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牦牛生产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体重接近的健康公牦牛60头,平均体重(269.75士35.46)kg,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根据饲粮营养水平分为高营养水平组(HN)、中营养水平组(MN)、低营养水平组(LN).试验周期105 d,预试期15 d,...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13~18月龄荷斯坦阉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13月龄荷斯坦阉牛60头,平均体重为(501.47±40.09)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根据饲粮能量水平,3组分别为低能量组(LE)、中能量组(ME)、高能量组(HE)。试验期为154 d,预试期10 d,正试期144 d。试验前期(97 d)饲粮的综合净能(NE_(mf))分别为5.90、6.10、6.30 MJ·kg~(-1),试验后期(47 d)饲粮的NE_(mf)分别为6.10、6.30、6.50 MJ·kg~(-1),全试验期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各组均为11.50%。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生产性能等指标测定,每组随机选择5头牛采集血液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影响(P0.05),与LE组相比,HE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HE组与ME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HE组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最低,与LE组和ME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6.04%(P0.05)和8.99%(P0.05)。ME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最低,较LE组降低了8.52%(P0.05),与HE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随着饲粮能量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血清脂蛋白酯酶活性随着能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P0.05);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荷斯坦阉牛体高(P0.05),对体斜长和胸围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增加了眼肌面积(P0.05);与LE组相比,HE组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养殖收益以ME组最高,较LE组和HE组每头阉牛分别多收入0.97、1.02元·d~(-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3~18月龄荷斯坦阉牛饲粮CP在11.50%时,前期适宜NE_(mf)水平为6.10 MJ·kg~(-1),后期适宜NE_(mf)水平为6.30 MJ·kg~(-1)。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等能等氮牦牛饲粮中使用不同比例发酵酒糟作为蛋白质饲料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3周岁、体重[(188.2±13.9) kg)]相近、体况良好的麦洼牦牛公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3组牦牛所喂饲粮营养水平相近,饲粮中发酵酒糟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2.5%(试验Ⅰ组)及5.0%(试验Ⅱ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2.5%的发酵酒糟可显著提高牦牛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但是将饲粮中发酵酒糟比例由2.5%进一步提高到5.0%后则会使牦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2.5%的发酵酒糟可显著提高饲粮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P0.05),但是将饲粮中发酵酒糟比例由2.5%进一步提高到5.0%后则会使饲粮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3)3组中以试验Ⅰ组牦牛瘤胃液乙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个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发酵酒糟可作为育肥牦牛饲粮的蛋白质源,其适宜使用比例为2.5%,可显著提高育肥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牛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初始体重为(301.7±30.1) kg的锦江去势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即A、B、C、D和E组,每组10头,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牛。参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配制基础饲粮,A组饲喂基础饲粮,B、C、D、E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依次提高6%、12%、18%、24%。5组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保持一致,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A组)、6.38(B组)、6.74(C组)、7.10(D组)、7.46 MJ/kg(E组)。饲喂116 d后,禁饲12 h,每组选择3头体重接近于该组平均体重的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综合净能水平的提高,锦江牛背膘厚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C组锦江牛背膘厚度最低(2.01 cm),而眼肌面积则逐渐增大,以E组锦江牛眼肌面积最高(81.04 cm~2)。2)随着饲粮综合净能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pH_(45)min逐渐下降,D、E组显著低于A组(P0.05); C、D、E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A、B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背最长肌pH_(24h)、肉色(亮度、红度、黄度值)、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3) C组锦江牛背最长肌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而背最长肌水分、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 E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A、B、C组(P 0. 05); C组血清瘦素含量显著低于A、B、D组(P0.05),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得出,C组饲粮的能量水平(综合净能水平为6.74 MJ/kg)比较适于育肥前期舍饲锦江黄牛生产优质牛肉所需的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纤维水平对苏禽3号肉种鸡生产性能、肉品质、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苏禽3号肉种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纤维含量2%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纤维含量4%试验饲粮,试验2组饲喂纤维含量6%试验饲粮。试验期10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饲粮纤维水平增高,试验组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4%饲粮纤维可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血液中SOD活性和T-AOC含量;饲粮纤维水平提高到6%对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没有影响;饲粮纤维的升高显著提高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P0.05),对开产性能及其他蛋品质相关指标没有影响。研究表明,饲粮纤维水平为4%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到6%后对肉种鸡肉品质和蛋品质没有负面影响,可以增强肉种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8~14日龄能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胫骨生长的影响。