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漫燕  黄莹  曾丹 《南方园艺》2019,30(2):29-31
植物造景主要是通过植物的组合,融合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特性,能与游园者产生共鸣的意境。桂林山水园林以自然为美,在植物意境的营造中,强调借景重于造景,注重从客观物质到主观认知、自然环境到人物心理的转变,从而创造出因借之巧、诗画情境、天人合一等意境。  相似文献   

2.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诠释古典园林之“境”、找出当代小区景观中“境”的缺失、分析“境”的重生意义的基础上,阐述当代小区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之“境”的营建策略:模拟自然山水景观、曲折迂回、营造四时之境、园林植物创造意境美、光影产生时空美、多元化美感的创造、景的文化内涵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园林,中国人的花园。千百年来,园林的山峰岛屿,亭台楼阁之间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意境美。从这里我们穿越历史,寻访来处和归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中,美好的意境具有怡情养性,调节心情的功能,而意境之美莫过于自然景色之美。魏晋时期是中国人文历史上最接近自然的时代,它浑然天成的时代气质,影响了后世建造园林的初心和真意。结合魏晋时期园林的精神特点,浅析园是一种心境,一花一叶即可找到我们心中的"桃花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表现出的意境与道家文化有相通之处,如“自然”“空静”“写意”等园林意境与“道法自然”“有无相生”“涤除玄鉴”“虚静”等道家文化。从道家文化与意境,道家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3个方面,试析道家文化视角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老庄哲学,在崇尚自然思想的支撑与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植物都是构成园林意境空间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立足于对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其配置特点和文化意境,挖掘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希望结合时代特征发挥其积极的借鉴作用,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现代园林绿化空间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天然之趣,善于从自然中提取元素,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是对自然之美的高度统一与升华。在造园中掇石叠山被列为造园所需考虑的首要因素,这就要求造园者充分利用空间营造出江山无尽的园林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追求"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意境关键就是要求设计师合理利用各种自然元素,创造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此外设计师通过对各种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组织安排与合理创造来营造充满园林趣味,符合生活需要的园林空间,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古典园林的艺术一直深深影响着现代景观设计,尤其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涵中无不渗透着古典园林的印记。本文从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入手结合分析,以自然观营造和意境营造为主要论述方面,深入探究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分析,探究意境美与显隐美之间的联系,营造出符合当今审美需求并富有诗意化的住宅空间。  相似文献   

11.
水景、假山是园林景观要素的一部分,其中,水景与假山的搭配设计常常营造出充满自然气息的意境环境,如何准确完善地落实施工,完成图纸的表现及内涵,是营造优质景观的必备条件。文章介绍景观水景和园林假山的内涵、造景特点与意境,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水景和假山的设计施工要点,以期为园林景观施工表达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园林的园景命名与匾额楹联对于中国园林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能突出园林的主题和意境,另一方面在点景的同时,拓宽了园林意境的内涵和外延。阐述了园景命名艺术手法,并就匾额与楹联艺术营造出的园林独有的意境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愈发提高,对于园林的要求大幅提升,园林发展迈入新的阶段。园林美作为一种将主观情感对象化的形式,学习与讨论其创造手法与鉴赏途径非常有必要。园林美的创造要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引导、保持适度的审美距离,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组景造园,并营造丰富意境;而对园林美的鉴赏,也应该在了解文化及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对景观元素进行鉴赏,进而品鉴园林中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和水体类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式传统园林设计元素中设计思想、设计意境和空间布局对现代风景园林建造具有深刻的意义启示。设计思想使现代风景园林建造注重崇尚、保护自然环境,于探索自然、回归自然中表现自然要素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设计意境使现代风景园林建造不仅注重朴实自然观念与委婉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而且重视内在实境营造与外在自然条件的无缝契合,以融铸时代特点鲜明的园林意境;空间布局则强调空间序列循序渐进和整体和谐,使园林景观协调、边界外延广阔而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艺》2020,(1):159-162
对意境的追求是东方园林不同于西方园林的本质区别,但意境在中国文化中并非园林所独有,而是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意境其实是一个信息的发出与接收的传达过程。感受园林的意境就是我们通过园林中的场景或者元素联想到其他东西并产生共鸣的过程,仿佛通过园林与园林背后的含义信息产生了某种对话。所以意境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园林设计中也应重视对意境的营造。对意境有意识地追求和强调在东西方园林的诸多差异中处于本质层面。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园林设计都是建筑设计中的亮点,好的园林能给人带来意境美。随着现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提高,更加需要在公共空间营造有意境的园林空间来缓解情绪,愉悦身心。本文主要阐述了园林意境空间的创造与欣赏。  相似文献   

18.
赵泽惠  张茜 《现代园艺》2023,(2):130-132
我国古典园林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独特且鲜明的民族风格。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造园成就的巅峰时期,江南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家园林,其中一些园林在今天仍然极具盛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水”元素是构成园林景观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我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通过探析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理水文化,以江南园林理水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以小见大,传承江南园林遗产美学观念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周南 《现代园艺》2019,(10):78-79
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出融合了人文、情怀、意境的优美作品,营造人地和谐的城市景观,或许禅宗美学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灵感的顿悟、意境的营造、对自然的尊重、追求万物的体验,如此,设计出优秀的园林设作品也就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艺术美及意境美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文章拟通过记述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境技艺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与意境的关系,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意境艺术美手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