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感官审评、色差分析、SDE法结合GC/MS分析,以及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蜡梅花茶加工过程中(素坯→一窨→二窨→三窨→提花)感官品质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除三窨茶样的感官审评总分略低于二窨外,其他工序的茶样感官审评总分随加工进程逐步增加;三窨后色相角显著变小(P<0.05)。蜡梅花茶主要香气物质是乙酸苄酯、2-氨基苯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酯、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芳樟醇、别罗勒烯、萘、α-紫罗酮;加工过程中,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先增后减,二窨最高(P<0.01);酮类变化不明显;提花后萜烯类显著增加(P<0.05)。与素坯相比,三窨后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窨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无明显变化。蜡梅花茶宜采用2次连续窨花1次提花工艺。  相似文献   

2.
茶园土壤NO3——N含量与净硝化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炎  徐建明 《茶叶科学》2011,31(6):513-520
调查采集了我国130个茶园的土壤,用0.5mol/L的K2SO4提取法和实验室恒温培养法分别测定了土壤NO3--N含量和净硝化速率。结果表明,茶园土壤NO3--N含量在0~286.8mg/kg之间,平均为41.7mg/kg,40.8%的土样低于20mg/kg;土壤NO3--N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施氮量,与土壤净硝化速率相关性不显著,与pH呈二次方程关系:Y=738.0-289.9X+28.8X2r2=0.2033,P<0.001)。土壤净硝化速率在-6.08~6.54mg/kg·d之间,平均为1.62mg/kg·d,变异系数高达119%;其中,10%的土壤净硝化速率低于零,表明这些土壤处于氮固定化状态中;土壤净硝化速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反函数方程关系:Y=10.14-33.96/Xr2=0.253,P<0.001)。文章对茶园土壤中NO3-积累、硝化作用与pH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抑制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的降解,本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冠突散囊菌对绿茶液态饮料进行联合发酵,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串联气质联用(HS-SPME/GS-MS)法分别检测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含量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干茶添加量10βg·L-1、冠突散囊菌添加量10βmL·L-1的前提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添加量20βmL·L-1、蔗糖添加量75βg·L-1、30℃下静置发酵3βd。在此工艺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总儿茶素含量为1β419.94βμg·mL-1,与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848.72βμg·mL-1)相比,显著增加(P<0.05);且醇类化合物(30.27%)、醛类化合物(15.25%)、烃类化合物(11.35%)、酯类化合物(9.86%)和酮类化合物(9.01%)含量与未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4.
以KM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酵母膏(7.5 g·kg-1)和氧嗪酸钾(250 mg·kg-1)联合给药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维生素C(Vc)联用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n=6):空白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阳性药组)、EGCG组、EGCG联合Vc组和Vc组,连续给药7 d后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EGCG联合Vc组小鼠的血尿酸值(UA),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01);EGCG与Vc联用明显抑制了肝脏中腺苷脱氨酶(ADA)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P<0.05或P<0.01),并显著下调了肾脏中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mRNA的表达(P<0.001);肾脏切片显示EGCG和Vc联用显著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肾脏损伤。此外,EGCG与Vc联用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作用效果优于EGCG。  相似文献   

5.
以闽中某县8个代表性茶园为研究对象,采集茶园土壤和茶树各器官样品,分析镉在茶园土壤-茶树中积累和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茶汤中镉含量并算出茶叶中镉的溶出率,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镉含量均值为112.74βμg·kg-1,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06倍,茶园土壤镉积累明显;茶园土壤有效镉含量均值为26.44βμg·kg-1,镉活化率均值为24.86%,有效程度较高。土壤pH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镉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是影响镉活化率的主要因子;茶树主根和侧根与土壤全镉、有效镉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叶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和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树各器官镉含量分布规律为:侧根(1β253.89βμg·kg-1)>主根(382.20βμg·kg-1)>主茎(167.25βμg·kg-1)≈侧茎(154.65βμg·kg-1)>老叶(30.60βμg·kg-1)≈新叶(27.13βμg·kg-1),茶树根部镉富集系数显著大于其他器官(P<0.05),新叶和老叶镉富集系数较低,镉大部分被根和茎固定,向叶的迁移能力较低。茶汤中镉含量均值为192.28βng·L-1,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含量,茶叶中镉溶出率均值为15.29%;茶汤和茶叶中镉致癌健康年风险分别为6.33×10-7和4.42×10-6,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化学有害物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低约1~2个数量级,说明可以安全饮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L-茶氨酸(L-theanine,LTA)对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将28只雌性SD大鼠按每组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COS模型组、PCOS+低剂量LTA组和PCOS+高剂量LTA组。建模阶段,除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3组持续灌胃来曲唑28 d诱导PCOS模型。干预阶段,正常对照组和PCOS模型组以生理盐水持续灌胃,两个LTA干预组大鼠分别持续灌胃对应剂量LTA干预30 d。结果显示,与PCOS模型组相比,LTA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胰岛素(Insulin,IN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体重均有所下降(P>0.05);低剂量LTA干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LTA干预组大鼠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显著升高(P<0.05);LTA干预组大鼠的发情周期紊乱、卵巢组织多囊样病变较PCOS模型组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LTA干预能有效调节PCOS大鼠性激素分泌、恢复发情周期规律变化和改善其卵巢多囊样病变,同时显著改善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血脂代谢紊乱并抑制异常水平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泌。  相似文献   

7.
