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室内生产白僵菌最容易出现的是杂菌污染的问题。为了防止杂菌的侵入,创造白僵菌适宜的生长条件,吉林省农安县靠山公社农业站和长春市农科所一起,摸索出用塑料袋生产白僵菌的方法。这种方法生产简便,成本低廉,不受一些条件限制,在六、七月高温季节也可以生产。用塑料袋生产白僵菌,一、二级培养与一般方法相同,三级在塑料袋内培养。  相似文献   

2.
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目前普遍推广使用的一种方法,具有防治费用低,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当前生产白僵菌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用此方法生产的白僵菌原粉体积大,含水量高,有效保存期一般只有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变质失效,造成浪费。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试制了“GF——80型白僵菌孢子吸附粉碎机”。该机既能粉碎白僵菌原粉,  相似文献   

3.
我局地处秦岭山地,地形变化复杂。又属石质山区,造林难度很大。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塑料袋容器育苗。 1.塑料袋的制作塑料袋的直径为6厘米,高为12厘米。装放营养土以前将塑料袋用铁钉穿孔,共16个,便于通气排水。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一大主要害虫,目前,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主要防治手段。当前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法生产白僵菌。我区目前年产白僵菌粉70—80万斤。由于白僵菌原粉体积大,不易干燥,含水量10—15%,故有效保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造成浪费,而在生产实际上,目前既无法准确测报虫灾发生面积,又不能不生产足够数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把进入着色期的树上果实,用装有固态酒精的聚乙烯塑料袋套装密封,进行脱涩的技术处理,称为树上脱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将要收获的果实在套袋后数日脱涩完毕,并且,脱涩后的果实变为橙黄色,甜度增加,耐贮性能好,而其果实仍可继续增大。树上脱涩的具体方法:处理材料为固态酒精,商品名“西布托”,酒精含量30%:聚乙烯塑料袋,厚0.03毫米,大10厘米×14.5厘米。处理时期在平核无柿子开花后115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省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发展较快。1976年防治面积达20多万亩,防效大多在80%以上。白僵菌可防治农、林、果和茶叶等多种害虫,便于土法生产,适合国营和社队林场自产自用,颇受群众欢迎。但是白僵菌在三级开放培养生产过程中,极易受杂菌污染,导致成品率不高。为了摸索一种经济有效的生产方法,省农林局于1976年初组织我们几个单位进行了多次试验,初试成了用石灰水作消毒菌剂生产白僵菌的方法。生石灰加水即可生成具有抑菌作用的氢氧化钙,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抑菌剂。利用这一原理,将生石灰消化后与麸料拌匀,接上10%的二级母剂,并用同一浓度的石灰水拌好稻壳做垫盖料或涂刷旧报纸作覆盖物,以防杂菌和保湿。然后把接上菌种的三级固体料按1-3厘米的厚度,平铺于曲盘或芦席上,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使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这种生长快、蔓延迅速、危害极大的外来杂草变害为宝进行了利用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研究。结果表明:用紫茎泽兰草粉替代50%麦麸可生产优质白僵菌,能降低生产成本29%。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在湖南省已有 3 0年的历史。白僵菌在湖南经历了生产厂家逐渐减少 ,生产数量、使用面积上下波动 ,生产工艺逐步提高 ,产品质量由低到高 ,市场逐步扩大 ,使用方法逐渐科学的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生物农药 ,减少使用中不必要的失误 ,有必要对我省使用白僵菌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道路做一回顾和探讨。1 白僵菌使用历史情况1 .1 使用方法  70年代 ,采用放粉炮、纱布包菌粉挂在竹竿上撒、放虎归山 (将活的松毛虫沾染白僵菌后 ,放在松林中使其扩散传染 )、用水稀释菌粉进行喷雾 ,一般每亩用 5 0亿 /克的菌粉 5 0~ 1 0 0…  相似文献   

