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草原畜牧业是阿勒泰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要紧紧围绕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牧民收入这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加大改良,开发建设"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草原执法机构的工作职责,依法治草,加快草原保护与建设步伐,维护生态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草原资源丰富,约一半的国土面积上都是各类草原。要想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做好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同时,草原也是我国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依托。由此,加大草原保护和建设力度至关重要,通过加大草原建设来有效防治草原毒害草,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关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步伐和社会的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畜牧业也在向现代化畜牧业进行转化。但这条转型之路并不平坦。草原生态的平衡受  相似文献   

3.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也是四川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因牧民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方式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加之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阿坝州草原资源沙化退化严重、鼠虫害发生频繁,草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威胁,呈现出了草原生态与畜牧业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在大力推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科学化、规范化地开展生态保护是阿坝州推进经济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深度剖析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平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阿坝州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平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其以补贴和奖励的方式鼓励牧民参与草原生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牧民的生活水平。以内蒙古阿巴嘎旗、阿拉善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探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建议未来根据价格变动调整补贴方式与金额、加强活畜收购价的监督和规范,来推动牧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由于过度开发,中国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草原荒漠化、沙漠化问题十分严峻。因此,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但是,牧民以草原为生,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牧民们的生产生活问题。为了保证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持续增收之间能够平衡发展,相关部门应当科学分析,充分调研当前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生存现状,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实施科学的治理措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草原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业发展,天然草原的构建是实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关系着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疆牧民脱贫致富的生活问题。文章从当前新疆草原生态存在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有效的实现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让新疆牧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草原的利用过程中,发展畜牧业已成为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畜牧业的发展虽然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经济效益,但在新时期下,我们更需要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草场资源的科学利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青海地区为背景,对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加强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草原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草原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祖国边疆。草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西、北部干旱地区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推广,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维护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广大牧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肉羊业一直以来是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限制天然放牧牲畜数量、保护草原生态成为锡林郭勒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点工作,但是目前存在着牧民不断增收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现实矛盾。在转变养羊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策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强牧惠牧政策持续发挥作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草原政策工程深入贯彻实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转变,草原牧区牧民收入增幅稳中有升,牧区发展、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本刊编辑部结合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对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的专访,全面解读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生计的影响,进而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计,本研究基于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分析框架、影响过程和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偿影响牧民的生计资本、转化结构与过程、生计策略及生计结果,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制度架构等制度因素会对牧民的可持续生计产生广泛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构建草原生态补偿对牧民可持续生计影响的分析指标体系,并指出理论界应更多聚焦于关于草原生态补偿后牧民生计转型模式、生计研究范围以及牧民生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草原具有双重功能,既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一种生产资料,同时又具有生态安全的屏障作用,可以阻止沙漠前行,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的生态环境。草原的生态价值是目前生产价值的几倍至几十倍。然而,由于人们长期对草原生态价值的漠视,过分地强调其生产价值,导致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近几年国家启动了不少与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有关的工程,并使局部草原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及草原牧区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许多牧民已沦为生态难民,对我国广大的草原牧区和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所以,改变观念,加强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我国草原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位,占全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3%。青海省畜牧业是本省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前牧民的生活非常艰苦,生态畜牧业发展缓慢。同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草原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牧民增收工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牧民持续增收。在有关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从2011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新疆130万牧民将获近20亿元生态保护补助。 据自治区畜牧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按照相关规定,首先对新疆1.5亿亩不适宜再放牧、生态环境恶劣的草场进行封育禁牧,通过这一项牧民就能得到9亿元禁牧补助;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年来温泉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本地区可利用饲草料量和牲畜品种及数量以及饲草料需求量配比情况,提出发展畜牧加工、贮藏机械的必要性,并提出以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和草原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改变牧区传统经营方式,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优质高产饲草料地,保护天然草原,构建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牧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结构调整调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结构调整什么、怎么调,这个问题关系到摹畜牧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广大牧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重点针对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的草原地区牧民进行补助补偿,有效解除牧民禁牧,休牧的后顾之忧,有效解决牧民在禁牧、休牧后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的矛盾.明年1月1日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将正式实施,有了这一真正关心牧民利益的机制,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将来的草原更美丽,农牧民的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四川省聚焦"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前提下,按照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思路,以补奖政策为载体,创新机制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提质增效。一是发展家庭牧场,推进标准化养殖。阿坝州小金县冯大荣依托补奖政策发展家庭牧场,流转草场333.33hm2,建暖棚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充分认识促进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牧区改革,调整牧区生产力布局,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牧区生产力。牧区经济和牧民生活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