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宁夏地区是我国肉牛养殖大省,其全产业链产值271.2亿元,对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黄牛品种丰富,在抗逆性、繁殖性能和耐粗饲方面具有优势,但与国外优质肉牛相比尚存不足。引进国外优质肉牛,加强本土牛遗传改良是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引进的高品质肉牛品种杂交后代在环境适应性、生长发育、肉品质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当前肉牛杂交选育的技术要领,为肉牛育种改良、选育、本土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格斯牛起源于苏格兰东北部,也被称为亚伯丁安格斯牛。安格斯肉牛的体貌特征为黑色无角,体躯矮而结实,肉质好,出肉率高,是世界上较为优秀的肉牛品种。近年来我国先后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入了安格斯肉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明显提升了本地牛的品质。本文对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从而全面提升安格斯肉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改良效果,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地方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中国特色肉牛产业发展中,地方黄牛的利用不可或缺。但地方黄牛却存在外种杂交、近亲繁殖现象等严重影响遗传资源保护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地方黄牛遗传改良现状、问题及建议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同心县经过采用优良品种冷冻精液与地方黄牛品种杂交改良,精心培育成优良的肉牛品系,促进了肉牛产业的长足发展,存栏肉牛头数逐年增加,已形成规模化养殖,为牛肉产品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在肉牛的繁殖改良技术上,人工授精是迄今为止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黄牛改良与肉牛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黄牛改良 肉牛生产是一种生物产业,能利用遗传性资源.目前世界上已经育成一批高产性能的肉牛和肉乳兼用牛,引进这些品种用来改良垦区黄牛,可以以尽快的速度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来获取大量优质肉、乳产品.杂交改良是一项复杂的生物工程,需要有计划、长期、细致地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目的.现就垦区黄牛改良的方向、方法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门塔尔牛是改良我国农区、半农半牧区牛群的主要品种,辽宁省阜新市从德国引进西门塔尔种牛46头,建立了良种基地,在当地进行了黄牛的改良选育。目前改良的西黄杂交品种已至3-4代,改良群体占当地肉牛  相似文献   

7.
一、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兴牧富民战略,使得全市肉牛养殖产业逐步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逐步提升,肉牛品种改良体系逐步形成,目前肉牛主要品种是以恩施黄牛母本与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外来优良品种父本进行杂交改良杂交牛。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黄牛改良工作开展了30多年,改良的区域化也基本形成,牛群中有大量的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牛、三代牛也有相当数量.黄牛改肉牛提高了养牛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许多地方的农民实现了“赶着黄牛奔小康”.贵州省的黄牛改肉牛大部分是二元经济杂交和部分级进杂交,由于级进杂交二代、三代牛,对营养条件及选育水平要求较高,从而出现了级进二代、三代牛生长性能有下降趋势.因此,利用三元杂交的生产方式,探讨肉牛三元改良效果,筛选出生长快、肉质好、经济效益高并适应贵州自然环境的杂交组合,指导遵义肉牛生产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为此,2007年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与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合作完成了,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贵州省乳用兼用牛的培育与应用》(黔科合NY字[2007] 3010号).引进弗莱维赫牛的细管冻精,开展肉牛三元杂交.从中筛选出适应本省自然条件、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的优良三元杂交组合,探讨三元杂交肉牛的合理利用方式,为集约化肉牛生产提供优良的商品肉牛.现将本次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2015,(1):3
<正>近日,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场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专家组形式审查和现场评审,成为全国首批十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之一,也是全国五大地方良种牛场惟一通过评审的企业。2014年,农业部根据《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实施方案》的规定,组织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专家组来到延边州,对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场进行了形式审查和现场评审。近期公布的审核结果中,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场进入我国首批十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多年来,延边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品种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的方针,致力于延边黄牛优良品种质量和肉用品质的提升,确保延边黄牛产业健康发展和产品优  相似文献   

