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 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猪胃而引起的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胃线虫少量寄生时患猪症状不明显。患猪,尤其是幼猪,  相似文献   

2.
<正>呕吐是生猪自身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某些热性传染病、中毒性疾病、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等都能引起猪呕吐。1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1.1猪胃虫病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  相似文献   

3.
正猪消化道寄生虫病的发病几率很高,虽然致死率很低但是严重阻碍猪群的生长发育,导致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泸溪县武溪镇生猪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1.1猪胃线虫病胃线虫寄生于猪的肠胃内,呈圆形,其长度为1~1.5cm。常见胃线虫有六翼泡首线虫等,如果猪吞食了带有胃线虫幼虫的甲虫就会导致发病。猪是终端宿主,传  相似文献   

4.
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胃内而引起的线虫病,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5.
正鹅的常见消化道寄生虫有鹅裂口线虫、绦虫、蛔虫、球虫等病,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严重者极度消瘦,而且能使鹅死亡。无论是规模化养鹅或是散养鹅均易感染,特别是一家一户散养的鹅感染更加严重,必须要加以防治。1鹅裂口线虫鹅裂口线虫病是由鹅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腺胃、肌胃角膜层下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是以肌胃角膜的脱落和肌胃急性炎症与溃疡为特征。1.1流行特点鹅裂口线虫发育无需中间宿主。受精后的雌虫每天在胃内排出大量的肉眼  相似文献   

6.
正鹅的常见消化道寄生虫有鹅裂口线虫、绦虫、蛔虫、球虫等病,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严重者极度消瘦,而且能使鹅死亡。无论是规模化养鹅或是散养鹅均易感染,特别是一家一户散养的鹅感染更加严重,必须要加以防治。1鹅裂口线虫鹅裂口线虫病是由鹅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肌胃角膜层下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是以肌胃角膜的脱落和肌胃急性炎症与溃疡为特征。1.1流行特点鹅裂口线虫发育无需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7.
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鸡群常普遍感染。主要导致雏鸡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成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出口观赏鸟的球虫和线虫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可以感染和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球虫和线虫是其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寄生虫之一,对鸟类自身的生存和养禽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危害。危害鸟类的球虫以等孢属和艾美耳属较常见,其次是Dorisiella属。危害鸟类的线虫主要是蛔虫、旋锐形线虫、毛细线虫、胃线虫、鼻咽饰带线虫、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10.
羊肠道蠕虫是指血矛线虫、胃线虫、鞭毛虫、毛圆线虫等主要寄居于动物胃、肠道内的游走性寄生虫,可引起羊贫血、苍白、消瘦、湿热下痢或腹泻、胃肠道卡他性炎症等病变,导致养羊经济效益下降,加强对该病对提高养羊经济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羊肠道蠕虫病的流行特点,分析了羊肠道蠕虫病的致病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羊肠道蠕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牛羊消化道线虫病,主要是牛羊胃肠道寄生的钩虫、结节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棕色胃虫、鞭虫等引起的牛羊疾病,通常由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发病,也是甘南农牧区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  相似文献   

13.
肉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lorlus)是圆形亚目(Strongylata)毛圆形科(Trichostrongylidae)的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的第四胃和小肠中所引起的线虫病之一,造成羊群的消瘦与死亡,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先后在松江、青浦、嘉定的湖羊饲养场发现羊群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出现饮食欲下降、精神沉郁、消瘦、贫血、腹泻等,发病率45%,不及时治疗常导致羊死亡。剖解尸体在其第四胃中检出大量捻转血矛线虫,其感染强度平均为1256条,经对采集的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河南县是纯牧业县,畜牧是其支柱产业,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主要饲养牦牛、欧拉羊。而牛羊体内和体表常寄生各种寄生虫,包括寄生于消化道的圆线虫,如寄生于第四胃和小肠的毛圆线虫,最常见的捻转血毛浅虫、食道口线虫、仰口线虫等,绦虫和吸虫,还有寄生于体表的蜱螨等,  相似文献   

15.
线虫主要寄生于家禽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家禽常普遍感染。主要导致幼雏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成禽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着重介绍鸡蛔虫病、家禽异刺线虫病和鹅裂口线虫病三种线虫病的防治,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驱虫范围 阿维菌素具有同时驱除猪内、外寄生虫的优点,它对内寄生虫的胃肠道线虫,如猪蛔虫、猪胃圆线虫、猪食道口线虫(结节虫)、猪毛首线虫(鞭虫)等的成虫和大部分的第四期幼虫以及肺线虫的猪后圆线虫(肺丝虫)、猪冠尾线虫(猪肾虫)的成虫都具有驱杀作用.但对它们的卵没有杀灭作用,阿维菌素对吸虫和绦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猪球虫等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鸬鹚鲁道夫对盲囊线虫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和NC2扩增从南京地区鸬鹚肌胃分离的线虫rDNA的第一及第二内转录间隔(ITS-1、ITS-2)序列。将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TM公布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Coutracaecum rudolphiiA)、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C.rudolphiiB)、北方对盲囊线虫(C.septentrionale)ITS-1与ITS-2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鸬鹚肌胃分离的2个线虫样本的ITS序列完全相同,其中ITS-1的长度为452bp,ITS-2的长度为268bp,与GenBankTM公布的鲁道夫对盲囊线虫A、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和北方对盲囊线虫ITS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6.53%、99.59%与91.94%。来自鸬鹚线虫rDNA的ITS序列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相似性最高。由此可以证实该鸬鹚肌胃的线虫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阐明黄鳝胃瘤线虫湖南分离株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 S rDNA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ITS序列重构胃瘤线虫与其它线虫的种群遗传关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胃瘤线虫rDNA的ITS-1、5.8S及ITS-2片段,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重组质粒通过菌落PCR鉴定后,对阳性菌落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胃瘤线虫ITS及5.8 S rDNA序列总长存在一定差异(922~927 bp),其中包含部分的18S、28 S及全部的ITS-1 (350~351 bp)、5.8S(102 bp)及ITS-2 (340~344 bp)序列.本研究系国内首次报道胃瘤线虫的ITS序列,其结果为黄鳝胃瘤线虫的分类鉴定以及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群体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科德拉希属的大口德拉希线虫和柔线属的蝇柔线虫、小口柔线虫所引起,成虫寄生在马属动物的胃内,其机械性刺激和有毒代谢产物可致家畜全身性慢性中毒、慢性胃肠炎、营养不良及贫血。幼虫侵入伤口可引起寄生性皮肤炎(夏季溃疡);移行到肺可引起肺炎。  相似文献   

20.
禽胃线虫病是由四棱属的美洲四棱线虫、分棘四棱线虫等和华首属的旋形华首线虫(旋锐形线虫)、斧钩华首线虫(小钩锐形线虫)等,寄生于禽类的食道、腺胃、肌胃和小肠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一般多为动物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所致。我园饲养的白枕鹤发生1例旋形华首线虫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我园涉禽区饲养丹顶鹤6只,白枕鹤4只,灰鹤4只,均为成年。2004年7月底,发现一只白枕鹤精神沉郁,宿立一旁,不愿走动,两翅下垂,羽毛松乱,粪便稀薄呈白色,捉出检查发现机体消瘦,未经治疗死亡。2剖检变化皮下肌肉苍白,无血色。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