观察普洱茶水提物对硝苯地平降压效果的影响。采用雄性SHR大鼠50只,按照平均尾动脉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硝苯地平3.1βmg·kg-1组(1/2临床剂量)(N.L组)、硝苯地平6.2βmg·kg-1组(临床剂量)(N.H组)、硝苯地平3.1βmg·kg-1+普洱茶水提物0.5βg·kg-1组(N.L+D.L组)、硝苯地平3.1βmg/kg+普洱茶水提物1.0βg·kg-1组(N.L+D.H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分组次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2次,上午给予硝苯地平,下午给予普洱茶水提物,灌胃间隔3~4βh,每周对各组动物血压进行检测,持续4周。结果表明,大鼠给药4周后,硝苯地平6.2βmg·kg-1组大鼠尾动脉平均血压为(139±6)βmmHg(1βmmHg=0.133βkPa),与M组的(157±13)βmmHg比较显著降低(P<0.05);N.L+D.H组大鼠尾动脉平均血压为(136±11)βmmHg,与M组的(157±13)βmmHg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硝苯地平6.2βmg·kg-1组的(139±6)βmmHg相比,降压效果相当(P>0.05)。研究表明,普洱茶水提物配合硝苯地平使用,可增强硝苯地平对SHR大鼠的降压功效,其降压效果与临床剂量硝苯地平单独使用相当,且对心脏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品种茶树鲜叶及茶多糖为材料,比较了酸浸提、沸水浸提和碱熔灰化前处理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对茶叶还是茶多糖,碱熔灰化处理所测氟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酸浸提和沸水浸提法(P<0.01)。茶叶水浸提法氟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酸浸提法(P<0.05,P<0.01)。对碱熔灰化-氟离子电极法进行精密度及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茶叶和多糖中氟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1.07%~94.40%和83.04%~90.32%,而RSD分别为1.44%~2.54%和0.68%~1.03%,说明该方法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检测结果可靠,更能真实反映茶叶及茶多糖的氟含量,适宜于茶叶及茶提取物全氟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尹爱武  田润  李探芳 《茶叶科学》2012,32(6):535-538
研究了一种茶叶复合物的解酒作用。通过观察小鼠灌胃白酒后翻正反射消失与恢复时间,急性乙醇中毒的死亡率,自发活动的变化以及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以评价茶叶复合物缓解醉酒症状的作用。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茶叶复合物均能延长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缩短小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1);降低急性乙醇中毒小鼠的死亡率;抑制乙醇致中枢兴奋引起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多(P<0.01);高剂量茶叶复合物能显著降低灌胃乙醇后30、60、90、120、150min小鼠血液中的乙醇浓度(P<0.05或P<0.01),各时间点小鼠血浆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523±129)、(671±175)、(954±203)、(1012±326)、(634±139)mg/L。本研究为茶叶解酒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晒青毛茶及不同渥堆程度普洱茶饲喂实验小鼠,研究小鼠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小鼠,其肝组织抑制羟自由基能力、SOD活力、GSH-PX活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各饲喂茶样组以上三指标均远远高于对照(基础饲料饲喂),并以晒青毛茶处理组最高,随饲喂茶样渥堆程度增加,以上三指标逐渐降低。各处理小鼠肝组织MDA含量与其SOD活力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0.942;晒青毛茶处理组SOD活力最强,MDA含量最低;与对照相比,各茶样处理组MDA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各茶样处理小鼠肝组织中CAT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除第4次翻堆样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各茶样处理组T-AOC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晒青毛茶处理组最强,随着渥堆程度增加,T-AOC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说明,普洱茶渥堆发酵工序对其抗氧化作用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对Wistar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普洱茶对试验大鼠骨密度及骨钙、骨磷含量的影响。采用10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普洱熟茶低、中、高剂量组,普洱生茶低、中、高剂量组和绿茶的低、中、高剂量组(共10组),每组10只,分别按每千克体重0.5、1.0、2.0 g灌胃纯净水以及1 g/mL的普洱茶茶汤和绿茶茶汤,进行为期90 d的灌胃试验。试验结束后将实验大鼠处死,剥离左股骨,对骨钙骨磷含量、股骨密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普洱生茶、绿茶组及低、中剂量的普洱熟茶组骨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大鼠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和绿茶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试验条件下,本批次普洱茶对试验动物的骨密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对肉鸡肉品品质和重金属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日龄AA肉用仔鸡48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第1组为对照组,第2~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800mg/kg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即使日粮中的茶多酚含量分别约为0、10、20、40、80mg/kg,研究其对肉鸡肉品品质和重金属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超细绿茶粉的增加,肌肉pH值逐渐增加,滴水损失逐渐降低(P>0.05)。各试验组肌肉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88%、5.88%、0.59%、11.76%(P>0.05);各试验组肌肉组织中VE的沉积量分别增加了63.01%、0.34%、95.54%、3.08%;3、4、5组,肝脏组织维生素E沉积量分别提高了3.37%、55.03%、44.53%。(2)破壁处理超细绿茶粉有降低铅和镉在肝脏中的残留(P>0.05),但对铅和镉在肌肉的残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茶叶对老龄大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邓泽元  褚芳 《茶叶科学》1998,18(1):74-77
