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月龄山羊睾丸生精小管、固有层的结构及成分变化,及睾丸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分布情况。选用1月龄和2月龄(幼龄)、12月龄(成年)山羊睾丸,利用特殊组织染色、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并结合形态学计量统计分析,研究性成熟前后山羊睾丸生精小管、固有层细胞的结构成分及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睾丸发育,生精小管管径增大,生精细胞种类、数量增多;支持细胞发育完善,体积增大,但轮廓不明显;睾丸间质细胞逐渐发育成熟,胶原纤维广泛分布于生精小管固有层基膜和睾丸间质中。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可见:在1月龄、2月龄山羊睾丸中,α-SMA在管周肌样细胞、小动脉血管管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阳性,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睾丸间质细胞中无表达;在12月龄山羊睾丸中,α-SMA在管周肌样细胞、小动脉血管管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阳性,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睾丸间质细胞中无表达。本试验为深入研究睾丸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对初生至300日龄连城白鸭睾丸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探讨其胚后发育和性成熟特点。结果显示:连城白鸭睾丸大小、重量、睾丸指数及睾丸曲精小管组织结构均呈明显的日龄性变化。随着日龄增长,连城白鸭双侧睾丸体积、双睾重、睾丸指数逐渐增大,曲精小管管径和上皮高度逐渐增大,细胞层数增多,间质组织先增多,而后又减少,白膜厚度也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性成熟的开始,精原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出现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连城白鸭睾丸的胚后发育过程分为4期:30日龄之前为精原细胞增殖和曲精小管形成期,30~60日龄为初级精母细胞增殖期,60~75日龄为次级精母细胞增殖期,90~120日龄为精子形成期。  相似文献   

3.
睾丸支持细胞结构、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睾丸生精小管的上皮内存在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支持细胞呈不规则形状,核细长,核仁大,表面积巨大.各级生精细胞处于支持细胞的包围中,随着生精细胞发育阶段的不同,睾丸支持细胞也发生相应的形态变化,以更好的维持生精细胞的发育.支持细胞参与血-睾屏障的形成,维持睾丸内的生精微环境;支持细胞分泌多种因子,它不但供给生精细胞营养,还可以为生精细胞提供免疫豁免的环境.近年来人们对睾丸支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了不断的了解.现就支持细胞的功能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周期差异及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通过测定15、30、60和90 d睾丸相关指数,结合睾丸组织形态学特征,判断香猪初情期,划分从江香猪生精上皮周期。结果显示,30 d的睾丸指数较15 d极显著升高(P0.01),睾丸重、长轴及短轴的增长率分别为298.05%、66.42%和65.45%,60和90 d两个阶段睾丸重增长率相对稳定。形态学观察表明,从江香猪30 d时生精小管出现游离精子,完成第一次生精并进入初情期;与15 d相比,30 d生精小管面积和生精上皮厚度极显著增加(P0.01),增长率分别为136.12%和40.19%,在60和90 d均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睾丸细胞数统计显示,日龄增加不影响支持细胞(setoli cells,SC)数量(P0.05),而30 d生殖细胞数(germ cells,GC)较15 d极显著增加(P0.01)。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生殖细胞数量增加与生精小管面积增大、生精上皮厚度变化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994;0.96)。根据生殖细胞组合形式差异,将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分为3和8个阶段。初情期前生殖细胞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为主,A、B型精原细胞、SC、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Ps)、前细线期(preleptotene,PI)、细线期(leptotene,L)等生殖细胞在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中均存在,而圆形精子(round spermatids,R)、延伸精子(elongating spermatid,E)、精子细胞(spermatozoa,S)仅存在于初情期后的生精上皮。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江香猪30 d初情,睾丸发育以生殖细胞和生精小管面积的迅速增加为主,该结果对从江香猪早熟性状挖掘、种猪选育及开发利用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周期差异及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通过测定15、30、60和90 d睾丸相关指数,结合睾丸组织形态学特征,判断香猪初情期,划分从江香猪生精上皮周期。结果显示,30 d的睾丸指数较15 d极显著升高(P<0.01),睾丸重、长轴及短轴的增长率分别为298.05%、66.42%和65.45%,60和90 d两个阶段睾丸重增长率相对稳定。形态学观察表明,从江香猪30 d时生精小管出现游离精子,完成第一次生精并进入初情期;与15 d相比,30 d生精小管面积和生精上皮厚度极显著增加(P<0.01),增长率分别为136.12%和40.19%,在60和90 d均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睾丸细胞数统计显示,日龄增加不影响支持细胞(setoli cells,SC)数量(P>0.05),而30 d生殖细胞数(germ cells,GC)较15 d极显著增加(P<0.01)。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生殖细胞数量增加与生精小管面积增大、生精上皮厚度变化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994;0.96)。