA4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420,0.6736,0.5218,0.5750,这4个座位为高度变异座位。另4个座位BM2113,BM1824,IDVGA55,TGLA4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8,0.3604,0.3538,0.4708,属于中度多态性座位。在杂种牛中,这8个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大于0.5000,属于高度多态性座位。  相似文献   

2.
5个微卫星座位在肉牛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5个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对5个肉牛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计算了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肉牛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结果表明: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在所选用的群体中等位基因数目及其片断长度范围分别是6(207~225 bp),6(205~249 bp),9(207~234 bp),5(141~149 bp),9(124~140 bp)。5个微卫星座在延边黄牛、利木赞、夏洛莱、利木赞延边黄牛杂种和夏洛莱延边黄牛杂种牛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51/0.56,0.58,0.63,0.45/0.53,0.45/0.48,0.55/0.59。其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均最高的为利木赞(0.58,0.63),该品种具有高度多态性(NC>0.5);最低为利延杂交牛(0.45,0.48),该杂种牛具有中度多态性(0.25相似文献   

3.
伏牛白山羊6个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位于绵羊第6号染色体上与牛多胎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2个微卫星基因座OarAE1 01、BM1329,牛第3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基因座BMS1248,绵羊第4号染色体上的2个微卫星基因座MAF70、OarHH35及牛第8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基因座BM1227,对伏牛白山羊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基因座在伏牛白山羊中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其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89,且每个微卫星基因座的PIC>0.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5.165、0.903。由此表明,6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用于伏牛白山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在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预测绵羊群体的肉用性能。【方法】选用4个微卫星座位对萨福克羊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进行了遗传检测,并在分子水平上测定了4个微卫星座位与12个体尺性状的关系。【结果】4个微卫星座位在萨福克羊群体中存在遗传多态性,可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在基因座BM1824中,基因型DI对萨福克羊的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而基因型HH有显著负效应(P<0.05);在基因座ETH225中,基因型CG、EH和EI对萨福克羊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在基因座ETH152中,基因型AF、BH和CG对萨福克羊的产肉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在基因座IDVGA46中,基因型AH对萨福克羊肉用性能有显著负效应(P<0.05),基因型CI对肉用性能有显著正效应(P<0.05)。【结论】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预测绵羊的肉用性能是可行的,可用于指导绵羊育种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从猪13号染色体选取与Escherichia.coli(ETEC)F4受体基因连锁的8个微卫星座位研究不同猪种间的遗传特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F4受体黏附表型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猪种在8个基因座均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H)在0.6117~0.7500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达0.5749以上。在微卫星座位S0223和 SW207,两个猪种不同基因型在F4ab和F4ac血清型黏附表型上差异显著或者极显著,可能F4ab和ac受体就位于这2个位点附近(之间)。这为抗性猪的选择提供了可能,这两个微卫星座位可望作为E.coli F4抗性基因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
务川黑牛微卫星座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地方牛优良品种务川黑牛为研究对象,选取分布于其7条染色体上的ETH10、ILSTS033、CSSM66、BM2113、ETH225、BM1818和CSRM60共7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1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数为2~5个,7个微卫星座位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7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000 0±1.154 7、2.377 3±0.585 4、0.558 4±0.101 6、0.475 9±0.125 1,说明务川黑牛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样性。为务川黑牛种质资源保存和改良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猪13号染色体选取与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受体基因连锁的8个微卫星座位,研究不同猪种间的遗传特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F4受体黏附表型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地方猪种(五指山猪和沙子岭猪)和2个外来猪种(大约克猪和杜洛克猪)在8个基因座均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为0.6117~0.7500,多态信息含量在0.5749以上.对大约克猪和沙子岭猪的F4黏附性和微卫星的关联研究表明,在微卫星座位S0223和SW207,2个猪种不同基因型在F4ab和F4ac血清型黏附表型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可能F4ab和F4ac受体就位于这2个位点之间.这2个微卫星座位可望作为ETECF4抗性基因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青格里绒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多态标记与生产性状的关联性,找到与生产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9个微卫星标记在青格里绒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Popgene(Version1.32)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P)、基因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用PIC-CALC软件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并用SA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多态位点与部分生产性状的相关性关系.[结果]9个微卫星标记中,微卫星标记BM6438没有多态性,其它8个微卫星标记均存在多态性.在青格里绒山羊群体中,8个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杂合度(H)、纯合度(P)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4.821 9、0.784 9、0.215 1、0.754 0.