108只12月龄退役SD大鼠分成13组经二个半月的红、绿茶添加饲料和茶汤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红茶和绿茶无论是干茶添加在饲料中还是茶汤,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老龄大鼠的血糖含量(P<0.05)、血脂含量(P<0.01);显著提高其SOD酶活力(P<0.01);显著降低其MDA含量(红茶达P<0.01水平,绿茶达P<0.05水平),其中绿茶降血脂能力比红茶强,而红茶抗氧化效果比绿茶显著。后者说明,茶叶的生物抗氧化机制除茶多酚类物质起作用外,还存在着其他更为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用含钙离子水冲泡速溶茶粉,研究了不同浓度钙离子对绿茶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以及钙离子对不同发酵程度茶类茶汤沉淀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钙离子质量浓度(5~40 mg·L-1)的增加,绿茶茶汤的沉淀量呈逐渐增加趋势,钙离子质量浓度与绿茶沉淀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98,P<0.01),而沉淀中的茶多酚(r=0.95,P<0.01)、总糖(r=0.99,P<0.01)和咖啡碱(r=0.82,P<0.05)含量也与沉淀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同钙离子浓度下,绿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红茶、普洱茶茶汤沉淀形成量差异较大。随着茶叶发酵程度的加重,茶汤沉淀量呈增加的趋势,而钙离子对茶汤沉淀形成的促进作用逐步降低。通过分析发现,钙离子促进沉淀形成的增长率与茶汤中茶多酚所占的比率有显著相关性(r=0.78,P<0.05),说明钙离子可能是主要通过影响茶多酚的络合作用来促进茶汤沉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散茶轻压、紧压茶手筑和机压的方法进行自然发花,分别制成轻压晒青散茯、手筑晒青茯砖和机压晒青茯砖,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检测,对晒青茶发花前后的感官品质和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话后3种晒青茶的苦涩味和收敛性均明显减弱,滋味向醇和转变,香气由清香变为陈香且具有独特的菌花香,汤色由...  相似文献   

16.
γ-氨基丁酸超微绿茶粉辅助降血压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对γ-氨基丁酸(GABA)超微绿茶粉进行辅助降血压功能评价.动物实验设低、中、高(0.83、1.67、5.00 g/kg)3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10、30倍.另设高血压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动物高剂量对照组.经口连续给予样品30d,结果显示:高剂量组(5.00 g...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reen tea and vitamin E on heart weight, body weight, serum marker enzymes, lipid peroxidation, endogenous antioxidants and membrane bound ATPases in isoproterenol (ISO)-induc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rats. Adult male albino rats, treated with ISO (200 mg/kg, s.c.) for 2 days at an interval of 24 h caused a significant (P < 0.05) elevation of heart weight, serum marker enzymes, lipid peroxidation and Ca+2 ATPase level wherea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 < 0.05) decrease in body weight, endogenous antioxidants, Na+/ K+ ATPase and Mg+2 ATPase levels. Administration of green tea (100 mg/kg/day, p.o.) and vitamin E (100 mg/kg/day, p.o.) together for 30 consecutive days and challenged with ISO on the day 29th and 30th, showed a significant (P < 0.05) decrease in heart weight, serum marker enzymes, lipid peroxidation, Ca+2 ATPase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body weight, endogenous antioxidants, Na+/K+ ATPase and Mg+2 ATPase when compared with ISO treated group and green tea or vitamin E alone treated group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synergistic protective effect of green tea and vitamin E during ISO induc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rats.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浓度对绿茶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不同茶多酚浓度下绿茶饮料灭菌、贮藏过程中的感官与理化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多酚浓度绿茶饮料稳定性差异较大,灭菌、贮藏过程中,绿茶饮料外观颜色变深、变红,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黄酮化合物、没食子酸含量显著上升,咖啡碱、氨基酸含量略有下降,感官风味品质明显下降,熟汤味明显;随着茶多酚浓度升高,绿茶饮料的感官理化品质变化趋势加剧,高温贮藏(37℃)变化程度明显高于低温贮藏(4℃)。当茶多酚质量浓度为400~600mg/L时,绿茶饮料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对湖南省内 2 4个茶场的 110个土壤样品的表土 (0— 2 0cm)和底土 (2 0— 40cm)两个土层的有效硫含量、全硫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省茶园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 ,表土的有效硫含量为 6 4 8± 6 2mgS kg (范围 :12 2— 2 10 2mgS kg) ,底土的有效硫含量为 91 8± 8 4mgS kg (范围 :11 1— 2 35 1mgS kg) ,但仍有 7 3 %茶园土壤缺硫 ;0— 2 0cm土层的有效硫有向 2 0—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