根据生殖细胞组合形式差异,将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分为3和8个阶段。初情期前生殖细胞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为主,A、B型精原细胞、SC、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Ps)、前细线期(preleptotene,PI)、细线期(leptotene,L)等生殖细胞在初情期前后生精上皮中均存在,而圆形精子(round spermatids,R)、延伸精子(elongating spermatid,E)、精子细胞(spermatozoa,S)仅存在于初情期后的生精上皮。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江香猪30 d初情,睾丸发育以生殖细胞和生精小管面积的迅速增加为主,该结果对从江香猪早熟性状挖掘、种猪选育及开发利用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睾丸是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具有产生雄激素和雄性生殖细胞的功能。因此,睾丸的发育形态对猪养殖生产具有重大影响。本实验选取DLY公猪胚胎期(妊娠105 d)和成年期(日龄200 d)睾丸为研究对象,对睾丸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相较于雄性胎猪,成年公猪生精小管直径更大,生精上皮更厚,已有完整的生精结构,并可见各发育阶段精子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 296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精子发生、多细胞生物发育和细胞分化等生物过程,可能在代谢、细胞黏附、细胞周期和AMPK等通路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公猪胚胎期和成年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和转录组学的差异,为后期猪睾丸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研究不同水平母源硒对后代公羔睾丸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羔羊的睾丸重量、长度和周径均为最低,而0.5 mg/kg组羔羊最高,随后随着日粮硒含量的增加,睾丸重量、长度和周径逐渐降低。H-E染色的结果表明,0.5mg/kg组睾丸的曲精细管管壁最厚,生精细胞数量最多,而2.0 mg/kg与4.0 mg/kg组羔羊睾丸的曲精细管管壁较薄,生精细胞数量相对较少,而且生精细胞之间有较大空隙。试验说明母体中的硒元素可以通过胎盘与乳汁转移给后代,影响后代公羔的睾丸发育。适宜的母源硒可以促进后代公羔的睾丸发育,而较高的硒添加量会对后代睾丸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靖  王大力  梁爽  孙博兴 《猪业科学》2023,40(3):110-113
<正>后备公猪睾丸发育决定着其性成熟后的繁殖能力。研究表明,在小鼠出生早期灌喂PTU可以降低甲状腺素水平,并有效提高其性成熟后的睾丸大小和生精能力。为了验证PTU对后备公猪睾丸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对不同阶段仔猪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导甲减,测定其性成熟后的生长性能、睾丸发育和生精能力,期望建立一种促进公猪睾丸发育和生精能力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香猪睾丸发育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香猪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外科手术取30、40、50、60、90、110日龄(每个年龄组n=3~4)香猪右侧睾丸经中性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40倍物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变化,经显微照相后用Scion image软件测量生精小管、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的管壁面积。结果发现30~50日龄时睾丸生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摩托车尾气对小鼠睾丸形态的影响,用不同摩托车的尾气染毒小鼠4周后,取出睾丸制成组织切片,观察并分析睾丸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睾丸生精小管内的生精细胞变得很稀疏,管腔内发现畸形精子,且精子数量减少,并有出血现象.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结构变薄且不完整,其间质细胞也明显减少.还发现不同种类摩托车的尾气,对睾丸组织结构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时期山羊睾丸组织中干细胞的分布和特点,以45 d和75 d山羊胎儿及出生后4月龄山羊睾丸为试验材料,进行了HE染色和Oct4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4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中睾丸实质细胞聚集呈团状,形成岛屿状组织结构;发育到7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中睾丸的间质与实质组织结构差异明显,睾丸生精小管已经形成,生精小管管腔闭锁;出生后4月龄山羊睾丸组织结构明显,生精小管形态特征清晰,但管腔仍处于闭锁状态;Oct4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4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中Oct4阳性细胞呈岛屿状分布,多见于生精小管前期的组成细胞;对于75 d山羊胎儿睾丸组织Oct4阳性细胞呈环状分布于生精小管中,睾丸间质组成细胞中则较少;在出生后4月龄山羊睾丸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睾丸组织生精小管基底膜,沿基底膜环状分布。试验证实了在早期山羊睾丸组织中Oct4主要表达在生精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观察羊驼睾丸的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 的定位.取材新生、12月龄和24月龄羊驼的睾丸,用TUNEL法检测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的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在羊驼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定位.