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北梅花鹿,马鹿采食野生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绍荃 《野生动物》1990,(3):26-27,6
研究野生梅花鹿和马鹿采食植物,以天然饲料取代粮食,是野生动物驯养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当前人工养鹿多以粮食及作物秸杆和叶为饲料。粮食又以豆饼及玉米为主,这样就提高了养鹿的成本,使经济效益减少。全国1985年养鹿达25万头(吉林省10万余头,黑龙江省7万余头)。以日粮中的精料为0.5公斤计算,全年365天消耗豆饼或玉米为9.36万吨,若把这些豆饼或玉米出口,一吨豆饼出口价格为150美元(1985年),一吨玉米出口价格为110美元(1985年)可收入1404万美元或1029.6万美元。中国粮食产量有限,用粮食为精料喂鹿生产鹿茸出口,若不改进饲料则得不偿失。苏联林区管理野生鹿群基本上不用喂粮食,主要让鹿在林内采食各种植物,适当加以补充饲料。每头鹿  相似文献   

2.
东北梅花鹿与东北马鹿最佳种群结构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hortulorum)和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nsis)在现有数量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本文用系统分析法对其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所得种群结构状态的矩阵模型为,X_((?)+1)=A·X_(?)-C。其中,AX_t为鹿群自然变动情况;C为人为控制量;所得线性规划模型为: 根据对典型鹿场多年调查所获数据,利用本线性规划模型,得出了这两种鹿的最佳种群结构。该结构与现行相比,每1000头的鹿场年增加净收益,梅花鹿为117675.35元;马鹿为127080.64元。若全国范围内应用本结构,其经济收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周学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对青海地区的梅花鹿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梅花鹿二倍体染色体数目Zn = 64 ,65,66 ,68;染色体总臂数NF=70 。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研究东北梅花鹿和东北马鹿初生重的同时,探讨了它们正、反交F_1代初生重和花♀×马♂杂交系四种杂交组合杂种鹿初生重的遗传方式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仔鹿初生重平均为5.707kg,公仔比母仔高5.3%;东北马鹿平均为11.17gkg、公仔比母仔高10.5%;俩亲本鹿初生重的差异极显著(P<0.001);马♀×花♂F_1的初生重平均为11.225kg,其杂种优势率为33%(P<0.001),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花(?)×马♂F_1的初生重平均为6.385kg,其杂种优势率为—24.4%(P<0.001),呈中间型的遗传方式;马·花与花·马杂交F_1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01);花·马杂交F_1(?)用花♂回交鹿初生重没有倾向花鹿,而是倾向马鹿,其杂种优势率为39.3%(P<0.001),呈超(大值)显性的遗传方式;用马♂级进鹿则符合正常的遗传规律,即倾向马鹿(P>0.05)。其杂种优势率为2.9%,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F_1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20.5%(P<0.01),呈超(大值)显性遗传方式;F_2后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1.7%,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5.
东北梅花鹿与天山马鹿种间杂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充分利用茸鹿的种间杂交优势,对东北梅花鹿与天山马鹿的种间杂交效果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花×马杂交F1代初角~三锯鲜茸产量分别是2.21kg、2.59kg、4.53kg、5.82kg,单产平均(初角~三锯)3.79kg;鲜茸质量性状杂种优势率分别为54.01%、5.93%、23.77%、-3.88%,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浅谈选育梅花鹿和马鹿繁殖速度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依据统计遗传学繁殖速度的理论和方法 ,并依据品种品系鉴定时可繁殖母鹿数、母鹿的繁殖成活率及其净繁殖率 (R)和繁殖年代与成年鹿只的死淘率等 ,探讨了人工选育的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西丰梅花鹿品种和塔里木马鹿品种从选育鉴定到 2 0 0 1年时的繁殖速度和该年年末繁育的鹿只存栏数 ,为制定品种 (系 )繁育计划、规范鹿种销售市场、修订和制定鹿品种审定标准 (试行 )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用8只雄性成年梅花鹿,6只雄性成年东北马鹿,在我国传统饲养模式下,每月采集鹿血液样品,进行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生长激素(GH)浓度年周期变化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梅花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4月份上升较高,5月份略有下降,到6月份达到一年周期变化的最高值,7月份开始逐渐下降,7~10月份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从11月至翌年3月,梅花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从翌年4月开始,IGF-1水平又开始回升。梅花鹿血清GH质量浓度在夏季的4~7月份相对处于较高状态,2月份梅花鹿血清GH质量浓度为一年中的最低水平。梅花鹿血清GH质量浓度相对比IGF-1质量浓度水平高,且变化趋势具有同步性。②马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4月份较高,5月份略有下降,到6月份达到一年周期变化的最高值,7月份开始逐渐下降,7~10月份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11月份略有上升,从12月至翌年3月,马鹿血清IGF-1质量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从翌年4月开始,IGF-1水平又开始回升,5月份同上一年的变化规律,又有一个下降的水平。马鹿血清GH质量浓度全年均较为平稳,但在夏季的4~8月份相对处于较高状态。③梅花鹿与马鹿血清IGF-1及GH质量浓度变化同步,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点,梅花鹿血清IGF-1及GH水平均高于马鹿血清IGF-1和GH水平,梅花鹿IG  相似文献   

