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如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掌鲜切花开始得到了大量的栽培,有更多的人开始喜欢红掌鲜切花,使得其经济价值迅速上升。在提升红掌鲜切花经济价值的同时,红掌鲜切花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研究和提升,更多人开始关注红掌鲜切花温室栽培技术的发展,以保证红掌鲜切花可以在温室内更好地生长,确保红掌鲜切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张正伟  王树忠 《北方园艺》2007,(12):171-172
对切花红掌品种进行了初步筛选,初步总结了切花红掌生产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大面积栽培生产过程中,Evita切花红掌为最适宜品种,EC值为0.91~1.20ms/cm的营养液浓度比较适合红掌生长发育,12株/m2的栽培密度的红掌产量高、品质好,留2~3片叶能够较好的协调红掌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综合应用可使栽培的切花红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3.
红掌作为一种室内观花观叶皆宜的花卉,颇受消费者青睐,其供不应求的问题愈发明显,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红掌苗已成为红掌生产应用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红掌的腋芽培养、继代培养、生根条件3个方面作了详细叙述,明确了红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的相关内容,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根据红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红掌组培苗移栽的关键技术及不同阶段苗期的养护管理技术,以期为华中地区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玉娟  朱根发 《花卉》2009,(1):19-19
细菌性枯萎病又称为细菌性叶斑病,是红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危害性堪比红掌的检疫性穿孔线虫。该病害最早于1960年在南美洲发现,1971年开始在美国夏威夷地区出现,20世纪80年代相继在一些生产红掌的地区逐渐传播开来,差点毁了整个夏威夷地区的红掌产业。随着我国种植红掌切花和盆花的规模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6.
红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PCR 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 和ITS4 扩增红掌根腐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 比较,设计了1 对红掌根腐病菌的特异引物SF1/SR2,对30 个红掌根腐病病原菌、8 种其它真菌和2 种 细菌基因组DNA 进行PCR 扩增。结果表明,只有红掌根腐病菌获得572 bp 的特异带。使用引物SF1/SR2 对华丽腐霉进行PCR 扩增,其检测灵敏度在DNA 水平上可达1 pg。运用设计的引物从红掌根腐病菌基 因组DNA 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红掌植株中扩增到572 bp 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对红掌根腐病菌的快 速可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小娇"红掌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红掌新品种,在广东省区域试验及全国各地栽培生产试验中综合表现较优,受到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自主红掌新品种。介绍该红掌新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体系,为该品种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红掌花色表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4份红掌种质的佛焰苞为试材,采用色差仪法,研究了L*、a*、b*值对红掌花色的影响,以期对64份红掌进行初步的分类,为红掌花色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红掌佛焰苞上表面和下表面的L*、a*、b*值分别呈正相关,但上表面变幅大于下表面,因此利用上表面花色代表红掌佛焰苞花色。聚类分析将红掌花色分为7个色系:红色、橙色、粉色、棕色、淡粉色、白色、绿色,并整理了相关参数分布范围。进一步对其分布特点分析,发现颜色变化范围较大,且红色品种居多,而棕色、绿色为较为稀缺品种,但尚无蓝色、纯紫色、纯黄色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9种不同品种的红掌为试材,采用测量计算形态特征的方法,研究了9种不同红掌品种之间的形态差异,总结出各品种的观赏特性,以期为优良品种的选择及繁育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各品种均具有其优良的特性以供观赏,‘玛格拉’‘梦幻’‘火焰’等红掌品种花量较多,‘梦幻’‘骄阳’‘红唇’等红掌品种叶量较多,易营造出枝繁叶茂之感,适宜成丛在会议室、酒店大厅等环境中应用。另有一些具有特殊色彩的‘梦幻’‘彩霞’‘粉红军’等红掌品种,适宜摆放在家居室内等环境中以供观赏。由此看出,每种红掌品种均有其独特的优良观赏特性可加以推广,而从各品种的整体形态、花部形态、叶部形态等综合表现看,相对于其它几种红掌品种,最适宜繁育推广的品种为‘火焰’红掌。  相似文献   

