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农业类主题博物馆,其景观设计围绕"馆景一体"的设计理念,按照生态节约、整体设计、人性化、文化性指导原则,从设计背景、景观布局、景观分区、种植设计等方面较为系统地对其以展示农业文化为核心的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旨在为国内主题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代改荣 《现代园艺》2024,(2):102-103+106
合理的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能营造舒适的园林绿化空间,还能实现园林植物空间造景目的。当前,部分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缺乏科学性,基于园艺体验视角,强调了生态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全面分析了生态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从设定目标、调查分析、计算尺寸、优化布局、监测维护等方面,提出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以期深化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相关认识,促进生态园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生态公园植物景观配置凌乱缺乏主题特色,植物配置缺乏植物生态理念指导等相关问题,本文基于河南开封生态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地域化、特色化和野趣化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打造主题特色的植物景观景点,以植物观赏特色为重点,用植物营造空间,在恢复地域性植被,保护环境的同时丰富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性,提升公园整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植物景观空间呈现出一种实体空间形态,它能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体验。情感化的空间具有一种人文和情感的特性,能够体现人与空间之间的爱和尊重。在目前植物空间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植物设计的方向与任务。现以情感为基础将植物空间划分为四大类:温馨空间、舒适空间、亲切空间和亲密空间。然后根据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和构成要素以及人们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等特点,提出了从视、听、触、味、嗅这5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最后,依据设计方法与原则和植物选种及配置方式来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情感化植物空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园艺》2020,(1):140-142
柳浪闻莺公园由草坪、水系为主构成园林空间,通过垂柳碧桃突出春季景观,体现公园主题;园内草坪植物景观特色以秋景为主,高层植物采用银杏、枫香、浙江楠等,中层植物采用鸡爪槭、樱花、红枫、羽毛枫等,地被主要为麦冬。通过对柳浪闻莺公园的实地考察,分析其植物配置及空间营造,深刻体会到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琛 《现代园艺》2014,(9):75-76
茶园文化景观是现代社会休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形式体现的是一种天然的复合景观。以茶文化为载体,并构成景观设计的主题理念,运用现代景观的设计手法,营造集旅游、体验、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景观场所。本文以茶文化的社会价值、构成要素、景观表现、设计实践4个方面为骨架。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茶园文化景观的表现艺术特征,为现代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实践给出了相关的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植物配置在居住区绿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是在满足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和安全,使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丰富了居住小区的室外环境,为居民创造出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环境优雅的人居乐园。本文从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类型,植物的空间功能,植物配置原则以及不同区域的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法 4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陈瑜  唐舜鸿 《花卉》2016,(4):35-36
在园林景观营造中,地形、建筑、植物共同完成园林空间的组织,常常通过植物配置来辅助主体建筑表达景观主题,植物与建筑即为园林中文化造景的主体要素。本文从景观营造理念、园林布局及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等方面,对柳州市龙潭公园辛柳友谊园的景观营造加以分析,探讨城市公园中景观营造的中西文化表现。  相似文献   

9.
毛正昱  张禄 《现代园艺》2024,(10):70-71
基于感官体验视角,植物配置对景观设计至关重要。以莲花庄公园为例,阐述了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了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并基于五感设计理念提出莲花庄公园植物景观优化策略,旨在优化内部景观区域功能,增强游客的多重感官体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苏州白塘生态植物园植物配置的现状调查,从植物园东、中、西3个区域着手,分析其结合不同的空间主题所进行优化配置。详细阐述了主要景观的植物种类和各自不同特色,以提供建设环境优雅、综合性植物生态公园的建设范本。  相似文献   

11.
