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8月5目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批示。全文如下: 看了这个调查报告,感到很高兴。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是好的。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批示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报告》上的批示看了这个调查报告,感到很高兴。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是好的。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甘肃、陕西在...  相似文献   

3.
李鹏总理8月12日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批示。全文如下: 春云同志: 调查报告已看过,陕北水土保持经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五年初见成效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李鹏总理近日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批示。全文如下:春云同志:调查报告已看过,陕北水土保持经验值得重视。抗日战争年代,延安的山是光秃秃一片,一发大水,...  相似文献   

5.
1997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姜春云同志《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批示: 看了这个报告,感到很高兴。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是好的。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建  相似文献   

6.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是改善陕北、渭北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 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的重要批示,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制约陕北渭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是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  相似文献   

7.
牛年岁末,从国家林业部传来好消息:一个跨世纪、跨流域、跨省区的大型生态工程——以长江、黄河流域和重点风沙区治理为重点的林业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将于1998年正式启动;我省有82个县(市、区)被纳入该工程。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在姜春云副总理的关于陕北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国务院就如何贯彻批示精神,又在陕北召开了全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为把重要批示和会议精神尽快落在实处,林业部提出:在现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近日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批示。全文如下:看了这个调查报告,感到很高兴。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是好的。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就是古来描绘陕西一带的自然风物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描述盛唐…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江泽民总书记近日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性作了批示。全文如下:看了这个调查报告,感到很高兴。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是好的。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曾经是植被良好的汉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关,天材之利多”就是古来描绘陕西一带的自然风物的。司马光的《资治…  相似文献   

10.
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最近,我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到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和延安市,就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问题作了一些调查,感到他们的经验、做法很好,效果显著,颇受启发。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过去这里生态环境恶劣,风...  相似文献   

11.
试论金昌林业发展的战略构思与对策刘增瑞张文杰(金昌市林业局金昌737100中图分类号S718.51997年9月4日,《中国林业报》发表了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关于大抓植树造林,治理我国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批示,批示要求“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近日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批示.全文如下:看了这个调查报告,感到很高兴.陕北地区治理水上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是好的.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就是古来描绘陕西一带的  相似文献   

13.
8月29日至9月1日,国务院在陕北召开全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传达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批示,总结交流经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快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李鹏同志的重要批示,深刻认识治理荒漠化、加强生态建设的重大经济意  相似文献   

14.
陕北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该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一向十分关注。今年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亲临陕北考察,并于6月26日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专题调查报告,介绍陕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成就,同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姜春云同志报告阐述的内容作了批示,要求动员各方面力量,“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9月11日,林业部以林办字[1997]55号文件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指示精神,下面是该通知的全文。全文之后,本刊也对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首长的批示和姜春云副总理的调查报告予以全文转发。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将要到来的历史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大抓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并发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动员令。批示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大抓植被保护和植被建设,从根本上治理我们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沙棘是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种,在生态建设中,是难能可贵的种植材料,受到政府各部门和各阶层的广泛重视。1997年8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对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作出“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的批示以后,人们对于沙棘更为关注,认为它是“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种植材料。为使社会各界更多的了解研究与开发沙棘的历史和现状,在《沙棘》杂志创刊10周年的时候,从文献学的角度作一回顾,对于人们追溯、查阅和使用沙棘科技文献,了解和合理开发利用沙棘资源  相似文献   

17.
1997年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批示中,提出“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又在西安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在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关系大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国家林业局也适时对全国林业发展战略做出调整,提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响应江总书记伟大号召,建设“山川秀美”西北地区的具体措施和行动部署。进一步提高对退耕还林工作的认识,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管理,建立有…  相似文献   

18.
以传达贯彻江泽民、李鹏同志关于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批示为主要内容的国务院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结束的第二天,林业部在延安召开了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深入部署传达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关于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陕北会议精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李鹏总理近日在姜吞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处作了批示。全文如下:调查报告已看过,陕北水土保持经验值得重视。抗日找争年代,延安的山是光秃秃一片,一发大水,延河泥浆就滚滚而来。今B延安已变了样,满山遍野种植了苹果树,宝塔山周围松柏长青,乔儿沟进行了小流域治理,谷子亩产有的达到1000斤。榆林本是不毛之地,沙漠化十分严重。日本农业专家原正市告诉我,榆林已种上了水稻,这得益于防护林的营造和地下水源的开发。陕北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随着铁路建设和能源…  相似文献   

20.
李鹏总理近日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江作了批示。全文6。下:春云同志:调查报告已看过,陕北水土保持经验值得重视。抗日战争年代,延安的山是光秃秃一片,一发大水,延河泥浆就滚滚而来。今日延安已变了模样,满山遍野种植了苹果树,宝塔山周围松柏长青,乔儿沟进行了小流域治理,谷子亩产有的达到1000斤。榆林本是不毛之地,沙漠化十分严重。日本农业专家原正市告诉我,榆林已种上了水稻,这得益于防护林的营造和地下水源的开发。陕北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随着铁路建设和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