结果显示在新生羊驼睾丸未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Caspase3和Bcl2表达于间质细胞,提示在新生期凋亡蛋白参与间质细胞凋亡的调节,为曲精小管的发育提供空间;12月龄羊驼睾丸TUNEL阳性细胞定位于曲精小管中央部分,Caspase3 和Bcl2定位于间质细胞和曲精小管中央生殖细胞,提示在青春期(12月龄)羊驼睾丸,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参与曲精小管管腔形成的调节;24月龄羊驼睾丸TUNEL阳性细胞定位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Caspase3 和Bcl2定位于间质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在精原细胞最高,向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逐渐减少,Bcl2在精原细胞弱阳性表达,在血睾屏障以内的曲精小管近腔室部分呈弥散性强阳性表达,提示在性成熟(24月龄)羊驼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精原细胞和早期精母细胞,Bcl2可能抑制精母细胞之后生殖细胞的凋亡.结果提示在羊驼睾丸出生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蛋白Caspase3和Bcl2参与羊驼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探讨PGP9.5和神经肽Y在双峰驼正常睾丸和隐睾的表达及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机制。采集性成熟未交配2~3岁成年双峰驼正常睾丸及隐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GP9.5和神经肽Y在睾丸的定位,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GP9.5在正常睾丸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和动静脉血管都有高密度阳性反应;神经肽Y在支持细胞呈中等阳性,各级生精细胞和动静脉血管呈弱阳性,隐睾组中PGP9.5和神经肽Y表达位置相似于正常组,但表达量显著降低。PGP9.5和神经肽Y在正常组和隐睾组Leydig细胞表达无差异,均为强阳性。可见PGP9.5及神经肽Y参与了双峰驼正常睾丸和隐睾生精功能的调节,二者通过支持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对于隐睾生精微环境的调控能力降低,但隐睾内间质细胞的分泌并未受明显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双峰驼睾丸神经递质变化与隐睾症发生关系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比较观察同年龄(2岁)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ous)正常睾丸与隐睾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点。采用光镜和电镜制片及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比较双峰驼隐睾与正常睾丸的组织结构特点,进而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光镜下双峰驼隐睾生精上皮由1~3层细胞组成,生精小管平均直径显著减小(P0.05),间质组织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间质/管腔面积比较正常组极显著增大(P0.01)。电镜观察,双峰驼正常睾丸生精小管固有膜层发育良好,相邻Sertoli细胞之间形成典型连接复合体;生精细胞之间多处形成细胞间小管和桥粒结构。隐睾生精上皮基膜增生明显,其上半桥粒结构不清晰,发育不成熟的Sertoli细胞相邻细胞膜间存在不完全的桥粒结构,可见相邻精母细胞间的胞质桥及Sertoli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之间桥粒连接;双峰驼正常睾丸Leydig细胞内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相延续;隐睾Leydig细胞形态不规则,胞内肿胀线粒体数量较多,内质网不发达;隐睾间质毛细血管基膜不清晰;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可见缝隙连接。双峰驼隐睾生精小管组织结构主要变化为Sertoli细胞异常分化及精子发育阻滞;隐睾Sertoli细胞多为幼稚型,其与基膜连接的改变以及Sertoli细胞外质特化区形态结构及桥粒结构不完整影响了血-睾屏障构成;Leydig细胞内质网发育不均衡为其分泌功能与机体发育阶段关系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侧睾丸动脉结扎/再通以研究其对小鼠睾丸生精功能以及血清中抗精子抗体IgG、IgM含量的影响。实验选择健康成年BALB/c雄性小鼠于显微镜下行单侧睾丸动脉结扎。再于2h、4h、6h后开通血管。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IgG、IgM水平,光镜观察睾丸生精小管内变化。结果表明:与非术侧相比,术侧睾丸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不同程度地凋亡坏死,生精上皮脱落。各手术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IgG、IgM含量均有明显增长(P〈0.05)。实验结论:单侧睾丸动脉结扎/再通可引起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坏死,同时血清抗精子抗体IgG、IgM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在二乙基己烯雌酚(DES)诱发成年动物生精细胞凋亡过程中睾丸一氧化氮(NO)生成和生精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iNOs)表达的变化,以期为阐明DES诱发生精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成年雄性仓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DES(分别为0.01、0.1和1mg/kg体重),连续注射7d后取其睾丸,进行NO含量的测定和eNOS、iNOS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观察生精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睾丸中生精细胞凋亡的变化,苏丹Ⅲ染色法检测睾丸生精小管内脂滴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NO的生成与DES呈剂量依赖性。DES处理后,在1mg/kg体重剂量组,大量生精细胞表达eNOS和iNOS,并出现大量凋亡,退化的生精细胞胞浆内有大量髓样结构,并有大量脂滴分布于生精细胞内和细胞间。eNOS和iNOS阳性生精细胞与凋亡的生精细胞数量和类型基本一致,主要为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17.