度假酒店景观植物配置方式相比日益成熟的住宅景观植物效果打造区别很大,景观规模不同及顾客需求差异,给度假酒店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度假酒店中的植物配置要遵循地域性、功能性、生态性的原则,实现主题突出、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目的。文章以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景观植物设计为例,论述度假酒店的植物配置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老城区景观更新过程中,发现存在许多功能复杂、差异大的建筑空间组合区,在小区域范围内建构多元化的景观空间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是这些多功能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案例地贵州师范大学阳光苑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小尺度的活动空间,从空间序列的角度出发,对其植物配置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在多功能空间组织中的作用和优势。结果表明: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的配置方式是影响多功能区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重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进行多功能区植物配置时,分清主次,利用基调树种和季相变化烘托主环境氛围;②按照“少即是多”的原则进行均衡配置,并且使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结合;③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配置,创造丰富的竖向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功能。研究结果可以为同类型的区域交往空间提供植物配置策略,优化和提升老旧社区的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13.
陈林 《花卉》2022,(18)
城市马拉松作为一项全民运动倍受欢迎,其赛道节点景观也备受关注。本文对广州黄埔区马拉松节点景观植物配置进行探析,以期总结马拉松主题表现及植物配置特点。结果表明,马拉松节点景观以植物高低分层配置构建不同层次感,以不同花境颜色构建不同美学观感,并可通过植物配置、适宜场景及受众心理的差异,将马拉松意象的节点景观归纳为标准类、标语类、标记类,并围绕三类马拉松节点景观的组成特点,深入的分析各类景观的植物配置特点、适宜使用场景、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总结出适合马拉松赛事节点景观的植物造景设计范式,为马拉松赛事的节点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的基础上,以满都海公园为例,对公园的植物配置结构、树种多样性、各景观空间植物配置进行研究,以期为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毕晓蕊 《现代园艺》2012,(15):67-68
本文详细介绍太原市城市街道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围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对景观植物配置的设计理念和具体规划方案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慧 《花卉》2022,(22)
本文以广州105国道沿线绿化提升为例,针对场地现状思考,确立设计主题,明确行道树、慢行步道、景观节点、中分带等不同道路绿带的详细绿化设计指引。再进一步从植物季相、色彩、植物空间与配置形式、植物选择、花景花境营造、海绵配置等方面提出绿化设计策略,达到对道路绿化的精细化控制,展现道路景观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将实用性、生态性、主题性、安全性、经济性及美观性多维于一体,营造出高品质的城市绿色生态道路。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丹  孟庆瑞 《现代园艺》2023,(10):121-125+128
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苏州传统园林是空间营造的集大成者,以空间句法理论为依据,开展以植物与不同造园要素构成的空间研究,揭示苏州传统园林空间排布特征的一般规律,对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可借鉴之处。以3处苏州传统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轴线分析法,在园林语境下分析园林空间结构的全局整合度和穿行度,以及各个空间结构的关系。筛选出12处典型空间作为样地,并对其比较归类,得到4类空间类型,分别是静态组合空间、焦点型空间、线式组合空间、线性动感空间,探讨这4种空间形式在现代植物景观空间的配置模式,为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茶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多是生硬的运用茶树进行植物配置造景,辅以景观小品和文化元素来进行营造。笔者认为应深入领会茶文化清幽寂静的精神,充分了解设计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设计与自然融为一体。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仙露·顾渚山居酒店主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背景、理念、手法和分区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基于茶文化的现代酒店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围和划分空间的主要载体,不同体量、颜色、树形、质地的植物群落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文章以古田泮洋道路景观设计为例,介绍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目标和思路,并从行道树配置和景观节点植物配置两方面阐述道路景观植物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以展示湿地景观及文化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于一体的大众化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其湿地景观的塑造和表达特色明显,在总体设计、道路布局、空间疏理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且将各种类型的湿地景观化、情景化,在追求精密风格的同时,还夹杂着东方园林中的空间渗透与穿插的浪漫情结。现就中国湿地博物馆景观空间结构及形态设计进行分析,归纳出还原自然,虚实相交、柳暗花明,动态布局,步移景异等湿地景观展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