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西峰国家基准站深层地温的分布特征其与伏旱的关系,探讨了伏旱与玉米产量的减弱工建立了伏旱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第3积温带是该省早熟玉米的重要产区,为确保玉米播种质量需要了解该区4—5月地温的变化进而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本研究选取拜泉县、富锦市、讷河市和绥棱县4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县),以2004—2013年4—5月5~10 cm土层日平均地温为基础数据,分析近10 a该积温带播种至出苗期间(4—5月)地温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玉米种子萌发温度,确定该积温带的播种日期。结果表明,日平均地温均随着时间推进而增长,4月1—8日地温增长比较稳定,4月9—20日地温波动幅度最大,4月25日至5月1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4地平均地温稳定通过6℃、7℃、8℃、9℃、10℃的日期分别为4月17日、4月17日、4月18日、4月18日、4月26日,但年际间差异较大;第3积温带的最早播种期建议为4月20日,适宜播期为4月27日至5月10日。 相似文献
4.
5.
采用昌吉市一般气候站1970 — 2019年逐月浅层地温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昌吉市近50 年春播期(4 — 5月)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趋势及突变年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年昌吉市春播期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0~20 cm各土层地温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在年代际变化上,平均气温和0 cm土层地温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1970 — 2009年为上升趋势,201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5、10、15、20 cm土层地温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特征,1979 — 1989年呈下降趋势,1990 — 2009年呈上升趋势,2010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从春播期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每10 年平均对比分析看,气温和各层地温在2000 — 2009年平均值均出现了最大值,表明2000 — 2009年为近50 年中气温和地温最高的10年。通过累积距平法可知,昌吉市近50 年春播期平均气温在1996年出现了明显转折,之前累积曲线基本上呈下降趋势,气温以负距平为主;之后累积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以正距平为主。0 cm土层平均地温在1990、2008年出现了明显转折。1990年之前累积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地温以负距平为主;1991 — 2008年累积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地温以正距平为主。2008年之后累积曲线呈下降趋势,地温以负距平为主;5、10、15、20 cm土层地温累积距平曲线趋势较为一致,均在1996年和2008年出现了突变。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0—2019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4—5月降水量和地温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和滑动平均法,对该地区春播期降水和地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春播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加11.3 mm/10年。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趋势,沈阳地区南部降水偏多,北部偏少,东部高于西部地区。沈阳地区春播期0 cm、5 cm、10 cm、20 cm地温变化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各层地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09~0.25℃/10年;0 cm、5 cm、10 cm、20 cm逐层地温差分别为2.5℃、0.8℃和1.3℃;地温空间分布呈西部高于东部,从西南向东北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7.
8.
9.
黑龙江省玉米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省内不同气候、土壤肥力地区进行了玉米自然生产力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积面、降水、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并可用模型对区域性玉米逢然生产力和不同气候年玉米产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1971~2005年广西东兴0~20 cm地温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1~2005年东兴国家基本气象站0、5、10、15、20 c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35年来东兴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结果]1971~2005年东兴各层地温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均为升温趋势,其中秋、冬季升温幅度明显高于春、夏季。各浅层地温在90年代初期和末期、20世纪初均有异常增温现象发生,而在70年代中期均有异常降温现象。各浅层地温在突变前均处于降温趋势,而突变后地温均为增温趋势。0、10、15 cm的突变点在80年代初、中期,5 cm的突变点在70年代末期,而20 cm有2个突变点,分别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温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玉米产量预测统计模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量预测研究对于国家进出口计划,制定国家政策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显示意义。玉米在许多国家均是大宗作物,种植范围也相当广泛,因此玉米产量预测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众多产量预测方法中模拟模型应用的较多,也有基于气象因子的统计模型。根据前人的研究,建立了吉林省玉米产量预测统计模型。模型包括气候、土壤和管理三大类因素共10个主要影响大田玉米产量的10因子,经逐步回归最终获得参数最少,决定系数最大的统计模型,Y=-72125.573+34.952X1+22.92X2+72.48X5-24.008X6+1252.852X7-12.119X8+20.975X9,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19。经检验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吉林省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黑龙江省近49年地温变化特征及地气温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地温近年的变化特征及地温和气温的关系,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27个气象观测站的1961~2009年的气温、地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49年来年平均地温在1.8~8.0℃,年平均地温最低出现在1969年,最高出现在2007年。2月15日~10月12日,地温大于气温;11月12日~2月14日地温小于气温,但10月13日~11月11日,则出现地温有时大于气温有时小于气温的波动情况。并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嫩江、明水、富锦市地温与气温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9.
20.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效率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6,(2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分析了2005—2014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规模报酬呈递减趋势,种植面积的盲目扩大抑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并对农业整体种植结构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开展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黑龙江省应通过开展规模化经营和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来促进玉米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