10.
泰和县在加快肉牛产业化进程中 ,重视领导 ,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 ;扶持黄牛改良 ,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基础 ;积极发展龙头企业 ,促进全县肉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大面积推广肉牛生产实用技术 ,推动肉牛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张召议 《中国畜禽种业》2021,17(11):115-116
冷配技术是我国黄牛改良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仍有部分地区的冷配受胎率相对较低,基于此,本文介绍我国肉牛改良的现状,探讨提高母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希望能为肉牛改良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肉牛产品需求逐步增加,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养牛业被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但良种化程度低,生产水平不高,与国内快速发展的肉牛业需求差距大;肉牛繁育和供种方式不完全适应现代规模集约化肉牛生产方式等情况依然存在,在山东省邹城市金瑞牛业有限公司取得的"利鲁杂交牛"、"安鲁杂交牛"等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畜种资源,建立和扩大育种核心群,把鲁西黄牛杂交选育  相似文献   

13.
泰和县在加快肉牛产业化进程中,重视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扶持黄牛改良,夯实内牛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全县肉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面积推广肉牛生产实用技术,推动肉牛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庆阳市肉牛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肉牛品种的繁育和杂交改良,生产没有形成规模,缺乏有影响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切实加强政府引导扶持,提高对肉牛产业的认识,抓好黄牛品种改良,积极探讨种草养畜结合模式、大力拓展饲料资源,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做好宣传培训和科学养殖示范。  相似文献   

15.
利木赞牛是世界著名肉牛品种,90年代以来,浏阳市开展了耕牛冷配技术的推广,2004年引进利木赞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坚持人工授精。全市累计引进利木赞牛冻精1.5万颗,改良配种1.45万头,产改良牛1.15万头。利木赞牛的引进,丰富了浏阳市黄牛遗传基因库,优化了牛群体结构,改良效果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研究对(利木赞牛×湘南黄牛)杂交一代的性能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杂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继续开展肉牛品种改良,加快肉牛良种的培育和扩繁我国黄牛品种达28个之多,是我国肉牛业的主要品种,其中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为我国5大著名黄牛品种,这些品种已逐渐由役用型向役肉兼用型和肉用型转变.研究表明,我国黄牛经适当育肥后屠宰,各项指标都已接近或达到专用肉牛的水平,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与国外肉牛品种相比,我国黄牛所产的牛肉还具有品质上乘、风味浓、细嫩多汁的特点.但由于我国黄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不十分理想,因此应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与我国黄牛进行适度的杂交改良,以形成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商品杂交后代.同时还应积极培育我国自己的肉牛品种,并进一步扩大繁殖,为我国肉牛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继续开展肉牛品种改良,加快肉牛良种的培育和扩繁我国黄牛品种达28个之多,是我国肉牛业的主要品种,其中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为我国5大著名黄牛品种,这些品种已逐渐由役用型向役肉兼用型和肉用型转变.研究表明,我国黄牛经适当育肥后屠宰,各项指标都已接近或达到专用肉牛的水平,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与国外肉牛品种相比,我国黄牛所产的牛肉还具有品质上乘、风味浓、细嫩多汁的特点.但由于我国黄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不十分理想,因此应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与我国黄牛进行适度的杂交改良,以形成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商品杂交后代.同时还应积极培育我国自己的肉牛品种,并进一步扩大繁殖,为我国肉牛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桃源县瓦尔岗公社是湘西黄牛产区之一。据1978年“综考”调查,目前饲养耕牛的牧地,仅占可牧地的30%左右。为了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肉牛生产,提高黄牛品质,我所与桃源县科委、瓦尔岗公社牧场一起,从1979年4月开始,进行了湘西黄牛杂交改良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春珍  李聚才  杨易  于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54-7856,7889
[目的]对宁夏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为宁夏黄牛杂交改良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该群体70个个体的GH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了338 bp的目的片段,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AluI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75.71%;BB基因型频率为24.29%。[结论]共检测到AA和BB 2种基因型,六盘山区黄牛杂交改良群体GHR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湖北省肉牛主导品种的发展状况,在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项目组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4个地方黄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地方黄牛存栏量为40.1万头,基础母牛占群体比例为51.3%,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409.8 kg和352.7 kg。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各品种各阶段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型趋向肉用;对肉牛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