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肥量对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明确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槽培番茄施肥方案,研究了不同追肥量对基质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番茄产量和品质构成等因素,在玉米秸秆、牛粪、菇渣、炉渣按体积比2.5∶2∶2.5∶3配制的基质中,施N 490.5 kg/hm~2、K_2O 832.5 kg/hm~2,即基质氮钾质量比为1∶1.7时,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追肥量与追肥时期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 ,郑麦 90 2 3产量与施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追肥时期对郑麦 90 2 3产量与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小麦生育关键时期追肥产量明显高于一般时期追肥 ,分次追肥又略好于一次性追肥。综合分析 ,在底肥确定的条件下 ,用 2 2 5kg/hm2 尿素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追施并在灌浆期进行叶面追肥为最佳的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开展了不同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耕追肥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结薯层次,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具有明显的影响,较不追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提质作用,其中以追施复合肥(含纯N 15%、P_2O_515%、K_2O 12%)225 kg/hm2效果较好,平均产量达到24 200 kg/hm~2;在马铃薯现蕾期至开花后期喷施叶面肥较喷施清水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其中以叶面喷施艾曼海藻碘广谱型植物调节剂增产幅度最大,较清水对照平均增产1 500 kg/hm~2。  相似文献   

4.
白银市沿黄灌区胡麻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及追肥时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白银市黄河灌区适宜量的氮肥在胡麻生产中最佳基肥比追肥例及追肥时期。结果表明:氮肥用作基肥的比重越大,胡麻产量水平越低,基追比为3∶7,胡麻枞形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分3次按5∶3∶2的比例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生产后期,由于气候异常或干热,使冬小麦高温逼熟,千粒重大幅度下降,但较高的肥力水平及合理的施肥技术对穗重、千粒重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试验表明,合理追肥对小麦产量与品质起促进作用,从追肥时期看,孕穗期追氮肥对提高产量作用明显,产量与品质在一定的范围内相互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的肥料与浓度喷施植株,研究不同肥料对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产量提高和多糖含量积累均有明显的作用,以菜籽饼腐熟液500倍液和高效稀土肥1 000倍液增产、提质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平均增产50.37%,多糖含量平均提高9.27%。因此在金线莲生长期每隔10~15 d用500倍菜籽饼腐熟液或1 000倍高效稀土肥液喷施植株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  相似文献   

7.
以晋太182冬小麦为试材,设置2个追肥时期(起身期、拔节期)和5个追肥量(0,75,150,225,300 kg/hm~2),研究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水平相同时,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都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在同一追肥时期,追肥可改善小麦穗部性状,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穗粒质量、穗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并且追肥量越多晚播冬小麦的产量越高;追肥量为0 kg/hm~2时,产量最低,为5 227.78 kg/hm~2;追肥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6 244.44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19.4%。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互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起身期不追肥产量最低,为5 166.67 kg/hm~2;起身期追施300 kg/hm~2产量最高,为6 288.89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21.7%,与拔节期追施300 kg/hm~2相比增产1.4%。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产量,其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适施肥方式为起身期追施300 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8.
追肥与收获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追肥与收获处理对水稻"黄金米"品种的产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以及外观商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追肥时期以幼穗形成期最好;追肥量越多,产量越高.蛋白质含量越高,食口品质越差,20 Kg/hm2追肥量(纯N)最适;抽穗后41 d收获食味品质最优;追肥时期、追肥量与直链淀粉含量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9.