10.
《南方园艺》2021,32(5)
以盆栽红掌"神秘"为试验材料,研究5.5个月、6个月、6.5个月、7个月等不同控花时间对盆栽红掌株高、冠幅、花苞直径、花朵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掌的株高、冠幅、花苞直径,提高红掌的健壮程度。在控花时间为6个月时盆栽红掌的株高、冠幅、花苞直径及花朵数量等综合指标为最好,为合理的控花时间。  相似文献   

11.
着重介绍了红掌的植物学特性、家庭养护应用,以期为提升红掌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淑敏  范昕雨  田源  陈宇 《现代园艺》2022,(4):132-134,137
休闲观光是当今时代人们避免工业城市污染而走进慢节奏生活的趋势.我国目前休闲观光园发展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总体模式千篇一律.红掌在目前的花卉市场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红掌的繁殖、新品种也在不断更新中.将红掌引入到休闲观光园中,可增加休闲观光园特色的同时,也可促进红掌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红掌品种及不同的栽培地域对红掌的栽培环境和条件要求并不一致。常州市祝庄园艺有限公司通过引进、驯化、比较试验等方式,经多年探索,最终形成了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红掌"红孩儿"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可以在苏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信箱     
《花卉》2014,(12):50-50
问:红掌如何水养? 答:红掌是一种亲水性比较强的植物。水养红掌,诱导新根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其根系的生命力较强,一但形成水养根系则极易养护。所以应选择健壮无病毒的红掌植株,先用农用链霉素消毒后,再用花卉营养液进行驯化。水培养殖时,根系应一半暴露在空气中,以便使根系得以在空气中呼吸,否则,极易导致烂根。  相似文献   

15.
曾宋君 《花卉》2009,(1):18-18
红掌的繁殖可采用播种法、扦插法、分株法和组织培养法,家庭栽培时常用分株法,生产中大规模繁殖时采用组织培养。(1)播种法 红掌的播种繁殖主要用于原生种的种质保存和杂交育种。在原生地或较高温环境下栽培的红掌,经人工授粉可以获得种子。红掌种子较大,宜随采随播,播种一般需要在温室中进行,保存过长时间会影响它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红掌的生长量周期性变化规律,掌握切花红掌的生长动态模式,对固定样本切花红掌"Evita"植株每周1次的观测,结果表明:从周平均的生长量上看,叶柄长度为0.79 cm,新叶长度为0.62 cm,新叶宽度为0.36 cm,成花花柄长度为1.35 cm,佛焰苞直径为0.32 cm;切花红掌的新叶生长周期平均为9.87周,花生长周期平均为9.9周,花叶生长基本同步,符合"一叶一花"式生长规律。试验获得了准确而连续的切花红掌"Evita"苗期生长动态数据,形成了较为可靠的生长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7.
<正>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安组花,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切花和盆栽花卉之一。但红掌的传统繁殖方式为分株繁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组织培养是解决红掌快繁的有效途径,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通过试验表明,对盆栽红掌植株茎上部刺眼、摘心、插竹签都可促进其侧芽萌发,其中以刺眼效果最好;将带侧枝的红掌植株换盆深栽可促进侧枝生根;在花盆底部垫树皮有利于促进红掌扦插生根。  相似文献   

19.
红掌的夏季养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掌又名安祖花、花烛,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哥伦比亚南部,是世界名贵花卉。红掌具有艳丽的佛艳苞,花期长,叶片蜡质,是观叶观花俱佳的室内观赏植物。性喜高温高湿,忌阳光直射, 需要精心的养护,尤其在夏季。红掌的夏季养护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出瓶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比,探讨其对红掌组培出瓶苗在缓苗期和定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草炭 珍珠岩 蛭石(2∶1∶1)处理的红掌组培苗缓苗期成活率最高,成苗快,幼苗健康;以草炭 珍珠岩 蛭石(2∶2∶1)处理的红掌组培苗定植期成活率高,叶片生长量、叶数增加量大,植株健壮,而其原料便宜,取材容易,可以作为红掌组培苗适宜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