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木质复合材料──木材工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木材与塑料、合成纤维及其他非木质材料复合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及其基本性质、加工工艺和应用前景。木质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此种材料的加工技术扩展了木材的应用领域,亦为木材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木质复合材料与实木的防腐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腐是提高木材和木制品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木材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和新用途的拓展,木质复合材料防腐能力日渐引起重视.简要分析了木材和木质复合材料防腐能力影响因子,着重比较了木质复合材料和实木两类产品防腐技术的异同,并初步讨论了复合材料防腐能力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3.
铣刀的选用     
李黎 《国际木业》2005,35(11):13-18
木材切削加工中,刀具切削的对象是木材和木质复合材料。实木工件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软材、硬材和改性处理的木材等,木质复合材料包括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刨花板、定向刨花板、大片刨花板、硬质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胶合成材等。木材切削加工同时还要切削加工那些单或双面装饰处理后木材或木质复合材料工件。  相似文献   

4.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木材因其固碳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木质复合室外材也得到了大量应用。为解决木质材料在室外使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对室外用木质复合材料的特点、生产工艺、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室外木质复合材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再生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塑复合材料(WPC)具有比单独的木质材料或塑料产品更优异的性质,是木材的理想代用品。从固体废弃物中分离出木材和塑料进行复合,不仅可以减缓废弃木材和塑料对城市环境的潜在污染,而且也适应了现代材料复合化发展的规律。文中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木塑复合材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情况及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木塑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既类似木材又优于木材的新型复合材料,其加工工艺与传统木质人造板产品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与产品性能特点,论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木材工业及纤维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 重点介绍木材工业、木结构材料、木基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木材化学利用和木材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并针对我国木材利用现状提出开展木材资源系统基础及应用研究、加快环境友好型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加强木材化学及能源利用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异氰酸酯(ISO)改性的脲醛树脂胶制造低密度稻壳-木材复合材料。稻壳与木质刨花的混合比例为1:1,施胶量为7%,试验结果表明,异氰酸酯改性的脲醛树脂胶黏剂适用于低密度稻壳-木材复合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使用传统的脲醛树脂胶黏剂。低密度稻壳-木材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随着改性剂异氰酸酯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密度是稻壳-木材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低密度稻壳-木材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设定密度为0.45g/m~3和0.5g/cm~3的条件下,3:4的ISO/UF的稻壳-木材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日本刨花板工业标准(JIS A59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沙生灌木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文中在介绍沙生灌木木材学特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沙生灌木资源在新型人造板——重组木、木塑复合材、轻质工程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旨在进一步推动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样品易于准备、适合实际生产在线检测等优点,在木材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阐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纤维素、木质素和抽提物等化学属性预测,生长特性及物理力学特征等物理属性预测,以及在木质复合材料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木材材性分析及木质复合材料生产中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纸及纸板生产与消费数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造纸工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对木材原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我国木材市场数据显示,以原木、锯材等为代表的木材原料,以木浆、木片为代表的造纸原料进口均呈平稳增长趋势,木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造纸工业竞争的核心是木材原料的争夺,而我国木材市场自有木材供给的严重不足性和进口总量的绝对依赖性特征决定了造纸工业木材原料未来仍将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制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基本特点是原料不足,草类原料多,木材原料少.木材供应的严重不足迫使我国造纸业长期以草浆作为主要的造纸原料,造成了目前我国造纸业的落后和被动局面.文中分析了我国制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不足的现状,总结了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些问题,根据我国林业资源的情况,结合国际造纸工业的经验和发展趋势以及造纸业的经济规律要求,提出了解决我国制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不足的主要途径,对未来我国林业和纸业共同繁荣的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木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实际工作,并用 玻木板与普通胶合板作了性能和经济对比。结果表明,这项工作的重大社会效益在于节省木材,预计玻木板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普通胶合板。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促进我国木材工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的木材工业企业只有实施原料基地化、规模经济化、经营国际化、品种多元化、企业信息化、营销理性化、管理现代化和产品品牌化,才能实现我国木材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预测与原料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琳  孙琦  周定国 《林业科技》2005,30(5):45-47
围绕我国木材资源短缺和人造板工业高速发展的现状,阐述我国人造板原材料演变的历程。农作物秸秆作为绿色原料,在河南、山东、江苏、黑龙江等省份储量丰富。本文从工艺、成本、环保等角度,分析其作为人造板原料所具有的优势,并讨论了21世纪中国秸秆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体改性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处理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合成、表面活化、化合物镀膜等研究及应用领域。其对木质材料改性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取得许多重要的实验及理论成果,可综述为:1)木质材料等离子体改性的特性; 2)木质材料等离子体改性的机理; 3)等离子体改性木质材料的设备及工艺。文中在整理近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文献中相互矛盾的结论,并对未来等离子体改性木质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木质剩余物和向日葵秸秆制作外包装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制成包装材料得到科学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该产品既能缓解包装行业对木材的需求,克服纯木质包装材料使用中的主要缺点,又能将农业剩余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同时这种包装材料由于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的优势特点更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在介绍我国森林资源和实木包装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木质剩余物和向日葵秸秆制作外包装材料的可行性并对其生产制备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杉木间伐材ACQ防腐与综合强化复合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传耀  杨文斌  陈刚 《林业科学》2006,42(12):101-107
在将ACQ与UF树脂调制成相容的复合改性剂对杉木间伐材进行复合改性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复合改性的机理与综合效果.对浸渍材与表面密实化处理相结合的优化工艺,当弦向压缩率为20%时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比素材增加51%以上;进行浸渍处理与ACQ或UF单独处理材经煮沸和抗水、酸、碱抽提的抗流失性对比试验及防腐试验,表明前者比后者有所提高;并采用铜离子跟踪法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测定了浸渍材复合改性剂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确认了一次性浸渍优化工艺参数的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天然有机物木材浸注液对杉木、湿地松、藜蒴、南洋楹、马占相思等5个树材进行了真空加压浸注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试验条件下,不同的树种其增重率不同,其中杉木最高达64.6%,最低的是南洋楹,只有23.8%;经处理的木材,密度都有增加,可以提高处理材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树皮与聚苯乙烯复合保温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落叶松树皮与聚苯乙烯泡沫复合保温材料的制备与研究;以导热系数和压缩强度为主要技术指标对复合材料进行评价;考察落叶松树皮与聚苯乙烯泡沫的混合配比、胶粘剂施加量和密度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树皮与聚苯乙烯配比为12:88、施胶量10%、密度0.19g/cm3条件下制成的保温板,其物理力学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