8.
旨在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基因组的SNP特征进行分析。本试验采用GBS技术对梅花鹿(63个)、马鹿(12个)及其杂交后代(F1代112个,F2代38个,未知类型个体1个)共226个个体的血液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利用本实验室前期110只梅花鹿、197只马鹿和1只F1代杂交鹿的测序数据,以梅花鹿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26个个体共产生Clean data 322.683 Gb,平均每个样品1 427.802 Mb;将所有样本作为一个群体检测SNP变异,共检测出SNP位点23 943 582个,质控过滤后得到SNP位点31 630个。对31 630个SNPs使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显示,梅花鹿、马鹿、F1及F2代区分明显。对梅花鹿和马鹿的SNPs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可用于鉴别马鹿、梅花鹿、F1、F2的物种特异SNP位点1 032个(马鹿特异SNP位点474个,梅花鹿特异SNP位点558个),计算结果显示,F1代个体包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40%~60%之间,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10%~30%之间,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梅花鹿中55.49%的个体不含马鹿特异SNPs,17.34%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低于1%,13.29%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在1%~10%之间,其余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10%~20%(其中有一个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33.3%)。该研究为花马杂交鹿后代的鉴定提供了可靠标记,并定量估计了F1和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这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眠乃宁作为一种麻醉药,广泛应用于马鹿,梅花鹿,熊和各种猫科动物及灵长类动物的麻醉,并有较好的中枢性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笔者近几年来为锯茸、疾病治疗、助产、串笼运输等目的对马鹿,梅花鹿实施了200多例麻醉,都很成功。  相似文献   

10.
梅花鹿、马鹿及杂种鹿茸料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较大样本数为基础 ,采用加权法对我国 1988~ 2 0 0 2年家养的 14种茸用鹿鲜茸的茸料比进行了统计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 ,3个地方品种即东北梅花鹿、东北马鹿和天山马鹿的茸料比分别为 5 773,5 6 0 3,11 76 0 ;2种杂交鹿花马杂交F1和东天杂交F1的茸料比分别为 8 6 6 2和 11 2 17;人工选育品种品系长白山品系、双阳、四平、西丰和敖东品种梅花鹿的茸料比分别为 7 346 ,6 15 6 ,6 0 5 6 ,5 75 2 ,5 6 13,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清原塔里木、乌兰坝马鹿品种的茸料比分别为 11 76 0 ,12 894 ,11 175 ,7 35 8。  相似文献   

