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海南是中国最主要的槟榔种植区,槟榔在海南的分布格局随着槟榔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槟榔价格不断走高,农户种植热情高涨,西部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可以预见未来海南槟榔种植分布将形成遍布全岛的格局。该文介绍海南定安县槟榔种植情况、槟榔主要的病虫害和防治措施,为定安县槟榔种植合理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热带林业》2011,(4):61
一、槟榔生产海南是我国南方种植槟榔的主产区,而万宁市是海南槟榔种植的重要产地,有"海南槟榔半万宁"之称。目前全市槟榔种植面积56.57万亩,约占全省槟榔面积的1/4,进入结果期的槟榔面积达50万亩左右,全市从事槟榔种植的人员超过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市槟榔总产量25万吨,按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总产值达10亿元,农民槟榔人均年收入2292元,占农民年均收入的39.4%。  相似文献   

3.
槟榔·假槟榔·桄榔黄立新槟榔为棕榈科常绿乔木,高达17米,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药材树种。它原产于马来西亚。我国主要栽培区在两广南部、海南和云南南部、台湾等热带地区,果可食用,种子称“槟榔子”,主要成分为槟榔碱,其次为槟榔次碱、鞣酸、槟榔红等。中医学...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槟榔主产区槟榔黄化病发生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槟榔黄化病在海南地区的病害发生规律,对海南省主要槟榔种植园进行了槟榔黄化病病害调查.结果表明:东西线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1.38%和37.67%,年份越久的的槟榔园槟榔黄化病病情越严重,槟榔黄化病死亡率总体上随着发病率的上升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槟榔红脉穗螟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花果期的主要害虫,对槟榔产量影响较大。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红脉穗螟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槟榔平均单株受害率16.89%,在坡地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平地和水田地;三亚、保亭和陵水地区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北部的琼海、万宁和屯昌地区。  相似文献   

6.
《热带林业》2011,(4):62
海南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素有中国四大南药产地之称的海南省万宁市,是由口味王集团于2010年投资1亿多元兴建的一家大中型槟榔加工企业,注册资金301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104.8亩,该项目分2期工程。第一期以槟榔加工为主,第二期以槟榔鲜果烘烤为主。第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1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该公司年设计槟榔加工产值为2.5亿元,计划总用工人数  相似文献   

7.
槟榔趣谈     
槟榔趣谈王增槟榔,是一种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圆直而高耸,顶端羽状复叶,花呈银白色,果实即槟榔,呈长椭圆形。它原产于东南亚和澳洲热带地区,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开始移栽,目前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云南、广西等省区。槟榔味道独特。含在嘴里嚼,可以提神。明...  相似文献   

8.
海南槟榔黄化病发生及对产量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化病是槟榔上的重要病害,作者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该病发生危害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平均发病率为23.81%,坡地的发病率大于平地和低洼地,发病时间越长产量降低越多。  相似文献   

9.
《热带林业》2007,35(2):I0001-I0001
琼海大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8月,公司坐落在海南母亲河万泉河的源头万泉湖畔,公司农场占地面积5970亩,现有职工181人,管理人员15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7人。已种植珍珠柚3万株、槟榔40万株、橡胶树3万株(含更新改造),已建养猪场6个,其中种猪场1个,年存栏数300头、肥猪场5个,年出栏数6000头。  相似文献   

10.
竹荪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海南当地资源情况,利用当地原料进行竹荪栽培基质研究;[方法]采用甘蔗渣、木材下脚料、马占相思树皮、竹片、槟榔叶、五节芒、玉米杆等原料作为栽培基质,比较不同栽培基质竹荪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差别:[结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海南竹荪最佳栽培基质配比为以竹片为栽培基质,表面覆以茅草、五节芒或菌草、甘蔗渣引菌时,菌丝生长最快,出荪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正> 槟榔是印度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印度男女老少无一不爱嚼软熟或加工过的槟榔。印度的槟榔种植业约为600万人提供生计。1988/89年度印度槟榔种植面积17.63万公顷,产量20.94万吨,年产值约25亿卢比(约合1.47亿美元)。印度是世界槟榔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 一、发展简史 尽管槟榔是印度一种重要经济作物,但直到40年代末仍未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对槟榔生产没有作出适当的安排和支  相似文献   