老龄牦牛睾丸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老龄牦牛睾丸的分布特征。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观察9头健康老龄牦牛和10头青年牦牛睾丸组织结构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光镜下,老龄牦牛生精上皮部分或完全退化,生精小管固有膜及间质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较青年牦牛丰富;老龄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中AB-PAS阳性反应较青年牦牛增强。数据统计表明,老龄牦牛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数均明显减少,生精小管横截面积以及平均间质组织面积极显著大于青年牦牛(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LN在老龄牦牛睾丸Sertoli细胞和肌样细胞表达与青年牦牛相近,LN在生精细胞表达降低,而在Leydig细胞几乎无表达;ColⅣ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组织表达位置及强弱相似,但其平均吸光度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老龄牦牛睾丸组织HSPG主要在Leydig细胞表达降低,平均吸光度检测统计极显著低于青年牦牛(P0.01);同一年龄段LN、ColⅣ和HSPG表达无明显差异。高原环境中,老龄牦牛生精上皮退化伴随着间质成分增加、间质面积增大、Leydig细胞及Sertoli细胞数量减少等形态学变化;睾丸组织ColⅣ分泌增加且胶原纤维合成增强,LN和HSPG的显著降低可能影响Leydig细胞合成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鳖2个繁殖阶段的睾丸为研究对象,探究睾丸界膜细胞成分的变化,为中华鳖界膜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冬眠期(4月)以及繁殖期(9月)摘取健康成熟的野生中华鳖睾丸,使用HE染色、马松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不同阶段中华鳖睾丸组织及细胞成分变化情况,使用免疫组化对肌样成纤维细胞进行表达定位,对中华鳖睾丸生精小管及睾丸界膜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繁殖期中华鳖睾丸生精小管面积显著大于冬眠期(P0.05),生精上皮厚度极显著大于冬眠期(P0.01);冬眠期中华鳖睾丸界膜面积显著大于繁殖期(P0.05),界膜厚度极显著大于繁殖期(P0.01)。冬眠期细胞间质内含有大量细胞,胶原纤维增多,而繁殖期中华鳖睾丸界膜细胞成分少,胶原纤维减少;冬眠期中华鳖睾丸的肌样成纤维细胞较繁殖期有着明显的多层弥散状结构,而繁殖期中华鳖睾丸肌样成纤维细胞的分层结构并不明显。提示:睾丸结构的改变可能与中华鳖不同繁殖阶段的生理功能相关,这也为研究界膜成分的变化对于生精障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旨在比较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及其受体在性成熟前后藏绵羊睾丸组织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索其对藏绵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1.0、1.5、2.0岁藏绵羊睾丸,应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IPP图像分析研究TGF-β1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 I, TGF-βR I)的表达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TGF-β1在藏绵羊睾丸组织中弱表达,性成熟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1.5岁藏绵羊睾丸组织中TGF-βRⅠ表达均显著高于1.0及2.0岁(P<0.05)。2)各年龄组TGF-β1主要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Leydig)及小血管内皮细胞,1.5岁藏绵羊在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Sertoli)亦有中等阳性表达,其他年龄组在生精上皮弱表达;TGF-βRⅠ在各年龄组生精上皮均有表达,1.0岁时在Leydig细胞无明显表达,1.5岁时强表达于圆形精子、Leydig细胞及淋巴管内皮细胞,2.0岁时在Leydig细胞及毛细淋巴管亦见阳性表达,但明显弱于1.5岁。3)各年龄组TGF-βRⅠ表达明显强于TGF-β1,TGF-β1表达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TGF-βRⅠ在1.5岁时较1.0及2.0岁表达差异显著(P<0.05)。综上表明,高原地区藏绵羊睾丸组织TGF-β1和TGF-βRⅠ的阳性表达随着性成熟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提示性成熟前后TGF-β1及其受体通过调节Sertoli细胞在精子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各年龄段藏绵羊睾丸组织TGF-βRⅠ及TGF-β1阳性表达以Leydig细胞变化最为明显,为进一步分析TGF-β1/TGF-βRⅠ信号通路随着性成熟发育参与调节Leydig细胞生物合成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昆明种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脱氢表雄酮(DHEA)日摄取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mg/kg,试验期52d。各组分别在42日龄、72日龄处死小鼠,分离睾丸,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摄影。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42日龄时中、高剂量组的曲精小管断面变形,各时期的生精细胞和成熟精子数量均减少;高剂量组曲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层次基本消失,出现较大腔隙,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72日龄时中、高剂量组的曲精小管断面变形。基膜变薄伴有断裂和间质受损增加。中剂量组出现畸形精子,高剂量组曲精小管中央空白区域增大,缺乏成熟精子。以上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DHEA对生长期小鼠的睾丸组织结构发育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