11.
梅花鹿电刺激采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鹿产品质量,发展优良鹿群数量,扩大优良基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利用率,2004年11月份在梅花鹿配种期对5头雄性梅花鹿进行了5次电刺激采精试验,成功5次,成功率100%,采得的精液品质优良,采精量为0.4~2.0 mL,平均采精量为1.28 mL,精子密度为5~10亿个/mL,活力为0.4~0.6,采精后雄鹿食欲、精神正常。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梅花鹿茸血中胆固醇的含量与梅花鹿血、猪血和鸡血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梅花鹿茸血含胆固醇 0 0 9mg/mL ,明显低于其他 3种对照品  相似文献   

13.
东北梅花鹿茸不同部位总磷脂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10支东北梅花鹿茸作了不同部位总磷脂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东北梅花鹿茸由主杠顶端往下依次分为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 4个部位 ,各部位之间总磷脂含量差异极显著 (P <0 0 1)。本结论可作为梅花鹿茸片分等的内在指标性成分 ,同时也为梅花鹿茸的分段利用提供了内在质量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 1988~ 2 0 0 1年间黑龙江省平山养鹿场梅花鹿种群生物学特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仔鹿病死率增加 12 4 6 6 % ,成年鹿病死率增加 12 3 12 % ;母鹿产仔率减少 10 0 4 % ,2 0d仔鹿成活率减少 8 5 7% ;公鹿鹿茸平均单产降低 2 8 5 7% ,一等品率降低 5 2 2 3% ,等外品率增加 12 5 14 %。分析该结果原因为近亲繁殖所致。  相似文献   

15.
西丰梅花鹿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个体表型选择种鹿、单公群母配种和大群闭锁繁育的方法,并应用对幼鹿的科学培育和选育鹿科学饲养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经过193 1~1973年7个世代家养舍饲繁育、1974年选定系祖鹿建立选育群和育种核心群至1995年3个世代的连续系统选育,由源于东北梅花鹿和地方品种的西丰梅花鹿品种,在西丰县育才等4个参茸场育成了半山区舍饲型的3 60 1只西丰梅花鹿品种,其中,核心群鹿92 9只,占2 5 8%。该品种具有体貌相对一致,体型中等,体质结实,鲜茸平均单产3 2 0 5kg,成品茸平均单产1 2 5 9kg,茸的支头大,嘴头肥大,优质率高( 70. 9% ) ,畸型茸率低( 7.6% ) ,繁殖成活率77 .8% ,生产利用年限10年,遗传性状稳定,茸重的遗传力为0.49,重复力0. 63 ,产仔日期重复力0 .68,种用年限2.2年,鲜茸重的遗传进展5 19g,年改进量89g ,F1的杂种优势率茸重性状13.0 4% ,繁殖成活率的为18.94% ,选育的第Ⅲ世代年只均新增纯收益成年公鹿10 3 0元,成年母鹿790元,已获经济效益12 2 1万元,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5 .63元/元;又经1996~2 0 0 4年在本县和2 0多个省、市、自治区上百家万余只的推广应用表明,西丰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稳定,稳产高产高效,年只均创净效益成年公鹿15 0 0元,成年母鹿160 0元,其杂交改良效果,尤其是与双阳  相似文献   

16.
吉林、黑龙江两省梅花鹿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我国吉林、黑龙江两省梅花鹿成年鹿群未注射布氏杆菌病疫苗的874份血清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7%、2 6.39%。这一数据表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鹿群中存在着布氏杆菌病的感染。同时只对不同性别的梅花鹿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梅花鹿公鹿和母鹿对布氏杆菌均易感。此研究为今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布氏杆菌病提供了临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圈养优良梅花鹿经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饲养成本、产品价格和有关生产技术参数 ,对优良梅花鹿的仔鹿保底价、自繁仔自留和自繁仔外销、外购仔外销、自繁茸外销和外购茸外销 5种生产类型优良梅花鹿的回本期及其创净利进行了统计与讨论 ,其结果可为指导养殖企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呼吸测热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 ,就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可使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梯度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及呼吸测热试验等方法 ,对成年梅花鹿生茸期能量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能量进食水平的提高 ,梅花鹿体沉积能显著增加 ;梅花鹿日产热量与进食能量水平呈强直线相关 ;甲烷能产生量随能量进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