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沙门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当今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探究云南省红河州某县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情况,此次自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分别进行9次样品采集,每次采样大于100份不同的样本,共采集屠宰场样品1530份,总的样本中分离沙门菌272株,总检出率为17.8%.通过分离签定及耐药性试验得出屠宰环节不同,导致生猪胴体沙门菌的污染的影响也不同,通过不同环节菌株的分离签定是分析沙门菌在屠宰生产环节的动态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沙门菌在生猪屠宰各环节和猪肉产品中的污染分布和耐药状况,揭示沙门菌在猪肉生产过程中的传播及耐药情况。选取山东省5个代表性生猪屠宰场为风险观测点,采集肛拭子、屠宰环境拭子、水样品和胴体拭子共552份,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其中沙门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参照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鉴定沙门菌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58株沙门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0.5%(58/552);中小型屠宰场(15.6%,33/212)较大型屠宰场(7.4%,25/340)沙门菌污染严重;屠宰环节预冷前样品检出率最高,为26.7%(8/30);不同类型样品中肛拭子样品的检出率最高,为15.1%(16/106)。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58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6.6%,56/58),多重耐药率为96.6%(56/58);中小型屠宰场分离株较大型屠宰场的整体耐药严重,胴体拭子(46.4%,26/56)和肛拭子(28.6%,16/56)分离株的多重耐药率高于环境拭子(25.0%,14/56)...  相似文献   

3.
活禽体内沙门菌的控制,对食品安全问题有重要影响,要彻底解决沙门菌的困扰,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综合的方案,且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本文全面分析了肉鸡在繁育、孵化和养殖过程中沙门菌的所有传播途径,并针对各个传播途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项目。在对生禽肉中沙门菌进行检测时,传统培养检测技术由于采集样品所经历的前处理和后加工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结果假阳(阴)性。而基于rRNA的检测技术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检测程序,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节约人工成本,减少实验室污染和失误的可能性。本文重点介绍了可用于环境和食品(包括家禽产品)中细菌检测的rRNA分子生物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沙门菌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文章比较了不同国家的沙门菌流行状况:欧美等发达国家能够有效减少沙门菌感染;新兴经济体国家养殖业迅速发展,沙门菌流行状况呈下降趋势;经济不发达地区沙门菌污染较严重;在我国,沙门菌则广泛存在于养殖场、屠宰场与市场中。疫苗免疫、微生态制剂及有机酸等替抗物质的使用是养殖行业沙门菌防控的主要措施,而在屠宰场则以物理防控为主,商品化制剂的应用前景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禽沙门菌病是家禽养殖领域中的常见病与高发病,给家禽产业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禽产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文章从沙门菌分类学、禽沙门菌流行血清型、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分子分型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禽沙门菌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禽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沙门菌是一种能引起食源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主要通过动物性食品进行传播,尤其是商品肉鸡。商品肉鸡中的沙门菌主要来源于其养殖、运输、加工、冷藏等生产加工过程。因此,了解商品肉鸡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沙门氏菌污染的来源,加强商品肉鸡生产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防控,对降低沙门氏菌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猪肉在我国人民消费和畜牧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我国肉类产量达7 350万t,约占全世界肉类总产量的1/3;其中猪肉产量占到4 891万t,占全国肉类产量的63.9%。安全猪肉产品的生产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是由于源头污染控制难度大、溯源管理方式落后、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及监管难度大等原因,大量有毒有害猪肉流入市场。在猪肉的初加工环节,屠宰检疫起着遏制重大动物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传播扩散和有害猪肉产品进入市场的作用。在诸多动  相似文献   

9.
