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2.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是一个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3.
<正>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4.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或脊髓引起的1种寄生虫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多发。常感染2岁以下的幼龄羊,以绵羊最为易感,也感染1岁以下的小牛。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槟贯散"治疗羊脑包虫病100余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原及流行病学引起羊脑包虫病的病原多头蚴呈囊泡状,囊内  相似文献   

5.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引起疾病。患病羊几乎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为25%~30%,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1病原体多头带绦虫长40~100厘米,其幼虫———多头蚴为鸡蛋大小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内膜上有许多点状头节,主要寄生于羊的大脑,偶尔也见于延脑和脊髓。2致病过程多头带绦虫的孕节片和虫卵,随终末宿主(犬和其他肉食动物的粪便排至外界,污染草地,羊随吃草或吞食虫卵,虫卵在胃肠消化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六钩蚴,进入肠粘膜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6.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龄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外观为豌豆大到鸡蛋大小不等的囊包,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7.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即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的脑和脊髓内而引起的,严重时会造成羊死亡。1病原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从豌豆大到鸡蛋大不等,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外层为角质膜,囊的内膜(生发膜)上有100~250个多头蚴。多头蚴成虫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释放出大量虫卵,污染草场、饲料或饮水。多头蚴具有强大的繁殖力、抵抗力,一昼夜可产卵25~68万个,其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  相似文献   

8.
羊脑包虫病(羊多头蚴病)是羊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内蒙流行较广。对本病的治疗主要用手术方法摘除多头蚴包囊。从前,摘除多头蚴包囊后,局部应用青霉素(稀释  相似文献   

9.
正羊常见的带状绦虫病有细颈囊尾蚴病、脑包虫病和斯氏多头蚴病。细颈囊尾蚴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发病和感染率高,俗称"水铃铛病",只有在屠宰羊时可看到内脏黏膜附着很多水泡样大小不等的袋状水铃铛。脑包虫病又叫多头蚴病,是由肉食动物(犬等)肠道中的多头带状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腔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病羊以低头转圈,神经紊乱,视力减退为特征。斯氏多头蚴病是危害山羊肌肉组织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俗称"肌肉水泡囊病",以横纹肌肉内出现散在性、  相似文献   

10.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等食肉性终末宿主的小肠内,脱落的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逸出,污染饲草、饲料或饮水,中间宿主羊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饲草、饲料或饮水后被感染,虫卵内的六钩蚴在羊消化道逸出,并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到达脑发育形成囊泡。多头蚴经2~3个月发育成熟而引起发病。羊脑包  相似文献   

11.
羊脑包虫病又被称为多头蚴病,它是由多头绦虫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羊大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脑包虫病发生后,患病羊以神经症状为主,防控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动物园1起实际案例,分析了盘羊脑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羊脑包虫病,即羊的多头蚴病,系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虫病。察北牧场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牧犬及家犬数量的不断增加,羊的脑包虫病发病率亦显著升高。1985至1986年全民所有制公养  相似文献   

13.
羊多头蚴病也叫做转脑风、脑包虫病,生产中主要是由于通过血液循环导致羊只脑及脊髓中寄生有犬类动物肠内存在的绦虫幼虫而导致的一种绦虫蚴病,大多数都是小于1岁的羊只容易感染发生.本文主要阐述羊多头蚴病的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的具体方法,同时还给出羊多头蚴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牦牛脑包虫病又叫牦牛脑多头蚴病,是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Mulitceps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脑及脊髓中所引起。多头蚴是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生有很多头节。虫卵进入牛体后,随血液到达脑和脊髓中,由虫卵中含的六钩蚴发育成为多头蚴,  相似文献   

15.
羊脑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是发生在反刍动物的一种寄生虫病,尤其在山区的发生率较高,对羔羊危害比较严重,文章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羊的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羊脑包虫病.它严重危害绵山羊,特别是2岁以下的绵羊. 近年来,四川省美姑县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多头蚴”常见寄生于2岁以下牛、羊的颅腔之内,称为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笔者近期对一只疑似在枕骨大孔寄生多头蚴的周岁母绵羊进行观察、检查和剖检结果简述如下:1 主要症状与诊断要点病羊主要表现为神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病初有时  相似文献   

18.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内。(一)发病原因羊多头蚴为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有60多厘米长的囊袋,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二)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呼  相似文献   

19.
<正>脑包虫病又名脑多头蚴病,当地牧民叫"转脑疯",其蚴虫有100~250个头节而得名,该病是其幼虫寄生于羊脑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无季节性,以春季为高发季节,对养羊业危害极大。本文通过湟源县一起患脑多头蚴病藏系羊,论述及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对本病的不同临床症状、诊断、预防进行了介绍,并运用手术摘除法治疗,效果良好。1病因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其成虫为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犬科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蚴虫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里  相似文献   

20.
羊脑包虫病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该病主要危害2岁以下的幼龄绵羊,人偶尔也可感染。随着肉羊业的发展,我国从国外引进许多肉绵羊品种,这些肉绵羊品种对脑包虫病更加易感。如果不能及时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会造成羊只大批的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多年来利用非手术法,即口服吡喹酮治疗肉绵羊脑包虫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