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苏吴县胜浦乡,1986年从上海嘉定县购进气生型蘑菇栽培种4000瓶,栽培面积1111.1米~2,其中第5大队有四户菇农栽培191.1米~2全部采用河泥砻糠覆土做试验。结果出菇均很正常,菇形圆正,色泽洁白,没有锈班菇。平均每米~2产鲜菇4.149公斤,达  相似文献   

2.
海门县四甲乡同一大队菇农,从1980年开始利用十边隙地框架塑料大棚栽蘑菇,亩年产值达5000元左右。平山乡菇农袁世农,1983年室内栽菇1800尺~2,秋收鲜菇3316斤,平均产值1.99元/尺~2;室外框架塑料大棚栽培700尺~2,秋收鲜菇1374斤,平均产值2.10  相似文献   

3.
我县蘑菇栽培已有27年历史,但覆土一直沿用粗、细土分开两次覆的工艺,不仅花工量大,且蘑菇产量不稳定。为此,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河泥砻糠一次覆土试验,现已获得成功。由于改革后的覆土新工艺,备料简易,操作方便,省工省本,蘑菇的产量高质量好,所以深受菇农欢迎。1985年,在全县16个种菇乡(占全县栽培面积的40%)推广26万多米~2,当年的秋菇平均单产达5.7公斤/米~2。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温蘑菇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元弟 《食用菌》1999,(2):25-26
塑料大棚栽培蘑菇的特点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通风方便,投资成本低,菇产量高,效益好.平湖市从1982年推广塑料大棚种蘑菇,到1988年已全部采用了塑料大棚种菇,近几年栽培面积在333000m~2左右,成了浙江省主要的蘑菇生产基地.目前栽培的蘑菇大多为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的极限温度在22℃以下.近年来,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来的高温类四孢蘑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的菌株子实体能耐35℃以上高温,在夏季栽培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市1998年2月引进高温蘑菇新登96和夏菇93,推广面积11000m~2,取得成功,其中新庙镇菇农毕冲观种植的1100m~2,投资总成本20234元,到9月23日鲜菇出售收入55000元,获利34766元.  相似文献   

5.
我县蘑菇生产始于七十年代初,1979年栽培面积达700万尺~2,曾获得平均1斤/尺~2的产量。但近年来,由于牛粪、稻草等原料供不应求,普遍薄料种菇,C/N失调以及盲目引种,菌种质量差,菇房消毒不严,病虫害孳生等原因,导致单产连年下降,1982年全县平均单产仅0.77斤/尺~2。为了提高蘑菇产质量,我们在实行菌种“两化”的同时,狠抓了提高培养料质量问题,积极推广了培养料的后发酵技术。今年全县有236户的菇农进行了堆肥后发酵,面积19万尺~2。其中室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嘉善县蘑菇栽培面积已稳定在22.2万米~2以上,但产量不能达到稳产、高产,尽管不断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年产量的起伏仍较大。如1984年全县秋菇平均单产达5.4公斤/米~2,总产值277.7万元;而85年秋菇则明显减产,单产3.38公斤/米~2,比84年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温岭县菇农近年试验成功了一种新的蘑菇栽培方法——垅条栽培,即立体出菇技术。其比大床栽培出菇面积增加80%,而且省工、省料、质量好、产量高。每1000平方米可节省成本2781元,一级标准菇可增加10—20%,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产菇量达4.5公斤,比传统的大床栽培平均增产50%。  相似文献   

8.
龙海县草菇栽培历史悠久,但一直沿用室外堆畦栽培法,单产较低且不稳定。1984年推广了利用蘑菇房床架栽草菇,单产比过去提高了2~3倍。1985年我们在角美镇试验点栽培1000米~2,生物效率达23%左右。1986年5、6月全县推广面积达114万米~2,多数菇农获得丰收,生物效率达20~25%,全县  相似文献   

9.
目前栽培双孢蘑菇多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或蘑菇房进行栽培.而蘑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均较高,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据调查,建100 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 000~4 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 000元,一般农户难以接受,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周口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们认为此法造价低(每600 m2只需500 600元),产量高,效益好,深受菇农欢迎,值得大力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省蘑菇栽培业在七十年代发展速度很快,1971年全省栽培面积仅有1500万尺~2,到1978年超过亿尺~2以上。但近几年来蘑菇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如1982年只有8400多尺~2。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单产不稳定,低产区菇农种菇的积极性受挫伤。下面对影响蘑菇单产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一)建堆期未选择好。目前各地都是“靠天种菇”,因此,培养料发酵堆制期对蘑菇  相似文献   

