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明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移栽期与移栽方式配套技术应用于生产,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不同移栽期与移栽方式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吉安烟区膜下小苗移栽处理烟株前期生长发育快,井窖式移栽处理后期生长发育较快,大田生育期缩短;移栽过早或过晚,烟株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均较差;江西吉安的烟叶生产以常规移栽期加井窖式移栽的经济性状及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膜下小苗移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开展不同移栽期膜下小苗移栽与常规移栽对比试验,记载分析各小区烟株生长发育和产质指标。[结果]4月25日膜下小苗移栽提高了烟株移栽成活率,花叶病相对防效提高了60.95%,黑胫病相对防效提高了51.61%;增强了田间长势和抗病性,大田生育期缩短,终采期提前,能有效避开大田后期的低温多雨;膜下小苗移栽方式能减少烟叶烟碱和对烟叶质量不利的氯离子含量,提高烟叶钾含量,有利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和内在品质的提高;在产量与品质方面,4月25日移栽的烤烟均价和产值最高,经济性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移栽苗龄较小的处理T1移栽成活率有所降低,各经济性状略低于CK,说明小苗移栽尽管有利于生育期提前,能避开前期干旱和后期低温冷害的影响,但不是越早越好。[结论]豫西烟区4月25日膜下小苗移栽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裸栽、常规膜上烟移栽、膜下方锥孔小苗移栽3种移栽方式对烟株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以期探索适宜该地区烤烟最佳移栽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较常规膜上移栽方式和裸栽方式而言,采取膜下方锥孔小苗移栽方式能有效提高孔穴内温度,满足烟苗生长对温度要求,促进烟株早生快发,缩短还苗期;既能实现适时移栽、深栽,又能提高烟叶产质量。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方锥孔小苗移栽技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可以在黄平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昭通保温烟区烤烟膜下小苗的适宜移栽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昭通保温区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和稳定烟叶质量,指导大田生产。2013—2014年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烤烟膜下小苗不同移栽期田间试验,比较不同移栽期烟株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月5—10日是昭通烟区膜下小苗最适移栽期,此时移栽能明显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烟株地下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大田生育期增加至130d以上,顶叶成熟期较当地常规种植提前8d以上,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单叶重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优于当地常规膜上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不同播期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播期与移栽方式,分析了烟株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指标,并通过赋值法探究烤后烟叶化学品质协调性及烟叶外观质量。[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烟株的大田生育期缩短,中山试验区11月25日及永平11月30日播期的膜下移栽组合处理成熟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经济性状及外观质量最优。烟叶化学品质受播期及移栽方式的影响,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总糖和还原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总氮含量和烟碱含量逐渐下降,而钾含量和氯含量则增加;膜下移栽处理提高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叶淀粉含量。[结论]中山试验区11月25日播期及永平11月30日播期的膜下移栽处理下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及外观质量指数综合评分较高,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移栽期及覆盖物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不同移栽时期和覆盖物对烤烟各个时期的农艺性状、化学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以及产质量的影响,探寻烤烟的最佳移栽期和覆盖物。结果表明,(1)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烤烟在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农艺性状都优于常规移栽模式。相对于地膜覆盖的处理,同时期内采用稻草覆盖的处理在株高、叶长、叶宽方面都占有优势;(2)随着移栽期的提前,上中等烟叶的比例、均价、产值相较于常规移栽期移栽的处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提前6 d和提前12 d的处理间差异不够显著,同时期内采用稻草覆盖的处理优于采用地膜覆盖的处理;(3)随着移栽期的提前,烤后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以提前6 d移栽并采用稻草覆盖的处理最好。综合评价后认为,提前12 d采用稻草覆盖的处理有助于提高烤烟的产质量,值得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利用烤烟气候资源,研究膜下移栽方式下不同移栽期、烟苗素质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移栽可以优化烟叶物理、化学性状;选择中壮苗、老壮苗移栽,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品质均表现较好。因此,在今后烟叶生产上,宜早移栽、选择中壮苗和老壮苗移栽是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增值增效的主要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最适揭膜培土时间,研究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指导完善腾冲膜下小苗移栽配套提供依据。本次试验设计了膜下小苗移栽后25、35、45 d揭膜培土以及常规膜上移栽35 d揭膜培土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处理对烟株大田生长势、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外观质量有较大影响,膜下小苗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烟叶的产值为65 109.00元/hm~2,分别高于移栽后25 d和45 d揭膜培土的烟株21.63%、28.68%,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为75.85%,分别高于移栽后25 d和45 d揭膜培土的烟株9.55%、10.42%。因此,腾冲烟区膜下小苗移栽烟株最佳揭膜培土时间是在移栽后35 d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移栽时期、追肥时期二因素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大田生育期逐渐缩短。随着追肥时间的提前,各处理生育期相应缩短;适期早栽和追肥前移对烤烟品质的提高有积极影响,烟叶的物理性状以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和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25 d内完成氮素追肥最适宜;各处理产量差异不大,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均随着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的提前而增大,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的栽培组合最适宜当地的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KRK26’生长发育和产、质量影响,进行了膜下小苗移栽与膜上壮苗移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方式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发育,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烟叶成熟期提前8天。同时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使烟叶单产提高10.5%,上等烟率提高0.9%,产值提高11.3%。试验证明了德宏烟区膜下小苗移栽的优势,为德宏烟区烤烟最佳移栽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梅州烟区适宜的移栽方式,解决移栽方式不合理引起的生物量积累少、化学成分协调性及产质量较差等问题。[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选取梅州平远产区,设置4个不同移栽方式处理,分别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测定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结果]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显著。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烟株在大田生长发育良好,物质积累较高,烤后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产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可以考虑在梅州烟区实际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井窖式小苗膜下移栽。  相似文献   

12.