选择同一批出雏、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AA公雏3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基础日粮在8~14日龄分别限饲能量0、5%、10%和15%,其余营养水平均满足肉仔鸡生长需求,14、42日龄从各重复中选取1只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鸡屠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从生长性能上看,肉仔鸡8~14日龄限饲能量10%组采食量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14日龄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限饲能量15%组料重比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限饲能量10%组15~42日龄采食量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42日龄体重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②从屠宰性能上看,8~14日龄能量限饲对肉仔鸡42日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③从内脏器官上看,早期能量限饲有利于增加肉仔鸡限饲期心脏重量,限饲能量10%组心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限饲组腺胃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限饲能量10%组42日龄肌胃重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④从胫骨生长上看,限饲能量5%组胫骨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肉仔鸡8~14日龄日粮能量适宜限饲水平为10%。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6只8~9月龄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8只。试验组代谢能为9.24 MJ/kg,粗蛋白质含量9.37%,对照组代谢能为8.60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8.73%。试验期65 d,其中前10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GR值、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其他生长性能指标(终末体重、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屠宰性能指标(胴体重、胴体切块及比例)、肉品质指标、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在陕北白绒山羊育肥阶段,饲粮粗蛋白质含量由8.73%提高到9.37%,代谢能由8.60 MJ/kg提高到9.24 MJ/kg能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养方式和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的影响。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在散栏和栓系2种饲养方式下饲喂低、中、高3种能量水平[综合净能(NEmf)分别为5.51、6.22、6.94 MJ/kg]的全混合日粮(TMR)。选取体重(269.75±35.46) kg、健康无病的公牦牛60头,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栓系低能组(TL组)、栓系中能组(TM组)、栓系高能组(TH组)、散栏低能组(CL组)、散栏中能组(CM组)、散栏高能组(CH)组,每组10头牛。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栓系饲养方式下,牦牛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而升高,TH组显著高于TL和TM组(P0.05);散栏饲养方式下,牦牛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M组显著高于CL组(P0.05)。散栏饲养方式下,CM组的料重比最小,显著低于CL和CH组(P0.05)。2)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以CM组最低,显著低于CL、CH、TL和TH组(P 0.05)。在2种饲养方式下,瘤胃液乙酸浓度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在栓系饲养方式下,瘤胃液丙酸浓度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散栏饲养方式下,瘤胃液丙酸浓度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先升高而后降低,CM组显著高于CH和CL组(P0.05)。3)在栓系饲养方式下,拟杆菌门和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在散栏饲养方式下,CM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显著高于CH组(P0.05)。综上可知,饲养方式和饲粮能量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产生了影响。总体上来看,散栏饲养方式优于栓系饲养方式,中能量水平饲粮提高了牦牛的生长性能,改善了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组成,因此,散栏饲养方式下饲粮NEmf为6.22 MJ/kg时是较适宜进行牦牛冷季育肥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抑制剂(梧桐子油)和促进剂(罗格列酮)对育肥绵羊生产性能以及与脂肪代谢相关血清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只平均体重为(27.71±2.64)kg、体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羊×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4.8%胡麻籽,梧桐子油组(W组)饲喂C组饲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L组)饲喂C组饲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50 d,其中过渡期10 d,预试期5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方面,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沉积方面,W组的背膘厚比C组和L组分别提高了12.55%和17.23%(P0.05)。2)血清激素指标方面,与C组相比,W组血清生长激素(GH)、胰高血糖素(GC)和瘦素(LE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L组血清GC含量显著升高(P0.05);3)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C组相比,W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L组血清TG的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等均无显著影响,但梧桐子油显著提高了绵羊的背膘厚度;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可以显著提高绵羊血清GH、GC和LEP含量,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提高血清GC含量;饲粮中添加梧桐子油能显著提高绵羊血清HDL-C、LDL-C、TC和TG的含量,罗格列酮可显著提高血清TG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体尺增长及血清生化和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4头体况良好、体重(126.6±10.5) kg、3周岁左右的林周县本地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各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3.72(低能组)、4.45(中能组)和5.31 MJ/kg(高能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高能组末重和综合净能摄入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高能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 0.01)。高能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极显著低于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高能组体高和胸围增长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体斜长和管围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3)高能组血清甘油三酯和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血清葡萄糖、尿素氮、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白球比差异不显著(P0.05)。4)高能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瘦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能量水平从3.72 MJ/kg提高到5.31 MJ/kg显著提高了舍饲育肥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同时促进育肥牦牛糖、脂肪、氮代谢。因此,对短期舍饲育肥牦牛,可通过提高饲粮能量水平有效发挥其育肥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50只1日龄爱拔益加健康公雏,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基础饲粮,对照组)、Ⅱ组(基础饲粮+0.5%白酒糟酵母培养物)、Ⅲ组(基础饲粮+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Ⅳ组(基础饲粮降低0.21 MJ/kg代谢能+0.5%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和Ⅴ组(基础饲粮降低0.42 MJ/kg代谢能+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21日龄肉仔鸡平均体重以对照组最低,其他各组略有升高,Ⅲ组升高趋势明显(P0.10)。