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52-14854
针对陕北地区传统民居窑洞,从窑洞本身及其发展环境出发,分析了窑洞的建筑特色和使用价值以及它在陕北地区的发展现状,指出窑洞的发展正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运用SWOT分析法,概括了窑洞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优势方面突出其作为生土建筑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的特征,解决黄土高原土地和能源、环境等问题的作用,以及富含乡土特色的审美价值;劣势方面突出了村落布局缺乏整体性、交通不便、室内通风采光条件欠缺、造型和空间单一呆板;机遇方面则突出了世界范围内对建筑生态学的日益重视,以及对地下民用建筑的探索和应用;挑战则在于窑洞建筑技术、窑洞民居与城市化之间的矛盾、窑洞民居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限制"型的管理模式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议陕北窑洞的发展应该通过舆论正确引导、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从筑窑技术上努力改善窑洞的缺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窑居环境;开发具有陕北特色的窑洞文化旅游;建设具有陕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窑洞建筑被遗弃,传统窑洞建筑正面临消亡。窑洞建筑的更新改造在解决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保护农业耕地、传承窑洞聚落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榆中北山传统窑洞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为例,分析现有窑洞建筑存在的问题,并在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新改造的措施,为窑洞建筑探究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U型窑洞栽培,是充分利用了山西黄土高原山区自然地形条件和气候特点的一种低成本栽培方式,可实现反季栽培,满足夏季菇价高峰期的市场需求。作者在总结多年山西双孢蘑菇传统U型土窑洞栽培实践,结合现代双孢蘑菇栽培理论和实践,就传统U型土窑洞提出全新的U型窑洞修建方案,解决了传统U型土窑安全性差、不能连作、栽培效率低下等的不足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本文介绍了双孢蘑菇U型窑洞栽培是可实现低成本的反季栽培优势,提出新型U型窑洞的修建方案并阐述了适合于双孢蘑菇U型窑洞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庆阳窑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窑洞是甘肃庆阳地区的传统民居,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堪称陇上景观之一绝。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别窑建房"、"弃窑下山"、"离窑就塬"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潮流,传统窑洞正面临严峻的困境和挑战。发展和保护窑洞民居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窑洞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详细划分了窑洞的类型,分析了窑洞常见的破坏形式和最常见的用土坯砌筑的半明半暗式窑洞的 受力情况,并根据窑洞的破坏原因,提出了比较可靠而且简单易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新模式,促进了皮南牛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200头畜位养牛小区20个,正在建设千头肉牛小区3个。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开始建设,投资1.9亿元,建设5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3千头肉牛育肥场。  相似文献   

7.
赵绍梅  姜鑫  侯文达  段莹  黄正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54-1756,1778
通过实地考察和应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窑洞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地下窑洞的发展实际,系统分析地下窑洞的历史渊源、优缺点、现状成因和发展方式,论证了保留地下窑洞的必要性,并将其与第三产业捆绑,创新性地提出地下窑洞未来发展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庄浪县委县政府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为依托,始终坚持把以农村沼气为主的生态富民工程作为全影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在全县大力推动沼气发展。赵墩乡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因地制宜,围绕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整合各方资金,动员带领群众,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改变村容村貌,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在全县树立了典型样板,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西峰区为研究区域,在对研究区域靠崖式窑洞、胡同式窑洞及地坑院窑洞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指数和法与适宜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适宜性评价,按照潜力系数进行潜力级别划分,进而分析研究区域废弃窑洞的复垦潜力.结果表明:废弃窑洞的复垦利用方向主要取决于窑洞的类型、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复垦技术和投入水平,按此评价,西峰区废弃窑洞土地总面积为4 731.96 hm2.靠崖式窑洞复垦潜力相对较小,胡同式及地坑院窑洞复垦潜力巨大,废弃窑洞的复垦可有效增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
<正> 土窑洞苹果贮藏保鲜是适于产地苹果贮藏保鲜的良好形式之一,在我省灵宝、陕县等地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伏南山区由于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和果实采收季节气温,均比我省西北地区为高。为了探讨在该地区利用石质窑洞进行苹果贮藏保鲜的效果,我们于1984—1988年在南召县进行了该项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在伏南山区推广应用。目前南召县窑洞苹果年贮藏量已达500万公斤左右,成为南阳地区苹果贮藏保鲜的重要基地。一、窑洞的结构窑洞结构以大平窑为主。窑洞一般设两道窑门,两道门之间距离3—4米,构成一缓冲间,以减缓进出窑洞对窑温的影响。窑门、缓冲间与窑库高度、宽度一致。方向以迎风背阴为宜,减少日光辐射,利于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11.
庆阳窑洞是我国西部地区较早、影响较大的著名窑居地区之一。通过阅读、摘录、总结与窑洞有关的文献资料,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和当面访谈,调查庆阳窑洞的历史渊源和目前现状,同时,将镇原县窑洞居民作为主体,探究在主体参与视角下窑洞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为未来镇原窑洞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兰考地处豫东平原,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激励兰考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兰考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优化环境,争创一流,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巍山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肉牛生长,一直以来都有养牛的习惯,养殖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巍山百姓把养牛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也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当地县委、县政府把肉牛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重点产业来抓,把发展优质肉牛生产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兴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产业。文章对巍山县肉牛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窑洞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尤其是陕北窑洞更是黄土高原文化在民居建筑中的杰出体现。本文通过分析陕北窑洞建筑中所具有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特点,为进一步实现现代生态节能型建筑提供新理念、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宁南黄土高原区窑洞栽培鸡腿菇技术,包括窑洞的选择与处理、菌床建造、季节的安排、菌株与配方、菌袋制作、出菇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宁南黄土高原区窑洞栽培鸡腿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窑洞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尤其是陕北窑洞更是黄土高原文化在民居建筑中的杰出体现。本文通过分析陕北窑洞建筑中所具有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特点,为进一步实现现代生态节能型建筑提供新理念、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历来是清水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林草立县,畜牧富民”战略决策指引下,全县的畜牧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汤浴河流域肉牛育肥基地的规模养牛,为全县发展科学养牛树立了典范。为了进一步掌握当地肉牛养殖的详细情况。本人在帮助基层开展“学教”期间,深入该流域内的白沙乡温泉村肉牛养殖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8.
1.窑洞饲养 利用向阳的空闲窑洞冬天养猪,窑内温度比一般猪圈要高出8~10℃,有利于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不同利用类型废弃窑洞复垦的适宜性,在甘肃省西峰区随机选取胡同式和靠崖式废弃窑洞样点6个,布设剖面15个,采集土样150个,以研究不同窑洞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窑洞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壤容重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在窑洞利用过程中均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两种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相似,均呈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在土壤表层(小于20cm)的范围内,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20cm以下的土层,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建议废弃窑洞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应采用恢复土壤结构、改变土壤孔隙性等有利于土壤利用天然降水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兰西县长岗乡长富村党总支书记杜久江发自肺腑的愿望,他不但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长富村在杜久江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务实创新、和谐发展,把提高全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作为目标,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经济收入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长富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长富村党总支2005年被县委评为“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在2009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0年被评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先进村;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三年造林绿化会战先进村”,2011年度被绥化市组织部评为“三星党支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