膜下小苗移栽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对35~45 d龄的烟苗采用膜下移栽技术,可提高移栽后5 d内地表和5~10 cm土层的日平均温度2~3℃;与采用常规膜上移栽的大苗相比,采用膜下移栽的小苗尽管在移栽时素质较差,在移栽后成活率较低,但其在移栽后发根早,根系活力强,植株生长势强,茎围、株高、最大叶面积均较大;不同处理烤烟的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移栽期对福建清香型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移栽期烟叶上部、中部、下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2月25日移栽的上部叶在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和色度方面好于其他处理,3月10日移栽的中部叶和下部叶在颜色、成熟度、油分、饱满度和光泽度方面好于其他处理。随着移栽期的提前,3个部位烟叶样品在香型方面均表现出由浓香、浓偏中、中间香向中偏清转变的趋势,在甜感方面均表现出由焦甜向焦带清转变的趋势,烟叶质量逐渐提高,因此提早移栽可以彰显福建烟叶的清香型风格,提高烟叶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就9个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组合处理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但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影响较大,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烤烟产值增加;正常时间采收的产值高于推迟采收的产值;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但规律不明显。以延迟14 d移栽+正常采收处理的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烤烟生长的影响,探究符合威宁县烤烟生产实际情况的栽培技术。[方法]栽培方式采取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双行凹形垄3个处理,对照栽培方式为当地的常规栽培方式,前2个处理栽培的时间比常规方式提前15 d。[结果]采用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和双行凹形垄覆膜,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株高、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均增加;采收结束时间比常规方式提前了18、13、2 d,产量分别增加87.0、73.5、45.0 kg/hm2,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0.8、0.4、0.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28、0.30、0.08元/hm2,产值分别增加1 920、1 785、1 020元/hm2。[结论]井窖式和膜下小苗移栽方式有效地避开了常规移栽时期遇到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为烟苗的还苗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其采收期提前,能促进上部叶成熟。双行凹形垄覆膜能提高烟田抗旱保水能力,缩短烟株生育期的时间,可有效地促使烟叶成熟,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威宁烟区应采用井窖式+双行凹形垄复合型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移栽期和土壤类型对烤烟品种NC89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不同移栽期和土壤类型对烤烟品种NC89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移栽期的推迟,NC89的填充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叶质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5月10日移栽,NC89的苯丙氨酸类、类胡萝卜素类、棕色化产物类、新植二烯和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均相对较高。(2)不同土壤类型相比较,舞阳黄棕壤土种植烤烟的化学成分相对较协调,禹州褐土和舞阳黄棕壤土生长的烟叶香气总量均明显高于襄城潮土,许昌砂姜黑土生长的烟叶香气物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有效解决烤烟生长前期低温寒潮的影响,促进高寒烟区烟株生长,提高高寒烟区烟叶单产,保证烟农经济效益.[方法]移栽期分别为4月5、10、15日,盖膜后打孔洞数分别为1、2、3.[结果]小苗膜下烟栽培技术因移栽期、破膜大小的不同,烟株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差异,最终影响烟叶的产量与品质.在泸州高寒烟区,膜下烟栽培应选择移栽期为4月5 ~ 10日,破膜大小为3个孔洞的种植条件,在此种植条件下,各农艺性状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泸州市烟叶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移栽期、种植密度、施氮量与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香型的关系。[方法]结合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在植烟区开展烤烟不同移栽期(4月25日、4月30、5月5日)、种植密度(120 cm×40 cm、120 cm×50 cm、120 cm×60 cm)和施肥量(45、90、135 kg/hm2)的探索研究。[结果]不同移栽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4月25~30日移栽的烤烟产质量好,尤其以移栽期为4月25日最好,种植密度为120 cm×60 cm和施氮量为135 kg/hm2的种植条件比较适合植烟区的烤烟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定向栽培提供更好的生产技术方案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