11.
我们受江苏省科委派遣,于1985年8月14~29日赴澳大利亚考察食用菌,现将有关蘑菇生产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况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食用菌生产主要是蘑菇、香菇、平菇等,栽培面积不大。其中蘑菇的栽培面积为83.7万米~2,平均单产15.3公斤/米~2,最高22.5公斤/米~2,总产量1283万公斤,基本上是控温常年栽培,一年栽培5~6茬,大部分  相似文献   

12.
莆田县蘑菇栽培面积达111万米~2,菇房栽培一季蘑菇后几乎没有利用。为了提高菇房利用率,1986年春在九华农场,用蘑菇房挂袋栽培黑木耳试验,获得了良好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制栽培袋:供试黑木耳菌种为D-5  相似文献   

13.
我所于1985年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引进蘑菇176母种,经扩大繁殖和大面积栽培,当年秋菇平均单产达7.8公斤/米~2,通过一个冬天的精心管理,86年春菇又收7.6公斤/米~2,两季合计平均15.4公斤/米~2。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草菇是喜高温的真菌,要求高温高湿的生长发育条件。为了提高上海近郊7000多亩塑料大棚在夏季的利用率,我们于1984和85年的7月上旬,利用废棉进行塑料棚栽草菇试验,均获得了成功。84年栽培1107米~2,投料18500公斤,收鲜菇4962公斤;85年栽培18333米~2,收鲜菇50965公斤。现根据我们两年的实践,谈谈塑料大棚栽草菇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长阳县于1981年开始引进蘑菇栽培技术,两年试验面积2558米~2,平均单产13斤/米~2,还出现了五个23.15斤/米~2的高产菇房,其中沿头溪公社两河口社员覃素涛,栽培40米~2,单产达26.5斤/米~2。现将五个高产菇房的主要技术经验小结如下。一、提高培养料的质量培养料配方的好坏,发酵腐熟的优劣,菇床铺料的厚薄,直接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高产菇房培养料的配方(干重):每平方  相似文献   

16.
一、蘑菇生产概况台湾蘑菇栽培业的历史短,但发展很快。1953年首次从美国与日本引进了蘑菇菌种进行试种,直到60年代才发展起来。1961年菇床面积只有57.6万米~2,1971年发展到近1180万米~2。年产量从1961年的2784吨,到1978年为119460吨。栽培面积10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木屑压块栽培香菇普遍采用室内床架培养,园一次性投资大,难以在菇农中推广。为进一步简化工艺,笔者1985年曾在福建试用悬挂式栽培香菇。供试香菇菌株为7402,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扩繁,原种和栽培种均按常规配料制作。1985年7月27日~8月28日接种,10月18日~11月4日压块,11月7~19日悬挂裁培。试验面积228.3米~2,共收鲜菇2567.5公斤,平均每米~2产菇11.24公斤,高的达22.05公斤。扣除成本盈利3800余元,说明悬挂式栽培香菇是可行的,现将具体做法及优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种菇与养鱼     
栽培蘑菇的主料是畜禽类和稻草,按常规的粪料配方堆料,粪草比为6:4。每米~2收菇25.2公斤。蘑菇下脚料投入沼气池,每50公斤下脚料的沼气产量为8.8米~3,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且可促使沼气池发酵产气早。经沼气池发酵的肥渣又是养鱼的好饲  相似文献   

19.
赵屯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北部 ,与江苏省昆山市接壤 ,是上海有名的“草莓之乡”。目前全镇草莓栽培面积533.3hm2,占土地面积的1/3多 ,从1983年开始栽培 ,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 ,栽培形式从常规露地无膜种植→常规露地覆膜种植→半促成栽培→塑料大棚促成栽培。现在 ,赵屯镇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草莓 ,每天市场成交量达5万公斤左右 ,高峰期超过7.5万公斤 ,每年草莓产值超过6000万元。赵屯是上海草莓栽培的一颗璀璨明珠 ,也是我国乡镇级闻名遐迩的“中国草莓之乡”。1赵屯镇草莓的栽培形式目前草莓的栽培形式有 :塑料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和地膜…  相似文献   

20.
平菇生料床栽往往由于污染而造成减产或无收。而采用熟料袋栽,则成本提高,效益降低。为此,我们从1981年起,对平菇生料大床栽培的高产技术进行探讨,现已取得明显效果。例如1986年在四川资阳、南充种植了631米~2,产菇10458.7公斤,生物效率达108.7%,平均每米~2单产达16.6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