关联分析表明:绒细度性状上,标记OarHH35的BF基因型个体的绒细度显著低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标记BM3033的DF基因型个体极显著低于CE基因型个体(P<0.01),标记BM1824的BE基因型个体极显著低于AB基因型个体(P<0.01);产绒量性状上,标记BMS1788的CG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C和EG基因型个体(P<0.05);标记BM1824的AD和BE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CF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与生产性状相关联的4个微卫星标记OarHH35、BM3033、BM1824、BMS1788可望作为青格里绒山羊绒细度或产绒量的分子遗传标记.其中,标记BM 1824的BE基因型可望作为同时影响青格里绒山羊绒细度和产绒量的分子标记,这对于绒山羊分子育种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黄牛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和有效等位基因数(E)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福建黄牛群体中都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4个群体8个微卫星座位共有58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标记平均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3-11);8个微卫星标记的PIC平均为0.6471(0.3942-0.8062),各群体的PIC差异不显著;全部群体的H为0.2930;各群体的E平均为3.37(3.03-3.84).这显示黄牛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PIC、H和E等指标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福建黄牛品种内在微卫星位点上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根据Ne i氏标准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4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不大.福建黄牛地方品种在微卫星位点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群体黄牛属于同一个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利用绵羊6号染色体上与主效多胎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4个微卫星标记OarAE101、OarHH55、BM1329和BMS2508,对波尔山羊进行了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的遗传检测。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位点在波尔山羊上多态性丰富;OarAE101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847 4,6.553 1和0.862 8;OarHH55基因座分别为0.767 6,4.302 9和0.796 8;BM1329基因座分别为0.841 4,6.305 2和0.857 6;BMS2508基因座分别为0.783 1,4.6104和0.8096。4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波尔山羊遗传多态性评估和多胎性状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选用草原红牛3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IDVGA44和IDVGA55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6、6、4、4、2、6和4,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22 3、0.749 3、0.671 3、0.584 9、0.671 5、0.508 9、0.761 2和0.596 5,这8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8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选用草原红牛30头、蒙古牛10头、夏洛来牛10头、利木赞牛6头和西门塔尔牛10头组成的试验牛群体共计66头,经过牛血液或肝脏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和SPSS10.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遗传距离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IDVGA44、IDVGA55扩增出的条带数分别为6、6、6、5、4、2、6、4条,平均条带数分别为4.4、4、4.2、3.6、3.4、2、4.8、3.2条,平均PIC/H分别为0.683 1/0.733 7、0.596 3/0.660 2、0.646 2/0.700 1、0.558 1/0.630 2、0.552 9/0.615 8、0.371 1/0.417 4、0.683 1/0.728 4、0.5431/0.615 3,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群体遗传标记的研究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3.
滩羊八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8个微卫星位点对甘肃滩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表明:位点OarFCB128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Ne=10.26,H=0.902,PIC=0.885);位点MCM38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低(Ne=6.18,H=0.838,PIC=0.809);8个微卫星位点在滩羊群体中多态性丰富.表明滩羊群体的遗传杂合度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所选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滩羊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14.
夏南牛体尺性状与微卫星DNA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18月龄的夏南牛母牛40头,选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研究了夏南牛群体遗传变异,并分析了体尺性状与8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BM2113、BM1824、ETH225、IDVGA2、IDV-GA46、IDVGA55、BM3413和TGLA44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6,6,6,6,4,6和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64,0.775,0.786,0.701,0.723,0.570,0.759和0.776;杂合度分别为0.801,0.784,0.824,0.744,0.772,0.648,0.802和0.815.8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夏南牛不同体尺性状存在正效应或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五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绵羊品种(藏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的8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10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有13个,其中,在OarFCB128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在BM8125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最少.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及群体杂合度数据表明,小尾寒羊遗传变异最大,其次是蒙古羊、兰州大尾羊、藏羊,无角道赛特变异最小.根据Nei氏遗传距离用NJ法和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表明,兰州大尾羊与蒙古羊聚为一类,遗传距离最近,与无角道赛特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