肥料对于白菜长势、形状以及产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明确适合大白菜的追肥方式,开展了不同追肥方式对大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时间越早,大白菜对尿素的吸收作用越好,其长势越好,产量越高。因此,在提苗期一定要把控好施肥时间,确保白菜在收获前期能够充分吸收尿素肥力,使白菜长势良好,保证白菜的质量,从而促进白菜效益提升,实现白菜种植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粉抗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黄腐酸钾、海藻甲壳素、膨果肥、施可丰共4种水溶性肥料做滴灌追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番茄对4种水溶性肥料的吸收特点,以期为番茄优质高效生产和水溶性肥料的施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T2能有效增加产量;T4(ck)能显著提高番茄品质;T1、T2追肥周期为3d, T3、T4(ck)追肥周期为5d。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设施蔬菜栽培中合理灌水问题,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立了四个不同的灌水处理,通过田间试验对设施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灌水量的基础上增加1/3灌水量,不影响番茄的营养生长,但降低了番茄的产量和番茄果实的品质.减少1/3灌水后,番茄的株高明显降低,但其它生物产量以及果实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减少1/2灌水量后,明显降低了设施番茄的生物产量及果实产量.两个节水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设施番茄的果实品质.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在常规灌水处理的基础上减少1/3灌水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和配比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番茄冬春茬生产中的适宜灌水量,以日光温室番茄为试验材料,从定植缓苗后开始至收获进行不同灌水量处理,试验设每次灌水量300m^3/hm^2(CK)、225m^3/hm^2、150m^3/hm^2和75m^3/hm^2计4个处理,共灌水8次,研究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产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每次灌水量为225m^3/hm^2 处理的产量较CK降低了0.45%,灌溉水利用率却提高了26.12%,而且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每次灌水量为150m^3/hm^2和75m^3/hm^2处理的产量较CK极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0.08%和21.01%。综合分析认为,番茄冬春茬生产中较适宜的灌水量为每次灌水225m^3/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滴灌量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日光温室土壤栽培番茄的最优营养液滴灌量。【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的方法,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CK),共设5个(T1、T2、T3、T4、T5)渐次递增的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以T3处理营养液(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610,270,1 069kg/hm2,用水量为7 500L/hm2)为标准,T1、T2、T4、T5处理营养液用量分别为T3处理的50%,70%,130%和150%,测定不同营养液处理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株高、茎粗以及成熟果实内的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及硝酸盐含量,并统计各处理的果实产量。【结果】在植株营养生长期,与CK相比,处理T5茎粗增加1.15mm,株高/茎粗降低,番茄植株长势较好;随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T1、T2、T3、T4和T5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及果实产量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T5处理果实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61.14%。在测定的果实品质指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硝酸盐的含量均随着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其中T3处理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T2处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最低,而T5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最高,其糖/酸值较CK提高了20.22%。对番茄果实品质平均隶属函数值的分析表明,T5处理番茄果实品质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结论】6个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中,T5处理(营养液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915,405,1 605kg/hm2,水为11 250L/hm2)效果最佳,不但可促进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而且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番茄为研究对象,在底肥、追肥同等氮磷用量基础上,钾肥追施以农户习惯33.3 kg/667 m2为对照,设置K2O追施用量14、18、22 kg/667 m2三个追肥处理,研究不同钾肥追肥用量对番茄长势、产量的影响,为番茄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K2O追施用量为18 kg/667 m2时,相比农户传统施肥习...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和实验室检测对不同浓度乙烯利配合追肥处理的番茄品质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乙烯利催熟处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番茄的营养品质,其中乙烯利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对番茄单果质量、总酸含量和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次之,对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最小。乙烯利配合追肥可明显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乙烯利结合追肥处理可明显减弱乙烯利喷施引起的番茄红素含量降低的趋势,促进催熟番茄红素含量的回升。正确施用乙烯利,既有利于番茄提早上市,又可有效保证番茄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大豆套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应用土地当量比、产量当量、产值当量等不同量化指标,对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套作大豆产出效果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薯豆套作复合群体光合参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作物品质及调查间套作系统中杂草生长状况等,研究马铃薯间套作大豆的生理效应及微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马铃薯套作大豆的模式(薯/豆)显著提高了日照利用率、≥10℃温度利用率、绿色期降水利用率及地面覆盖期利用率,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及土地利用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单位面积产量间作当量比、产值间作当量比分别为1.53和1.49。由于马铃薯对氮素和钾素吸收量大,而大豆对磷素比较敏感,马铃薯/大豆套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养分吸收互补特性,可显著提高作物对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化肥施用量。马铃薯/大豆连续套作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铃薯连作障碍;还能降低马铃薯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还原糖的含量,提高商品薯率、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马铃薯套作大豆栽培模式实现了土地、劳动力、土壤养分和水热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约化利用,具有提高土地产出量及可持续利用性的优势,同时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适宜在西北沿黄灌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分析甘肃省沿黄灌溉农业区枣树生产的基本情况,总结出这些区域枣优良品种特色和发展枣产业的优势潜力。借鉴国内其他地方发展枣产业的经验和先进技术,提出了要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培育适宜当地条件的主栽品种,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科学推广新品种,加大低产园高接换种力度、提高枣园经济效益,科学施肥、适量灌水等创新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密度和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玉米品种东庆1号、本育9号、东农250、东农0304和东农25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它们在密度为37500-67500株·hm^-2,追肥量为75-225 kg·hm^-2范围内的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适合其种植的密度和追肥量不同;东庆1号和东农252密度和追肥量的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他3个品种密度和追肥量的变化对其产量影响不大。确定了5个品种的密度和追肥量的最佳组合方案,建立了5个品种密度和追肥量变化与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