调查扬州地区部分屠宰场、农贸市场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同时根据动物医院送检病料中沙门菌的分离情况判断扬州周边地区猪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及流行情况,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数据资料。共采集扬州某屠宰场样品、农贸市场和动物医院样品1 727份,分离沙门菌,鉴定血清型,并对所有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及PFGE分型。结果共分离出沙门菌184株,总分离率为10.7%;共鉴定出15种血清型,屠宰场分离株中德尔卑沙门菌分离率最高(63.6%),农贸市场分离株中罗森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分离率最高,而动物医院送检病料中检出的全部为鼠伤寒沙门菌(100%)。84.8%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表现出极高的耐药率,对强力霉素、羧苄西林也有较高的耐药率。从农贸市场中可以找到与屠宰场来源沙门菌相同的PFEG谱型。表明沙门菌可在屠宰场和农贸市场之间传播。因此,扬州部分屠宰场、农贸市场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应采取措施降低生猪屠宰中沙门菌的污染,减少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暴发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至今已持续四年多,国内所有省份均发生过疫情,传染面广,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做好生猪屠宰环节的非洲猪瘟防控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屠宰检疫、屠宰场日常防控对非洲猪瘟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屠宰场的非洲猪瘟防控做了简单的介绍,为屠宰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严重影响着家禽行业的发展与壮大,近年来,沙门菌流行毒株的血清型较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无症状鸡群的出现使沙门菌流行变得更频繁。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沙门菌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饲料中沙门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本文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山东地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沙门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采集山东地区5个不同生猪屠宰场样品1 000份,分离沙门菌,鉴定血清型,并对mogA、sseL、spvC、spvR、hisJ、fliC等6种毒力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共分离得到沙门菌菌株188株,分离率为18.8%。鉴定出9种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菌(S.derby)、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汤卜逊沙门菌(S.thompson)为主。上述6种毒力基因均有检出,其中,mogA检出率为76.70%,hisJ检出率为62.77%,两种毒力质粒spvR、spvC的检出率较低,仅分别为3.19%和1.06%,且同时含有多种毒力基因的沙门菌菌株较少。不同地区屠宰场毒力基因携带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山东地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不同,沙门菌污染较严重,应采取措施降低生猪屠宰中沙门菌的污染,减少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正成为影响欧洲猪场效益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因为它有传播给人类的危险。沙门菌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人们正在尝试各种控制方法。德国的研究表明在商品猪群净化这种疾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沙门菌是饲料中常见的肠道杆菌,能够引起食源性动物败血症,从而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试验依据常规分离鉴定技术,通过细菌的分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对白鱼粉饲料样品中是否含有沙门菌作出了准确的检测,排除了饲料由于污染而可能导致的危害.结果显示,其中一份样品已受到沙门菌污染,不能作为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一种热性、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强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点,极易造成重大的动物疫情。目前非洲猪瘟仍然在全国各地不断地扩散之际,本人作为一名驻屠宰场的动物检疫工作者,一直在动物检疫一线工作,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驻屠宰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以3株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国际参考菌株和306株国内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已知的分子分型方法开展验证性实验。结果发现,基于特定基因可变区的2种分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检测结果与生化分型结果一致,而3种基于特定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方法则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引起危害仔猪健康的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急性出现败血症.论文对发病猪场疑似病料的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株符合沙门菌检验标准,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实验动物粪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检测方法,试验比较了国标的方法、ATB生化鉴定试纸条、rRNA测序分析对样品的检测结果,发现生化鉴定试纸条和16S rRNA测序分析均可以准确、高效地检测出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参考国标的方法,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鉴定结果与国标不一致。试验表明,用ATB生化鉴定试纸条和16S rRNA序列分析检测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菌的方法更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猪胆囊中沙门菌L型携带情况,在贵阳市屠宰场采集970例健康生猪的胆囊组织与胆汁标本,用常规细菌学方法和非高渗分离培养法分离沙门菌及其细菌L型,用PCR和核酸序列分析方法对稳定L型纯培养物进行沙门菌的invA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70例生猪胆囊标本未检出沙门菌细菌型,细菌L型检出率为8.25%;80例细菌L型分离物中有50例invA检测阳性,占5.15%;占细菌L型阳性分离物62.50%。研究结果为生猪胆囊沙门菌L型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检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