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晓强 《北方蚕业》2004,25(2):29-30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发展各项产业的原则.我国柞蚕业长期以来通过对柞蚕场实行科学使用、管理、保护和建设,较好地解决了放养柞蚕与保护柞树、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和关系,使柞蚕茧成为我国特产,柞蚕业成为我国产纹山区的传统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发展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柞蚕场退化原因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柞蚕场是柞蚕生产的基地和物质基础,也是山区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辽宁地区的一些柞蚕场质量明显下降,约有1/3的柞蚕场树势衰退,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较重。砂化面积不断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阻碍柞蚕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将破坏山区生态平衡,危及水系中、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因此,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田荣乐 《北方蚕业》2012,33(3):54-57
正辽宁丹东的柞蚕生产,经历了沧桑巨变。所谓沧桑是指1940年以前在日伪统治下艰难生存;所谓巨变是指1960年以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生存发展。丹东地处辽宁省东部,位于鸭绿江下游,大部为山区,蚕场较多,地势比较平坦,养蚕场海拔为200~300m。有人做过调查,世界柞蚕在中国(占90%),中国柞蚕在辽宁(占70%),辽宁柞蚕在丹东(占50%),已成为业界共识。近百年来,丹东柞蚕生产之所以能够顽强生  相似文献   

4.
郑作运 《中国蚕业》2004,25(1):33-34
柞蚕茧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创汇产品,10年来河南省柞蚕生产与市场一直比较稳定,农民养蚕收入较为可观,柞蚕生产已经成为山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柞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现结合河南实际谈谈柞蚕饲育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曲福祥  江利臣  于静 《北方蚕业》2010,31(2):61-61,63
放养柞蚕是庄河一大特色传统产业,全市每年放养柞蚕12000多把,其中春柞蚕1500多把,养蚕收入是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从2000年开始,庄河地区春柞蚕寄生蝇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到2009年所有蚕场均有发生,寄生率高达60%~95%。不仅在庄河地区,整个辽宁春蚕均受其害,防治蚕寄蝇成为庄河乃至辽宁省春蚕生产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6.
柞蚕业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放养柞蚕与山区生态环境的矛盾.通过对柞蚕场利用现状的调查 ,分析了柞蚕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柞蚕场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辽宁柞蚕育种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了"十二五"期间辽宁育成柞蚕新品种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适宜地区,对"十三五"辽宁柞蚕育种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辽宁柞蚕业的发展,建设好柞蚕饲料基地,采用新技术,加强柞蚕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姜义仁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1):94-96
柞园又称柞蚕场或柞坡,柞园建设是发展柞蚕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柞园建设影响柞蚕营养条件及山区生态环境。柞树不仪是柞蚕的饲料树种,也是我幽重要的植被资源、绿化树种,同时还是…区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0.
辽宁柞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东田 《北方蚕业》2004,25(1):9-10
柞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分析了辽宁柞蚕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提出了辽宁柞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建设好生态型柞蚕场是柞蚕场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组建科技推广队伍,建立生态型柞蚕场试验示范点,加大政策与项目扶持力度,才能促进蚕农增收和山区生态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辽宁柞蚕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航 《中国蚕业》2003,24(3):23-24
近几年,一方面由于柞蚕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辽宁主要柞蚕产区将柞蚕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升级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丝绸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养蚕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由于受国家天然林、公益林保护政策的影响,辽宁部分蚕区又限制柞蚕生产发展,大面积退蚕还林,使作为辽宁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柞蚕生产,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机遇和挑战,把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是当前辽宁柞蚕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林业政策、农业药害、害蚕昆虫几个方面,分析辽宁南部地区柞蚕生产下滑的原因,发现农业除草剂的使用影响春蚕生产,步行甲危害影响秋蚕生产,提出了恢复和发展辽南地区柞蚕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柞蚕寄生虫病直接造成柞蚕死亡,严重影响柞蚕茧产量和质量。本文介绍了辽宁地区柞蚕害虫的种类、柞蚕害虫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提出了柞蚕饰腹寄蝇病、柞蚕两索线虫、柞蚕绒茧蜂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蒙地区在柞蚕生产上一直采用传统的单一纯种生产和种茧繁育,几十年来在生产受纯种的限制下,种茧及丝茧仍未普遍达到良好丰产丰收效果.为了改良柞蚕生产品种和提高产量,根据农、林、牧和辽宁地区柞蚕杂交种增产优势,拟定适合内蒙地区气候条件的柞蚕杂交种育种试验研究工作,现将2000~2001年杂交组合试验研究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辽东地区蚕俗文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地区是指辽宁省的岫岩县、凤城市、宽甸县、桓仁县、本溪县等东部丘陵山区.是中国柞蚕的主产区,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其养蚕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年间,山东先民在"闯关东"的过程中,先后从水路或陆路把柞蚕移至辽宁,在辽东地区正式大面积放养是在1796年.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柞蚕生产基本上是粗放经营,产量很不稳定.于是,人们为了祈盼养蚕有个好收成,便利用了蚕事活动的规律,并辅以迷信色彩的主观意识行为延续下来,逐步形成一种蚕俗文化.那么这种文化为什么能够传承到现在仍不绝迹呢?笔者认为:柞蚕饲育在野外,受各种气候因子制约力很大,既使是进入科技时代的今天,柞蚕的收蚁结茧率也仅能维持在20%~50%之间,这就是意味着,蚕民在养蚕过程中,有50%~80%的蚕种投入白白地被各种气候因子、生物因子耗掉了.那么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初始养蚕阶段,这种损失就更可想而知了.但是,危害柞蚕的病虫害又存在发生周期,在小发生期间,如果再遇到风调雨顺年份,这时的柞蚕生产便可能出现好的收成.于是,人们感到自己的意识作用灵验了.比如;柞蚕茧产量较高年份在20世纪的20年代前后就出现过.可那时,既没有什么消毒防病药剂,更没有什么新品种、新饲育技术.因此,那个时期的柞蚕丰收,只能是各种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对柞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有利时期所致,完全是靠天吃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河南一化性柞蚕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地处中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使河南成为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产区。历史以来,柞蚕生产一直是山区人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建国以来,柞蚕生产出现了多次起伏,产茧量一直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虽然近年生产有了平衡发展,但柞蚕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远没有得翻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18.
搜集和整理辽宁凤城地区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养蚕谚语,对13条柞蚕谚语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1开发试验的目的 柞蚕是饲育在露天野外蚕场里的吐丝昆虫,因受柞蚕相关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产量极不稳定.鸟类食柞蚕是造成减蚕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城市东部山区主要有麻雀、牛眼珠雀、串堂雀、红尾巴根、三斤半、叽叽鬼、画眉鸟、山鸡、高丽雅雀、杜鹃、乌鸦、鹊雀等,在这些鸟类大多数为益鸟,有的还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柞蚕微粒子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丁杰  问锦曾 《蚕业科学》1992,18(2):88-92
从辽宁柞蚕分离出的两种微孢子虫,经光镜和电镜形态、寄生习性的研究结果,确定为柞蚕微粒子虫新种和修氏内网虫,在中国柞蚕微粒子病蚕中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