10.
<正> 白僵菌(Btauvera bassiana(Bais)Vuill)是我省防治马尾松毛虫主要微生物农药,每年菌剂产量几十万斤,产品一般均为塑料袋包装、室温条件下贮存。菌剂过了夏天分生孢子大量死亡,孢子发芽率严重下降,造成产品报废、防治无效、原因何在?为此,本人从菌剂含水率高低对它是否产生影响进行初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工艺流程1、容器袋的选择。一般选择高10厘米,直径8厘米的圆柱形,底部有8-12个通气孔的塑料袋。2、苗床的配制。苗床为低床,宽1.5米,长随大棚的宽度而定。床与床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荆门市森防站将MBH29型多用风力灭火机改装后,用于喷施白僵菌粉防治松毛虫获得成功。办法是:在MBH29型多用风力灭火机的进风口,装上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12厘米的半园型装料斗,用来接受白  相似文献   

13.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由于各级党委重视,充分依靠群众,近两年来,我省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发展较快,防治面积逐年增加,治虫效果不断提高.全省由一九七二年的二个点生产白僵菌四千多斤,发展到一九七四年有二十个县三十个国营林场生产白僵菌原粉十一万五千八百多斤(含孢量一般在150-200亿/克),防治面积达十九万八千六百多亩.几年的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以下几个优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白僵菌防治林木害虫,不但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而且一次放菌能重复感染,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生物防治方法。由于白僵菌孢子粉体积小,易保管、运输,很多厂家都进行孢子粉生产,使用时一般都加进干燥的填充剂或与二线油混合,使之成为白僵菌粉剂或油剂。施放方法采用飞机、机动喷粉机或其他方式。由  相似文献   

15.
<正>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分布极广的虫生真菌.一般认为虫生真菌对脊椎动物是无害的.Schaerffenberg用白僵菌和录僵菌对鼠进行皮下、静脉注射未发现异常;吸入试验也未见到致病及过敏反应,仅在饲养试验中看到动物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现象,认为这是动物抵抗力降低的缘故(1).但是工人在生产和使用白僵菌的过程中,有发冷、发烧、咳痰、乏力、体弱等反应.目前国内外有关白僵菌的毒性资料较少,为了解其危害,我们进行了白僵菌的毒性试验,发现大量吸入有一定危  相似文献   

16.
以往生产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用陶土罐作培养器,效率低,成本高,手续繁,产品数量供不应求。我场白僵菌生产组同志在白僵菌的三级扩大生产中,改半封闭式的陶土罐为竹扁开放培养,现已生产四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们分别与县林科所、国营林场共同协作,进行了白僵菌生产工艺流程的技术改革,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掌握了白僵菌土床培养的一些规律。事实证明,只要人为地创造白僵菌发酵所要求的全部条件,完全可以取得优质高产的菌粉。现将我们试验过程中,有关的几个问题,初步分析如下: 一、试验地的设置与原理白僵菌在培养过程中,除需要供给一定营养物质外,还需要一定环境因素才能正常生  相似文献   

18.
1983年3月上旬,我们将泡桐芽前移植在塑料营养袋中,进行培育,苗木生长快而健壮,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作法介绍于下。1.作床:供放置塑料袋的苗床,宜作成宽80厘米、长4米、深20厘米的低床。2.制作营养袋:用塑料薄膜做成直径8厘米、高14厘米的小袋,每个小袋上打0.5厘米直径的小孔10~40个,以利排水通气。3.配制营养土:按沙壤土8份、腐熟厩肥2份,每百斤加过磷酸钙半斤,混合均匀,配制成营养土。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培育云南松壮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培育云南松壮苗的方法赵盛军从优良母树上采回种子后,用0.5%高锰酸钾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浸种10~15分钟,然后用10~25PPMABTI号生根粉液浸种24小时,取出稍晾,待播。接着,选用高29~25厘米、径15厘米的塑料袋为营养袋,选用造林地附近...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产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麦麸培养基中,依次加入不同比例用量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渣代替麦麸,进行白僵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产品的含孢量随着甘蔗渣比例增加而逐渐上升;当甘蔗渣生产用量比例为50%时,产品含孢量达到最高;而后随着甘蔗渣用量增加,产品含孢量开始下降。根据原料市场价格筛选出白僵菌最佳生产、最经济生产和优化生产配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