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Ⅳ组肉仔鸡22~42日龄料重比有所改善(P0.10),Ⅱ组料重比在1~42日龄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比,Ⅳ组肉仔鸡21日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Ⅴ组肉仔鸡腹脂率在21日龄和42日龄有降低的趋势(P0.05)。3)饲粮添加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肌酐、钙和磷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4)21日龄时,对照组肉仔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Ⅱ组和Ⅳ组(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和Ⅳ组肉仔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不同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0.05%~0.10%白酒糟酵母培养物可提高肉仔鸡体增重,改善料重比,降低腹脂率,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冷季能量补饲对牦牛生产性能、肉品质和瘤胃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0头((269.75±35.46) kg)2岁大通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低、中、高3个综合净能水平(5.51 MJ·kg-1,6.22 MJ·kg-1,6.94 MJ·kg-1)日粮,经15 d预饲期和90 d正试期后屠宰,测定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高能量组牦牛试验末重、干物质采食量、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中、低能量组(P<0.05),瘤胃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显著高于中、低能量组(P<0.05);高能量组牦牛肉色L*值显著低于中、低能量组(P<0.05);高能量组牦牛瘤胃细菌Chao1和ACE指数显著低于中、低能量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中、低能量组,理研菌科RC9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中、低能量组(P<0.05)。综上,冷季饲喂高能量(6.94 MJ·kg-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酸和精油复合微囊包被物(MOAEO)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公鸡30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中添加30 mg/kg杆菌肽锌和6 mg/kg硫酸黏杆菌素;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200、250 mg/kg的MOAEO。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1~21日龄,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Ⅳ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Ⅳ、Ⅴ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2)1~70日龄,与对照组相比,Ⅳ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Ⅳ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Ⅱ、Ⅳ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Ⅱ、Ⅳ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Ⅳ组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提高(P0.05),Ⅳ组胸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3)与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MOAEO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肉鸡饲粮中添加MOAEO能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MOAEO适宜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异地育肥牦牛模式,本试验对比了低海拔异地育肥耗牛与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在同等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差异。将体重相近的8头1岁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和8头4岁青海牦牛各分为2组,每组4头,同一品种的2组试验牛分别饲喂低非蛋白氮饲粮[L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0%(干物质基础)]和高非蛋白氮饲粮[H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5%(干物质基础)]。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结果发现:牦牛与肉牛均在LNPN条件下表现出最高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最小的料重比。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牦牛与肉牛的血常规指标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是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肉牛(P0.05),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 CHC)和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低于肉牛(P0.05)。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肉牛和牦牛各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GREA)、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和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肉牛(P0.05)。牦牛在HNPN条件下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LNPN条件下(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牛和牦牛育肥饲粮中添加1.0%的缓释尿素替代饲粮蛋白质是可行的;低海拔异地育肥牦牛不会对牦牛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萨湖F1代羔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月龄左右、健康、体重为20.45±1.52 kg白萨福克×湖羊F1代羔羊36只,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饲喂消化能为8.67 MJ/kg (LE)、10.38 MJ/kg(CON)和12.31 MJ/kg(HE),蛋白水平均为14.36%的试验饲粮,预试期8 d,正试期70 d。试验期间测定羔羊生长性能,饲养试验结束后所有羊颈静脉采血,并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羔羊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低饲粮能量水平(8.67 MJ/kg)可显著降低羔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宰前活重,并显著升高料肉比(P0.05);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HE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ON组和LE组(P0.05)。HE组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CON组和LE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增加会显著提高皮下脂中ACC、HSL,尾脂中ACC、FASN和背最长肌中FABP4基因mRNA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尾脂中HSL和背最长肌中ACC、PPARγ、HSL基因mRNA的表达量(P0.05)。饲粮能量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皮下脂和尾脂的FABP4与背最长肌中FASN mRNA的表达,CON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综合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基因的表达得出,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2.31 MJ/kg时更适用于2~4月龄白萨湖F1代羔羊的生长发育和体脂沉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纤维(CF)水平和砂砾对22~70日龄四川白鹅血清脂肪代谢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即添加或不添加砂砾,饲粮CF水平分别为4.0%、7.0%和10.0%。