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采用黑膜遮挡水培架上的马铃薯植株茎叶,设置白天与夜间不同的光照时间处理,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处理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8 h、黑暗时间16 h处理(处理(8))的马铃薯匍匐茎形成量最多,同时茎叶黄化速度加快;其次为光照时间9 h、黑暗时间15 h处理(处理(7)),马铃薯匍匐茎形成量次于处理(8),但马铃薯茎叶黄化速度慢,有利于块茎膨大生长及茎叶的正常生长。可以看出光照时间长、黑暗时间短,植株营养生长旺盛、叶绿素含量高、生长快,匍匐茎不形成;随着光照时间变短、黑暗时间变长,植株营养生长变慢,生殖生长加快,匍匐茎逐步形成,顶端开始膨大。  相似文献   

2.
营养液成分对雾培脱毒微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组份的营养液成分对脱毒微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处理2的产量最高,利于块茎的膨大,大于2g的小薯数量亦最多,其它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分次采收一定标准的小薯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各处理的小薯产量。与传统基质栽培相比,雾培可以充分发挥脱毒微型马铃薯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4.
由于雾培法生产技术自动化高、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广元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亟需大力提高脱毒种薯的供应量和使用率,雾培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迅速成为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气雾化栽培方式已在广元趋于成熟。本文以科学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进行脱毒马铃薯气雾化栽培的6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三个不同湿度的贮存环境,对马铃薯雾培微型薯进行贮存后,表明90%湿度条件下,雾培微型薯的薯块新鲜,腐败率低,比较适宜于雾培微型薯的贮存。  相似文献   

6.
应用脱毒微型薯是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马铃薯雾培微型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土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易于管理的特点,该文介绍这种栽培方式的主要技术要点,以促进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马铃薯产业发展入手,阐述了马铃薯传统基质栽培技术和雾化栽培技术。同时笔者根据工作中的试验马铃薯原原种雾培法与传统基质生产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对雾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从榆林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实践出发,在生产设施的准备、脱毒苗水培移栽、脱毒苗雾培移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运和档案建立等方面对榆林沙区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总结,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此为同地域条件的地区种植马铃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彬  展康 《云南农业》2011,(3):36-36
宣威市种薯研发中心引进雾培法生产微型薯,单株最多结算127粒,平均每株结薯40粒,与传统的温网室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方法相比,单株结薯多,单位面积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雾培马铃薯结薯的光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雾培方式下,研究光调控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结薯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调控能够促进马铃薯匍匐茎与块茎提早和多发生,促进净光合速率增加,改变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大小,促进植株根、茎、叶生长.光照时间12h/d和光照强度600μmol/m2.s的调控组合能获得较多的块茎数量和较大的块茎,建立的优化同化系统既节约能源,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和密度4因素及其互作对脱毒甘薯豫薯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4因素与甘薯产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依次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氮、钾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氮、密度互作,氮、磷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随着产量的提高,脱毒甘薯对钾的需求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豫薯7号的最高产量为53.0 t/hm2。[结论]脱毒甘薯产量在45.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施N 63.42~74.73 kg/hm2,施P2O567.76~82.24 kg/hm2,施K2O 106.70~127.71 kg/hm2,密度4.6万~5.3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拓宽育种领域,积极挖掘辽宁省马铃薯资源,尤其是农家品种。[方法]在辽宁省收集3个马铃薯农家品种(农1、农2、农3),对其产量、块茎品质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结果]农1产量较高,但是商品薯率较低,芽眼深;农3属于中熟品种,产量较对照早大白有所增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农2属于中熟品种,较对照早大白增产37.8%,增产幅度明显,结薯较集中,商品性状好。[结论]农2可以在一季作区进行小面积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花生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灰关联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12个花生品种农艺性状间及与产量之间的关联程度,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7个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灰关联度,通过与构建“参考品种”的加权灰关联度比较,综合评价12个参试品种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对花生产量性状灰关联程度最大的相关农艺性状是生育期>结果枝数>单株果数,与百果重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为结果枝数>生育期,与结果枝数关联度较大的指标是总分枝数>单株果数>主茎高,在实际育种中应协调各性状对产量的促进作用,提高育种效率;各品种的加权灰关联度评价函数结果为‘汾花3号’>‘鲁花13号’>‘晋花6号’>‘天府3号’,其结论可作为花生新品种引种栽培的参考依据,有效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在温热地区栽培的芦笋品种,笔者观察测定了‘新王朝F1’、‘达宝利F1’、‘格兰德F1’、‘Thielim F1’、‘Gijnlim F1’、‘UC157 F2’、‘井冈701’、‘井冈红’和‘京绿芦1号’等9个芦笋品种的成株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耐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格兰德F1’株高、茎秆数、茎秆直径、第一分支高度分别为127.0 cm、8.2根、9.2 mm和37.8 cm,笋尖较紧密、长势较强、抗病能力较强、耐寒性好最适宜在福建地区栽培种植;‘Gijnlim F1’、‘京绿芦1号’、‘达宝利F1’、‘新王朝(New Dynasty)F1’笋尖较紧密、长势较强,株高、茎杆数、茎秆直径和第一分支高度等农艺性状较好,抗病能力较强,耐寒性较好,较适宜在福建地区栽培生产;‘井冈红’为紫色四倍体,茎秆粗壮,但其茎秆数偏低,可以作为特色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榆林市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选择出适宜榆林市生长的马铃薯新品种。[方法]以冀张薯8号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陇薯13号、中薯20号、冀张薯12号与对照相比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这3个品种均是块茎大、整齐度均匀,陇薯13号、冀张薯12商品薯率较高;脱毒175产量为38376.90 kg/hm2,增产幅度为4.83%,块茎中等,整齐度均匀,商品薯率比对照偏低。[结论]陇薯13号、中薯20号、冀张薯12号商品性状好、产量高,适宜在榆林大面积推广;脱毒175产量比对照略高,但商品性状略差,较适宜在榆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晒黄烟品种比较试验,明确各晒黄烟品质特征.[方法]2013年在铜仁市松桃县对不同晒黄烟S1、S2、S3、S4、S5、S6、S7共7个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观察记载其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病害发生及经济性状等.[结果]结果表明:S3、S5、S6、S7大田长势强(较强),分层落黄均匀,原烟外观质量好;S7、S3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结论]研究表明,S7、S3可以在铜仁市松桃县进行进一步品种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选育适合青岛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对16个引进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为中早熟品种,其中有8个品种植株性状较好,抗病性强,产量及商品率突出,较适宜在青岛地区种植,下一年度可在青岛种植区进行多点试验和推荐区域试验,进一步筛选出适宜青岛地区春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外新育成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地区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比较鉴定,为黔东南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薯三号和六引95-1产量及性状在贵州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大棚设施基质栽培的彩色甜椒品种,本试验选取了6个彩色甜椒品种进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红椒品种红苏珊、橙椒品种桔西亚和黄椒品种黄欧宝在生长势、采收期、产量、果形外观、光泽度、果肉厚度和商品性等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可以作为红、橙、黄椒搭配的主栽品种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5个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润油188、油研七号和黔油18号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可在贵州省桐梓县境内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