12.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 ra l Subm ucous F ibrosis,O SF)是一种以炎症和渐进性黏膜改变导致进行性张口困难为特征的口腔黏膜慢性病症.近年来相当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指出槟榔是O SF的主要病源因子,在O SF的发病上,不论是嚼食槟榔的频率还是持续的时间都呈现了剂量依赖性.在嚼食槟榔时粗糙纤维对口腔黏膜产生的强烈机械刺激作用、槟榔中的生物碱与单宁对细胞外基质分子的影响以及槟榔中的铜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槟榔在O SF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加以综述,旨在分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槟榔在O SF上所做的研究,以期让基础科研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以及广大槟榔嗜好者对槟榔在人类O SF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说的槟榔,是槟榔树上结的槟榔果。将槟榔果分成两半,去除果核,加上荖花(贩卖时称为榔叶)包裹的石灰,就制成了大家常吃的槟榔。虽然味道又苦又涩,但令口舌生津,神清气爽,随之满口鲜红,别有一番风味。其实早在2004年槟榔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1级致癌物质,许多研究表明,经常咀嚼槟榔会明显增加口腔粘膜病变的可能性,提高口腔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研究提取条件对槟榔核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及其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以槟榔核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利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槟榔核中多酚的含量,分析槟榔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槟榔核多酚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80℃,提取...  相似文献   

15.
在孟加拉锡尔赫特地区Khasia部落家庭园地或其周围,对基于槟榔叶农林复合系统的文化产业与经济管理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Khasia是一个受教育较普及的社区;该区家庭平均大小为7.68人,男女比率为141:100;家庭园地里物种丰富。在槟榔农林复合系统中共有15个木材品种,22个园艺种,6个药用植物种,以及13个一年生作物种(包括一些叶用蔬菜),7个香味料植物种和5个竹类种。Khasia也是一个经济繁荣区,最小家庭月收入57美元。槟榔收益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该区95.45%的家庭涉及槟榔农事。槟榔人工林年平均收入约为1157美元/公顷,此农林复合生产项目的收益.投入比率为4.47。槟榔人工林区内物种丰富度较高,对维持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性以及系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图2表3参19。  相似文献   

16.
选取海南三亚市的一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TM影像数据进行林地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以及地表温度与NDV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温度有着显著差异;有林地平均地表温度比无林地低0.7℃;天然林平均地表温度比人工林低2.2℃,天然林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比人工林更具优势;人工林按优势树种平均地表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芒果龙眼槟榔橡胶桉树;地表温度和NDVI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1月25日,由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林学会发起的华南地区省级林学会联席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8个省份(地区)林学会理事长、秘书长及相关专家、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以"推进科技合作,建设美丽湾区"为主题,广东、广西、海南、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省份(地区)的学会负责人、与会专家和科技人员分别作了主题学术报告和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8.
刘杰灵  刘勇军 《绿色大世界》2013,(9):193-193,195
分析了槟榔产业加工工艺及槟榔废水的特点,探讨了槟榔废水作为一种典型难降解有机废水可选择的预处理工艺,指出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以及使其工业化和产业化是未来槟榔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Folin-Ciocalteus法测定槟榔中多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研究了槟榔多酚的定量测定方法,并测定新鲜槟榔、槟榔烟果、槟榔籽中多酚含量.结果表明:槟榔多酚提取液在加入Folin-Ciocaheus显色剂2.0mL、10%Na_2 CO_3溶液10mL,反应时间150min、温度4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于730 nm处测定其吸光值,多酚质量浓度在0~2.8mg/L范围内与吸光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槟榔多酚的定量测定,新鲜槟榔、槟榔烟果、槟榔籽中多酚含量分别为15.47±0.08 g/100 g、7.23±0.06 g/100 g、5.27±0.05 g/100 g.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槟榔产业加工工艺及槟榔废水的特点,探讨了槟榔废水作为一种典型难降解有机废水可选择的预处理工艺,指出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以及使其工业化和产业化是未来槟榔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