选取22日龄体重相近的四川白鹅公鹅648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鹅。试验期48 d。结果表明:1)饲粮CF水平显著影响了49日龄四川白鹅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显著影响了70日龄四川白鹅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饲粮砂砾显著影响了49、70日龄四川白鹅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2)饲粮CF水平和砂砾对70日龄四川白鹅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增加饲粮CF水平可降低血清脂类含量,而添加砂砾可提高部分血清脂肪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酵母培养物(DGYC)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以确定肉仔鸡饲粮中DGYC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525只1日龄健康的爱拔益加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25%、0.50%、1.00%和2.00%的DGYC。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DGYC提高了肉仔鸡生长后期(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0.05≤P<0.10),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且均随DGYC添加水平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5%DGYC显著降低了肉仔鸡21日龄腹脂率(P<0.05),显著提高了42日龄腿肌率(P<0.05);饲粮添加0.50%和1.00%DGYC有降低肉仔鸡42日龄胸肌滴水损失的趋势(0.05≤P<0.10)。3)饲粮添加DGYC线性提高了肉仔鸡21和42日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饲粮添加DGYC二次性提高了肉仔鸡21日龄血清GSH-Px活性以及42日龄血清SOD活性和T-AOC (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DGYC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1日龄血清GSH-Px活性(P<0.05);饲粮添加0.50%、1.00%和2.00%DGYC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1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1和42日龄血清T-AOC(P<0.05);饲粮添加0.50%和1.00%DGYC显著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4) 1.00%DGYC添加组肉仔鸡21日龄空肠绒毛高度和42日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均随DGYC添加水平提高呈二次性升高(P <0.05)。5)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空肠形态结构随DGYC添加水平升高存在二次曲线效应。二次曲线拟合结果表明,DGYC添加水平为0.9%~1.1%时,空肠形态结构最佳;添加水平为1.1%~1.2%时,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最佳。由此可见,饲粮添加DGYC能提高肉仔鸡血清抗氧化能力,改善空肠黏膜形态结构,从而改善生长性能。以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黏膜形态结构为判断指标,推荐肉仔鸡基础饲粮中DGYC添加水平为0.9%~1.2%。  相似文献   

18.
李吉平  李劲  夏永祺 《中国饲料》2023,1(2):133-136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大麦DDGS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同批次、初始体重相近的60头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2组牦牛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模式。其中,对照组牦牛饲喂全株青贮玉米-小麦秸秆型基础日粮,试验组牦牛在饲喂基础日粮中利用大麦DDGS等量替代小麦秸秆,试验为期60?d。结果表明,(1)试验组牦牛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牦牛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试验组牦牛血清中总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对照组牦牛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 <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牦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显著提高(P <0.05)。结论,利用大麦DDGS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小麦秸秆能提高牦牛生长性能,改善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9.
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山羊瘤胃细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山羊瘤胃细菌结构及组成的影响。选用6只山羊进行3×3拉丁方试验,依据饲粮NDF水平分为低(35.01%,LN组)、中(40.10%,MN组)和高NDF水平组(45.16%,HN组),每组2只。分3期进行饲养试验,每期试验20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 d。正试期结束后采集山羊瘤胃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后,用细菌通用引物对16S rRNA的V4区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 Hi Seq250PE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用QIIME 1.8.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HN组的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LN组和MN组(P0.01);LN组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低于HN组(P0.05),但MN组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间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LN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3)在门水平上,3组间所有细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HN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1)、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 UCG-003)和瘤胃球菌科UCG-014(Ruminococcaceae UCG-014)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HN组瘤胃球菌科NK4A214(Ruminococcaceae NK4A 214 group)、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N组(P0.05);HN组SP3-e08和Lachnoclostridium 10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LN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MN组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综合得出,饲粮NDF水平在35.01%~45.16%变化时,显著影响山羊瘤胃液NH3-N浓度和乙酸/丙酸,显著影响瘤胃Prevotellaceae 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3等多种菌属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五龙鹅饲粮中碘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4、0.8、1.6、3.2 mg/kg碘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能显著提高鹅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极显著提高了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P0.01),显著提高了屠宰率、腿肌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极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碘对1~4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五龙鹅饲粮中碘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